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阳毒与A组链球菌感染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旻 谢云雪 王睦天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0期1464-1468,共5页
阴阳毒是《伤寒杂病论》中唯一以“毒”命名的疾病,为毒邪蓄结阴阳二经所致,病变部位广泛,毒发势重,有传染性,可分为阴毒和阳毒。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感染起病急骤,其临床症状、病程与阴阳毒证候群吻合。阳毒... 阴阳毒是《伤寒杂病论》中唯一以“毒”命名的疾病,为毒邪蓄结阴阳二经所致,病变部位广泛,毒发势重,有传染性,可分为阴毒和阳毒。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感染起病急骤,其临床症状、病程与阴阳毒证候群吻合。阳毒对应猩红热,猩红热特征为全身泛发的大量细小网状皮疹,咽喉红肿糜烂,与阳毒咽喉痛、唾脓血且发斑吻合。阴毒对应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其临床表现腹膜炎、心内膜炎,对应阴毒的“腹中绞痛,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等症,后期因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体温偏低,对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治疗需以解毒为主,升麻鳖甲汤解毒、活血散瘀、阴阳并济,不同于伤寒所用之汗法、下法、清法与温法,为后世治疗热入血分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毒 阳毒 A组链球菌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从阳毒辨治红斑狼疮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智强 周仲瑛 《中医药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8-19,共2页
从阳毒辨治红斑狼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赵智强周仲瑛(210029)关键词阳毒红斑狼疮中医辨治《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红斑狼疮好发于青年女性,以面部对称性蝶翼... 从阳毒辨治红斑狼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赵智强周仲瑛(210029)关键词阳毒红斑狼疮中医辨治《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红斑狼疮好发于青年女性,以面部对称性蝶翼形红斑为其临床特征之一。对面赤红斑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毒 红斑狼疮 中医辨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阳毒及肌腠论治红皮病型银屑病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晶 汪晓敏 +2 位作者 岳仁宋 程双丽 涂萱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7期181-182,共2页
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多种环境因素如外伤、感染及药物均可诱导易感患者发病。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其可分为寻常型、疱疹型、关节炎型及红皮病型。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西医药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 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多种环境因素如外伤、感染及药物均可诱导易感患者发病。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其可分为寻常型、疱疹型、关节炎型及红皮病型。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西医药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但人们越来越关注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因此选择有效且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型银屑病 阳毒 肌腠 升麻鳖甲汤
原文传递
《阴证略例》阴毒阳毒论浅析
4
作者 常富业 张允岭 王永炎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33-34,共2页
总结了元代王好古所著《阴证略例》的毒论学术思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剖析,认为《阴证略例》堪称毒论思想大家,列专篇论述了阴毒与阳毒,详细记载了阴毒与阳毒的临床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药物方剂。为深化对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 总结了元代王好古所著《阴证略例》的毒论学术思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剖析,认为《阴证略例》堪称毒论思想大家,列专篇论述了阴毒与阳毒,详细记载了阴毒与阳毒的临床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药物方剂。为深化对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好古 阴证略例 阳毒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阴阳毒之我见
5
作者 庄长兴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1期18-19,共2页
该文通过分析阴阳毒的病因、病机、治则和方药,对传统观点进行考证、析疑,力求对阴阳毒的病证和临床应用形成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 阳毒 升麻鳖甲汤 金匮要略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论郁结为阴阳毒的核心病机
6
作者 高煜勋 谢希朴 +2 位作者 王赫 赵晓卿 李成卫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0,共5页
本文基于《金匮要略》所载阴阳毒的核心病机,梳理汉唐时期对“阴毒”“阳毒”特点的描述,发现其划分标准为证候表现,而非病机的寒热。通过对《金匮要略》阴阳毒的证候进行分析,并结合汉唐时期对升麻鳖甲汤中各药物功效的认识,论证阴阳... 本文基于《金匮要略》所载阴阳毒的核心病机,梳理汉唐时期对“阴毒”“阳毒”特点的描述,发现其划分标准为证候表现,而非病机的寒热。通过对《金匮要略》阴阳毒的证候进行分析,并结合汉唐时期对升麻鳖甲汤中各药物功效的认识,论证阴阳毒的病机核心在于郁结,主要体现在毒邪郁结、气血郁结、阳气郁结3个方面。其中,阳气郁结的程度与部位是阴毒与阳毒存在差异的原因,即阳毒之病为机体阳气充足,病邪被阻隔于表,邪正交争剧烈,故阳郁在表且较重而出现热象;阴毒之病为机体阳气偏弱,无力抗邪,邪气深入,阳气被郁遏在内且较轻,阳气无法运转及温煦周身而出现寒象。张仲景在治疗阳毒时,使用升麻鳖甲汤,辛温发散药物以解在表之阳郁,阳郁得散则热自除;治疗阴毒时,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仅以走里药物疏利内部阳气郁遏,阳气得伸则寒自去。本文从升散毒邪、疏利气血、通散阳郁的角度来理解升麻鳖甲汤的功效,可为此方在临床上的使用提供新思路,并扩展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毒 金匮要略 升麻鳖甲汤 郁结
原文传递
从“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再议阴阳毒
7
作者 赵艳 胡若冰 +3 位作者 韩康 张丽荣 曾凤 汤阳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395-1399,共5页
