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8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干预治疗股骨干闭合骨折及术后早期高凝状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征杰 张彩丽 +2 位作者 曾焰辉 朱永展 李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通脉汤配合氯诺昔康对股骨干闭合骨折围手术期TNF-α、IL-6、D-Di、PLC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股骨干闭合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I组:口服田七丸;Ⅱ组:口服田七丸,肌注氯诺昔康注射液;Ⅲ... 目的:探讨通脉汤配合氯诺昔康对股骨干闭合骨折围手术期TNF-α、IL-6、D-Di、PLC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股骨干闭合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I组:口服田七丸;Ⅱ组:口服田七丸,肌注氯诺昔康注射液;Ⅲ组:口服田七丸及通脉汤;Ⅳ组:口服田七丸、通脉汤,肌注氯诺昔康注射液。4组患者于入院后第2、6、8、13天清晨采取静脉血,测定TNF-α、IL-6、D-Di、PLC血中的含量,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LSD)t检验。结果:4组病人入院第2天TNF-α、IL-6、D-Di、PLC数值均升高,入院后第6天及13天试验指标均下降;TNF-α、IL-6在各组内比较,P<0.05,组间对比Ⅱ、Ⅲ、Ⅳ组与I组比较,P<0.05,Ⅱ、Ⅲ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Ⅳ组分别与Ⅱ、Ⅲ组对比有差异,P<0.05;第6天及第8天D-Di、PLC 4组组间比较Ⅲ、Ⅳ与Ⅰ、Ⅱ组间有差异,P<0.05,组内比较Ⅰ、Ⅲ、Ⅳ组有差异,P<0.05,Ⅱ组入院后第6天、第8天与入院第2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3天与前三时间段比较,P<0.05,且第13天时Ⅳ与Ⅱ组比较,P<0.05。结论:通脉汤及通脉汤配合氯诺昔康对抑制股骨干闭合骨折围手术期内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减少创伤后早期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并筛选出通脉汤配合氯诺昔康为可推广中西结合用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闭合骨折 TNF-α IL-6 D-Di PLC 通脉汤 氯诺昔康
原文传递
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对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勃 刘士波 +3 位作者 王培 薛鑫鑫 高云峰 付世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205-1209,1214,共6页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对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的疗效及患者血清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56例行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对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的疗效及患者血清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56例行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54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观察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于治疗前及术后3个月时测量2组患者的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hler角及Gissane角;于治疗前及术后3d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HIF-1α及VEGF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8%)低于对照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跟骨长度与高度大于对照组、跟骨宽度小于对照组,Bhler角、Gissane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时,实验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对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疗效优于常规手术治疗,其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水平增高、术后骨折端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闭合骨折 微型锁定接骨板 经皮螺钉内固定 血清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通脉汤对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及其血栓弹力图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涛 华俊 +2 位作者 王登峰 牛延平 刘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627-2629,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通脉汤后,其病情预后的发展及血栓弹力图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随机选择我院因下肢闭合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经各项检查证实存在高凝状态的住院患者68例,其中... 目的:探讨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通脉汤后,其病情预后的发展及血栓弹力图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随机选择我院因下肢闭合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经各项检查证实存在高凝状态的住院患者68例,其中女21例,男4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1.42±6.0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进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骨科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予1 000 u低分子肝素及抗血小板活性药物治疗,治疗组加以口服汤剂通脉汤。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 d、第14 d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及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变化。结果:在术后进行干预治疗后,2组患者在术后第14 d的PT、APTT及血栓弹力图检测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在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是一种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 高凝状态 通脉汤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炎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廖湘成 孙可 +5 位作者 莫柱宁 黄惠妮 阳子骥 罗瑞献 朱春丽 黎海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12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凝血功能、炎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TE...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凝血功能、炎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炎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者中MA值≥68 mm者68例,高凝状态发生率为83.95%。R值与APTT(r=0.287)、FIB(r=0.310)和ESR(r=0.300)呈显著正相关。K值与PLT(r=-0.318)呈显著负相关,与HCT(r=0.471)呈显著正相关。α角与PLT(r=0.347)、ESR(r=0.258)呈显著正相关,与HCT(r=-0.431)呈显著负相关。MA值与APTT(r=0.319)、FIB(r=0.550)、PLT(r=0.626)、CRP(r=0.351)、ESR(r=0.691)呈显著正相关,与HCT(r=-0.420)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TEG参数与凝血功能、炎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炎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闭合骨折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铭华 练克俭 +5 位作者 林达生 李林 郝健明 张焕堂 齐鹏 王雷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238-239,共2页
