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设计类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反思性学习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清堂 王艳丽 +2 位作者 李小娟 常瑀倍 陈锋娟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4年第1期21-31,共11页
反思是设计类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参与迭代的反思性实践有助于学生解决设计类问题。针对目前各研究中反思性学习模型无法直接迁移至设计类问题解决情境、以及对学生的反思支持性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首先基于经验学习理论、转化学习理论... 反思是设计类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参与迭代的反思性实践有助于学生解决设计类问题。针对目前各研究中反思性学习模型无法直接迁移至设计类问题解决情境、以及对学生的反思支持性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首先基于经验学习理论、转化学习理论及PST理论,结合设计类问题解决的本质与过程特点,构建了面向设计类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反思性学习模型,然后以教学设计问题解决为例进行了模型应用及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该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反思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帮助促进设计类问题解决并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模型的迭代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设计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反思干预策略会影响设计类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类问题解决 反思性学习 经验学习 反思干预策略
下载PDF
从“问题解决”到“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1)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毓信 《中学数学月刊》 2024年第1期1-4,9,共5页
相对于“问题解决”这一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国内近年来获得普遍重视的“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代表了认识的重要进步,特别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这是后一方面工作能够取得重要进展的主... 相对于“问题解决”这一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国内近年来获得普遍重视的“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代表了认识的重要进步,特别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这是后一方面工作能够取得重要进展的主要原因,即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教学与教研的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 问题引领 数学教学 中国数学教育
下载PDF
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3
作者 潘娜 王国秀 马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究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创面愈合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患者4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 目的:探究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创面愈合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患者4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大面积烧伤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持续护理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scale,AODS)评估患者伤残接受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创面疼痛程度,采用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干预4周后,计算创面愈合率;干预3个月后,采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估患者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采用美观满意度评分表评估患者美观满意度;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ODS评分、创面覆盖率、美观满意度、BSHS-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和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DOPT问题解决模式能够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和美观满意度,有利于创面愈合,患者生活质量也得以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PT问题解决模式 护理 大面积烧伤 伤残接受度 美观满意度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作业设计模型建构及其实施路径
4
作者 李学书 胡军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7,共7页
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巩固或补充教学的一个环节,这弱化甚至遮蔽了作业的独特育人价值。素养立意的作业是一种能动学习任务,以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为逻辑起点,将问题解决能力作为直接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情境、问题解决过程、所需... 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巩固或补充教学的一个环节,这弱化甚至遮蔽了作业的独特育人价值。素养立意的作业是一种能动学习任务,以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为逻辑起点,将问题解决能力作为直接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情境、问题解决过程、所需条件和资源等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设计模式,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回归育人本质。这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遵循学生的学习发生规律,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适宜的作业情境和问题;明晰作业设计路径,指导学生开发作业资源;立足多元评价和反馈,反思与优化作业完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能动学习任务 单元作业设计 问题解决能力
下载PDF
指向一致性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5
作者 唐斌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0,72,共4页
小学数学四个学习领域间、各领域内各主题单元相对独立而又存在着必然的学科逻辑。部分教师缺乏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深度理解,“散点教、反复练”的现象仍突出,学生学到的是点状知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一致性作为“问题解决”教... 小学数学四个学习领域间、各领域内各主题单元相对独立而又存在着必然的学科逻辑。部分教师缺乏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深度理解,“散点教、反复练”的现象仍突出,学生学到的是点状知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一致性作为“问题解决”教学的追求,是改变碎片化地教、零碎状地学的必要抓手,是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新视角。结构化的教与学是体现一致性的行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一致性 学科本质 问题解决 结构化
下载PDF
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教学探析
6
作者 王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常见的问题有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关注不够、高阶思维的培养滞后于考试评价改革等。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可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常见的问题有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关注不够、高阶思维的培养滞后于考试评价改革等。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可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应遵循问题与情境原则、挑战与创新关联原则、教与学协调原则;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的教学设计要树立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的理念,从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六步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指向
7