“阴阳毒”首见于《金匮要略》,历代医家对其争议不断。关于“阴阳”,有寒热说、经脉说、隐著说、气血说等说法;关于“毒”,有天行异毒、内生毒邪、虫毒等说法。结合《黄帝内经》“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理论,阴阳毒可解释为“阳毒在... “阴阳毒”首见于《金匮要略》,历代医家对其争议不断。关于“阴阳”,有寒热说、经脉说、隐著说、气血说等说法;关于“毒”,有天行异毒、内生毒邪、虫毒等说法。结合《黄帝内经》“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理论,阴阳毒可解释为“阳毒在血,阴毒在髓”,即阳毒归属血分,阴毒归属髓分。阳毒病机为血热妄行,兼有瘀滞;阴毒为伏毒化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毒 “阴病发于骨 病发于血” 阳毒 《金匮要略》 《黄帝内经》
下载PDF
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杜悦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45-0147,共3页
研究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采取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和对照组(n=35,采取西医治疗)。结... 研究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采取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和对照组(n=35,采取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畏寒肢冷(0.40±0.16)分、神疲乏力(1.02±0.47)分、面足水肿(0.48±0.21)分、大便溏薄(0.24±0.10)分、腰膝酸软(0.57±0.22)分、夜尿频多(0.23±0.11)分、FPG(9.10±0.48)mmol/L、2hPG(12.65±1.10)mmol/L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0.75±0.23)分、(1.46±0.60)分、(0.86±0.30)分、(0.48±0.16)分、(0.93±0.31)分、(0.51±0.18)分、(10.15±0.76)mmol/L、(13.85±1.06)mmol/L(P<0.05);观察组的蛋白尿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临床治疗中,与西医治疗作比较,益肾解毒通络汤获取的效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解通络汤 消渴肾病 脾肾虚挟瘀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建华 李秀惠 +3 位作者 钱英 姚乃礼 刘文兰 张秋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两样本...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两样本(阳毒内盛证与非阳毒内盛证)均数比较。结果阳毒内盛证面部RGB值均高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面部RG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毒内盛证唇部RGB值均高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RGB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阳毒内盛证舌质RGB值均高于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舌质R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舌质GB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面部、唇部、舌质RGB值变化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 阳毒内盛证 色诊 客观化
原文传递
益气通腑法配合免疫加化疗治疗气虚阳微毒淤型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乔炜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41-43,共3页
深究在气虚阳微毒淤型食管癌治疗中给予中西医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使用电脑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本院观察和治疗的51例食管癌患者分成不同的小组,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是化疗加免疫,26例试验组患者加用中医疗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 深究在气虚阳微毒淤型食管癌治疗中给予中西医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使用电脑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本院观察和治疗的51例食管癌患者分成不同的小组,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是化疗加免疫,26例试验组患者加用中医疗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试验组的3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食管癌(气虚阳微毒淤型)患者使用免疫、化疗配合益气通腑法干预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让患者尽快尽可能的恢复到以前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去,减少化疗后导致的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腑法 免疫加化疗 食管癌 气虚淤型 治疗有效性
原文传递
补气运脾汤加味联合免疫加化疗治疗中晚期气虚阳微毒淤型食管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研究
11
作者 乔炜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50-52,共3页
观察对气虚阳微毒淤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免疫加化疗联合补气运脾汤加味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价值。方法 综合分析和调查本院在2022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0例中晚期食管癌(气虚阳微毒淤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双色球分组原则将... 观察对气虚阳微毒淤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免疫加化疗联合补气运脾汤加味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价值。方法 综合分析和调查本院在2022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0例中晚期食管癌(气虚阳微毒淤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双色球分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对参照组(20例)和治疗组患者(30例)分别开展免疫加化疗治疗、免疫加化疗联合补气运脾汤加味干预,比较两组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有效率、1年和3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 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免疫、化疗联合补气运脾汤加减治疗)用于中晚期气虚阳微毒淤型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高,能减轻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运脾汤 免疫 化疗 中晚期食管癌 气虚淤型 近远期疗效
下载PDF
