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8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病理生理及分子机制改变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樊强 吴广博 +2 位作者 赵劲博 郑磊 罗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可导致门静脉高压症。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预后显著不佳。由多种并发症引起的患者内环境紊乱通常会演变为肝内外器官功能衰竭。对于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在早期尚可应用一些缓解药物,但目前关... 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可导致门静脉高压症。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预后显著不佳。由多种并发症引起的患者内环境紊乱通常会演变为肝内外器官功能衰竭。对于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在早期尚可应用一些缓解药物,但目前关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疾病进展的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针对疾病进展的有效治疗方案。因此,揭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寻找治疗疾病的有效药物靶点,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该文总结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内外器官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简述了肝内血管阻力、门静脉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炎症介质等相关细胞分子调节机制。通过全面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发展进程,能够更好地理解引起病情恶化或缓解的潜在细胞分子机制,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对疾病分期的正确把握。此外,发现阻断疾病恶化的药物治疗靶点将指导临床工作者更好地应对难治性门静脉高压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靶点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教学模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艳 鲍明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145-0148,共4页
探讨基于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教学模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消化科接受参加CHP临床教学的78名临床实习医生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将实习医生平均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 探讨基于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教学模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消化科接受参加CHP临床教学的78名临床实习医生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将实习医生平均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每组39名。传统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分别给予传统教学和基于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教学。比较两组实习医生带教后考核成绩,比较教学效果及实习医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联合教学组的实习医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教学模式应用于CHP中证实了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实习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临床应用知识的掌握。值得的消化内科中的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多学科联合诊疗 教学模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消化内科
下载PDF
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远期效果
3
作者 杨胜利 赖林强 +7 位作者 宋晶晶 张登科 赵中伟 涂建飞 纪建松 鲍应军 顾俊鹏 任伟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评价裸支架联合Fluency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因顽固性腹水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在新疆... 目的评价裸支架联合Fluency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因顽固性腹水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分流道累积通畅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TIPS技术成功率为100%。门静脉压力由术前(40.21±3.24)cmH_(2)O下降至术后(24.55±3.55)cmH_(2)O(P<0.05)。随访5.1~10.5年。术后1、3、5、7年分流道一期累积通畅率分别为89.7%、75.9%、75.9%、52.5%,5、7、9、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66.9%、66.9%、33.4%。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3.8%(4/29)。结论采用裸支架联合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远期分流道通畅率较高,肝性脑病发生率低。必要时可作为Viatorr支架替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支架 远期疗效 生存率
下载PDF
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治莉 谢青 莫瑞东 《肝脏》 202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门静脉高压症(PH)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驱动因素。卡维地洛作为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较传统NSBB治疗肝硬化PH更有优势,有望作为治疗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SPH)的首选药物。与普萘洛尔和(或)食管... 门静脉高压症(PH)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驱动因素。卡维地洛作为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较传统NSBB治疗肝硬化PH更有优势,有望作为治疗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SPH)的首选药物。与普萘洛尔和(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相比,卡维地洛在血流动力学应答及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体现出更好的疗效;在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卡维地洛安全性良好,并可提高生存率。卡维地洛治疗PH的目标剂量为12.5 mg/d。本文就BavenoⅦ推荐在肝硬化中使用卡维地洛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卡维地洛 普萘洛尔
下载PDF
脾肿大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中的地位
5
作者 董伟 褚海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8-253,共6页
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许多功能独一无二,同时兼有代谢和内分泌调节功能.当今,对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有害或者有益仍是个迷,外科的“切”与“保”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并形成两派.鉴于脾肿大在门静脉高压症发展与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地... 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许多功能独一无二,同时兼有代谢和内分泌调节功能.当今,对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有害或者有益仍是个迷,外科的“切”与“保”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并形成两派.鉴于脾肿大在门静脉高压症发展与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在这一领域不断传承与积累,改进与创新,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以此推动我国脾功能与脾外科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大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
下载PDF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关键基因通路筛选与潜在中药预测
6
