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众斗殴行为与正当防卫的规范认定
1
作者 陈伟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4,共15页
聚众斗殴行为能否认定为正当防卫的学理分歧明显,在司法实践的规范认定中同样留有诸多争议,由此带来聚众斗殴罪与正当防卫成立的性质差异。聚众斗殴作为事实层面的存在,需要结合正当防卫的规范判断进行对照,以容纳防卫权在私力救济之下... 聚众斗殴行为能否认定为正当防卫的学理分歧明显,在司法实践的规范认定中同样留有诸多争议,由此带来聚众斗殴罪与正当防卫成立的性质差异。聚众斗殴作为事实层面的存在,需要结合正当防卫的规范判断进行对照,以容纳防卫权在私力救济之下的正当性存在空间。聚众斗殴与正当防卫不是互斥关系,聚众斗殴作为对合行为在单方构成犯罪的前提下,另一方的防卫权并不因秩序法益的侵害而随之消失。聚焦于聚众斗殴的案发起因是否正当、斗殴发生地点、自招侵害行为、动手先后顺序、事先准备工具等,并不能从形式上带来正当防卫的绝对否定性评判。聚众斗殴中加害行为与防卫行为具有混同性存在,应在法理与情理的充分融合之中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在突破传统误区的基础上进行规范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众斗殴 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防卫意图
下载PDF
事后的防卫过当的教义学阐释——以量的防卫过当之否定为切入点
2
作者 段宇衡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我国传统理论对事后防卫的认定过于严苛,急需改良。现有通过引入“量的防卫过当”概念来扩展防卫过当成立范围的方案因深度绑定“一连串的行为”论,导致了防卫人罪名与刑罚加重的逆转现象、对防卫过当成立范围的不当限缩及对合法的正当... 我国传统理论对事后防卫的认定过于严苛,急需改良。现有通过引入“量的防卫过当”概念来扩展防卫过当成立范围的方案因深度绑定“一连串的行为”论,导致了防卫人罪名与刑罚加重的逆转现象、对防卫过当成立范围的不当限缩及对合法的正当防卫行为的溯及评价,不具适用可能性。应将侵害结束后的行为单独认定为“事后的防卫过当”。事后的防卫过当以“事后性”的特征区别于正当防卫与强度的防卫过当,以超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这一限度要件的情形是否契合防卫过当的规范本质为基准划定防卫过当的成立范围,始终坚持有利于防卫人的立场。在不法侵害人先行引起了现实的紧急状态且防卫人为应对该状态而实施了追击的情形中,应将事后进行的防卫认定为防卫过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的防卫过当 一连串的行为论 事后防卫 规范本质 事后的防卫过当
下载PDF
民刑防卫限度一元论之再提倡--基于“行为导向的双层次判断模式”
3
作者 余鑫扬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92,共12页
民刑两大部门法对防卫限度的差异化规定为民刑防卫限度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埋下伏笔。民刑防卫限度二元论以缓和违法一元论为基底,存在无法调和的理论缺陷。从法律条文的角度分析,民法与刑法关于防卫限度的立法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 民刑两大部门法对防卫限度的差异化规定为民刑防卫限度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埋下伏笔。民刑防卫限度二元论以缓和违法一元论为基底,存在无法调和的理论缺陷。从法律条文的角度分析,民法与刑法关于防卫限度的立法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足以推出“基本相适应说”与“必需说”之对立,认为民刑防卫限度的判断标准各成一派的观点没有规范依据。与民刑防卫限度二元论相比,民刑防卫限度一元论更加契合正当防卫的正当根据与制度目的,具有显著优势。民法一元论的两条演绎路径均面临着无法回应的质疑,应当予以摒弃。刑法一元论立场下的“行为导向的双层次判断模式”采用行为限度与结果限度相区分的体系构造,并以“必需说”为理论内核,能够有效地纠正“唯结果论”的错误理念,顺应了正当防卫权不断扩张的立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卫过当 防卫限度 民刑防卫限度一元论 缓和违法一元论 必需说
下载PDF
特定语境下正当防卫限度之教义学反思
4
作者 陆杰 凌萍萍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由于刑法对正当防卫条款的概括性规定与现实中防卫案例的高发频率,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既是立法的盲点与痛点,也是司法的争议焦点。为进一步厘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需要在明确正当防卫权的基本性质为主动防御权的基础上,以防卫人的身份... 由于刑法对正当防卫条款的概括性规定与现实中防卫案例的高发频率,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既是立法的盲点与痛点,也是司法的争议焦点。为进一步厘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需要在明确正当防卫权的基本性质为主动防御权的基础上,以防卫人的身份特征、先前行为、持有武器、所处地点等不同特定语境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教义学反思。具体包括实现不法侵害程度的预测可能性与防卫方式之间的平衡,对精准防卫与概括防卫、强度过当与时间过当、紧急防卫与非紧急防卫等范畴进行合理区分;同时,强调预防性防卫的存在必要性,最终实现对防卫限度的精细化教义学框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语境 防卫限度 主动防御权 预防性防卫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的警察防卫与控制之体能实战化训练应用研究
5
作者 安学涛 张海生 +1 位作者 叶向东 戚麟 《中华武术》 2024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数字化的警察院校防卫与控制方面体能实战化训练的应用研究。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能化设备等现代科技,可以提升警察院校学员实战化素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数字化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反馈... 本文探讨了基于数字化的警察院校防卫与控制方面体能实战化训练的应用研究。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能化设备等现代科技,可以提升警察院校学员实战化素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数字化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帮助教练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学员的身体素质、反应速度和技能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和改进训练方法。可见,数字化技术在警察院校防卫与控制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提高训练的实战化程度和效果,增强学员的应对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员实现个性化发展。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数字化技术在警察院校防卫与控制体能训练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警察防卫与控制 体能实战化 设计与实施 效果评估与优化
