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像反射”与“光照辐射”——马克思实践阐释学对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现代转型的意义
1
作者 李昕桐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马克思实践阐释学思想对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现代转型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它“镜像反射”出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践行性、生命性和政治性特质。中国经典阐释者解经均从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出发,身体力行,经世致用,并将经典作为生命意义的... 马克思实践阐释学思想对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现代转型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它“镜像反射”出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践行性、生命性和政治性特质。中国经典阐释者解经均从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出发,身体力行,经世致用,并将经典作为生命意义的依托,实现了知识与德行的统一。另一方面,马克思实践阐释学还因其独特的阐释方法,“光照辐射”了中国经典阐释传统。马克思的实践阐释方法提供了一种从现在问题回溯过去,从“先兆”中展望未来,再从可能的未来重新面对现实问题的充分且总体的阐释视域。它使中国经典阐释传统在原有的训诂阐释和义理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即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价值重塑的时代问题,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回溯式阐释,使其充分发挥实践智慧,进而使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阐释学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实践 阐释 中国经典阐释传统 马克思的实践阐释方法
下载PDF
公共阐释与宽容的阐释学实践——以当代文学批评现场为观察对象
2
作者 卓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28-38,共11页
公共阐释在当代文学批评现场是一种可见的阐释行为。在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公共理性与阐释主体的独立是公共阐释的重要前提,阐释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公共理性的基本尺度上,阐释主体清醒的、理性的、自知的行为,是阐释得以在公共空间中展开... 公共阐释在当代文学批评现场是一种可见的阐释行为。在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公共理性与阐释主体的独立是公共阐释的重要前提,阐释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公共理性的基本尺度上,阐释主体清醒的、理性的、自知的行为,是阐释得以在公共空间中展开的前提。文学文本的自在性包含其成长性,阐释的叠加使文本不断生长,公共阐释的多层次对话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批评家的眼界限制;同时文学阐释实践中的宽容,既使阐释主体意识的自由得到充分发挥,又使文学文本得到广泛而深刻的理解,这也正是文学阐释学不同于其他阐释学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 阐释主体 阐释空间 实践阐释
下载PDF
统合宪政建设模式与刑法社会化的实践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利子平 石聚航 《法治研究》 2012年第11期45-51,共7页
统合宪政建设模式是一种新的超越了上下之争的宪政模式,这一模式为刑法社会化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统合宪政建设模式要求在刑法社会化进程中,强调刑法的公域治理,形成多核治理的实践格局;重估理性与经验的价值,承认经验性法则... 统合宪政建设模式是一种新的超越了上下之争的宪政模式,这一模式为刑法社会化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统合宪政建设模式要求在刑法社会化进程中,强调刑法的公域治理,形成多核治理的实践格局;重估理性与经验的价值,承认经验性法则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将其有选择地引入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中;注重制度文明与制度需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与互济,以免由于过度偏爱或迎合政策的需求而日渐丧失其伦理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合宪政建设模式 刑法社会化 实践阐释
下载PDF
实践阐释学论微 被引量:4
4
作者 谷鹏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3-151,178,共10页
实践阐释学是以实践哲学为基础,以阐释对象、阐释主体与阐释语境的结构性关联与意义生发关系为核心,以阐释的伦理性、现实性与批判性为特征,统一阐释方法、阐释价值与阐释本体的一种新型阐释学形态。这种新型形态的阐释学,其“伦理性”... 实践阐释学是以实践哲学为基础,以阐释对象、阐释主体与阐释语境的结构性关联与意义生发关系为核心,以阐释的伦理性、现实性与批判性为特征,统一阐释方法、阐释价值与阐释本体的一种新型阐释学形态。这种新型形态的阐释学,其“伦理性”主要表现在以“实践智慧”为基础,体认现实活动本身及其善的合目的性导向,重返实践与生活及历史的价值关联,蕲求知识与德性、理论与践履在阐释活动中的统一;其“现实性”主要表现在将文本背后的现实性及其实践关联,而非阐释者在世的生存论结构、作者的意图抑或文本自在的客观意义,视为文本意义的来源;其“批判性”主要表现在对阐释的伦理性与现实性进行批判反思,重申阐释的批判性话语权,实现阐释学在事实(解释世界)、价值(规范世界)与实践(改变世界)三个层面的统一。实践阐释学的这种经由“批判性”而最终勾连“伦理性”与“现实性”为一体的新型阐释学形态,既可为解决西方当代阐释学困境提供有效路径,也可为实现中国阐释学的当代性转化及创建中国阐释学提供本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实践阐释 伦理性 现实性 批判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技术文化叙事的实践论阐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胜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12,24,共5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主要体现为一种关于科技文化的实践论批判叙事。实践论阐释意味着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具体历史的考察,即现实地阐释科学技术的历史条件、性质、目的和价值方式。在资本主义语境中,科学技术的实践作用主要体现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主要体现为一种关于科技文化的实践论批判叙事。实践论阐释意味着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具体历史的考察,即现实地阐释科学技术的历史条件、性质、目的和价值方式。在资本主义语境中,科学技术的实践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表意功能方面。在现实意义上,它为建构正确的科学技术观以及为科技发展的人性向度提供指导原则与方法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 实践阐释
