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态度”与“学业水平”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辉蓉 唐佳欣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为探究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态度与学业水平的关系,对191名三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三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兴趣和信心整体不足;不... 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为探究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态度与学业水平的关系,对191名三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三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兴趣和信心整体不足;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态度存在显著差异;数学问题提出信心在学业水平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中起中介作用.从课程教材和问题提出教学两方面提出建议:加大问题提出课程的开发设计,优化教材中问题提出任务的编写;提高教师问题提出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能力 问题提出态度
下载PDF
数学问题提出研究的进展和前沿
2
作者 蔡金法 陈算荣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16,共4页
研究概述了国际数学问题提出研究,并介绍专栏中的5篇论文.特别是,从以下4个方面讨论了问题提出的进展和未来的方向:(1)问题提出作为了解学生和教师思维的手段;(2)基于问题提出学习的教学模式(P-PBL);(3)问题提出过程;(4)问题提出和批判... 研究概述了国际数学问题提出研究,并介绍专栏中的5篇论文.特别是,从以下4个方面讨论了问题提出的进展和未来的方向:(1)问题提出作为了解学生和教师思维的手段;(2)基于问题提出学习的教学模式(P-PBL);(3)问题提出过程;(4)问题提出和批判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研究 问题提出过程 P-PBL 研究前沿
下载PDF
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
3
作者 陈婷 李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8,共8页
问题提出和深度学习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两者的价值取向均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旨向,教育目标均表现为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并且两者交融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激发深度投入、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推动深度加工交互、以迁移应用... 问题提出和深度学习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两者的价值取向均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旨向,教育目标均表现为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并且两者交融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激发深度投入、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推动深度加工交互、以迁移应用为延伸达成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度理解并加工知识,提出问题,并不断将提出的问题深化,如此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问题链,进而生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并迁移应用达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主要有五个环节,其中,问题情境的激活与触发是首要前提,问题情境的理解与加工是基本要求,提出问题是核心环节,迁移应用是外显结果,问题解决是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深度学习 过程模型
下载PDF
小学高学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4
作者 王红梅 何钇乐 +2 位作者 张霞飞 王鑫 王欣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期757-762,共6页
问题提出已成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生不仅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提问能力。小学高学段属于数学逻辑思维敏捷度较高的阶段,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频率远高于提出问题,有必要将学生提问能力融入数学教... 问题提出已成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生不仅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提问能力。小学高学段属于数学逻辑思维敏捷度较高的阶段,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频率远高于提出问题,有必要将学生提问能力融入数学教学中,本研究借助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从营造润泽的教室氛围、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发展学生自我效能感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学段 问题提出能力 优化策略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
5
作者 傅秀洪 《亚太教育》 202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四能”。问题提出能力是“四能”之一,是学生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四能”。问题提出能力是“四能”之一,是学生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倡探究式教学,通过丰富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指明探究方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提问,不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提出能力 培养策略
下载PDF
比较生疑引好奇 问题提出探本源——对一道数学病题的探究教学及思考
6
作者 花奎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病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文章利用病题创设问题情境,打破认知平衡,由奇生疑,唤醒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针对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揭示数学的本源;尝试设计学生自己编题的环节,实现提问的主体转... 病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文章利用病题创设问题情境,打破认知平衡,由奇生疑,唤醒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针对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揭示数学的本源;尝试设计学生自己编题的环节,实现提问的主体转向,培养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领悟了数学本质,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问题提出 数学本源 课堂主体
下载PDF
通过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索——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
7
作者 虞清华 《广西教育》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探讨通过强化情境创设和问题提出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可得出如下结...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探讨通过强化情境创设和问题提出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可得出如下结论:用动画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能趣味导入新课内容;紧贴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加工特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探索新知;创设知识应用情境,能促进学生掌握课堂新知,培养推理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圆的认识” 情境创设 问题提出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意识
下载PDF
探讨“问题提出”教学的一般模式——基于“乘法分配律”的课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天来 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0,27,共5页
结合“乘法分配律”的课堂实例探讨“问题提出”教学的一般模式,包括:(1)教师呈现问题情境;(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恰当的引导语;(3)学生以个体方式或小组方式提出问题;(4)师生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分析”“选取”“排序”和“求解”.... 结合“乘法分配律”的课堂实例探讨“问题提出”教学的一般模式,包括:(1)教师呈现问题情境;(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恰当的引导语;(3)学生以个体方式或小组方式提出问题;(4)师生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分析”“选取”“排序”和“求解”.一节课可能包含多个类似的问题提出教学活动.尽管“乘法分配律”的课堂设计远早于问题提出教学一般模式的呈现,但是该课例很符合此一般模式.研究表明了研究和实践的交互作用:通过研究问题提出的一般模式指导问题提出教学,同时问题提出教学的实践促进了一般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教学模式 引导语 乘法分配律 P-PBL
