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与成就 被引量:8
1
作者 姜晓明 王艳艳 向立云 《中国防汛抗旱》 2019年第10期6-9,15,共5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较为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在法律法规、防洪组织、防洪工程及调度、监测预报预警、防汛应急保障以及洪水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保障社会安定、和谐与可持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较为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在法律法规、防洪组织、防洪工程及调度、监测预报预警、防汛应急保障以及洪水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保障社会安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建设成就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新疆叶尔羌河新形势下防洪减灾体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苏文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第10期246-248,275,共4页
为有效保障叶尔羌河防洪安全,文章在叶尔羌河洪水灾害特点、防洪保护对象和防洪标准、现状防洪能力及面临的新形势等方面研究基础上,提出“山区库蓄+城乡设防+消除隐患”的工程措施和“监测预警+空间管理+风险控制”的非工程措施,构建... 为有效保障叶尔羌河防洪安全,文章在叶尔羌河洪水灾害特点、防洪保护对象和防洪标准、现状防洪能力及面临的新形势等方面研究基础上,提出“山区库蓄+城乡设防+消除隐患”的工程措施和“监测预警+空间管理+风险控制”的非工程措施,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总体布局,对叶尔羌河有效应对新形势下防洪风险,提高流域防洪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叶尔羌河 新形势
下载PDF
防洪减灾体系概要 被引量:2
3
作者 向立云 《中国防汛抗旱》 2011年第2期10-11,共2页
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未来20年的防洪减灾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本文就防洪减灾体系展开讨论,并作为抗旱减灾体系设计的参考。防洪减灾体... 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未来20年的防洪减灾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本文就防洪减灾体系展开讨论,并作为抗旱减灾体系设计的参考。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是一项公共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防洪抗旱 减灾工作 防洪能力 重点城市 公共事业 保护区
下载PDF
山丘区城镇防洪减灾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尔 《中国防汛抗旱》 2019年第8期7-8,共2页
我国山丘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左右,山丘区城镇的数量多、分布广,防洪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一些依山傍水的城市,甚至面临江河洪水与山洪灾害的共同威胁。一方面山区河流洪水陡涨陡落,流速大,冲刷破坏力极强;另一方面,洪水常常挟带大量... 我国山丘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左右,山丘区城镇的数量多、分布广,防洪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一些依山傍水的城市,甚至面临江河洪水与山洪灾害的共同威胁。一方面山区河流洪水陡涨陡落,流速大,冲刷破坏力极强;另一方面,洪水常常挟带大量粗颗粒泥沙、漂浮物等,水流特别怕“堵”,一旦水流不畅,则到处肆虐。近年来,随着我国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山丘区城镇的防洪减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山丘区 城镇 弱环 粗颗粒泥沙 山洪灾害 山区河流 减灾工作
下载PDF
浅析群昌水库上游区水土保持防洪减灾体系效益
5
作者 许晓鸿 刘明义 姜云生 《吉林水利》 1999年第9期8-11,共4页
本文通过洮南市北部群昌水库上游区概况及水土保持现状,详细分析了群昌水库上游区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方略,初步探讨了其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效益.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现状 水土保持方略 防洪减灾体系效益
下载PDF
构建防洪减灾体系 提升防洪抗灾能力——浅谈厦门市洪涝灾害及防洪减灾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本凡 《水利科技》 2007年第2期4-5,8,共3页
该文根据厦门市历年洪涝灾害情况,总结洪涝灾害特点,分析洪涝灾害成因,并提出构建厦门市防洪减灾体系的对策和意见,供参考。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防洪减灾体系 厦门市
下载PDF
建立科学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邓玉梅 《中国水利》 1999年第2期34-34,共1页
我国现有防洪减灾体系主要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两部分组成。工程体系包括河道堤防和湖泊、水库、蓄滞洪区等;非工程体系有水文、气象、通信等防洪指挥系统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防洪体系在战胜’98大洪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现有防洪减灾体系主要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两部分组成。工程体系包括河道堤防和湖泊、水库、蓄滞洪区等;非工程体系有水文、气象、通信等防洪指挥系统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防洪体系在战胜’98大洪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减灾效益达7000多亿元,但在抗洪斗争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应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 防洪减灾体系 法规 政策
下载PDF
科学构建淮河防洪减灾体系
8
作者 李玉强 《中国水利》 2008年第4期16-16,26,共2页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进行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整治,昔日“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大雨大灾”程度也有所减轻。但是,由于淮河问题极其复杂,治理难度大,...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进行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整治,昔日“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大雨大灾”程度也有所减轻。但是,由于淮河问题极其复杂,治理难度大,加上一段时期对一些重大项目认识不统一、建设资金不落实等原因,至1991年前,一些主要的流域性骨干工程未能按规划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项骨干工程 防洪减灾体系 规划