下载PDF
《文心雕龙》阐释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6
作者 赵晓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阐释是构建《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刘勰在此过程中揭示和表现出来的阐释伦理思想涉及两方面:一是要求阐释者具有博观、见异的能力修养和折衷、圆通的态度修养;二是基于传统伦理思想开展阐释实践,包括确立宗经立场和诗骚本位... 阐释是构建《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刘勰在此过程中揭示和表现出来的阐释伦理思想涉及两方面:一是要求阐释者具有博观、见异的能力修养和折衷、圆通的态度修养;二是基于传统伦理思想开展阐释实践,包括确立宗经立场和诗骚本位的经学阐释、基于此立场和本位的文学阐释以及通贯《文心雕龙》的事类阐释,其中体现了以阐释者为中心,事实与价值指向、明示与隐喻方法相结合且文字运用晓畅自然的阐释原则,彰明了揭示文学真实和维护文学正义的阐释目标。这些思想为刘勰表达自身意旨和实现救弊目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后世得到广泛运用和发扬,其中积极成分对当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阐释理论、培育阐释主体素质和指导阐释实践有重要的启发和镜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阐释伦理 主体修养 阐释实践
下载PDF
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批评实践阐释”维度的反思与现实意义
7
作者 杜彬彬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9-83,共5页
通过对雷蒙·维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研究策略的理论探析,发现其对"关键词"的研究贯穿着批评实践阐释的重要维度,这与维廉斯关于语言是社会性、物质性实践活动的观念密切相关。对"批评实践阐释&qu... 通过对雷蒙·维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研究策略的理论探析,发现其对"关键词"的研究贯穿着批评实践阐释的重要维度,这与维廉斯关于语言是社会性、物质性实践活动的观念密切相关。对"批评实践阐释"关注不够正是当下国内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的缺憾所在,弥补这一点,在中西文论的互释以及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上,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维廉斯 关键词研究 批评实践阐释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从“文本阐释”到“自我阐释”——王阳明经典阐释学思想的实践性品格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春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9,共12页
在儒学经典阐释学的历史上,"汉学"与"宋学"分别代表两种阐释模式。前者坚持"章句训诂"之路,称为传注或注疏之学,以"我注六经"为己任;后者则坚持"发明本心"门径,名曰心性之学,以"... 在儒学经典阐释学的历史上,"汉学"与"宋学"分别代表两种阐释模式。前者坚持"章句训诂"之路,称为传注或注疏之学,以"我注六经"为己任;后者则坚持"发明本心"门径,名曰心性之学,以"学作圣人"为鹄的。在"宋学"系统中又有两种不同的阐释方式:一者以程朱为代表,主张从文本阐释而达于自我阐释,所谓"格物致知";一者以陆王为代表,主张以自我阐释统摄文本阐释,所谓"致良知"。王阳明关于"自我阐释"有系统阐述,在突破传统儒学思维方式、张扬个体主体精神方面起到了划时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经典阐释 文本阐释 自我阐释 阐释实践
下载PDF
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利用实践阐释 被引量:2
9
作者 保振永 《价值工程》 2018年第30期59-61,共3页
在不动产的统一登记中,不动产的测绘成果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所在,倘若测绘成果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的登记过程则会变得十分麻烦。不动产测绘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府征收征用、价格评估、日常财税和房产纠纷等方面。文章在... 在不动产的统一登记中,不动产的测绘成果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所在,倘若测绘成果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的登记过程则会变得十分麻烦。不动产测绘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府征收征用、价格评估、日常财税和房产纠纷等方面。文章在分析不动产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就不动产测绘档案进行了分类,从规范市场运行、统一测绘的技术标准、签订书面合同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同时从数字化、整合管理和构建异议处理机制等方面做了进一步介绍,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 测绘成果 实践阐释
下载PDF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的动态耦合论
10
作者 陈相光 《社科纵横》 2013年第9期5-8,共4页
由于异质性实践的存在,群众路线的理论困境在于社会实践未能完全匡扶理论;由于社会实践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群众路线的实践危机在于理论未能完全诠释实践的新发展。坚持理论回归实践同时坚持实践向新理论跃升,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双... 由于异质性实践的存在,群众路线的理论困境在于社会实践未能完全匡扶理论;由于社会实践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群众路线的实践危机在于理论未能完全诠释实践的新发展。坚持理论回归实践同时坚持实践向新理论跃升,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动态耦合观,才能合理地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阐释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理论建构实践阐释动态耦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三重超越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瑜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0,共7页
