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艳玲 乔保俊 +3 位作者 周树虎 申雪花 杨桂霞 汤延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术后第2天肌力恢复3级及以上者5例,2级者6例,无明显改变者6例;死亡4例。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密切、细致的配合及术后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介入取栓术 闭塞动脉 肌力 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
2
作者 张婷 《饮食科学》 2019年第20期162-162,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施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时的围手术期使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罗韶辉 王玉凯 +1 位作者 谢坚 刘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22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Urokinase)动脉内溶栓(IAT)治疗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6例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4h及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尿激酶(Urokinase)动脉内溶栓(IAT)治疗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6例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4h及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全面观察。结果溶栓前2例为TIMI 1,24例为TIMI 0。溶栓后22例闭塞血管部分/完全再通,4例未再通。20例患者结果良好,6例不良结果,其中4例死亡。发病6h内IAT组与发病6-12h内IAT组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闭塞 尿激酶 动脉内溶栓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瑞怡 黄凤英 +1 位作者 黄丽云 宁炳雯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1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双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双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围术期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施以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NIHS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参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8.00%(P<0.05)。组间NIHSS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护理3 d及7 d后,参照组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参照组总满意率为78.00%,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6.00%(P<0.05)。护理前组间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其围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及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 围术期 综合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 神经功能 心理状况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从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看围手术期管理及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
5
作者 郝继恒 司俊臣 +1 位作者 张利勇 王继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值,而是预示着其临床应用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该文对CMOSS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该类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下一步开展的CMOSS2,并探讨了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以期为血管旁路移植术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旁路移植术 专家论坛
下载PDF
腔内和血管旁路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王飞 王辉 +5 位作者 郭建明 高喜翔 佟铸 崔世军 谷涌泉 郭连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和血管旁路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病变56例,右侧病变13例;病变位于起始部65例,中段4例。结果 59例患者成功接受...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和血管旁路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病变56例,右侧病变13例;病变位于起始部65例,中段4例。结果 59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均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行旁路手术19例(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9例,腋-腋动脉旁路10例),术后出现淋巴瘘及消化道出血各1例。腔内治疗40例(经股动脉穿刺顺行开通20例,联合肱动脉穿刺逆向开通20例),术后出现急性脑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左侧肱动脉血栓形成1例,急诊行肱动脉切开取栓术。其余患者术后30 d内均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随访3~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腔内治疗和旁路手术患者间累积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腔内手术和血管旁路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闭塞 腔内治疗 血管旁路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7
作者 刘要先 李博 +1 位作者 孟杨海 邓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并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经皮腔内介入术治疗的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并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经皮腔内介入术治疗的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DVT而将病人分为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与rms程序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且应用caret程序包通过Bootstrap法对其进行内部验证,计算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3个月内,DVT并发率为9.63%(36/374);并发DVT组年龄≥60岁占比、完全闭塞占比、术后卧床时间≥3 d占比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未并发DVT组[69.44%(25/36)比50.59%(171/338)、41.67%(15/36)比25.44%(86/338)、58.33%(21/36)比22.19%(75/338)、(4.96±1.02)mmol/L比(4.63±0.94)mmol/L、(2.09±0.26)mmol/L比(1.81±0.31)mmol/L、(3.65±0.54)mmol/L比(3.47±0.51)mmol/L、(3.45±0.62)g/L比(3.11±0.54)g/L、(0.67±0.11)mg/L比(0.38±0.06)mg/L、(246.85±42.74)×10^(9)/L比(205.16±39.68)×10^(9)/L](P<0.05),凝血酶时间(TT)低于未并发DVT组[(15.16±3.11)s比(16.33±3.14)s](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后卧床时间≥3 d、TG、FIB、D-D、PLT均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而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其校正曲线结果显示标准曲线与校准预测曲线具有良好的贴合度;该模型C-index为0.88(0.81~0.89),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78,0.91),Z=9.54,P<0.001]。结论基于年龄、术后卧床时间、TG、FIB、D-D、PLT构建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与区分能力,对临床筛选高风险人群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 闭塞动脉硬化 下肢 风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脂蛋白(a)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AIS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8