下载PDF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
9
作者 张跃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76-0079,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目前,由于小学数学所学的知识较少也比较简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比较单一,学生仅仅记住了计算公式和概念,而不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概念、公式解决问题,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目前,由于小学数学所学的知识较少也比较简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比较单一,学生仅仅记住了计算公式和概念,而不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概念、公式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心中疑问。现代教育中,小学数学课堂最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课是没有用的,小学生如果可以和老师积极互动,那数学课堂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在很多小学中,数学老师往往会忽略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为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本文将从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问的能力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提出问题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引导语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表现的影响——以平均数为例
10
作者 陈婷 孙琪琪 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问题提出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学生数学概念理解的评估工具,问题提出引导语又关乎问题提出的诊断结果.为考察引导语对小学生问题提出表现的影响,以平均数为例,设计3套不同引导语的平均数问题提出测试卷,随机选取某公立小学262名六年级学生... 问题提出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学生数学概念理解的评估工具,问题提出引导语又关乎问题提出的诊断结果.为考察引导语对小学生问题提出表现的影响,以平均数为例,设计3套不同引导语的平均数问题提出测试卷,随机选取某公立小学262名六年级学生为测试对象,从问题得分、类型、难度和概念理解程度4方面分析引导语对学生问题提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学生在平均数上具有较好的问题提出表现;不同问题提出引导语显著影响学生问题提出的类型和难度;在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问题提出引导语显著影响学生的平均数理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引导语 平均数
下载PDF
数学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分析框架与应用
11
作者 李欣莲 王利 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问题提出作为一种与创造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认知活动,既是课程目标,也是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作为教学手段的问题提出,尽管教师能够认识其教学价值和益处,但在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更意味着挑战和困难,这主要体现在:如何设计和实施问... 问题提出作为一种与创造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认知活动,既是课程目标,也是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作为教学手段的问题提出,尽管教师能够认识其教学价值和益处,但在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更意味着挑战和困难,这主要体现在:如何设计和实施问题提出的课堂,如何在实施了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后分析其质量和效果.为此,研究建立了问题提出教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指明其应用方法和策略.该框架由3个维度及11个观测指标构成,其中3个维度为:(1)教师设计的问题提出任务分析;(2)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问题提出活动分析;(3)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反馈分析.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框架凸显了问题提出教学的核心特征,对于分析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教学 分析框架 数学课堂教学
下载PDF
“问题提出”融入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类型与路径设计——以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
12
作者 张辉蓉 熊张晓 +1 位作者 丁丁 宋欢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问题提出”自产生之初便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也将是“双减”后高质量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破解之道。将“问题提出”融入教材既是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对新课标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问题提出”自产生之初便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也将是“双减”后高质量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破解之道。将“问题提出”融入教材既是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对新课标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教材中的“问题提出”是一种以“问题”为基本点的教材内容组织与呈现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在给定的情境下生成和表述问题的过程。在分析数学教材中“问题提出”类型的基础上,以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别从“问题提出”专栏、“问题提出”融入“课堂活动”、“问题提出”融入“探索规律”、“问题提出”融入“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融入“整理与复习”五个方面探讨“问题提出”融入教材编写的路径,并设计相关案例,以期为“问题提出”在教材及课堂教学的软着陆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小学数学教材 教材编写
下载PDF
英汉语言学实证论文问题提出部分的语料库对比分析
13
作者 闫长红 《现代语文》 2023年第8期82-89,共8页
提出问题是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论文写作的难点之一。选取英汉语言学权威期刊实证论文各200篇作为语料,考察问题提出部分的语步特征和论证逻辑,并总结出各自的语阶序列模式和论证逻辑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言学实证论文的... 提出问题是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论文写作的难点之一。选取英汉语言学权威期刊实证论文各200篇作为语料,考察问题提出部分的语步特征和论证逻辑,并总结出各自的语阶序列模式和论证逻辑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言学实证论文的原型语阶序列模式均为“建立中心论题—概述论题内容—指出研究困境—简述本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研究局限—提出研究问题”,其背后的论证逻辑模型为“背景—冲突—方案—证据—结论—疑问”。同时,其他几类高频语阶序列及其背后的论证逻辑差异较大。针对以上结果,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指出对我国学者论文写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论文 问题提出 体裁分析 语步特征 论证逻辑 语阶序列模式
下载PDF
两版高中数学教材中“问题提出”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胡典顺 朱展霖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在编码统计的基础上,从分册分布、板块分布、类型分布、情境分布、主题分布、素养分布等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对新旧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分册中的“问题提出”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任务——主要包括问题情境和引导语)进行比较研究... 在编码统计的基础上,从分册分布、板块分布、类型分布、情境分布、主题分布、素养分布等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对新旧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分册中的“问题提出”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任务——主要包括问题情境和引导语)进行比较研究。由此,对教材编写提出一些建议:丰富“问题提出”内容设计的角度,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优化“问题提出”内容设计的梯度,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挖掘“问题提出”内容设计的深度,鼓励批判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问题提出 教材比较