从马克思对"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所做的充分论述的"事实性"与"现实性""、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及"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等的统一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从马克思对"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所做的充分论述的"事实性"与"现实性""、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及"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等的统一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除了对世界存在的前提性追问之外,还展开了对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状况的历史性考察与展望。并且,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指导思想的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是生命实践过程及生命活动本身的体现和阐释。这种"感性的活动"体现为一种实践哲学意义上的道德活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所进行的全面生产活动本身就内含一种道德伦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实践存在论、实践阐释学、实践伦理学等内涵及其超越向度的阐发,可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哲学 实践存在论 实践阐释 实践伦理学
原文传递
反思“元宇宙”:中国数字时代交往逻辑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梓睿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5-47,共3页
数字技术发展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力,还伴随着现代以来一种由“合理性”演化而来的观念。这实际上并不能调和现代以来异化劳动及异化交往带来的民众之间的分离与对立,反而是如宗教意识般的颠倒。实际上,“元宇宙”只是西方资本扩张所必... 数字技术发展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力,还伴随着现代以来一种由“合理性”演化而来的观念。这实际上并不能调和现代以来异化劳动及异化交往带来的民众之间的分离与对立,反而是如宗教意识般的颠倒。实际上,“元宇宙”只是西方资本扩张所必须设立的一种虚假的支撑。而中国数字技术的发展道路,则需要以阐释实践作为数字时代的交往原则,从而以技术进步来解决国家与人民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交往 阐释实践 交往取向
下载PDF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生成的微观态势及其启示
13
作者 时胜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8-158,共11页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不是一个同质化、单线性的状态,而是由不同思想阵营、知识力量构成的一个对话的、循环的、再生产知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理论的实践阐释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辛西娅·弗里兰的新感知理论、特里·巴雷特的综合阐...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不是一个同质化、单线性的状态,而是由不同思想阵营、知识力量构成的一个对话的、循环的、再生产知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理论的实践阐释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辛西娅·弗里兰的新感知理论、特里·巴雷特的综合阐释理论、马克·盖特雷恩的意义解释学理论是较为独特的案例,其共同特点是注重对当代艺术的实践阐释,推进了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传播,具有较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种微观型的艺术理论与哲学理论、文化理论共同构成了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整体风貌。作为理论生成的普遍规律之一,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给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带来了新启示,即立足中国现实,加强艺术的实践阐释与文化关注,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 实践阐释 新感知 综合阐释 意义解释学
原文传递
《〈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出版
14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2,共1页
刘意青教授专著《<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评介了20世纪中期至今西方兴起的将《圣经》作为文学文本研究领域内的主要代表,如俄尔巴赫、艾尔特、斯腾伯格、弗莱、巴尔等学者的理论和阐释实践,填补了中国在这一研究方向... 刘意青教授专著《<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评介了20世纪中期至今西方兴起的将《圣经》作为文学文本研究领域内的主要代表,如俄尔巴赫、艾尔特、斯腾伯格、弗莱、巴尔等学者的理论和阐释实践,填补了中国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的空白。该书涉及了《圣经》对西方数千年文化、政治、文学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 刘意青 文学文本 文学研究 书评
原文传递
“感性世界”论辩与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系统阐释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澍军 曹润生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5,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感性世界"概念,其基本规定性可从双重对立关系来把握:一是"感性世界"与"思想世界"的对立;二是"感性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对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的"感性世界"概念,其基本规定性可从双重对立关系来把握:一是"感性世界"与"思想世界"的对立;二是"感性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对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文本关于"感性世界"的实践论阐释,在哲学史上开启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最终使"感性世界"实践论阐释的基本原则和取得的积极成果得以坚持和发展的,乃是将实践论阐释包含在自身之内、而又超越了它的局限性的"感性世界"之唯物辩证法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世界 实践阐释 唯物辩证法阐释 世界观
原文传递
文化诗学的历史脉络与理论走向
