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为妇科肿瘤3例报告
1
作者 韩娟 冯志娟 +6 位作者 倪俊 李晨霞 龚萍 许丽梅 王娜娜 邢炜 梁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9-394,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和漏诊,尤其是女性患者,多因腹痛、下腹包块首诊于妇科,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或子宫浆膜下肌瘤,从而延误治疗。我科2019年8月~2023年8月诊治3例GISTs,报道如下,旨在探讨GISTs的疾病特点及误诊原因,从而提高妇科医师对GISTs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 人群发病率 妇科医师 下腹包块 妇科肿瘤 疾病特点 叶源性肿瘤 卵巢肿瘤
下载PDF
温经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
作者 庄梦斐 李盼盼 +8 位作者 丁楠 施佑瑾 朱琳 曹阳 谭丽 黄圣惠 杭斐 张婷婷 孙兆贵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目的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模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块法建立EMT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 目的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模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块法建立EMT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 mL/kg)、孕三烯酮组(给予孕三烯酮溶液0.5 mg/kg)以及温经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经汤免煎颗粒剂8.19 g/kg、16.38 g/kg、32.76 g/kg),每组各8只,另取7只未手术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 mL/kg)。所有大鼠均连续灌胃给药3周后进行取材。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ARC水平。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异位病灶体积,计算生长抑制率。取下异位病灶组织(正常对照组取下双侧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组织中SPARC、锌指转录因子(Snail)、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测定内膜组织中上述因子的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各治疗组异位病灶的生长抑制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SPARC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治疗组血清中SPARC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呈高表达,E-cadherin呈低表达,经温经汤治疗后,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的阳性表达减少,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增加。温经汤中、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温经汤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中Snail、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温经汤可以降低EMT大鼠模型血清中SPARC水平,下调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异位内膜中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调控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病灶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经汤 上皮-间质转化 大鼠模型 经典名方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异时性多复发灶耐药基因分子异质性的胃肠道间质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王玥 吴迪 +1 位作者 于丹丹 段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分析肿瘤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患者,男性,66岁,因胃间质瘤行胃部分切除术。一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为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p.551-554del)。伊马替尼治疗1年左右,停药4个月后复发,患者出现脾区病灶,继续采用伊马替尼一线治疗,脾区病灶得到控制。59个月后盆腔发现新病灶,采用伊马替尼加量(600 mg·d^(-1))并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治疗2个月后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脾区病灶大小趋于稳定,而盆腔新病灶体积持续增大。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两复发灶在原有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的基础上,分别继发KIT基因13号外显子(p.V654A)和17号外显子(p.Y823D)突变。结论:GISTs在靶向药物选择作用的压力下,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出复杂性,即时间异质性、空间异型性和分子异质性,不同复发灶可以出现不同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 复发耐药 二代测序技术 伊马替尼
下载PDF
乌司他丁调节CCL2-CCR2信号轴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王芳 胡洁琼 +1 位作者 冯彦虎 何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轴对胃癌(G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UT...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轴对胃癌(G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UTI(0、100、200、400、800 U/ml)干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AGS细胞分为control组、UTI组、pcDNA组、pcDNA-CCL2组,平板克隆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AGS细胞和CD8+T细胞共培养后,将CD8+T分为T细胞组、共培养组、UTI组、pcDNA组、pcDNA-CCL2组,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凋亡,ELISA检测CD8+T细胞上清中IFN-γ、IL-2、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CCL2-CCR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在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UTI显著抑制AGS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EMT,降低AGS细胞中MMP-2、Vimentin、PD-L1、CCL2、CCR2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过表达CCL2可逆转UTI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的抑制作用;与T细胞组比较,共培养组CD8+T细胞IFN-γ、IL-2、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共培养组比较,UTI组CD8+T细胞IFN-γ、IL-2、TNF-α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CCL2组CD8+T细胞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UTI可能通过抑制CCL2-CCR2信号通路抑制AGS细胞的EMT和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CCL2-CCR2信号轴 胃癌 上皮间质转化 免疫逃逸
下载PDF
下调HMGB2表达对肝癌LM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AKT/mTOR信号通路机制
5
作者 魏雁虹 杨晨雪 +4 位作者 杨广民 宋帅 李明 杨海娇 魏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 目的:探讨下调肝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HMGB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LM3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HMGB2 RNA干扰组(HMGB2 siRNA组),分别以Lipofectamin 2000为载体转染无关序列的RNA寡核苷酸(RNA oligo)和敲除HMGB2序列的RNA oligo。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 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MGB2 siRNA组细胞中HMG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MGB2 si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Vimentin、mTOR、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下调HMGB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迁移率族框蛋白2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麝香酮对胰腺癌中NLRP3炎症体通路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6