原文传递
论正当防卫的辅助性:理论基础与规则适用
6
作者 徐万龙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4年第1期83-95,共13页
正当防卫的辅助性所探讨的问题是,警察在场时,公民能否实施正当防卫。关于此,文献中基于罪刑法定原则、二元论法理基础、防卫权和警察权之分野等完全否定正当防卫辅助性之见解是难以成立的。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正当防卫这一私人暴力... 正当防卫的辅助性所探讨的问题是,警察在场时,公民能否实施正当防卫。关于此,文献中基于罪刑法定原则、二元论法理基础、防卫权和警察权之分野等完全否定正当防卫辅助性之见解是难以成立的。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正当防卫这一私人暴力和警察的危险防御这一国家暴力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家暴力垄断原则,正当防卫作为私人暴力,旨在填补国家保护的不足。由此,相较于警察的危险防御,私人的正当防卫处于辅助地位,两者间存在严格的顺位关系。正当防卫辅助性的适用规则为:当警察身处现场即“狭义在场”时,若其能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公民无正当防卫权;当警察虽不在现场但可及时赶到即“广义在场”时,公民无通知、等待警察到来的义务,可径直实施正当防卫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辅助性 防卫限度 私人暴力 国家暴力垄断原则
下载PDF
刑民交叉视域下正当防卫的限度研究
7
作者 苏雄华 武文迪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7-93,共7页
刑法和民法中正当防卫的限度存在一元论与二元论的争论。二元论违背了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也缺少司法实践的支持,而一元论则坚守法秩序统一性原理,有利于发挥正当防卫的机能,且契合司法实践现状。刑法与民法中的正当防卫限度既包括行为限... 刑法和民法中正当防卫的限度存在一元论与二元论的争论。二元论违背了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也缺少司法实践的支持,而一元论则坚守法秩序统一性原理,有利于发挥正当防卫的机能,且契合司法实践现状。刑法与民法中的正当防卫限度既包括行为限度,即“明显超过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限度”;还包括结果限度,即过限防卫行为造成的“重伤及以上损害”。在正当防卫的限度认定中,应区分防卫行为的必要限度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民法中防卫过当“超过必要限度”是指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即刑法中的“明显超过防卫行为的必要限度”;民法中防卫过当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害”是指刑法中的“造成重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防卫限度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
下载PDF
秩序重建:元末明初徽州防卫力量的变动
8
作者 葛俊超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元末明初,徽州防卫力量经历了从宗族义兵到卫所军的变动。在此过程中,徽州义兵先被收编,继而被改造为卫所军;本地兵员被大量外调,外籍兵员调入补充。同时,朱元璋集团凭借不断聚集的政治军事资源,强化对徽州地方的控制,从而使双方由最初... 元末明初,徽州防卫力量经历了从宗族义兵到卫所军的变动。在此过程中,徽州义兵先被收编,继而被改造为卫所军;本地兵员被大量外调,外籍兵员调入补充。同时,朱元璋集团凭借不断聚集的政治军事资源,强化对徽州地方的控制,从而使双方由最初的合作关系转变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关系。在朱元璋集团“化家为国”过程中,徽州防卫力量从“本地化”的宗族武装被改造为“国家化”的卫所军队,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重构;徽州地方势力从防卫力量的主导者重归于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则体现了新旧政权交替后地方秩序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徽州 防卫 义兵 卫所
下载PDF
正当防卫证明责任承担之实践、机理与中国模式
9
作者 王从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证明责任的本质功能在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为法官裁判提供制度装置,重要功能在于促使控辩双方积极举证以推进诉讼程序。我国正当防卫条款之所以久唤不醒,正当防卫认定之所以举步维艰,除正当防卫实体要件的厘定外,关键在于正当防卫证明... 证明责任的本质功能在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为法官裁判提供制度装置,重要功能在于促使控辩双方积极举证以推进诉讼程序。我国正当防卫条款之所以久唤不醒,正当防卫认定之所以举步维艰,除正当防卫实体要件的厘定外,关键在于正当防卫证明责任承担之厘清。然而,司法实务中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承担存在着随意和混乱的顽疾。分析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正当防卫证明责任承担的历史流变及影响因素,可为厘清我国正当防卫之证明责任承担提供借镜。不过,正当防卫证明责任作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汇场域,需立基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诉讼模式及控辩力量,确立被告人就正当防卫承担修正的提供证据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证明责任 犯罪构成 诉讼模式 修正的提供证据责任
下载PDF