下载PDF
曲阜市洪涝灾害及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石艳芬 王敏 郭延筱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4期277-278,共2页
洪涝灾害是各种自然灾害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曲阜市防洪灾害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对流域防洪形势和防洪减灾工... 洪涝灾害是各种自然灾害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曲阜市防洪灾害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对流域防洪形势和防洪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并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设了以防洪工程为主,非工程措施为辅的防洪减灾体系。该体系为曲阜市防洪减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曲阜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防洪减灾体系 曲阜市
下载PDF
宁波市鄞州区筹措47亿打造“三位一体”防洪减灾体系
10
作者 曹仁国 《浙江国土资源》 2011年第5期63-63,共1页
“十二五”期间,鄞州区拟投入472亿元构建“外挡、中疏、下排”三位一体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外挡”工程主要为海塘防潮与干流防洪。今后5年,该区将依托大嵩围涂工程,新建8.06公里高标准海堤,整治大嵩片原有968公里的防潮海堤,... “十二五”期间,鄞州区拟投入472亿元构建“外挡、中疏、下排”三位一体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外挡”工程主要为海塘防潮与干流防洪。今后5年,该区将依托大嵩围涂工程,新建8.06公里高标准海堤,整治大嵩片原有968公里的防潮海堤,开展奉化江、姚江、鄞江、大嵩江等干流的堤防工程建设,牢固构筑总长122公里的江海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三位一体 鄞州区 宁波市 堤防工程建设 围涂工程 公里 标准
下载PDF
科学决策和布局 构建淮河防洪减灾体系框架
11
作者 李玉强 《治淮》 2008年第1期5-6,共2页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进行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根据“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淮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整治,昔日“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大雨大灾”程度也有所减轻,有力地促进了流域...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进行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根据“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淮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整治,昔日“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大雨大灾”程度也有所减轻,有力地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防洪减灾体系 科学决策 框架 经济社会 新中国 国务院 大河
下载PDF
浅谈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 构建完整的防洪减灾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焱 董基源 《治淮》 2002年第11期17-18,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洪水灾害损失严重,水灾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水灾损失持续增加,国家防洪负担日益沉重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理性地审视灾害,研究防洪战略,逐步建成一个适合社会发展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关键词 防洪工程 非工程措施 防洪减灾体系
下载PDF
完善长江防洪减灾体系
13
《水利水电快报》 201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抓紧实施长江中下游重点河段崩岸治理,加强两湖地区重点堤防、连江支堤、支流重要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薄弱环节建设.加强涝区治理.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基础... 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抓紧实施长江中下游重点河段崩岸治理,加强两湖地区重点堤防、连江支堤、支流重要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薄弱环节建设.加强涝区治理.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防洪减灾体系 防洪工程体系 水库除险加固 崩岸治理 两湖地区 蓄滞洪区 河流治理
下载PDF
河北省构筑较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14
《水利发展研究》 2006年第4期61-61,共1页
“十五”期间,河北省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0座大型水库、23座中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以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实施了滹沱... “十五”期间,河北省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0座大型水库、23座中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以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实施了滹沱河等骨干河道堤防整治和大中型河道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加快了重点蓄滞洪区、海堤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3.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河北省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防洪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 中型水库 病险水库 河道堤防 大型水库 投入运行