作者 宋银雪 苗常青 +2 位作者 许静 杜俊凯 徐之超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642-648,共7页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对胰腺癌(PC)的抗癌作用及其对核苷酸结合寡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体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根据MUS处理浓度不同将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分为0μM组、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对胰腺癌(PC)的抗癌作用及其对核苷酸结合寡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体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根据MUS处理浓度不同将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分为0μM组、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各组细胞使用相应浓度的MUS孵育48 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生长抑制率和半抑制浓度(IC50)值,使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使用Transwell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使用Western blot测定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血清人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对BALB/c雄性裸鼠皮下注射PANC1细胞构建移植瘤模型,然后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US组,每组6只。对照组裸鼠给予腹腔注射100μL的1%二甲基亚砜(DMSO),MUS组裸鼠给予腹腔注射100μL的MUS溶液(20 mg/kg)。给药21 d后测量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结果与0μM组相比,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的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凋亡率逐渐升高(均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0μM组相比,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逐渐降低(P<0.05),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0μM组相比,0.1μM组、0.5μM组、1μM组、2μM组和4μM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MUS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降低(P<0.05),肿瘤组织中的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MUS具有良好的抗PC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体通路介导的EMT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胰腺癌 肿瘤转移 NLRP3炎症体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P21活化激酶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高福来 赵东强 +3 位作者 谢长顺 李莉 胡宗晶 郑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2-374,38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 4,PAK4)的表达量,探讨PAK4与GIST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2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 4,PAK4)的表达量,探讨PAK4与GIST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24例,根据共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通过病理切片来确定不同危险度组的PAK4的表达量,并根据Callow计算方法对不同危险度组进行评分。结果PAK4随着GIST危险度增加表达升高,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织及瘤旁组织相比,GIST中的PAK4表达量升高。结论PAK4表达量与GIST危险度相关,并且随着危险度升高,表达量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活化激酶4 胃肠道间质 危险度
下载PDF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8
作者 蒋敏波 袁琳 +3 位作者 赵萌 姜旖 汤娟娟 陈相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SLC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SLCT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MRI/CT)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男性化特征,2例为去女性化特征,5例... 目的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SLC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SLCT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MRI/CT)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男性化特征,2例为去女性化特征,5例为雌激素过多的女性化特征,1例无症状。5例血清睾酮升高。所有肿瘤均为单侧,边界清楚。9例为实性或实性为主肿瘤,1例为囊实性肿瘤,1例为囊性肿瘤。MRI检查显示肿瘤实性部分T_(1)WI呈稍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呈高信号,部分显示肿瘤边缘丰富血管影。CT平扫显示实性部分呈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富血供明显强化。结论卵巢SLCT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睾酮升高的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支持-间质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活力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9
作者 李娟 石海平 李维民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研究桃叶珊瑚苷(AU)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活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U8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U低浓度组、AU中浓度组、AU高浓度组、Y-27632组、AU高浓度+Y-27632组。细胞计数器试剂盒(C... [目的]研究桃叶珊瑚苷(AU)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活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U8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U低浓度组、AU中浓度组、AU高浓度组、Y-27632组、AU高浓度+Y-27632组。细胞计数器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1、ROCK2表达。构建GBM裸鼠模型,随机分为裸鼠对照组、AU组、Y-27632组、AU+Y-27632组,测量肿瘤质量与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结果]GBM细胞活力随着AU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选择U87作为后续实验细胞,选择10、25、50μmol/L浓度作为AU后续实验浓度。与对照组比较,AU低、中、高浓度组和Y-27632组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RhoA、ROCK1、ROCK2表达显著下降,凋亡率、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P<0.05),其中高浓度AU和Y-27632组共同处理的细胞变化更显著(P<0.05)。AU和Y-27632均能抑制移植瘤质量和体积,降低RhoA/ROC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AU能抑制GBM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EMT,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瘤 细胞活力 上皮间质转化 桃叶珊瑚苷 RhoA/ROC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生存素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在胃癌及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包洁 高小姣 +1 位作者 韩玮 王庆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检测生存素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5,CDCA5)在胃癌及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评估价值。