养阴抗癌汤联合免疫加化疗治疗气虚阳微毒淤型食管癌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乔炜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探究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用于治疗食管癌(气虚阳微毒淤型)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我们医院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收集和整理了食管癌患者63例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对63患者使用双色球分组的处理,31例参照组和32例... 探究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用于治疗食管癌(气虚阳微毒淤型)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我们医院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收集和整理了食管癌患者63例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对63患者使用双色球分组的处理,31例参照组和32例治疗组患者分别开展的免疫、化疗联合治疗和中医的养阴抗癌汤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3年生存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免疫、化疗和养阴抗癌汤)治疗方案对改善食管癌患者病情的效果较为显著,不仅可以强化临床疗效,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控制恶性肿瘤的恶化和发展,达到预期的用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淤型 食管癌 养阴抗癌汤 免疫加化疗 近远期疗效
下载PDF
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劲松 钟颖 +3 位作者 周琳 肖波飞 黄上 张晓白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3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经方合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 目的:观察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经方合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15 d、45 d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5 d及45 d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9%、78.1%,对照组分别为42.9%、3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5 d、45 d血肌酐及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值有明显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疗效,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早中期 脾肾 内蕴证 经方合方
下载PDF
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秦春红 付业洲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0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II告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8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回顾性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的效果。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II告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8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回顾性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t=2.813,2.324,P〈O.05,提示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益肾解毒通络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和蛋白尿指标,治疗前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足水肿、夜尿频多及大便稀溏等中医症候变化明显。结论: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解通络汤 消渴肾病 脾肾虚挟瘀
下载PDF
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园 郑菲菲 +2 位作者 高红月 张文龙 何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价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患者住院日末位数字奇偶性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常规组各35例。2组均进行糖尿病肾病教育,并行常规治疗。常规组予中医常规经验治疗,路径组予中... 目的评价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患者住院日末位数字奇偶性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常规组各35例。2组均进行糖尿病肾病教育,并行常规治疗。常规组予中医常规经验治疗,路径组予中医优化路径治疗。标准住院日≤21 d。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量、尿白蛋白/肌酐(ACR)、24 h尿蛋白定量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路径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高于常规组(77.14%),路径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97.14%)高于常规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BG、尿微量白蛋白量、ACR、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路径组FBG、尿微量白蛋白量、ACR低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在改善患者FBG、尿微量白蛋白、ACR及中医症状方面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脾肾虚夹瘀 中医临床路径
下载PDF
扶阳活血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星星 李毅 +1 位作者 张娇娇 张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92-194,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扶阳活血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阳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中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每... 目的探讨扶阳活血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阳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中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每组10只。治疗14天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IL-4、IFN-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DAI评分显著降低,结肠HE染色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侵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IFN-γ的水平降低,IL-4的水平升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活血解毒方对UC模型的大鼠症状及病理组织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血清IL-4表达,减少IFN-γ的表达来维持TH1/TH2细胞平衡进而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血解 IL-4 IFN-γ TH1/TH2