下载PDF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相结合 海委漳卫南局努力构建防洪减灾体系
15
《中国防汛抗旱》 2009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河流哺育了两岸人民,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非工程 海委 经济社会发展 海河流域 漳卫南运河 京杭大运河 组成部分
下载PDF
太湖流域防洪治理实践与思考
16
作者 刘克强 何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太湖流域是典型低洼感潮平原河网地区,一直受洪涝灾害威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太湖流域初步建立了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成功应对了多场次洪水。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湖流域防洪治理历程和方略,可分为“分散治水、一轮治太、二轮... 太湖流域是典型低洼感潮平原河网地区,一直受洪涝灾害威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太湖流域初步建立了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成功应对了多场次洪水。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湖流域防洪治理历程和方略,可分为“分散治水、一轮治太、二轮治太”3个阶段,总结了3个阶段的人水关系,以及历经实践形成的“蓄泄兼筹、洪涝兼治,高低分开、分层设防,引排结合、综合治理”防洪治理方略。同时,采用水文统计及数学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当前流域高度城镇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的防洪新形势,剖析了流域防洪面临的人水地矛盾突出、防洪焦点由太湖转化为河网、区域短历时降雨影响加剧和周边潮位呈波动上升趋势等新问题,探讨了新时期太湖流域韧性防洪减灾体系的设想,包括深化人水和谐理念、强化“四个转变”治理思路、采用“蓄泄兼筹、洪涝并治,分区扩排、两网统筹,多措协同、智慧管控”治理策略等。研究成果可为新时期太湖流域防洪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治理 洪涝灾害 防洪减灾体系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加强非工程措施构建防洪减灾体系
17
作者 周焱 董基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2年第5期7-7,共1页
1 防洪减灾的发展方向现在研究认为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洪灾是人类开发江河冲积平原以后所产生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人类过度开发江河冲积平原,降低了江河在大洪水、特大洪水时的蓄洪和泄洪能力。因此,自然要给予报复。随着科技的进... 1 防洪减灾的发展方向现在研究认为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洪灾是人类开发江河冲积平原以后所产生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人类过度开发江河冲积平原,降低了江河在大洪水、特大洪水时的蓄洪和泄洪能力。因此,自然要给予报复。随着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人们的思想就是要征服洪水,人定胜天。但事实上,近来我国也包括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工程措施 防洪减灾措施 防洪减灾体系 洪水灾害 特大洪水 非工程防洪措施 工程性 发展方向 冲积平原 相结合
原文传递
防洪减灾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晓陶 万洪涛 吴兴征 《中国水利》 2004年第22期31-33,共3页
防洪减灾是人类社会大规模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活动,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既要遵循自然界的演变规律,又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防洪减灾的研究,涉及对洪水风险特性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以... 防洪减灾是人类社会大规模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活动,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既要遵循自然界的演变规律,又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防洪减灾的研究,涉及对洪水风险特性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以及水灾成灾机理的探讨,对防洪减灾体系、技术手段及对策措施的发展与完善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 对策措施 展现 科技发展 现状 大规模 社会经济 防洪减灾体系 洪水风险 水灾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防洪减灾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义 《吉林水利》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防洪减灾体系 水土保持体系 植物防护 洪水灾害 工程措施 防护体系 群昌水库 植物措施 工程防护 体系建设
下载PDF
河北省中小河流防洪现状及减灾对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现兵 程伍群 +2 位作者 孟霄 郭文颢 王丽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38,共4页
河北省境内中小河流众多,洪水灾害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分析水汽来源、天气系统、地形等因素对暴雨形成的影响,以及河北省暴雨洪水特性,对境内中小河流防洪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 河北省境内中小河流众多,洪水灾害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分析水汽来源、天气系统、地形等因素对暴雨形成的影响,以及河北省暴雨洪水特性,对境内中小河流防洪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与自然因素相比,人类活动才是影响河道防洪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认识,针对中小河流防洪减灾对策,提出了应通过制定防洪规划和治导线规划等工作尽快划定河道行洪范围,逐步修建工程措施提高沿河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同时采取多项非工程措施来加强管理、限制人类活动、规范水事秩序等,使各中小河流防洪体系逐步完善,为保护河道沿岸经济发展的成果和人们稳步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规划 防洪治导线规划 防洪减灾 防洪减灾工作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