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虞嘉康 周蕾 倪纯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肝硬化对病人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BV肝硬化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 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肝硬化对病人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BV肝硬化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大黄廑虫丸,评估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凝血功能、HBV-DNA值、肝硬化程度、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病人占50.00%高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LT[(125.42±24.57)×10^(9)/L比(116.12±21.38)×10^(9)/L]、FIB水平[(2.76±0.56)g/L比(1.80±0.63)g/L]高于对照组,TT[(14.18±4.28)s比(16.61±5.34)s]、HBV-DNA[(2.72±0.43)×10^(5) IU/L比(3.38±0.68)×10^(5) IU/L]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肝硬化程度和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脏硬度数值(LSM)(15.32±2.27)kPa比(17.94±2.34)kPa、肝门静脉内径[(12.29±1.98)mm比(13.80±2.15)m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抗病毒治疗,联合大黄廑虫丸治疗,疗效较好,改善肝功能,有助于凝血功能的恢复,缩小肝门静脉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大黄廑虫丸 抗病毒治疗 凝血功能紊乱 门静脉系统
下载PDF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2
作者 胡勤勤 张德川 +3 位作者 姜阳 方玉 张玉龙 杨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磁共振技术,可以动态显示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血管系统检查中,其可以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对血流进行定性... 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磁共振技术,可以动态显示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血管系统检查中,其可以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对血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疾病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相位对比技术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下载PDF
非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
3
作者 鲁文婷 张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在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分支和/或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发生的血栓。按照病因是否为肝硬化,可将PVT分为肝硬化PVT和非肝硬化PVT(non-cir-rhot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NCPVT)两种类型...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在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分支和/或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发生的血栓。按照病因是否为肝硬化,可将PVT分为肝硬化PVT和非肝硬化PVT(non-cir-rhot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NCPVT)两种类型,其中以肝硬化PVT较为常见[1]。NCPVT是门静脉高压的第二大病因,约占5%~10%,发病率估计为每年0.35~2.5/10万人[2]。据文献报道,在亚洲,肝外门静脉血栓是导致门静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占所有静脉曲张出血的30%,并且是儿童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原因[3]。迄今,NCPVT仍是临床诊疗的难点和痛点。本文重点介绍NCPVT的病因和临床管理,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风险和特征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4
作者 王琰 余保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01-605,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并进行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PVST将388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血栓组(142例)与非血栓组(246例),再根据血栓类型将血栓组分为主干组(27例)、分支组(36例)和...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并进行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PVST将388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血栓组(142例)与非血栓组(246例),再根据血栓类型将血栓组分为主干组(27例)、分支组(36例)和混合组(79例),比较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硬化患者PVS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内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血栓组Hb、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低于非血栓组,而D-二聚体(D-D)、门静脉主干(MPV)宽度、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脾脏切除史、内镜治疗史、Child-Pugh分级为B/C级患者病例均显著高于非血栓组(P<0.05)。主干组脾切除史占比高于分支组,白蛋白(Alb)低于分支组;主干组PT活动度(PTA)、Alb高于混合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值(INR)、D-D及腹腔积液占比均低于混合组;分支组PTA、Alb均高于混合组,PT、INR、D-D、MPV宽度及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脾脏切除史、内镜治疗史、Child-Pugh分级为B/C级患者比例均低于混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MPV宽度、脾脏切除史、内镜下治疗史均为肝硬化患者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01,提示预测模型校准度良好。结论 D-D、MPV宽度、脾脏切除史和内镜下治疗史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PVST患者中混合型血栓并发症更多,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表现更差。根据以上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对肝硬化患者PVST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彭丹一慧 赵棁预 李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05-0008,共4页
在进行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患者有较大的风险会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同时这也是手术导致的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PVST的形成可使肝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肝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坏死、消化道出血、恶性腹水等严重后果,甚至危... 在进行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患者有较大的风险会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同时这也是手术导致的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PVST的形成可使肝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肝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坏死、消化道出血、恶性腹水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在防治PVST形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抗凝药物对脾切断流术后PVST形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现有常用的抗凝药物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提供抗凝治疗方案选择的理论依据,降低PVS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 脾切断流术 抗凝药物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轶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3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海沧医院消化内科病房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在1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现...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海沧医院消化内科病房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在1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现4例患者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5岁。酒精性病因占50%,2例为重症胰腺炎,2例为中度重症。4例均在不同时机给予抗凝治疗,1例疗效欠佳、血栓持续存在,1例死亡。结论 急性胰腺炎相关门静脉系统血栓作为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并不少见,更多的在中度重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及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中发生。临床应根据门静脉系统不同血管受累情况适时进行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门静脉系统血栓 临床特点 抗凝治疗
