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样本驱动特征分段网络的防护材料折痕检测
1
作者 刘梦真 黄广炎 +2 位作者 张宏 周宏元 刘思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3-974,共12页
防刺服能在恐怖袭击、医闹伤害、违法犯罪等事件中有效保护生命安全,然而在生产制造及穿着使用中易产生机械折痕。立足于防护材料折痕缺陷的快速检测需求,创新性地在图像识别方法中提出特征分段网络结构,实现了小样本驱动下防护材料折... 防刺服能在恐怖袭击、医闹伤害、违法犯罪等事件中有效保护生命安全,然而在生产制造及穿着使用中易产生机械折痕。立足于防护材料折痕缺陷的快速检测需求,创新性地在图像识别方法中提出特征分段网络结构,实现了小样本驱动下防护材料折痕的快速、精准检测功能。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并赋予损失函数与优化器两种典型参数,全面提高了特征分段网络模型的检测精度与效率;提出几何信息标注算法,搭建防护材料缺陷可视化检测平台,实现了机械折痕自动精准定位与几何信息输出。模型训练结果表明,特征分段网络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6.19%,折痕缺陷几何信息标注误差在2%以内,优异的可视化检测功能可拓展到大型工程化自动检测领域。研究工作为下一步构建含有折痕缺陷的防刺装备防护性能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材料 机械折痕检测 特征分段神经网络 几何信息标注
下载PDF
新型热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项舒琪 卢业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为分析热防护材料领域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章采用信息可视化、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30年(1993年1月—2023年6月)热防护材料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绘制可视化信息图谱,对发... 为分析热防护材料领域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章采用信息可视化、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30年(1993年1月—2023年6月)热防护材料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绘制可视化信息图谱,对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和机构、研究方向、核心作者、关键词等元素逐一进行分析,剖析热防护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结果显示,美国、中国为主要研究国家,在该领域居重要地位;LI J(Li Jun)、SONG G W(Song Guowen)、SU Y(Su Yun)、LU Y H(Lu Yehu)、王云仪、朱方龙等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在热应激、热防护服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与传热机制、人体的热生理与热舒适为活跃的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相变材料、气凝胶、形状记忆织物、蜂窝夹芯织物、三维间隔织物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材料,新型热防护材料的研发、服装内部结构的优化是未来研究中有效应对热应激的解决方法,是兼顾热防护服的热防护与热舒适平衡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材料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热应激 热舒适 防护
下载PDF
辐射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闫加桐 曹良波 郭荣辉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人类不断暴露于来自宇宙射线(X或γ射线)和放射性物质(α或β射线)的等电离辐射中。除了这些电离辐射外,人类还暴露于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微波及无线电波等非电离辐射。人类生活中始终存在与辐射相关的风险,辐射会产生严重负面影... 人类不断暴露于来自宇宙射线(X或γ射线)和放射性物质(α或β射线)的等电离辐射中。除了这些电离辐射外,人类还暴露于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微波及无线电波等非电离辐射。人类生活中始终存在与辐射相关的风险,辐射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对于人类的健康,辐射防护材料应运而生。简述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特点,介绍了电离辐射防护材料和非电离辐射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辐射防护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防护材料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激光切割机新型防护材料及其自动化生产线
4
作者 黎兴宝 倪振兴 +3 位作者 郑凯 孙翔 陆高峰 董硕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新型防护材料,该材料不仅拥有卓越的隔热和防激光击穿性能,同时还拥有超薄外形,专门用于激光切割机主机内部机架防护。同时,为生产该材料,设计专用成型压铸生产线,可一次性完成压铸与裁切,适用于企业批量...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新型防护材料,该材料不仅拥有卓越的隔热和防激光击穿性能,同时还拥有超薄外形,专门用于激光切割机主机内部机架防护。同时,为生产该材料,设计专用成型压铸生产线,可一次性完成压铸与裁切,适用于企业批量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切割 防护材料 硅铝板 压铸
下载PDF
化学防护服的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宗玉 张树川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化学防护服是抵御危险化学品的重要装备。文章主要介绍了防护服中防护材料的作用原理,梳理了化学防护领域广泛应用的防护材料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防护材料的原理及防护能力。并指出在多元化的灾害环境下,目前防护材料存在的挑战以及... 化学防护服是抵御危险化学品的重要装备。文章主要介绍了防护服中防护材料的作用原理,梳理了化学防护领域广泛应用的防护材料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防护材料的原理及防护能力。并指出在多元化的灾害环境下,目前防护材料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防护 防护性能 防护材料 危险化学品
下载PDF
公路边坡防护加固技术与新型防护材料的研发
6
