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状况的全麻下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晓洁 陈雪 +1 位作者 饶丽华 刘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旨在明确不同营养状况的老年病人进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PFNA手术的老年病人335例为研究对象,术前1 d使... 目的旨在明确不同营养状况的老年病人进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PFNA手术的老年病人335例为研究对象,术前1 d使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评定病人的营养状况,术后使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评定病人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对病人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3例营养状况正常老年病人中,48例(26.23%)病人术后发生谵妄;152例MNA-SF评分为0~11分的老年病人中,63例(41.45%)病人术后发生了谵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SF评分为0~7分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为60.78%(31/51),显著高于评分为8~11分的病人[31.68%(32/1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BMI<20、合并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全麻时间≥120 min、术后镇痛效果不佳及MMSE评分<27分等是PFNA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的PFNA手术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越差的病人,越容易发生术后谵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人 术后谵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效果
2
作者 陈燕霞 谭晓君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4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台山市中医院109例择期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整体组53... 目的研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台山市中医院109例择期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整体组53例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常规组56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整体组较常规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1 d、3 d、7 d整体组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整体组HHS评分、SF-36各项评分均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对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髋关节功能,进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整体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刘韬 杨建惠 吴敏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3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手... 目的:研究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相关指标:7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3.34±21.53)min,术中出血量为(105.40±64.56)mL,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2.55±1.37)周,术后住院时间为(21.73±12.16)d。(2)临床疗效:7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3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68/70)。(3)髋关节功能: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标准评定,70例患者中术后髋关节功能为优者32例,为良者33例,为差者5例,优良率为92.86%(65/70)。(4)术后并发症:70例患者中,术后6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尿路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8/70);经对症治疗,所有并发症均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对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沈国治 《大医生》 2023年第18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并对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岷县人民医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最终所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 目的探究并对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岷县人民医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最终所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采用PFNA治疗的31例患者列为PFNA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7例患者列为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HHS)量表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PFNA组的HHS评分均明显高于钢板组(P<0.05)。与钢板组对比,PFNA组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手术总时间、下床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PF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P<0.05)。术后3 d、术后6个月,PFNA组的GSES评分均高于钢板组(P<0.05)。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能有效强化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缩短其康复进程,手术安全性较好,且患者术后的自我效能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康复进程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InterTan系统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5
5
作者 武振东 王超 +4 位作者 朱东 祁宝昌 刘韦兵 孙大辉 秦大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7-500,共4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InterTan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其中31例使用PFNA固定,24例使用InterTan系统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 目的评价并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InterTan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其中31例使用PFNA固定,24例使用InterTan系统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例数、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较InterTan组少(P<0.05),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率、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和术后髋关节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FNA和In-terTan系统设计合理,各有优势。PFNA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InterTan抗旋转稳定及断端加压效果明显,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TAN 内固定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1
6
作者 谢逸波 李泽龙 徐慰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19-2021,共3页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比...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具有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出血少、固定牢固及骨量丢失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国栋 袁同洲 +6 位作者 许诺 朱齐飞 范磊 魏新程 杨凌云 张进章 黄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2679-2684,共6页
背景: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有精确的定位装置,骨折手术置入时可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符合骨折治疗的"BO"理论和微创手术原则。目的:回顾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 背景: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有精确的定位装置,骨折手术置入时可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符合骨折治疗的"BO"理论和微创手术原则。目的:回顾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77.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2例,31-A2型23例,31-A3型13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装置的位置,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治疗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48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所有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位置满意,无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固定失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优31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为93.7%。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老年患者 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6
8
作者 庞向华 欧兆强 欧阳建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及3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及3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半髋组患肢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半髋关节置换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内科疾病少,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素质差,内科疾病多的患者,可选择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应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适当延长患肢负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 被引量:15
9
作者 汪璟 李远景 +5 位作者 马勇 宗世璋 黄耀斌 张德 丘宏伟 刘干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9-61,66,共4页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51例,按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21例行PFNA内固定(PFNA组),30例行DHS内固定(DHS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51例,按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21例行PFNA内固定(PFNA组),30例行DHS内固定(DHS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DHS组[(52±11.90)min vs(75±23.40)min,P<0.05];术中出血量PFNA组少于DHS组[(150±50)mL vs(450±60)mL,P<0.05];后期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组(4.76%vs 23.33%,P<0.05)。PFNA组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95.24%vs 76.67%,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比DHS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 内固定系统 老年人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申宇 徐南伟 +1 位作者 黄勇 孙荣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67-69,74,共4页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其中42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47例采用DHS手术治疗,随访9-15个月。比较2组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手...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其中42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47例采用DHS手术治疗,随访9-15个月。比较2组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均优于DHS组(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微创小切口PFNA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DHS比较,更适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 疗效比较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1