下载PDF
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萍 徐淑兰 +1 位作者 宋冬梅 杨熹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2022年2月门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究与分析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2022年2月门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与核苷类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柔肝化纤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抗病毒相关指标变化,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对肝脾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较高,HBV DNA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TBil、LN、HA、PCⅢ、CIV水平均较低,ALB水平较高(P<0.05);Dpv和Dsv较低,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抗病毒效果突出,同时可促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像学指标也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化纤颗粒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功能 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在门静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朱梁燕 刘璐 +1 位作者 舒涵艺 吴雪凤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对患者肝功能、脾功能亢进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间150名经TIPS治疗的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排...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对患者肝功能、脾功能亢进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间150名经TIPS治疗的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排除了合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比较TIPS的疗效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满意度等相关观察指标,并比较TIPS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脾功能亢进相关指标。结果 随访期(31.6±14.0)个月,TIPS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数为0,随访期间7例失访,随访末期6例死亡。16%患者(24/150)需要溶栓或取栓,重度PVST需要联合取栓或溶栓的比例高于中度PVST(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再发生率23.19%(32/138),40.54%患者(30/74)食管静脉曲张出现改善,血栓减少率为68.37%(67/98),腹水减少率为55.56%(25/106)。TIPS治疗中、重度PVST的生存率、联合溶栓取栓比例、消化道出血再发生率、腹水减少、血栓减少情况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SAS评分较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中、重度患者术前、术后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心理护理满意度比较上,中度PVST患者满意率高于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3%患者(17/150)术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16.00%(24/150)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4.67%(21/150)支架功能发生障碍,10.66%(17/150)出现异常出血。但肝性脑病、支架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在中、重度血栓中并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TIPS未显著改善脾功能亢进,且术后总胆红素(TBIL)呈现短期升高再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PS治疗中、重度PVST的效果确切,虽然术后少数患者的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损伤,并且TIPS未显著改善脾功能亢进,总体来看,TIPS治疗中、重度PVST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静脉系统血栓 肝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 再出血
下载PDF
成人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肝门静脉系统积气1例报道
9
作者 向明芝 郑晓辉 +1 位作者 周美辰 陈利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5-327,共3页
肝门静脉系统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 HPVG)是临床中较为罕见的影像学征象,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乙状结肠憩室临床表现不典型,伴随严重并发症时可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对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HPVG的报道极少,临床医... 肝门静脉系统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 HPVG)是临床中较为罕见的影像学征象,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乙状结肠憩室临床表现不典型,伴随严重并发症时可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对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HPVG的报道极少,临床医师对本病的熟悉程度不够,容易漏诊、误诊。现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HPVG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积气 乙状结肠憩室穿孔
下载PDF
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胜利 仵正 +1 位作者 王瑞涛 白纪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4-716,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71例。根据抗凝剂使用情况将其分为3组:A组23人(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B组29人(术后血小板>300×109/L时使用抗凝药);C组19人(术后未使用抗凝药)。比较各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和血栓分布特点以及发生血栓后经溶栓治疗后的效果,分析术前和手术相关因素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脾静脉直径和术前低血小板计数是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总的发生率为40.8%(29/71),A、B和C组分别为26.1%(6/23)、44.8%(13/29)和52.6%(10/19),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及主要分支均可发生血栓,其中脾静脉血栓占72.4%。溶栓治疗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完全消融率为76.2%(16/21),而脾静脉血栓完全消融率仅23.8%(5/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4,P=0.001)。结论脾静脉直径和术前低血小板计数是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凝药对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无显著作用。发生血栓后经全身溶栓治疗,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消融率高于脾静脉血栓消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 脾切除 风险因素 肝炎后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溶栓治疗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庆 冯延昌 +2 位作者 高敏 刘志民 丁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断流术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慢性重型肝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中振 郑荣琴 +2 位作者 俞洪林 李建国 陈小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 3 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与正常组 ( 5 1例 )、慢性肝炎组 ( 61例 )、代偿期肝硬化组 ( 4 6例 )、失代偿期肝硬化组...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 3 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与正常组 ( 5 1例 )、慢性肝炎组 ( 61例 )、代偿期肝硬化组 ( 4 6例 )、失代偿期肝硬化组 ( 3 6例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门静脉直径稍宽于正常组 ,而明显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 ,与慢性肝炎组及代偿期肝硬化无差异 ;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各组 ;脾脏长径、脾静脉直径较正常组和慢性肝炎组增大、增宽 ,但明显小于失代偿期肝硬化 ,与代偿期肝硬化无差异 ;脾静脉血流量与各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增加 ;脐静脉重开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及代偿期肝硬化组 ,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无差异。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容易形成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 ,造成肝脏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门静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障碍 肝硬化
下载PDF