作者 沈祖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049-0052,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公路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加大公路工程的边坡防护力度对于保障公路交通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需加强边坡防护技术和加固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力度,及时发现影响公路边...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公路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加大公路工程的边坡防护力度对于保障公路交通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需加强边坡防护技术和加固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力度,及时发现影响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并进行有效处理,保障公路路基和边坡结构始终处于稳定范围。突出新型防护材料在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以便提高公路边坡的稳定性,从而推动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边坡 防护 加固 新型防护材料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及防护材料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李云 《散装水泥》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耐久性也受到更多关注。文章在分析影响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材料、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材料选择、配比设计、施工工艺改进和后期养护等方式,提高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耐久性也受到更多关注。文章在分析影响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材料、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材料选择、配比设计、施工工艺改进和后期养护等方式,提高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同时分析了防护材料的类型和性能,以及防腐、防水和耐磨防护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耐久性 防护材料
下载PDF
碳纤维拉索抗冲击防护材料动态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方志 唐思敏 +1 位作者 方亚威 刘朋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2,共9页
为明确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氨酯(PU)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这3种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对其轴向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PE-HD具有较好的延性,拉伸过程中产生了较大... 为明确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氨酯(PU)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这3种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对其轴向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PE-HD具有较好的延性,拉伸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塑性变形,而PU属于弹性材料,相较之下,EPDM在拉伸过程中产生的可恢复变形具有明显时间相关性,属于黏弹性材料;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PE-HD的屈服强度与拉伸模量显著提高,但屈服强度对应的应变却降低,当应变速率从0.01 s^(-1)提高至1.0 s^(-1)时,其屈服强度与拉伸模量分别提高23.4%和40.4%;应变速率对PU的拉伸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影响较大,但应变速率对其拉伸强度的影响较小,与应变速率为0.01 s^(-1)时的拉伸模量与断裂伸长率相比,应变速率为1.0 s^(-1)时的拉伸模量增加了39.1%,但断裂伸长率降低了55.2%;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EPDM的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提高,而其断裂伸长率却随之减小,当应变速率由0.01 s^(-1)提高至1.0 s^(-1)时,其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增幅分别为19.9%和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拉索 抗冲击防护材料 应变速率效应 轴向拉伸性能 本构模型
下载PDF
超细纤维-稀土元素复合X射线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闫林萍 沈悦 +4 位作者 李昊 庄君新 钟睿 廖学品 石碧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超细纤维(MF)与天然皮革具有相似的结构。将La,Ce,Gd,Er四种稀土元素,通过植物单宁负载到超细纤维表面,制备了可穿戴超细纤维基X射线防护材料(RE-MF),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屏蔽性能测试。紫外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光... 超细纤维(MF)与天然皮革具有相似的结构。将La,Ce,Gd,Er四种稀土元素,通过植物单宁负载到超细纤维表面,制备了可穿戴超细纤维基X射线防护材料(RE-MF),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屏蔽性能测试。紫外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植物单宁不仅能够成功地将稀土元素负载到超细纤维表面,而且能够实现稀土元素在纤维表面的均匀分布。X射线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光子能量100 keV以内,负载四种稀土元素的超细纤维材料都具有良好的X射线屏蔽性能,且屏蔽效率随着负载量和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在20~80 keV能量段,2.6 mm Gd_(4)-MF对X射线的屏蔽效率可达60%,接近0.25 mm厚度的铅板,可代替铅板成为无毒、柔软的可穿戴X射线防护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超细纤维基X射线防护材料保持了超细纤维原有的良好力学性能,有望在X射线防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MF) X射线 稀土元素 防护材料 屏蔽效率
下载PDF