作者 王芳 郝喜娃 李月春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诊断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并行血管内治疗(EVT)的患者,详细记录...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诊断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并行血管内治疗(EVT)的患者,详细记录患者基线资料、血化验指标、手术相关信息、预后情况等。结局为EVT术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预后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估Lp(a)与EVT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65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患者141例(53.2%),预后不良组患者124例(46.8%),预后良好组Lp(a)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Lp(a)OR=1.032;95%CI=1.017~1.047。Lp(a)对EVT患者不良结局的ROC分析结果显示AUC=0.655;95%CI=0.590~0.721(P<0.001),预测截断值为20.95 mg/dL,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51.1%。结论:Lp(a)水平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EVT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临床结局相关,并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前循环大动脉闭塞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腓肠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9
作者 史翠娟 邵天瑞 吴深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腓肠肌的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构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中药干预组(中药干预组),中药干预组以补阳还五汤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腓肠肌的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构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中药干预组(中药干预组),中药干预组以补阳还五汤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和体质量变化,每周处死部分大鼠观察腓肠肌重量、腓肠肌血管生成情况和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精神状态、行动活跃性、体质量、腓肠肌重量、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荧光表达量、EPC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S)。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干预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大鼠精神状态稍好,行动较活跃,血糖下降,体质量增加,腓肠肌的重量增加,CD31、α-actin荧光表达量均增加,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多,管腔结构也相对完整,EPC细胞数量逐渐增加(P<0.05,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增加缺血下肢的EPC细胞的生成,促进缺血下肢的血管生成,从而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
10
作者 方敏 干克娜 +2 位作者 刘卉 曾宏亮 罗征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留置胃管,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3个月mR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于手术前开展鼻饲,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相关发生率,有助于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状态,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时机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 脑梗死 卒中相关肺炎
下载PDF
心房颤动伴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26例的护理
11
作者 潘盈盈 李冬眉 施敏敏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59-60,共2页
脑梗死主要由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致使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以大脑中动脉多见[1]。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栓子较大,脱落后易引起大动脉急性闭塞。而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自然延伸,是栓子堵塞的最高发部位... 脑梗死主要由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致使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以大脑中动脉多见[1]。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栓子较大,脱落后易引起大动脉急性闭塞。而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自然延伸,是栓子堵塞的最高发部位,故心房颤动伴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机械取栓是最常见术式。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心房颤动伴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26例,经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复合技术治疗颈动脉次全闭塞伴远端完全塌陷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张建彬 陈洁 +2 位作者 贺斌 刘鹏 叶志东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技术治疗颈动脉次全闭塞(carotid artery near-occlusion,CNO)伴远端完全塌陷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复合技术治疗的45例CNO伴远端完全塌陷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 目的探讨复合技术治疗颈动脉次全闭塞(carotid artery near-occlusion,CNO)伴远端完全塌陷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复合技术治疗的45例CNO伴远端完全塌陷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患者术中均未使用转流管,32例使用人工血管补片,2例使用颈外静脉补片,11例未使用补片。29例患者内膜剥脱后颈动脉血运重建满意,未行进一步治疗;16例行普通球囊扩张;均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66%(3例),包括1例心肌梗死,2例同侧脑卒中,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8.88%,无严重颅神经损伤发生。患者术后1年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13.2%(6例),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死亡;1例术后6个月发生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结论复合技术治疗CNO伴远端完全塌陷可以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次全闭塞 复合技术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术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秋 邱慧 李周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689-692,698,共5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得不到患者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发展,中西医治疗ASO的手段日益丰富,临床疗效也不断提高。本文将近年来有关中西医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得不到患者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发展,中西医治疗ASO的手段日益丰富,临床疗效也不断提高。本文将近年来有关中西医治疗ASO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ASO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脱疽 综述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跌倒预防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杰 樊景春 王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5-0009,共5页