本文介绍的骨折治疗方法是简单易行的骨科传统治疗方法,与当今一些不恰当的手术内固定治疗相比,本方法具有疗程短、愈合快、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医源性致残发生。作者能实事求是、治疗上以最小的伤害获得最... 本文介绍的骨折治疗方法是简单易行的骨科传统治疗方法,与当今一些不恰当的手术内固定治疗相比,本方法具有疗程短、愈合快、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医源性致残发生。作者能实事求是、治疗上以最小的伤害获得最好的功能为原则,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牵引 小夹板固定 手法复位 胫腓骨闭合骨折
下载PDF
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汤群珍 邹来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研究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杜仲促进早期血管生成作用及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造模168只,双盲随机分14组(每组12只),分别以杜仲汤、生理盐水灌胃。在骨折后1,2,3,5,7,14,21 d,用反转录-聚... 目的研究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杜仲促进早期血管生成作用及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造模168只,双盲随机分14组(每组12只),分别以杜仲汤、生理盐水灌胃。在骨折后1,2,3,5,7,14,21 d,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骨痂组织中VEGF表达,并作计数对比分析。结果杜仲组1,2,3 d VEGF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弱,但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4,21 d杜仲组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强,5,7 d VEGF达到峰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杜仲在骨折愈合早期具有正向调高VEGF水平,从而促进骨折断端微血管新生增殖,加快骨痂毛细血管重建塑形,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闭合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下载PDF
通脉汤治疗外伤股骨闭合骨折患者高凝状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曾焰辉 梁伟春 李灿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177-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通脉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外伤股骨闭合骨折患者高凝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外伤股骨闭合粉碎骨折当天人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基础组、通脉汤组、... 目的探讨通脉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外伤股骨闭合骨折患者高凝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外伤股骨闭合粉碎骨折当天人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基础组、通脉汤组、低分子肝素钙组、联合组。基础组在入院后给予自制三七丸口服.在此基础上通脉汤组给予单独通脉汤治疗至术后第6天,低分子肝素钙组给予单独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至人院后第6天停药,术后继续使用,一般连续使用3d,联合组给予通脉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用法同上。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D—D二聚体(D—Di)、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gR)]、凝血弹性描记图(TEG)指标fR时间、K时间、d角、最大幅度(MA)]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毛细血管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通脉汤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及联合组患者的凝血指标(D—Di、PLT、PAgR)、TEG指标(R时间、K时间、仪角、MA)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毛细血管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汤与低分子肝素钙在改善外伤股骨闭合骨折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中的效果相当,但通脉汤使用更安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液的流变性质,且无出血倾向,能有效地防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股骨闭合骨折 高凝状态 通脉汤 低分子肝素钙
下载PDF
通脉汤对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及其血栓弹力图的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娟 何潇潇 +1 位作者 杜瑶 蒋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048-2052,共5页
目的:探究通脉汤对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及其血栓弹力图影响性,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究通脉汤对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及其血栓弹力图影响性,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脉汤治疗,均治疗10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E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D二聚体(D-D)、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凝血因子Ⅰ含量;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水肿、疼痛、皮色异常、皮温异常积分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的变化;统计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PECAM-1、VCAM-1、D-D、P-选择素、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凝血因子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3)2组患者治疗前水肿、疼痛、皮色异常、皮温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完成治疗后以上指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4)2组患者治疗前R值、K值、MA值、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值、K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A值、a角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2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汤能促进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血栓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汤 下肢闭合骨折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门诊老年和儿童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莫菊英 黎庆卫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和儿童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将240例门诊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60例,A组和B组均为12岁以下儿童,C组和D组均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A组家属和C组均为城市...