下载PDF
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问题提出表现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瑜君 宋乃庆 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1,共7页
批判性思维倾向、问题提出与创造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抓手.以随机选取260名五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研究开发“小学生平均数问题提出测试卷”和“小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从多方面探究了小学生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倾向、问题提出与创造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抓手.以随机选取260名五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研究开发“小学生平均数问题提出测试卷”和“小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从多方面探究了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问题提出表现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好,7个子维度表现由强到弱分别为:开放性、求知欲、成熟度、分析性、自信心、求真性、系统性;小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提出表现,超过一半的回答为合理且可解的数学问题,但是问题的扩展性和创新性还需进一步提升.两者整体呈中度正相关性,批判性思维倾向越强的小学生问题提出表现越好,而问题提出表现越好的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也越强,这为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提出能力打开了新路径,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注入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倾向 问题提出 小学生 相关性
下载PDF
用“问题提出”诊断和评估数学教师对百分数的概念性理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枚 李欠 +2 位作者 王涛 王欣 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共9页
通过对99名不同背景的教师有关百分数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表现的分析,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能解答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对于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教师的问题解决明显受他们背景的影响.虽然教师的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着高度相关,但是绝大部... 通过对99名不同背景的教师有关百分数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表现的分析,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能解答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对于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教师的问题解决明显受他们背景的影响.虽然教师的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着高度相关,但是绝大部分教师无论他们的背景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如何,都能提出难度不同的百分数数学问题,并显示不同层次的百分数概念理解.相较于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更能全面地显示教师对百分数概念理解的光谱.对教师所提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显示,绝大部分教师对百分数的理解还局限于比的概念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 百分数 教学评估 教师培训
下载PDF
“问题提出”教学:始于学生立场,终于素养培育——美国特拉华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蔡金法访谈录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金法 孙枚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结合的特点。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有探究价值的以及有效的、接近教学目标的问题,关键... 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结合的特点。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有探究价值的以及有效的、接近教学目标的问题,关键是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准地创设问题情境及引导语,同时不能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此为基础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对学生实际提出的问题做好分类处理。为此,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提出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主动学习 问题情境 引导语 教师发展
下载PDF
以“问题提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以“鸡兔同笼问题”教学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建良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3年第1期95-98,共4页
“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问题提出”作为教学手段、学习目标和评价工具,兼具教、学、评三者功能于一体。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借助基础性问题提出和发展性问题提出,围绕“以‘问题提出’为教学手段... “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问题提出”作为教学手段、学习目标和评价工具,兼具教、学、评三者功能于一体。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借助基础性问题提出和发展性问题提出,围绕“以‘问题提出’为教学手段,架构教学活动;以‘问题提出’为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能力;以‘问题提出’为评价工具,分析学习效果”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教学评一致性 基础性 发展性
下载PDF
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步骤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莫延安 王涛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蔡金法教授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数学课堂中问题提出活动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经过教学实践,修改并提出一个更精简的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流程,具体包括教师呈现问题情境、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处理问题四个步骤... 在蔡金法教授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数学课堂中问题提出活动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经过教学实践,修改并提出一个更精简的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流程,具体包括教师呈现问题情境、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处理问题四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可以呈现的问题情境包括生活情境、数学情境和其他情境,第二步一般要提出问题数量、问题难度、问题指向等方面的要求,第三步即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和任务要求提出自己的问题,第四步通常包括梳理问题、选取问题、确定顺序、解决问题四个小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提出 教学步骤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问题提出”策略研究与实践探索
20
作者 魏慧林 徐承杰 +2 位作者 范金文 朱敏 欧阳杰红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8期2410-2416,共7页
问题提出是深度学习融入数学教学实践的必要途径。对深度学习及其理论背景、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解释。以初中数学教材中一道习题为例,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提出策略进行探究,分别从拆分性提问、过渡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开放性提... 问题提出是深度学习融入数学教学实践的必要途径。对深度学习及其理论背景、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解释。以初中数学教材中一道习题为例,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提出策略进行探究,分别从拆分性提问、过渡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开放性提问这四个方面展开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问题提出 正多边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