日本防卫预算及其增加路径
10
作者 徐一睿 刘志诚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2期106-126,149,共22页
在当前激烈的大国竞争背景下,日本国内对提升防卫预算的呼声日益高涨。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寅吃卯粮”的困境。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日本政府认为国家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提高防卫预算成为当务之急。岸田... 在当前激烈的大国竞争背景下,日本国内对提升防卫预算的呼声日益高涨。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寅吃卯粮”的困境。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日本政府认为国家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提高防卫预算成为当务之急。岸田政府参考了北约的做法,提出了未来五年内大幅增加防卫预算的计划,以应对日本所面临的安全挑战。然而,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寻找可行的方案来填补。为此,日本政府考虑设立“防卫力量强化资金”,通过利用非税收入和增加税收来弥补资金不足。日本政府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以确保财政稳健,并支持防卫力量的健全发展。日本防卫预算及其增加路径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防卫预算 再军备 财政基础 1%框架
下载PDF
论正当防卫之限度条件
11
作者 张桓荣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2016于欢案,使得正当防卫制度在刑法的实务和理论界产生轩然大波。虽然最终于欢被认定为防卫过当,但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适当扩张正当防卫之限度条件,让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地行使防卫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打击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018年的... 2016于欢案,使得正当防卫制度在刑法的实务和理论界产生轩然大波。虽然最终于欢被认定为防卫过当,但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适当扩张正当防卫之限度条件,让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地行使防卫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打击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018年的“于海明案”承接“于欢案”,在此案以后,实务上开始涌现出大量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件。笔者发现正当防卫之限度条件的传统学说似乎仍然未将防卫限度的标准具体化。本文将适用宪法与行政法的理论知识,将比例原则作为检验标准,结合具体的案件进行分析,意图提供一个将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折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限度条件 比例原则
下载PDF
正当防卫法理基础的个人主义重述
12
作者 安汇玉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4年第1期96-110,共15页
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无需诉诸超个人主义元素,但个人主义既有学说存在难以契合实定法的局限,以个人主义进路阐释正当防卫的困局有赖于方法论的转变。纵向上,援引民法学领域结构分化的利益衡量论,以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的法治国基础利益经... 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无需诉诸超个人主义元素,但个人主义既有学说存在难以契合实定法的局限,以个人主义进路阐释正当防卫的困局有赖于方法论的转变。纵向上,援引民法学领域结构分化的利益衡量论,以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的法治国基础利益经由正当防卫制度利益约束当事人利益;横向上,在主体间性视阈下,秉持理性存在者相互承认的权利观,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在于对公民间法权关系的肯认。据此,触发防卫权的不法侵害以公民间法权关系受损为核心,作为防卫对象的不法侵害人仅以自由意志支配为必要而不以罪责为条件,防卫权存续时段以法权关系受损且具有即时修复可能性为限。上述观点基本可以解释当前的刑法理论并与实定法契合,在我国正当防卫司法实践中是较为妥当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个人主义 利益衡量 主体间性 法权关系
下载PDF
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内涵解读及判断路径
13
作者 姜盼盼 李天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2,25,共7页
我国《刑法》以及司法解释对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规定明确,但缺乏可操作性。“明显超过”指将不法侵害和防卫行为判处的刑期进行对比,中间跨过一个刑期档次即防卫行为过当;“必要限度”的解读即以必需说为理论基础并对其进行修正解释;... 我国《刑法》以及司法解释对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规定明确,但缺乏可操作性。“明显超过”指将不法侵害和防卫行为判处的刑期进行对比,中间跨过一个刑期档次即防卫行为过当;“必要限度”的解读即以必需说为理论基础并对其进行修正解释;而“重大损害”是将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与防卫人实际造成的损害进行对比,以《刑法》规定的人体损伤标准为基准,二者对比结果跨越一个大档次即属于造成“重大损害”。对于是否超出防卫限度的判断总体上应坚持从行为→结果的层级式判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限度条件 修正的必需说
下载PDF