电缆接头防护材料的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从鹏松 张国锋 +3 位作者 郭洁 李景丽 朱晓芬 陈四甫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5期76-79,84,共5页
为减小因电缆中间接头发生火灾爆炸对市政设施和周边电缆及人身安全造成的影响,仿照防火防爆服的工作原理,采用柔性石墨填充、多种材质、多层排列、三维编织技术,研制出可承受电缆接头爆炸瞬间等量的冲击波超压力的电缆中间接头综合防... 为减小因电缆中间接头发生火灾爆炸对市政设施和周边电缆及人身安全造成的影响,仿照防火防爆服的工作原理,采用柔性石墨填充、多种材质、多层排列、三维编织技术,研制出可承受电缆接头爆炸瞬间等量的冲击波超压力的电缆中间接头综合防护装置。对该防护装置进行了力学、耐冲击、耐腐蚀、耐老化、耐火等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柔性结构,性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安装便捷,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安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防护材料 防火 防爆
原文传递
防毒面具中吸附型防护材料分析与展望
11
作者 李惠惠 韩香 +1 位作者 吴传淑 司玉昌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526-1529,1540,共5页
目的 探讨防毒面具中吸附型防护材料的种类。方法 综合分析常见的吸附型防护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典型应用,从防毒面具结构、防毒机制、常见吸附型防护材料的吸附研究等方面着手,并对防毒面具吸附型防护材料的前景进行展望。结果 通过改性... 目的 探讨防毒面具中吸附型防护材料的种类。方法 综合分析常见的吸附型防护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典型应用,从防毒面具结构、防毒机制、常见吸附型防护材料的吸附研究等方面着手,并对防毒面具吸附型防护材料的前景进行展望。结果 通过改性耦合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可有效提高防毒时间,减少吸气助力,提高防护效率。结论 根据吸附型防护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效的防毒面具吸附材料,增强防毒面具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毒面具 吸附型防护材料 活性炭 分子筛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下载PDF
海洋大气环境对封套防护材料性能影响
12
作者 徐豪 杨森 +3 位作者 杨欢 邢东桧 周松山 戴文俊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10期131-138,共8页
目的探究铝塑型封套防护材料在湿热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贮存条件下性能衰退规律。方法通过优化铺层结构,采用SiO_(x)蒸镀双向拉伸聚酯膜作为外增强层,PA6共挤EVOH双向拉伸膜作为内增强层制备新型封套防护材料。在海洋大气环境试验站库内、... 目的探究铝塑型封套防护材料在湿热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贮存条件下性能衰退规律。方法通过优化铺层结构,采用SiO_(x)蒸镀双向拉伸聚酯膜作为外增强层,PA6共挤EVOH双向拉伸膜作为内增强层制备新型封套防护材料。在海洋大气环境试验站库内、棚下2种贮存条件下开展贮存试验,跟踪测试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剥离力、拉断力和表面电阻率等关键性能,建立时间-性能影响曲线,同时记录材料内部湿度曲线和内置的金属圆片的锈蚀状态,以此评价海洋大气环境对铝塑型封套防护材料性能影响趋势。结果在经过180 d的贮存后,水蒸气透过率仍小于0.3 g/(cm^(2)·24 h),自研的新型封套防护材料在库内和棚下贮存环境下的阻湿能力分别提高了29.8%和31.5%,且剥离力和拉断力未发生明显降低,表面电阻率处于10^(9)~10^(11)Ω。结论通过降低水分子与外增强层分子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提高封套防护材料的阻隔能力,验证了多级防潮理念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环境 封套防护材料 贮存试验 水蒸气透过率 棚下贮存 库内贮存 多级防潮 长贮性能
下载PDF
基于GEANT4模拟含铋辐射防护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朱杰辉 郭滢 姚理荣 《纺织报告》 2023年第12期28-32,共5页
基于GEANT4软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设计了一种柔性、轻质、无铅的含铋辐射防护面料。建立仿真模型,研究了铋粉质量分数、铋粉粒径对防护材料辐射防护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制备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铋元素可以大大提高防护材料的辐射防护效率... 基于GEANT4软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设计了一种柔性、轻质、无铅的含铋辐射防护面料。建立仿真模型,研究了铋粉质量分数、铋粉粒径对防护材料辐射防护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制备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铋元素可以大大提高防护材料的辐射防护效率,当铋粉的质量分数为70.0%、铋粉粒径为1μm、涂层厚度为400μm时,防护面料的辐射防护性能较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吸收弱区 辐射防护材料 质量衰减系数
下载PDF
智能安全防护材料专利趋势分析
14
作者 明若曦 张建纲 +1 位作者 高东辉 黄俊杰 《纺织科学研究》 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
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产业发展迅速,相关技术研究一直处于高热度状态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高性能纤维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成为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重点发展方向。经检索发现,全球有关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材料的专利申请在近十年里骤增,截... 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产业发展迅速,相关技术研究一直处于高热度状态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高性能纤维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成为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重点发展方向。经检索发现,全球有关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材料的专利申请在近十年里骤增,截至2023年5月份,全球有关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材料的申请量共计3972件,其中,国外申请有2568件,国内申请有1404件。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相关专利申请量已高于国外,可见中国开始重点发展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材料技术,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材料的应用市场在国内逐渐打开。具体来看,智能安全防护纺织品材料相关专利申请呈现怎样的趋势?国内外的研发方向有何不同?梳理这些问题有助于我国纺织企业加大该技术方向的专利布局力度,提前抢占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安全 专利申请 专利布局 安全防护 防护材料 高性能纤维 申请量 重点发展方向