腹外伤致门静脉系统损伤的分类及处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评 宋一民 +2 位作者 李爱东 周毅 宋春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26-826,共1页
腹部外伤(包括开放性及闭合性)造成门静脉损伤虽然发生比率不高,但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由于门静脉收集大量的腹腔回流静脉血,供应肝脏75%的血液,所以门静脉损伤后会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及肝脏低灌流的表现[1],必须及时妥当地诊断... 腹部外伤(包括开放性及闭合性)造成门静脉损伤虽然发生比率不高,但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由于门静脉收集大量的腹腔回流静脉血,供应肝脏75%的血液,所以门静脉损伤后会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及肝脏低灌流的表现[1],必须及时妥当地诊断和处理.我们近期对19例腹部外伤性门静脉损伤进行诊断处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伤 门静脉系统损伤 分类 处理
下载PDF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防治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丹 张学文 +1 位作者 赵吉生 于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变 门脉高压症 手术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手术后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其与肝功能分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洪伟 菊人 +2 位作者 孙成刚 万昭海 陆伟君 《胃肠病学》 1999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肝功能分级 门静脉系统 CHILD-PUGH 多普勒超声技术 临床评价 程度 客观依据 贮备
下载PDF
探讨D-二聚体变化与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慧 张丹 +5 位作者 季德刚 杨永生 解英俊 宣巍 崔晓峰 张学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7-1578,共2页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门静脉...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D-二聚体 断流术后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胃底血流阻断术 门奇静脉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症 门奇断流术
下载PDF
依诺肝素联合黄芪莪术丹参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疗效及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柳卫芳 昝小玲 +1 位作者 黄宁 李金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2667-2671,2725,共6页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联合黄芪莪术丹参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联合黄芪莪术丹参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诺肝素治疗,试验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莪术丹参方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门脉血栓Yerdel分级、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门静脉系统指标[门静脉内径(PVD)、血流速度(BFV)、脾静脉内径(SVD)、脾脏肋间厚度(ST)]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及血ALT、AST、TBil、D-D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PT、APTT、TT均明显缩短(P均<0.05),ALB、FIB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Yerdel分级、PVD、BFV、SVD、ST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后试验组Yerdel分级、BFV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6%(36/44)、70.4%(27/4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诺肝素联合黄芪莪术丹参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PVT疗效更好,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纤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 黄芪莪术丹参方 失代偿期肝硬化 门静脉系统血栓 D-二聚体 凝血纤溶功能
下载PDF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及其防治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宝定 卜阳 +2 位作者 田明国 辛国军 刘明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9-22,29,共5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nous system thrombosis,PVST)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3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入导管测压并留置导管,其中36例患者(设...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nous system thrombosis,PVST)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3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入导管测压并留置导管,其中3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余设为对照组)术中增加脾静脉近端结扎。术后早期经导管滴注肝素盐水预防血栓,或发生血栓后滴注尿激酶溶栓,出院后口服华法林,使预防和治疗血栓的效果分别达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于1.5~2.0和2.0~3.0,并直至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结果术后2周内发生PVST共132例(100%),血栓分布:残余脾静脉血栓132例(100%),门静脉血栓(PVT)39例(29.5%)。在39例PVT中,门静脉主干血栓33例,主干血栓均与残余脾静脉血栓相连,其中15例血栓最大横截面积<50%,14例血栓最大横截面积≥50%,4例为完全性血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其中4例合并门静脉主干血栓并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相连,2例存在门静脉分支血栓且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与脾静脉血栓相连。39例PVT中,门静脉左支血栓21例,门静脉右支血栓18例;PVT 2处及以上者25例。在试验组36例脾静脉近端结扎的患者中,发生门静脉主干血栓1例(2.8%);在对照组未采用脾静脉近端结扎的96例中发生PVT 38例(39.6%),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39例PVT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其中33例在术后6个月获得随访并进行CT检查,发现血栓消失、机化再通和海绵样变各23例、7例和3例。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残余脾静脉内易形成血栓,残余脾静脉血栓向门静脉内蔓延是发生术后PVT的主要原因。脾静脉近端结扎的预防效果显著,经胃网膜右静脉留置导管,术后滴注肝素盐水和溶栓剂兼具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口服华法林效果确切但需检测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系统血栓 门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静脉近端结扎
下载PDF
磁共振门静脉造影术对门静脉系统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必立 吕宾 许茂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磁共振门静脉造影术(MRP)是一种无创、高效的检查门静脉系统的成像方法.为了解其对于研究门静脉系统的价值,对此技术作一综述.方法:阅读相关文献30篇,对MRP的主要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局限性进行归纳分析.并重点分析MRP对门静脉系统... 目的:磁共振门静脉造影术(MRP)是一种无创、高效的检查门静脉系统的成像方法.为了解其对于研究门静脉系统的价值,对此技术作一综述.方法:阅读相关文献30篇,对MRP的主要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局限性进行归纳分析.并重点分析MRP对门静脉系统的研究价值.结果:MRP清晰的展示了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和变异,为评估门静脉高压提供准确的关于流量和阻力方面的信息,也能很好的显示门静脉狭窄、栓塞和包埋破坏等病变.结论:MRP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和病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都很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门静脉造影术 门静脉系统 MRP 临床应用 门静脉疾病
下载PDF
益气活血健脾通里方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刚 刘举达 +3 位作者 于庆生 张千一 王东明 袁以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通里方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只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益气健脾活血通里中药辨证加减预...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通里方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只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益气健脾活血通里中药辨证加减预防血栓形成。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7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治疗组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脾虚、腑实、血瘀是脾切除术后的主要病机,益气健脾活血通里方具有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门静脉系统血栓 益气活血 健脾通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