16
作者 李茂民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41,共6页
文艺学学科面临着整体性危机,它包括研究意义的危机、研究范式的危机和现代学术制度所导致的危机,目前的文化诗学理论有效解决了研究范式的危机,但缺乏对整体性危机的回应,所以文化诗学需要在研究对象上由文学文本拓展到电影和电视剧等... 文艺学学科面临着整体性危机,它包括研究意义的危机、研究范式的危机和现代学术制度所导致的危机,目前的文化诗学理论有效解决了研究范式的危机,但缺乏对整体性危机的回应,所以文化诗学需要在研究对象上由文学文本拓展到电影和电视剧等审美性文本,并作为一种批评阐释实践的方法,在对文本的互文性关系进行批评阐释实践的基础上,使文本研究的知识生产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建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学科性危机 研究范式 批评阐释实践
原文传递
论价值世界构建活动中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新汉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3,共10页
在构建价值世界的过程中,作为'类活动'的实践使人以自为的生存方式成为主体。自由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实践在本质上体现着对于自由的追求。人文精神是以'地道的中文词'体现出来的'世界精神',是人类实践在意识... 在构建价值世界的过程中,作为'类活动'的实践使人以自为的生存方式成为主体。自由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实践在本质上体现着对于自由的追求。人文精神是以'地道的中文词'体现出来的'世界精神',是人类实践在意识中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通过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体现,使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人文精神通过意志的中介体现为作为载体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主体在构建价值世界的活动中发挥能动性。因此既不能抬高价值理性而贬低工具理性;也不能把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等同或与科学精神并列。人类通过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把握,体现了人文精神对构建价值世界活动的'实践阐释'。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有可能陷入异化,但价值理性的异化更为根本。用人文精神的'原则'对实践中由自发性而引发的盲目性的批判,转化为对价值理性异化和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是人民创造历史能动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世界 人文精神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实践阐释 批判
原文传递
辩证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比较 被引量:21
18
作者 文秋芳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96,共12页
辩证研究是一种以唯物辩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新范式。与现行研究范式相比,有四个明显特色:第一,以解决中国外语教育中系统且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第二,以追求理论-实践-阐释同步优化为目标;第三,以学习借鉴-提出理论-实践理论-反思阐释多... 辩证研究是一种以唯物辩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新范式。与现行研究范式相比,有四个明显特色:第一,以解决中国外语教育中系统且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第二,以追求理论-实践-阐释同步优化为目标;第三,以学习借鉴-提出理论-实践理论-反思阐释多次迭代循环为研究流程;第四,以多元化成员为研究团队。自这一范式提出以来,人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它与行动研究有何差别。本文将从哲学基础、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流程四个方面系统比较两者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研究范式 辨证研究 行动研究 系统问题 理论-实践-阐释同步优化
原文传递
无礼者死——先秦两汉时期《相鼠》的政治理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勉 《文化与诗学》 2020年第1期-,共16页
历史上《鄘风·相鼠》常被用来刺讥占据高位的无礼之人,但在具体的赋诗与引诗实践中,《相鼠》却呈现出特殊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相鼠》被视为一种政治预言,本文区分了"在场赋诗"与"场外引诗"两种情况,以庆... 历史上《鄘风·相鼠》常被用来刺讥占据高位的无礼之人,但在具体的赋诗与引诗实践中,《相鼠》却呈现出特殊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相鼠》被视为一种政治预言,本文区分了"在场赋诗"与"场外引诗"两种情况,以庆封、刘宇、涉佗、赵飞燕为例,分别讨论了《相鼠》中的政治隐喻及现实关切。本文认为《相鼠》文本中蕴含对生理欲望的强烈焦虑,在《相鼠》的赋诵与引用中,这种焦虑与赋诗者、用诗者在时代变革中的身份认同危机相契合,进而转化为对现实政治对手的敌意,用诗者通过对《相鼠》的阐释获得了一种想象中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鼠》 赋诗 引诗 阐释实践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研究
20
作者 单秋菊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1期135-136,共2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研究既涉及到理论,又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措施。因此,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详细地解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的实践过程。特别是在后者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研究既涉及到理论,又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措施。因此,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详细地解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的实践过程。特别是在后者的阐释中,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渠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制建设等问题进行详细地解说,以期引起研究者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内涵解析 具体内容 实践阐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