下载PDF
生物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勇 赵迎 +2 位作者 徐思峻 潘刚伟 姚理荣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79,共7页
总结生物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防护原理,将生物防护材料分为阻隔型防护材料和抑菌型防护材料。在阻隔型防护材料中,梳理了涂层织物、层压织物的研究概况。在抑菌型防护材料中,介绍了季铵盐类、银离子、氧化锌和氧化钛等抗菌剂的特... 总结生物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防护原理,将生物防护材料分为阻隔型防护材料和抑菌型防护材料。在阻隔型防护材料中,梳理了涂层织物、层压织物的研究概况。在抑菌型防护材料中,介绍了季铵盐类、银离子、氧化锌和氧化钛等抗菌剂的特点、抗菌机理及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效果。认为:未来生物防护材料应集阻隔防护与主动抗菌抗病毒于一体,同时具备舒适、耐洗消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nCoV 生物防护材料 医用防护 阻隔型防护材料 抑菌性防护材料 涂层织物 层压织物 抗菌剂
下载PDF
热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范真祥 程海峰 +1 位作者 张长瑞 唐耿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近年来热防护材料进行了分类,同时对热防护材料的防热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对改性的酚醛树脂和成碳率高的树脂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明确提出成碳率高的树脂是下一代热防护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防护材料 成碳率 改性 酚醛树脂 机理
下载PDF
飞行器用热防护材料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邹军锋 李文静 +2 位作者 刘斌 詹万初 赵英民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共6页
综述了飞行器热防护材料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典型非烧蚀热防护材料体系,并根据新型飞行器对于热防护材料的需求,对未来热防护材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飞行器 防护材料 隔热
下载PDF
航天器空间辐射防护材料与防护结构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自才 夏彦 +2 位作者 杨艳斌 丁义刚 赵春晴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电子、质子、重离子、光子等空间辐射环境可在航天器材料或元器件中产生单粒子效应、总剂量效应、表面充放电效应、位移损伤效应、内带电效应等,因此,需要对航天器进行空间辐射防护。本文首先介绍空间辐射防护原理和防护有效性,进而从... 电子、质子、重离子、光子等空间辐射环境可在航天器材料或元器件中产生单粒子效应、总剂量效应、表面充放电效应、位移损伤效应、内带电效应等,因此,需要对航天器进行空间辐射防护。本文首先介绍空间辐射防护原理和防护有效性,进而从材料、分系统(或部组件)、航天器3个不同维度,对质量屏蔽防护材料、静电防护材料、抗辐射功能材料、航天器局部辐射防护结构和整星辐射防护结构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辐射 防护材料 防护结构 航天器
下载PDF
编织增强型电磁防护材料的等效模型与屏蔽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曲兆明 王庆国 +2 位作者 王小亮 白丽云 王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9-1414,共6页
为实现编织增强型电磁防护材料的屏蔽效能理论预测及其优化设计,构建了复合材料的等效模型,该模型将编织型复合材料剖分成多层单纱定向周期排列的各向异性介质的叠加,并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给出了各层介质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公式,仿真计算... 为实现编织增强型电磁防护材料的屏蔽效能理论预测及其优化设计,构建了复合材料的等效模型,该模型将编织型复合材料剖分成多层单纱定向周期排列的各向异性介质的叠加,并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给出了各层介质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公式,仿真计算并验证了等效模型预测材料屏蔽效能的可行性。然后基于等效模型分析了编织增强型电磁防护材料屏蔽性能的影响因素。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等效模型与仿真计算模型的屏蔽效能差别不超过3 d B,复合材料屏蔽效能随编织体单纱电导率增大而增大,且在电导率达到特定值时屏蔽效能变化不再明显;编织体网孔尺寸越小,材料屏蔽效能越大。所构建的编织增强型电磁防护材料等效模型及屏蔽性能分析能够用于指导高效屏蔽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 电磁防护材料 等效模型 电磁参数 有效介质理论 屏蔽效能
原文传递
航天器热防护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20
作者 石振海 李克智 +1 位作者 李贺军 田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18,共4页
热防护系统中所采用的多层复合热防护材料的层间界面结合和小块材料之间的连接对航天器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目前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依据功能梯度材料和C/C复合材料的理论,将高导热率碳泡沫和低导热率碳微球设计成密度和热导率功能... 热防护系统中所采用的多层复合热防护材料的层间界面结合和小块材料之间的连接对航天器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目前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依据功能梯度材料和C/C复合材料的理论,将高导热率碳泡沫和低导热率碳微球设计成密度和热导率功能梯度热防护碳泡沫材料,使其具备组分之间无层间界面和小块材料间易于连接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材料 碳泡沫 功能梯度材料 C/C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