作者 刘玥佩 钟颖 +2 位作者 张萍 杨冉潋 李雷益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期49-53,61,共6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INCPH)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预测治疗INCPH的潜在中药。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INCPH)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预测治疗INCPH的潜在中药。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关于INCPH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77627,利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并筛选INCPH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genes,DEGs),并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所有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同时,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Degree值排名前15的DEGs作为关键基因。随后将关键基因与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互相映射,以P<0.05为标准筛选治疗INCPH的潜在中药,并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潜在中药有效成分,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相关网络图,并预测关键作用靶点。结果共获得1880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061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819个。利用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环境下的cytoHubba插件分析DEGs,筛选Dgree值排名15位的基因作为关键基因,分别是RPS27A、CDC42、EIF4E、MAPK1、PIK3R1、RPS6、RPS9、RPS8、RPL15、RPL27A、RPL24、RPL27、RPL26、RPL12和MAPK14。GO、KEGG分析显示DEGs主要参与配子生成、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筛选得到干预INCPH的潜在中药为人参、丹参、黄芪等,可能成为INCPH治疗的潜在分子药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 生物信息学 中药预测
下载PDF
赵正孝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经验
7
作者 罗秋月 刘戈 +2 位作者 李梦婷 周晓玲 赵正孝 《中医学》 2024年第2期350-355,共6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血管与循环系统表现,以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脾肿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为临床特点。赵正孝认为,肝硬化病程中,由于假小叶增生,肝脏血管形态发生改变,肝脏血液瘀滞,血脉不畅,导致门静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血管与循环系统表现,以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脾肿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为临床特点。赵正孝认为,肝硬化病程中,由于假小叶增生,肝脏血管形态发生改变,肝脏血液瘀滞,血脉不畅,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整理赵正孝诊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经验,其运用五藤饮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经验,辨病辨证相结合,配伍严谨,用药灵活,疗效确切。赵师强调发病之本为瘀血,瘀血不除,脉络不通,瘀血不去,瘀滞日久,导致门脉高压等一系列并发症,治疗上强调活血通脉,活血通脉之法应贯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始终,利用藤类药物通达血脉的作用,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有效减少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愈后,附验案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藤饮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回顾性研究
8
作者 赵肖累 谭磊 王晓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SAL)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E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肝硬化PHT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SAL)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E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肝硬化PHT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9例,行腹腔镜SAL术联合EED)和对照组[57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联合EED]。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术前及术后14 d血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肝功能指标[丙谷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原酶时间(PT)],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PLT、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R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GGT、APTT、PT水平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SAL联合EED能提高治疗肝硬化PHT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脾功能亢进,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脾动脉结扎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下载PDF
胰源性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影像表现
9
作者 林强 郑志鸣 许燕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5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胰源性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4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73例(作为胰腺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73例(作为肝硬化组)... 目的:探讨胰源性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4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73例(作为胰腺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73例(作为肝硬化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对照分析两组的影像表现、门静脉系各血管直径、侧支静脉曲张分布。结果:经CT影像显示,胰腺组门静脉干直径显著小于肝硬化组,而胰腺组胃网膜静脉直径显著大于肝硬化组(P<0.01);两组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T影像显示,胰腺组侧支静脉曲张分布于食管下段、Retzius静脉、脐静脉、脾肾分流占比均低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底静脉、胃体静脉占比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显示,胰源性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门静脉干和胃网膜静脉直径具有差异性,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多发于胃底静脉和胃体静脉,而肝硬化多发于食管下段,通过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显示胰源性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临床诊断发挥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门静脉血管成像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戚晓亮 郑磊 +1 位作者 阿卜杜喀迪尔·图尔荪 罗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11-315,共5页
门静脉高压症(PHT)被认为是由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窦内皮细胞(LSEC)和肝星状细胞(HSC)失调导致肝内血管阻力增加所致,此外肝外血液动力学变化对PHT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维持作用。PHT发病机制的复杂性阻碍了肝硬化患者有效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PHT)被认为是由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窦内皮细胞(LSEC)和肝星状细胞(HSC)失调导致肝内血管阻力增加所致,此外肝外血液动力学变化对PHT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维持作用。PHT发病机制的复杂性阻碍了肝硬化患者有效治疗方法的发展。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当前肝硬化PHT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慢性肝病 肝硬化 病理生理机制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合理应用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瑞敏 朱月永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7,共4页
肝硬化是引起门静脉高压最主要的原因,而门静脉高压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1].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HVPG≥10 mmHg提示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 肝硬化是引起门静脉高压最主要的原因,而门静脉高压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1].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HVPG≥10 mmHg提示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以微创的方法,从结构上显著降低门静脉阻力,是介入治疗门静脉高压有效的措施之一.Richter于1989年首次将TIPS成功应用于临床[3].目前,TIPS已广泛地用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和肝肾综合征等.TIP S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在操作过程中并发症主要是胆道出血和腹腔出血,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肝功能损伤、支架阻塞等[4].因此,临床医师需要对TIPS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严格掌握适应证,预防和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并发 预防