作者 潘飞龙 朱建国 +2 位作者 钟萍 刘海峰 赵小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107-108,115,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寿命得到延长,人口呈现出老龄化趋势[1]。骨质疏松人数在增加,特别是高龄女性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使用手术治疗可明显止痛,缩短卧床时间,早期下地活动,进而减少患者肺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寿命得到延长,人口呈现出老龄化趋势[1]。骨质疏松人数在增加,特别是高龄女性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使用手术治疗可明显止痛,缩短卧床时间,早期下地活动,进而减少患者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差异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炳炎 艾金伟 +1 位作者 陈琼 姚忠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3期8010-8021,共12页
背景:现有研究结论对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疗效差异存在争议。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系统检索PubM e... 背景:现有研究结论对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疗效差异存在争议。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系统检索PubM 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4期)、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资源数据库中,所有关于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比较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5月8日。严格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数据资料,运用Stata1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和8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合计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 323例,其中股骨近端髓内钉658例,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6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在优良率、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相当(P>0.05),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长[MD=11.51,95%CI(6.41,11.62),P<0.01],但在增加髋关节Harris评分[MD=1.38,95%CI(0.25,2.51),P=0.02]、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0.54,95%CI(0.44,0.67),P<0.01]方面优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影响,上述研究结论需大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两种治疗措施对不同骨折类型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差异也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科手术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Tan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克平 罗强 +3 位作者 段勇 丁琼浩 王凯 罗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76例,根据内固定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PFNA内固定的39例为PFNA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的3...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76例,根据内固定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PFNA内固定的39例为PFNA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的37例为DHS组,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PFNA内固定的疗效优于DHS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 内固定
下载PDF
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价值评估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江滔 李选民 +1 位作者 张琛 赵邦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26-2729,共4页
目的:探究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计选入117例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8例)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计选入117例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8例)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59例)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前后骨密度水平(股骨大粗隆、股骨颈、Ward三角)、术前及术后7 d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gR)、D-二聚体(D-D)水平、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治疗满意率等数据。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近,P>0.05,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Harri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术前,两组患者股骨大粗隆、股骨颈、Ward三角骨密度水平相当,P>0.05,术后4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PLT、PAgR、D-D水平相当,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PLT、PAgR、D-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12.0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6.61%)高于对照组(84.48%),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临床价值极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密度水平改善,血栓等并发症率低,患者恢复快,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通脉汤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骨密度水平
原文传递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15
作者 熊健 佘远举 许永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半髋关节置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Ⅱ组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 目的观察比较半髋关节置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Ⅱ组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患者手术后引流量多,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术后患侧肢体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2组患者晚期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更好,但是创伤大,对身体情况差、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高龄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小合 廖中亚 +1 位作者 凡有非 华长城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1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低、优良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7
作者 管国义 陈家麟 严伟 《安徽医学》 201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117例患者行PFNA组治...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117例患者行PFNA组治疗(P组),106例患者行动力螺旋钉(DHS)治疗(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5%,显著低于D组的18.87%(P<0.05);P组优良率为95.73%,显著高于D组的8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增生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期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 老年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螺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7
18
作者 郭新安 薛辉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拟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和髋关节置换组各40例。PFNA组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 目的:研究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拟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和髋关节置换组各40例。PFNA组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髋关节置换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凝、抗感染、消肿以及功能锻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患侧肢体开始负重的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患者能够开始负重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的优良率为87.5%,明显高于PFNA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早期并发症的发病率为37.5%,明显高于PFNA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晚期并发症的发病率,与PFNA组(27.5%)比较,髋关节置换组(15.0%)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远期临床疗效更好,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手术损伤大,应注意早期感染的及基础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尹华 周忠华 +2 位作者 刘俊 张文超 赵银必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按照年龄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60~69岁),B组(70~79岁),C组(80~89岁).对各组的手...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按照年龄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60~69岁),B组(70~79岁),C组(80~89岁).对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60例均获随访,时间11~15(13±1.5)个月.3组间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少、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老年患者年龄越大骨折愈合时间越长,术后并发症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