作者 唐斌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前,部分教师缺乏对“问题解决”价值的认识,而将“问题解决”与“应用题”等同,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承载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核心,数学核心素养引领“问... 目前,部分教师缺乏对“问题解决”价值的认识,而将“问题解决”与“应用题”等同,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承载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核心,数学核心素养引领“问题解决”,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问题解决”渗透于数学各学习领域,增强课程的一致性;将“一致性”作为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使教材整体性、连贯性更强。“问题解决”引领教学方式的变革,着眼于学生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一致性 学习方式
下载PDF
初中化学跨学科思维的培养与化学问题解决策略
8
作者 徐义方 《科学大众(科学中考)》 2024年第2期53-54,共2页
引言:在当今社会,知识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使得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初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不仅有自身独立的知识体系,还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数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培养同学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引言:在当今社会,知识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使得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初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不仅有自身独立的知识体系,还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数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培养同学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培养跨学科思维,以及如何引导同学们运用化学问题解决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和实例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两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以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问题解决策略 学科水平 化学知识 问题解决能力 综合素质 跨学科思维 自然科学学科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协作式问题解决教学范式建构
9
作者 姜立刚 刘佳龙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2,共6页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际,学校课堂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协作式问题解决教学范式,将“问题解决教学”“协作学习”与“混合教学”有机融合,以问题设计引领课堂教学,以问题解决构成教学活动主线,以师生、生...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际,学校课堂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协作式问题解决教学范式,将“问题解决教学”“协作学习”与“混合教学”有机融合,以问题设计引领课堂教学,以问题解决构成教学活动主线,以师生、生生协作开展课堂学习,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并进,以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学相长之真正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 协作学习 混合学习 核心素养 教学范式
下载PDF
基于话语分析的协作问题解决过程挖掘研究
10
作者 郭倩 赵蔚 +2 位作者 姜强 陶金洪 李佳徽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协作问题解决是21世纪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包括时间性、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的社会认知过程。话语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认知的表达和再现,基于话语分析为探究协作问题解决提供了独特方向。本研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和基于模糊矿工(F... 协作问题解决是21世纪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包括时间性、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的社会认知过程。话语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认知的表达和再现,基于话语分析为探究协作问题解决提供了独特方向。本研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和基于模糊矿工(Fuzzy Miner)算法的过程挖掘方法,通过分析学习者话语来探究不同组别学习者的协作问题解决过程差异。首先,研究结合社会、认知和话语三方面,构建了基于话语的协作问题解决框架。其次,以70名学习者(14组)为对象,根据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成绩,通过系统聚类和K-均值聚类,将小组分为三类,即结果导向组、过程导向组和问题导向组。然后,基于协作问题解决框架对各小组协作问题解决过程话语进行编码,该框架由构建共享知识、谈判与协商和维护团队功能三方面组成,体现在18个指标中。最后,基于认知网络分析和过程挖掘结果探讨不同小组协作问题解决过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组别认知网络具有相似的结构,但共现强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组别的活动序列存在差异,需多轮话语轮转才能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问题解决 话语分析 认知网络分析 过程挖掘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
11
作者 刘桂丽 高杰 +1 位作者 李贝贝 耿俊义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ICU环境压力情况[采用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CUE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RCSQ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能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ICU环境压力源感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ICU后综合征 问题解决 认知行为干预
下载PDF
新加坡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研究及其启示
12
作者 贺李 张春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9,97,共7页
新加坡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展的一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有3点:一是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促进学生在解决非常规或不熟悉的数学问题上的表现;二是采用了设计研究的路径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逐步进行设计、实施和改进;三是... 新加坡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展的一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有3点:一是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促进学生在解决非常规或不熟悉的数学问题上的表现;二是采用了设计研究的路径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逐步进行设计、实施和改进;三是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主要围绕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含启发式).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缺乏指导设计的理论基础;二是没有充分提炼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数学问题解决 教学
下载PDF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模型的建构和意义
13
作者 赵亚楠 王磊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7,132,共9页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日益关注,但在理论建构和培养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项目式学习具有培养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潜质,但目前对于项目式学习中需要什么样...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日益关注,但在理论建构和培养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项目式学习具有培养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潜质,但目前对于项目式学习中需要什么样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尚不清楚。本研究建构的项目式学习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模型将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对项目意义的理解和问题提出、项目拆解与总体规划、项目具体计划和执行、项目成果梳理与汇报四个阶段,将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概括为合作意愿、个人贡献、团队协作、合作问题解决成果四个要素,明确了学生能力典型表现,为在项目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项目式学习 能力模型