方法:首先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生存素的编码基因BIRC5 mRNA与CDCA... 目的:检测生存素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5,CDCA5)在胃癌及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评估价值。方法:首先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生存素的编码基因BIRC5 mRNA与CDCA5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6例胃癌和63例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CDCA5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接着,通过PROMO数据库分析可能作用于BIRC5与CDCA5启动子的转录因子。最后,利用HDOCK预测生存素与CDCA5的相互作用。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BIRC5 mRNA和CDCA5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且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胃癌和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CDCA5均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表达,两者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瘤旁组织(P均<0.001),且两者在胃癌、胃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的正相关(r_(胃癌)=0.410,r_(胃间质瘤)=0.347,P均<0.05)。胃癌中,生存素与肿瘤直径、淋巴管侵犯及TNM分期相关(P<0.05);CDCA5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两者共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及TNM分期相关(P<0.05)。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核分裂象及NIH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CDCA5与肿瘤直径及NIH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两者共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核分裂象及NIH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另外,PROMO发现有13个转录因子可同时调控CDCA5与BIRC5启动子;HDOCK预测发现,生存素蛋白与CDCA5蛋白之间存在多对相互作用。结论:在多种转录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生存素与CDCA5在胃癌与胃间质瘤中均呈高表达,且呈正相关;两者均与胃癌、胃间质瘤的部分临床病理学参数相关,且联合检测临床价值大于单个分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间质 生存素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
下载PDF
肠道菌群干预肾间质纤维的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娟 周荣 +1 位作者 于小勇 王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其发生机制与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RIF的发生相关,其机制涉及...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其发生机制与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RIF的发生相关,其机制涉及肠道菌群相关的尿毒症毒素、代谢物质等方面。中药在改善RIF进而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RIF。文章就肠道菌群参与RIF的相关机制以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防治RIF的相应措施做一总结,为后续肠道菌群作为影响RIF提供些许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肠道菌群 机制 中药
原文传递
藏红花素调控NLRP3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刘玉斌 苏金浩 +4 位作者 陈伟 王军 及晓晖 刘英凯 王元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6,共8页
本研究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NLRP3通路角度研究藏红花素(crocin, CRO)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将6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 本研究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NLRP3通路角度研究藏红花素(crocin, CRO)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将6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采取正常饲养。其余小鼠接受高脂饮食继续喂养8周,之后链脲佐菌素造模并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MCC950组(10 mg/kg MCC950,腹腔注射)、低剂量CRO组(5 mg/kg,灌胃)、中剂量CRO组(10 mg/kg,灌胃)、高剂量CRO组(20 mg/kg,灌胃)。治疗8周后,收集小鼠24 h尿液样本、血液样本、肾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urine total protein, 24 h-UT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评估其肾功能。对肾脏同一部位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RT-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因子[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 E-cad)、波形蛋白(vimentin, 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表达情况以评估CRO对EMT的影响,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相关因子[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剪切体(cleaved-caspase-1)、白介素1β成熟体(mature-interleukin-1 beta, mature-IL-1β)、白介素18成熟体(mature-IL-18)]表达情况以评估CRO对NLRP3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RO治疗后,DKD小鼠Scr、BUN、24 h-UTP有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好转,E-cad表达升高,VIM、α-SMA、TGF-β1表达降低,NLRP3、ASC、cleaved-caspase-1、mature-IL-1β、mature-IL-18表达下调。以上结果提示CRO可以通过抑制NLRP3通路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EMT最终缓解D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糖尿病肾病 上皮间质转化 NLRP3通路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表达与上皮间质化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陈丽萍 籍强 +5 位作者 陈艳红 史永兴 冯平 林卫佳 项保利 赵建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01-307,313,共8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lncRNA GAS5)、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盐磷酸酶(LHPP)表达与上皮间质化(EMT)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lncRNA GAS5)、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盐磷酸酶(LHPP)表达与上皮间质化(EMT)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NSCLC 90例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GAS5、LHPP和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表达。