原文传递
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98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繁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8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接受治疗的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患者98例,对该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前和治疗后糖代谢和蛋白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接受治疗的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患者98例,对该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前和治疗后糖代谢和蛋白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患者空腹血糖有所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相比糖代谢差值空腹血糖为(3.231±0.52),餐后2小时(2.48±0.107)。t=2.714,2.186,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经治疗患有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采用益肾解毒通络汤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解通络汤 消渴肾病 脾肾虚挟瘀
下载PDF
升阳透毒法配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低酶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18
作者 谈华群 梁玮 陈连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索中医升阳透毒法配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低酶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运用升阳透毒法治疗慢性低酶型乙型肝炎160例,3个月内ALT升高至100u/L以升者,随机分为"升阳透毒"组(Ⅱa组)、加用IFNα-1b(Ⅱ b组)、单用IFNα-1b组(Ⅱ... [目的]探索中医升阳透毒法配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低酶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运用升阳透毒法治疗慢性低酶型乙型肝炎160例,3个月内ALT升高至100u/L以升者,随机分为"升阳透毒"组(Ⅱa组)、加用IFNα-1b(Ⅱ b组)、单用IFNα-1b组(Ⅱc组);3个月内仍属低酶者设为对照组(Ⅰ组),继续用"升阳透毒法"治疗。Ⅰ、Ⅱ组所有患者分别按各自方案治疗6个月。[结果]Ⅱa、Ⅱb、Ⅱc组在ALT复常、HBeAg/HBeAb血清转换、HBV-DNA阴转率方面均优于Ⅰ组(P<0.05);Ⅱ b、Ⅱc组明显优于Ⅰ组(P<0.05);Ⅱb、Ⅱc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升阳透毒法治疗慢性低酶型乙型肝炎至ALT升高至100u/L以上,适时加用或改用干扰素继续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低酶素
原文传递
基于16S rDNA探讨健脾温阳解毒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艾滋病相关腹泻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刘晶晶 彭鑫 +4 位作者 唐丽燕 杨欣怡 张毅 阎玉萍 张春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共6页
目的:基于16S rDNA观察健脾温阳解毒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艾滋病相关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温阳解毒颗粒,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疗程4 w,观察两组病例组内、... 目的:基于16S rDNA观察健脾温阳解毒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艾滋病相关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温阳解毒颗粒,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疗程4 w,观察两组病例组内、组间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7/20),对照组为65%(13/2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在门水平上,可显著减少蓝藻门丰度,在属水平上可显著增加粪杆菌属、多尔氏菌属、Anaerostipes、粪球菌_3、丁酸球菌属丰度,减少Nakamurella、氨基酸球菌属、颤螺旋菌属丰度(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症状积分差值明显升高(P<0.05);肠道菌群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胃脘痞满与氨基酸球菌、粪杆菌属丰度呈正相关,胃脘疼痛与粪杆菌属、颤螺旋菌属丰度呈正相关,食欲减退与多尔氏菌属、粪球菌-3丰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健脾温阳解毒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艾滋病相关腹泻临床疗效优于蒙脱石散,安全性好,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减轻肠道炎症,对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温颗粒 艾滋病相关腹泻 临床疗效 16S rDNA 粪杆菌属 颤螺旋菌属
原文传递
中医药“毒”概念辨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魏科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0期1873-1874,共2页
毒已涉及中医药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毒"学理论已成为中医药理论的一大特色。其涵义从最初的毒草发展到药物,药物偏性,到药物的毒副作用;从病因,病名到病证病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演化和延伸,涵盖范围宽泛且意义复杂多变,不能将... 毒已涉及中医药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毒"学理论已成为中医药理论的一大特色。其涵义从最初的毒草发展到药物,药物偏性,到药物的毒副作用;从病因,病名到病证病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演化和延伸,涵盖范围宽泛且意义复杂多变,不能将毒的概念泛化,比如针对病因毒邪,有人把很多疾病的病因归结为毒,甚至"万病一毒",结果只能导致概念和治法的混乱;而且,应注意毒的阴阳属性,切不可一概"清热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