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和儿童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将240例门诊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60例,A组和B组均为12岁以下儿童,C组和D组均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A组家属和C组均为城市户籍,B组和D组家属均为城市农民工。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手法整复术当天和术后第4周分别对A组与B组患儿的母亲,及C组与D组患者女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并对患者的复查和康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法整复术当天SCL-90总分、躯体化、焦虑、恐惧和精神等因子评分比较:①A组和B组评分均高于C组和D组(P<0.05);A组评分高于B组评分(P<0.05)。②术后第4周SCL-90总分及其因子评分比较,四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门诊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儿家属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而且城市家属明显高于农民工家属;老年患者被关心度明显低于儿童,应对老年患者家属充分开导,对老年患者骨折愈合和避免再发损伤有重要意;制定门诊切实可行的护理流程,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创伤,促进康复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闭合骨折 手法整复 家属 心理
下载PDF
自拟骨愈方联合急诊手术对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孟国 张玉梅 +1 位作者 王厚义 李召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2期230-232,23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骨愈方联合急诊手术对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骨愈方联合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自拟骨愈方联合急诊手术对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骨愈方联合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和患足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足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患者的HIF-1α阳性表达率为34.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41%(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TGF-β和BMP-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骨愈方联合急诊手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闭合骨折患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足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愈方 急诊手术 闭合骨折 缺氧诱导因子-l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消瘀止痛膏结合冰敷对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软组织肿胀及并发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桂娟 毛赛虎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究消瘀止痛膏结合冰敷对改善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软组织肿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行常规护理处理的84例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患者为对照组,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行消瘀止痛膏结合冰敷处理的84例胫腓骨中... 目的:探究消瘀止痛膏结合冰敷对改善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软组织肿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行常规护理处理的84例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患者为对照组,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行消瘀止痛膏结合冰敷处理的84例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软组织肿胀情况、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2、4、6、8、10天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6、8、10天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消瘀止痛膏联合冰敷应用于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软组织肿胀情况,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瘀止痛膏 冰敷 胫腓骨中段 闭合骨折 软组织 肿胀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四肢闭合骨折72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臧晓鹭 桂文 王颖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8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四肢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前专科指导、心理安抚、手术器械及仪器物品精心准备,术中合理科学的手术配合,术后饮食起居指导、针对性病情观察、伤口处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等护理... 目的:探讨四肢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前专科指导、心理安抚、手术器械及仪器物品精心准备,术中合理科学的手术配合,术后饮食起居指导、针对性病情观察、伤口处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本组术后拍片解剖复位70例,功能复位2例,感染1例,出院3个月后随访骨折端均无移位。结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应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闭合骨折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门诊不同年龄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菊英 刘莉 黎庆卫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212-1213,共2页
目的:了解门诊不同年龄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选择门诊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300例,按年龄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18~30岁,B组31~50岁,C组50~65岁,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这三... 目的:了解门诊不同年龄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选择门诊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300例,按年龄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18~30岁,B组31~50岁,C组50~65岁,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这三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SCL-90还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①三组患者手法整复术当天和术后第4周的心理状况:SCL-90总分和多因子高于全国常模;术后第4周均明显改善,仅SCL-90总分指数和躯体化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中A组焦虑或抑郁情况更甚,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门诊不同年龄的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年轻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更严重;②随着骨折的愈合心理障碍程度逐步明显减轻;③制定门诊切实可行的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闭合骨折 手法整复 夹板 心理
下载PDF