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lncRNA GAS5、LHPP mRNA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E-Cad mRNA表达低于癌旁组织,N-Cad mRNA、VIM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与E-Cad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24,P<0.001),与N-Cad mRNA、VIM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99、-0.689,P<0.001);lncRNA GAS5与LHPP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51,P<0.001)。不同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ncRNA GAS5高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68.18%(30/44)]高于lncRNA GAS5低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36.96%(17/46)];LHPP mRNA高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67.39%(31/46)]高于LHPP mRNA低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36.36%(1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4、10.322,P<0.05)。低分化、肿瘤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为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ncRNA GAS5≥1.32、LHPP mRNA≥1.12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S5、LHPP mRNA低表达,与EMT相关蛋白表达、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可能成为NSCLC诊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 磷酸赖氨酸磷酸组氨酸无机焦磷酸盐磷酸酶 上皮间质 预后
下载PDF
探讨HMGB1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4
作者 龚淑琪 刘婳 吴金兰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HMGB1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rHMGB1(0、0.5、1、2、4μg/mL)体外刺激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浓度组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得出rHMGB1体外刺激的最佳作用浓度。然后分三组实... 目的研究HMGB1对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rHMGB1(0、0.5、1、2、4μg/mL)体外刺激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浓度组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得出rHMGB1体外刺激的最佳作用浓度。然后分三组实验,HMGB1组、TGF-β组(阳性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分别以2μg/mL rHMGB1、2μg/mL TGF-β、RPMI1640培养基体外刺激A549细胞。37℃、5%CO_(2)培养48 h或96 h后,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HMGB1组和TGF-β组分别与control组比较,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分别为P<0.0001和P<0.01);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增加(P<0.0001);胞内snail1、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001),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01)。结论HMGB1体外有诱导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上皮间质转化 增殖 迁移 A549细胞
下载PDF
CircBICD2调节miR-218-5p/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5
作者 谢耕耘 安晓燕 王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BICD2调节miR-218-5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OSCC组织、癌旁组织、人口腔上...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BICD2调节miR-218-5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OSCC组织、癌旁组织、人口腔上皮细胞系HOEC及OSCC细胞系HSC-4、CAL-27、SCC-15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及Rho·A蛋白表达;将SCC-15细胞分为Ct组(A,未转染对照)、si-NC组(B)、si-Circ·BICD2组(C)、miR-NC组(D)、miR-218-5p组(E)、si-Circ·BICD2+anti-NC组(F)、si-Circ·BICD2+anti-miR-218-5p组(G),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Rho·A、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Circ·BICD2与miR-218-5p、miR-218-5p与Rho·A的关系。结果: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Circ·BICD2、Rho·A蛋白高表达,miR-218-5p低表达,在SCC-15细胞中miR-218-5p相对表达量最低,Circ·BICD2表达及Rho·A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后续实验取SCC-15细胞为研究对象;与B组比较,C组Circ·BICD2、Rho·A蛋白表达降低,miR-218-5p表达升高(P<0.05);与D组比较,E组miR-218-5p表达上调,Rho·A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C组、F组相比,G组miR-218-5p表达降低,Rho·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下调Circ·BICD2或过表达miR-218-5p均可抑制SCC-15细胞增殖和EMT,促进细胞凋亡;下调miR-218-5p减弱了沉默Circ·BICD2对SCC-15细胞增殖、EMT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Circ·BICD2靶向调控miR-218-5p/Rho·A轴。结论:沉默Circ·BICD2可能通过上调miR-218-5p来抑制Rho·A表达,抑制SCC-15细胞增殖、EMT,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D2 miR-218-5p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TNF-α通过CXCL10/CXCR3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相关分子机制
16
作者 李艳萌 徐德龙 +3 位作者 夏向峰 吴西彩 李园园 律洁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目的 探讨TNF-α通过调控结肠癌SW480细胞CXCL10/CXCR3轴的表达影响上皮间质化(EMT)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通过TNF-α、siRNA-CXCR3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TNF-α刺激组(TNF-α组)及TNF-α刺激+siRN... 目的 探讨TNF-α通过调控结肠癌SW480细胞CXCL10/CXCR3轴的表达影响上皮间质化(EMT)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通过TNF-α、siRNA-CXCR3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TNF-α刺激组(TNF-α组)及TNF-α刺激+siRNA-CXCR3沉默组(TNF-α+si-CXCR3组)。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CXCL10、CXCR3及上皮间质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XCL10/CXCR3通路蛋白及上皮间质化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上EMT上皮标志物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与EMT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变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TNF-ɑ组细胞中通路基因CXCL10、CXCR3的m RNA水平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细胞中CXCR3水平低于TNF-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ɑ组细胞中CXCL10、CXCR3、Vimentin与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量高于NC组,E-cad的蛋白表达量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si-CXCR3组细胞CXCR3、Vimentin与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量低于TNF-ɑ组,E-cad的蛋白水平高于TNF-ɑ组;TNF-ɑ组中Vimentin的表达量高于NC组,E-cad的表达量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中Vimentin的表达量低于TNF-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量高于TNF-ɑ组;TNF-ɑ组迁移能力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细胞迁移能力低于TNF-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ɑ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细胞侵袭能力低于TNF-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能够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发生上皮间质化,并促进其迁移、侵袭水平,这一过程可能与激活CXCL10/CXCR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SW480 CXCL10/CXCR3 TNF-Α 上皮间质