跌倒行为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失,有效的跌倒预防措施十分重要,本文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和预防跌倒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跌倒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步态异常、患肢疼痛... 跌倒行为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失,有效的跌倒预防措施十分重要,本文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和预防跌倒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跌倒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步态异常、患肢疼痛、镇痛镇静药物、下肢及足部疾病和外在环境因素等。而预防措施主要包括跌倒风险评估、改善住院环境、保护工具的使用、运动锻炼、药物使用与管理、健康教育宣教、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等。我们针对以上方面进行系统性综述,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跌倒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护理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疾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李清 张梅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疾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知识调...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疾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知识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疾病知识总评分为(32.12±3.78)分,一般自我效能评分为(28.12±2.78)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90.25±3.52)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疾病知识总评分、自我效能总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疾病知识总评分、自我效能总评分是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欠佳,文化程度、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效能水平是导致自我护理能力欠佳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可通过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增强其自我效能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自我效能 疾病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指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璐 杨启帆 +1 位作者 郑维淼 徐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4-78,92,共6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反应蛋白(CRP)等系统性炎症指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反应蛋白(CRP)等系统性炎症指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的251例ASO患者。依据第三腰椎腰大肌指数(PMI)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血液指标,并计算SII、PLR、NLR和LMR。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预测效果。结果:251例ASO患者中,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患者数分别为98例(39.0%)和153例(61.0%)。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患者年龄明显增加(P<0.001),SII、PLR、NLR和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BMI和LMR水平明显降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BMI偏低、SII上升均为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BMI、SII和3项指标联合预测肌少症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678、0.644和0.746(P均<0.001)。结论:年龄、BMI及系统性炎症指标中的SII对ASO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炎症指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肌少症
下载PDF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分析
17
作者 鲁聪 李兰 +2 位作者 杜媛媛 张军波 赵庆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52例,根据患者意愿和病变特征分为球囊扩张组142例、支架置入... 目的 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52例,根据患者意愿和病变特征分为球囊扩张组142例、支架置入组145例及保守治疗组6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3~24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主要不良下肢事件(MALE),包括下肢静息痛、溃疡或皮肤缺损、坏疽、再闭塞、截肢发生情况,比较分析3组临床资料和预后,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支架置入组全因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9.7%vs 23.1%,P<0.01)。支架置入组和球囊扩张组MALE静息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4.8%、9.2%vs 24.6%,P<0.01)。结论 适合行介入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可以降低部分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MALE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动脉硬化 下肢 预后 支架 回顾性研究 血管腔内治疗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lnc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张丽娟 费长义 +6 位作者 余超 薛苏君 李雨朦 李静静 潘凌宇 段贤春 彭代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Tao Hong Si Wu decoction,THSWD)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并确定THSWD治疗MCAO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对照...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Tao Hong Si Wu decoction,THSWD)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并确定THSWD治疗MCAO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对照组、MCAO组和MCAO+THSWD组各获得3个大脑半球组织。采用RNA测序技术鉴定三组中的lncRNA基因表达。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基因,然后构建了THSWD调节的lncRNA-mRNA网络。通过MCODE插件鉴定lncRNA-mRNA网络的模块。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用于分析富集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的顺式和反式调控基因。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验证lncRNA。分子对接用于验证lncRNA-mRNA网络靶点和通路相关蛋白结合能力。结果在MCAO大鼠中,THSWD共调节了302个ln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一些核心lncRNA可能在THSWD治疗MCAO大鼠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进一步发现THSWD可能也通过lncRNA-mRNA网络以及网络富集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多通路治疗MCAO大鼠。分子对接结果表明,THSWD活性化合物没食子酸和苦杏仁苷与蛋白质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结论THSWD可以通过调节lncRNA保护MCAO大鼠脑损伤,为THSWD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大脑中动脉闭塞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mRNA网络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环状RNA表达谱的影响
19
作者 费长义 张丽娟 +6 位作者 王倪 褚福瑞 余超 薛苏君 潘凌宇 彭代银 段贤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4-963,共10页
目的筛选和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HSWD)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HSWD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下一代RNA测序技术检测THSW... 目的筛选和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HSWD)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HSWD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下一代RNA测序技术检测THSWD治疗后MCAO大鼠circRNA表达谱,并与MCAO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潜在的靶向微小RNA(micro RNA,miRNA)和mRNAs。应用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s的潜在作用。对表达差异显著的circRNA进行RT-qPCR验证。结果MCAO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8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MCAO组与THSWD组之间存在86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THSWD可逆转MCAO模型诱导的17个circRNAs。为了证明DECs靶向的mRNAs的作用,使用了GO和KEGG数据库。进一步分析表明,5个表达差异显著circRNAs表达量与测序结果相似。结论首次确定了THSWD治疗后MCAO大鼠circRNAs的全面表达谱,提示THSWD对MCAO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circRNAs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大脑中动脉闭塞 环状RNA 生物信息学 下一代RNA测序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