下载PDF
中学生生物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14
作者 李瑞雪 王健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目标之一。生物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表征、知识运用、科学推理、方案设计和元认知五个要素。针对每个能力要素,可以构建由19个指... 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目标之一。生物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表征、知识运用、科学推理、方案设计和元认知五个要素。针对每个能力要素,可以构建由19个指标构成的测评指标体系。依据规范的测试工具开发流程,编制中学生生物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纸笔测试工具。利用该工具对来自9所学校的886名初二和高二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测试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反映出测评指标体系中的能力要素设定合理,具体的指标能够用于指导开发测评工具,具有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中学生物学 测评指标体系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以问题解决促进深度学习的前提、实施及保障
15
作者 钟联珍 卢德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深度学习作为近几年的高热词,备受关注。问题解决与深度学习存在密切联系,对于深度学习的发生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问题解决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三大转变,即从“知识主线”转向“问题主线”、从“先学后用”转向... 深度学习作为近几年的高热词,备受关注。问题解决与深度学习存在密切联系,对于深度学习的发生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问题解决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三大转变,即从“知识主线”转向“问题主线”、从“先学后用”转向“学用合一”、从“注重结果”转向“关注过程”。同时,借助核心问题、真实情境和高阶思维激发深度学习,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共同体保障深度学习,从而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更好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问题解决 高阶思维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POEC策略的真实问题解决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以“如何科学使用补铁剂”为例
16
作者 朱西 李昕妍 孙晓春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73-177,共5页
基于“老人长期喝浓茶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真实情境,采用POEC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浓茶水、补铁剂、维生素C”三者之间关系及根本原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科学使用补铁剂。建构运用真实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模型,强化... 基于“老人长期喝浓茶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真实情境,采用POEC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浓茶水、补铁剂、维生素C”三者之间关系及根本原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科学使用补铁剂。建构运用真实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模型,强化转化性质决定用途等化学观念,感受化学学习的目的与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POEC策略 问题解决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情绪释放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代谢营养、疾病感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7
作者 王靖 刘宁 朱丽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情绪释放法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情绪释放法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情绪释放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简化疾病感知量表(BIPQ)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情绪释放法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代谢营养,提高疾病感知程度,也能促进妊娠结局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模式 情绪释放法 妊娠期糖尿病 代谢营养 疾病感知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轨迹——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法的一项研究
18
作者 张思雨 韩继伟 赵倩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该研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法探索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具备问题转化能力与解题方案执行能力,进而具备问题转化能力、解题方案执行能力与问题结... 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该研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法探索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具备问题转化能力与解题方案执行能力,进而具备问题转化能力、解题方案执行能力与问题结构化能力,最终具备解题方案制订能力在内的数学问题解决各维度能力。其中,问题结构化能力是促使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从低水平到中水平的关键,解题方案制订能力是促使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从中水平到高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发展轨迹 认知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强化物体运动图景构建,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19
作者 黄宏涛 林杰 林钦 《中学理科园地》 2024年第2期41-43,46,共4页
问题解决起始于模型建构,而模型建构往往开始于对问题的图景分析。基于教材的图景,提炼物理问题图景要素、明确物理图景的构建方法、强化物理图景要求是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模型建构 图景分析 问题解决
下载PDF
基于扩展FC知识图的协作学习支架设计与应用研究——以问题解决类协作学习为例
20
作者 何文涛 崔馨怡 +1 位作者 朱玲林 陶雨晴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
问题解决类协作学习是教育改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提供学习支架是解决协作学习效果欠佳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以往研究多是教师凭个人经验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所需资源或工具作为学习支架,较少考虑支架设计... 问题解决类协作学习是教育改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提供学习支架是解决协作学习效果欠佳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以往研究多是教师凭个人经验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所需资源或工具作为学习支架,较少考虑支架设计步骤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难以回答支架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支架位置是否准确、对问题探究过程是否有益、还需进行哪些优化等细节问题。为此,研究倡导利用扩展FC知识图呈现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卡点、思维错路、易遗忘与混淆知识等信息作为学习支架设计的依据,提出了基于扩展FC知识图的问题解决类协作学习支架设计原型,详细阐述了学习支架设计的具体流程与方法。此外,研究还据此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了支架的启用率及其对协作学习的交互效果、言语交互水平、知识点激活范围和行为转换的影响,证明了该原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指出:支架内容量与表述方式是优化学习支架的两个重要维度,学习支架的启用并非越频繁越好,中等程度的支架启用率更利于协作学习的开展和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知识图 问题解决 协作学习 学习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