下载PDF
SCF^(β-TrCP)泛素化降解TFAP4抑制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17
作者 厉金雷 吴祥斌 蔡剑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59-165,106,共8页
目的 探究SCF^(β-TrCP)泛素化降解转录因子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transcription factor-activated enhancer-binding protein 4, TFAP4)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LN4924处理2... 目的 探究SCF^(β-TrCP)泛素化降解转录因子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transcription factor-activated enhancer-binding protein 4, TFAP4)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LN4924处理24h,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源性TFAP4蛋白水平变化。在MLN4924处理的基础上,加入CHX分别干预不同时间,检测TFAP4的蛋白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差异。在CHX干预的SW480细胞中过表达带FLAG标签的TrCP-1,探究β-TrCP对TFAP4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低β-TrCP不是因为影响了其他信号通路而改变TFAP4的水平。将TFAP4上135位的E突变为A,139位的S突变为A,然后在CHX干预的SW480细胞中转染结构域突变的TFAP4,测定TFAP4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变化。CK1/CK2/GSK3磷酸化关键酶抑制剂对SW480细胞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TFAP4水平,随后检测CK2抑制剂对TFAP4泛素化水平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TFAP4随着MLN4924处理浓度变化呈剂量依赖式增加,MLN4924处理能够显著延长内源TFAP4蛋白的半衰期,TFAP4和CK2存在相互作用,CK2抑制剂能降低TFAP4泛素化水平,蛋白的半衰期得到明显延长,敲低β-TrCP引起TFAP4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β-TrCP与TFAP4直接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被泛素化,TFAP4中E135A和S139A位点突变延长其半衰期,沉默β-TrCP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 SCF^(β-TrCP)可能通过泛素化修饰降解TFAP4,从而抑制结直肠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进而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可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β-TrCP) 泛素化 TFAP4 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FGL2在胃肠间质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张向莲 王兴芬 梁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2-755,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58例GIST患者中FG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FGL2蛋白与GIST中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58例GIST患者中FG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FGL2蛋白与GIST中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CD3^(+)T、CD8^(+)T、CD20^(+)T及CD68^(+)T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FGL2蛋白在GIST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NIH危险度分级、坏死及核分裂象计数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IST中,FGL2表达与低CD3^(+)T细胞计数相关(P<0.05),而与CD8^(+)T、CD20^(+)T及CD68^(+)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L2蛋白参与GIST的发生和发展,其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GIST的恶性潜能。FGL2蛋白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参与GIST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 胃肠道间质 肿瘤浸润相关淋巴细胞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琼 姜慧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2,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率虽然远不及胃肠癌等,但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和检出设备的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术前对其进行精准的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影像技术可为GIST的鉴别诊断、危险度及基因突变的评估...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率虽然远不及胃肠癌等,但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和检出设备的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术前对其进行精准的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影像技术可为GIST的鉴别诊断、危险度及基因突变的评估、监测随访等提供多种有意义的征象。影像功能成像(DWI、IVIM、PET及双能CT等)能对肿瘤内部成分定量评估,在GIST恶性潜能和疗效预测方面有更高价值。近年来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给GIST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它们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指标和影像医生主观判断,向实现GIST精准医疗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就影像学在GIST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 疗效评估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脂氧素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
作者 王贵佐 杨淑梅 刘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 LX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 ATⅡ)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 LX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 ATⅡ)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组、空质粒+TGF-β1组、pcDNA3.1-Nrf2+TGF-β1组及LXA4+TGF-β1组。TGF-β1组以5 ng/mL TGF-β1干预A549细胞48 h;空质粒+TGF-β1组和pcDNA3.1-Nrf2+TGF-β1组A549细胞先分别转染空质粒或Nrf2过表达质粒,再以5 ng/mL TGF-β1干预48 h;LXA4+TGF-β1组A549细胞先用100 nmol/L LXA4预处理6 h再给予5 ng/mL TGF-β1干预48 h。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光镜下可见部分A549细胞形态从鹅卵石状变成细长不规则状,呈间质性改变,E-cadherin表达减少(P<0.05)、α-SMA表达增多(P<0.01),Nrf2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pcDNA3.1-Nrf2+TGF-β1组A549细胞E-cadherin表达增多(P<0.05)、α-SMA表达减少(P<0.01);LXA4+TGF-β1组A549细胞E-cadherin上调、α-SMA下调以及Nrf2蛋白水平增多(P<0.05)。结论 LXA4可抑制A549细胞发生EMT,其机制与上调Nrf2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脂氧素A4 NRF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