下载PDF
胰腺炎致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52例诊治分析及国内近20年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天阳 赵欣 +5 位作者 谢青云 蒋康怡 龚杰 雷泽华 杨满誉 高峰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 探讨胰腺炎致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胰腺炎致PSPH的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近20年相关文献报道的532例PSPH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中心诊治的5... 目的 探讨胰腺炎致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胰腺炎致PSPH的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近20年相关文献报道的532例PSPH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中心诊治的52例患者中,男40例(76.9%),女12例(26.1%);年龄(49.15±14.43)岁,BMI 23.70(21.90,25.40)kg/m2;所有患者均完善增强CT,30例提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15例脾大;无脾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诊断为慢性胰腺炎致PSPH的患者中,25例保守治疗、7例手术治疗;其余20例急性胰腺炎致PSPH的患者均保守治疗。文献回顾的532例PSPH患者中,急性胰腺炎38例,慢性胰腺炎245例,其他包括肿瘤、胰腺结核等249例;增强CT或胃镜提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401例,脾大526例,脾亢412例,消化道出血312例;其中90例保守治疗,442例手术治疗。结论 胰腺炎致PSPH以慢性胰腺炎多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上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个体化方案;手术治疗以针对脾大脾亢、病灶压迫、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胰源性 胰腺炎 静脉曲张 脾亢 诊治策略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战俊邑 刘成海 慕永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11-15,共5页
综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T)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CPHT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以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并继发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难治性腹水、肝性脑病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证候群。目前CPHT主要基于肝静脉压力... 综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T)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CPHT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以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并继发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难治性腹水、肝性脑病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证候群。目前CPHT主要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进行诊断和分级,但该法临床常规开展难度较大,因此各种无创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该病的治疗目的为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和治疗各种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案有解除病因、对症治疗、抗肝纤维化、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肝内阻力等,涉及药物、内镜、介入、外科等多种治疗手段。中医治疗CPHT的主要模式为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未来需进一步明确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环节和作用机制,并形成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诊疗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青 杨健 宗金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NCPH)患者肝脏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与肝硬化的鉴别要点.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INCPH患者16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例,常规进行超声、CT和MRI及肝穿刺活检检查.结果INCPH与肝硬化... 目的分析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NCPH)患者肝脏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与肝硬化的鉴别要点.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INCPH患者16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例,常规进行超声、CT和MRI及肝穿刺活检检查.结果INCPH与肝硬化患者在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弥漫性结节样改变(0.0%对35.7%)、门静脉直径[9.7(7.2,11.6)mm对13.6(9.2,15.7)mm]、门静脉壁厚[2.6(1.4,4.0)mm对1.4(1.1,1.6)mm]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学检查发现,INCPH与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区域纤维化、肝膈膜纤维化、肝小叶间静脉闭塞、肝细胞坏死和肝细胞水肿或脂肪变性方面[分别为100.0%对0.0%、18.7%对92.8%、56.2%对10.7%、0.0%对75.0%和12.5%对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CPH仍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注意分析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以作出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 影像学表现 门静脉区域纤维化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动脉瘤的腹腔镜/开放同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附28例报告)
15
作者 曾志武 邓次妮 +7 位作者 刘莉 夏辉 杨光耀 陈冬 周程 龚昭 朱恒梁 王炜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4期37-44,共8页
目的比较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动脉瘤患者同期行腹腔镜/开放手术(脾动脉瘤近心端及远心端隔绝术、脾脏切除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28例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和深圳大学总医院普外科诊断... 目的比较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动脉瘤患者同期行腹腔镜/开放手术(脾动脉瘤近心端及远心端隔绝术、脾脏切除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28例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和深圳大学总医院普外科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合并脾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同期腹腔镜下或者开放手术下应用“脾动脉瘤近、远心端隔绝术+脾切除术+门-奇断流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前均需完善腹部增强CT+CT血管造影(CTA)、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胃镜等检查,详细了解肝功能分级、脾脏肿大分级、脾功能亢进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脾动脉瘤在载瘤动脉上的位置、大小、外形以及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等情况。术后常规复查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肝功能。术后1~3个月门诊复查腹部增强CTA。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7~8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无腹腔积液、感染、深部脓肿、出血和胰瘘等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 d腹水量较开放手术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复查血液分析、CRP和肝功能,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白细胞(WBC)和谷草转氨酶(GOT)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血小板(PLT)和白蛋白(ALB)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21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PLT升高等脾脏功能缺失的表现,经予以口服药物(潘生丁等)治疗后,无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同期行脾动脉瘤隔绝+脾脏切除术+门-奇断流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动脉瘤。腹腔镜下同期手术创伤更小,患者康复更快。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该手术方法可减少术中创伤,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开放手术 腹腔镜 脾动脉瘤 脾动脉瘤隔绝术 门-奇断流术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预测模型