智慧警务技能训练系统在防卫控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念亭 熊陛宸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公安院校教育培训迈入智能化时代,警务技能教学需要适应科技发展的步伐,通过搭建智慧警务技能训练系统,将技能训练各环节纳入智能化轨道中来。徒手防卫控制作为必备警务技能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公安教育训练中的重要环... 公安院校教育培训迈入智能化时代,警务技能教学需要适应科技发展的步伐,通过搭建智慧警务技能训练系统,将技能训练各环节纳入智能化轨道中来。徒手防卫控制作为必备警务技能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公安教育训练中的重要环节。该文通过对徒手防卫控制传统教学的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防卫控制环节的应用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了智能警务技能训练系统中开展防卫控制教学的模块设想,进一步分析了实践应用环节中的可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警务 训练系统 防卫控制教学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自由式摔跤在警察类院校防卫与控制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汤传德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警察防卫与控制,是警察类院校警体课训练的重要内容。自由式摔跤有其独特的技战术,在战术运用方面和警察防卫与控制高度契合,将其融入防卫与控制训练中可以有效弥补警务实战的不足。警察类院校可尝试以自由式摔跤为切入点,结合警体课教... 警察防卫与控制,是警察类院校警体课训练的重要内容。自由式摔跤有其独特的技战术,在战术运用方面和警察防卫与控制高度契合,将其融入防卫与控制训练中可以有效弥补警务实战的不足。警察类院校可尝试以自由式摔跤为切入点,结合警体课教学训练实际,注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注重任务需求和技术融入,注重创新训练手段优化,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意识,更好地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式摔跤 警察类院校 防卫与控制 教学训练 应用
下载PDF
假想防卫的学说检视与认定
16
作者 胡世恩 肖赟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假想防卫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实务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传统理论对于假想防卫的认定存在说理论证不清晰的问题。通过对主要学说进行检视,认定法律效果转换之罪责说最为完善。我国存在改良的四要件理论与三阶层理论的前提,结合刑法第14... 假想防卫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实务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传统理论对于假想防卫的认定存在说理论证不清晰的问题。通过对主要学说进行检视,认定法律效果转换之罪责说最为完善。我国存在改良的四要件理论与三阶层理论的前提,结合刑法第14条规定分析具备构建故意双重定位的空间,通过对“否定罪责故意后是否需要重新审查过失犯罪体系”与“构成要件故意+罪责过失成立故意犯或过失犯”问题的分析,认定解决假想防卫问题的路径为:行为人的行为满足构成要件符合性阶层,成立构成要件故意;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因而进入罪责阶段成立罪责过失,最终成立故意犯的责任减等(减为过失);不存在过失则以意外事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防卫 正当化事由的事实前提错误 法律效果转换之罪责说 故意的双层定位
下载PDF
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认定案件分析——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正当防卫案例为样本
17
作者 李文广 《法学(汉斯)》 2024年第2期836-842,共7页
正当防卫案件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最高院也颁布了一系列正当防卫的指导性案例,这些案例在审判过程中无不牵引着公众的心,这是因为正当防卫是刑法给予公民进行自我保护的法律武器,是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时所能采取的有力手段。但在正当防... 正当防卫案件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最高院也颁布了一系列正当防卫的指导性案例,这些案例在审判过程中无不牵引着公众的心,这是因为正当防卫是刑法给予公民进行自我保护的法律武器,是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时所能采取的有力手段。但在正当防卫制度刚刚建立起来时,其本身并没有“限度”,从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发生不法侵害后防卫人、侵害人造成的任何后果,都是侵害人自找的。基于这种朴素的复仇观点,并没有人会关注防卫限度的问题。在学界,正当防卫的限度的司法认定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焦点之一,司法实务中也一直存在以“唯结果论”来认定正当防卫限度的问题,本文欲以实务中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认定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限度 司法认定 唯结果论
下载PDF
正当防卫,中国古代有哪些法律规定
18
作者 肖爽 《方圆》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我国古代的正当防卫制度不局限于保护个人及家庭的权益,更在法律体系中明确规定了对于他人及公共利益受损时个体所应承担的防卫与救助责任电影《第二十条》的热映,给全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也为公众深入解读了我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 我国古代的正当防卫制度不局限于保护个人及家庭的权益,更在法律体系中明确规定了对于他人及公共利益受损时个体所应承担的防卫与救助责任电影《第二十条》的热映,给全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也为公众深入解读了我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其中的经典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更是深入人心,成为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宣传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制度 法治教育 经典台词 宣传语 利益受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