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群珍 邹来勇 《河南中医》 2011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杜仲对骨折闭合早期SD大鼠断骨的愈合作用和机理。方法:168只大鼠双盲随机分为骨折1 d、2 d、3 d、5 d、7 d、14 d、21 d共7个时间点组,每时间点组分设杜仲组和生理盐水组各半,... 目的:观察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杜仲对骨折闭合早期SD大鼠断骨的愈合作用和机理。方法:168只大鼠双盲随机分为骨折1 d、2 d、3 d、5 d、7 d、14 d、21 d共7个时间点组,每时间点组分设杜仲组和生理盐水组各半,分别以杜仲液、生理盐水灌胃。通过主动脉取血,分别采用偶氮肿Ⅱ法、直接紫外法及金氏酶联法测定血清钙离子(Ca2+)、磷离子(HPO42-)浓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含量。结果:①第1周,两组Ca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第7天升到峰值,第14、第21天两组Ca2+逐渐下降,第21天下降到低峰;②两组HPO42-在骨折术后第1周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第3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第14天达到峰值,杜仲组第21天达到峰值;③两组ALP含量在第1、第2、第3周呈不同程度的升高,第1、第2、第3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第7、第14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第21天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杜仲能在骨折早期降低血钙,升高血磷,促进骨痂生长和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骨折 杜仲 生理盐水 CA^2+ HPO4^2- ALP SD大鼠
下载PDF
比较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祎 程富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小儿前臂闭合骨折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比较。方法 120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依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63例)和B组(57例)。A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患儿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骨折... 目的对小儿前臂闭合骨折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比较。方法 120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依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63例)和B组(57例)。A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患儿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功能丧失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优于B组(P<0.05);两组功能丧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为92.06%,B组为92.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岁患儿骨骼可塑性较强,主要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10岁患儿或外固定不能维持骨折处稳定者,主要予以手术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前臂闭合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内侧钢板与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肇山 林松庆 罗建秀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比较内侧钢板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胫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钢板置于胫骨内侧或前外侧的不同分为内侧组(35例)和外侧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 目的比较内侧钢板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胫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钢板置于胫骨内侧或前外侧的不同分为内侧组(35例)和外侧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感染率、畸形愈合、延缓愈合等并发症情况。应用Johnner-Wruh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内侧组(17.57±3.27)周,外侧组(21.14±4.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组中23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5.22±4.67)周。骨折延缓愈合:内侧组1例,外侧组5例;畸形愈合:内侧组无,外侧组3例;Johnner-Wruhs评分优良率:内侧组88.57%(31/35),外侧组66.67%(14/21);以上3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用于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内侧钢板尤其是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减少骨折畸形愈合、延缓愈合方面相对于外侧钢板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闭合骨折 内侧钢板 外侧钢板
下载PDF
四肢闭合骨折并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昭 蔡文 张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闭合骨折 内固定 血管损伤 解剖钢板固定 四肢 解剖部位 肢体功能恢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减压 主干血管 骨筋膜室 肱骨外科颈骨折 大隐静脉移植 血管夹 动脉造影 骨折愈合时间 骨折复位
下载PDF
小腿闭合骨折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支秀玲 张瑞娟 +1 位作者 韩凤莲 吴秀荣 《神经药理学报》 2000年第1期118-118,共1页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肌肉坏死或坏疽,甚至危及生命。而小腿是肢体最常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部位。因此,小腿骨折,特别是小腿闭合骨折病人虚严密观察,进行相应医学知识宣教,严防骨筋...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肌肉坏死或坏疽,甚至危及生命。而小腿是肢体最常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部位。因此,小腿骨折,特别是小腿闭合骨折病人虚严密观察,进行相应医学知识宣教,严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症 闭合骨折 医学知识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小腿骨折 观察及护理 中国人民 神经组织 室内压 治疗时机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胫腓骨及足踝部闭合骨折后肿胀35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陈远林 邓惠文 +2 位作者 林德就 邓建杨 杨湘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 比较辨证分型与机械分期治疗下肢闭合骨折后肿胀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观察 ,治疗组按辨证分型治疗 ,对照组按机械分期治疗 ,比较 2组患者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 5d、7d后伤肢与健肢周径差分别为 (1.7&... 目的 比较辨证分型与机械分期治疗下肢闭合骨折后肿胀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观察 ,治疗组按辨证分型治疗 ,对照组按机械分期治疗 ,比较 2组患者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 5d、7d后伤肢与健肢周径差分别为 (1.7± 0 .35 )cm ,(0 .95± 0 .31)cm ,(2 .1± 0 .34)cm ,(1.3± 0 .4 2 )cm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 5天P <0 .0 5 ,第 7天P <0 .0 1)。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下肢闭合骨折后肿胀的疗效优于机械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骨折 肿胀 下肢骨折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