16
作者 李芷西 黄少坚 +4 位作者 贺卓 黄嘉明 张起帆 周杰 王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36-741,746,共7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脾切除术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脾切除术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腹腔积液,将患者分为腹腔积液组(n=32)和无腹腔积液组(n=89)。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术后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采用R语言建立和评估术后腹腔积液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脾静脉直径、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腹腔积液、行贲周血管离断术、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第5天白蛋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OR=229.127,95%CI 9.348-5615.995)、术前存在腹腔积液(OR=3.331,95%CI 1.128-9.842)、行贲周血管离断术(OR=6.745,95%CI 1.334-34.093)是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独立危险因素变量构建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列线图模型。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拟合程度良好(P=0.77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95%CI 0.781-0.924)。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对术后腹水的预测具有明显临床效用。结论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存在腹腔积液、行贲周血管离断术是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脾切除术后腹腔积液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腹腔积液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令勤 姚旭 +1 位作者 刘源 刘金钢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12期1187-1188,共2页
在门静脉高压症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占5%~10%。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亦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症等,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1]。根据病因,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可分为胰源... 在门静脉高压症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占5%~10%。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亦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症等,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1]。根据病因,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可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3类,以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ancreaticsinistralportalhypertension,PSPH)最常见[2]。PSPH的正确诊治对门静脉高压症和胰腺基础疾病的病程及预后转归都有显著影响。现对我院2000-2010年收治18例PSP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 治疗 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转归 腹膜后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静 张志云 +3 位作者 张艳华 马剑萍 李代京 张梦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为完善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并发症独立危险因...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为完善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68.57%。肺部感染、门静脉血栓和胸水发生率分别为25.71%、33.33%和28.57%。术前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血红蛋白、术后卧床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是总体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术前MELD评分、术前腹水、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术前Child-Pugh分级、血小板、术前腹水和手术方式是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和术前MELD评分是术后胸水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面临较高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专科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并发 术后感染 门静脉血栓 胸水
下载PDF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国煜 丛赟 何铁英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63-768,共6页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SPH)是一种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由于脾静脉在胰腺颈部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形成门静脉,且脾静脉紧贴胰腺后方走行,当发生胰腺炎或胰腺良恶性肿瘤时,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流状态的改变,可以导致内脏静...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SPH)是一种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由于脾静脉在胰腺颈部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形成门静脉,且脾静脉紧贴胰腺后方走行,当发生胰腺炎或胰腺良恶性肿瘤时,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流状态的改变,可以导致内脏静脉受压、扭曲、血管壁增厚或堵塞,影响静脉血液回流进而导致SPH的发生。SPH的病因复杂且临床治疗困难,临床上SPH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和胃底静脉曲张,一般通过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进行诊断,临床治疗主要围绕胰腺原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两方面进行处理,本文对SPH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胰源性疾病 门静脉系统血栓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诊断治疗
下载PDF
促抗凝失平衡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20
作者 韩建波 丁永斌 +3 位作者 束青华 刘俊卯 张郁峰 易永祥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促抗凝失平衡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因肝硬化PHT行脾切断流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第7天超声检... 目的分析促抗凝失平衡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因肝硬化PHT行脾切断流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第7天超声检查门静脉是否发生血栓,分为血栓组(n=23)和非血栓组(n=53),对可能导致PVT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第7天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凝血相关指标中蛋白S、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血栓调节蛋白、血管假血友病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蛋白C(PC)[(4.96±1.94)µg/mL vs(6.17±1.55)µg/mL,t=-2.895,P=0.005]、凝血因子Ⅷ(FⅧ)[(127.45±12.09)ng/mL vs(120.69±9.74)ng/mL,t=2.581,P=0.012]及FⅧ/PC[(29.80±12.08)vs(20.86±5.75),t=4.38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7天FⅧ/PC是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296,95%CI 1.002~1.676,P=0.048)。结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FⅧ/PC是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高压症 促抗失平衡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脾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