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基苯阴离子基的ESR谱的研究
1
作者 汪正浩 胡渝 胡志彬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971-97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产生的硝基苯阴离子基的ESR谱。随pH值下降,硝基苯阴离子基的ESR谱由54条线变为36条线。这种变化主要是硝基苯分子与其阴离子基之间电子交换速度增大,ESR谱线增宽,谱分辨率下降造成的。谱的理...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产生的硝基苯阴离子基的ESR谱。随pH值下降,硝基苯阴离子基的ESR谱由54条线变为36条线。这种变化主要是硝基苯分子与其阴离子基之间电子交换速度增大,ESR谱线增宽,谱分辨率下降造成的。谱的理论模拟也证明了这一点。交换速度常数在强碱介质中约为3.3×10~6s^(-1)·mol^(-1)·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基 ESR谱
全文增补中
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生化特性和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分析
2
作者 石玉涛 谢惠珍 +6 位作者 郑淑琳 羽观华 王飞权 李力 张渤 李远华 罗盛财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6,共12页
为探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特性和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差异,测定了31份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采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比较了茶多糖SOD活力。结果表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 为探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特性和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差异,测定了31份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采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比较了茶多糖SOD活力。结果表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存在较强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平均变异系数为21.84%,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8,平均改良潜力为50.92%;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糖含量和酚氨比均呈正态分布;茶多酚含量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包含了5个生化指标81.08%的信息,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是5个生化性状的特征指标,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前5位的茶树种质为‘白牡丹’‘红海棠’‘向天梅’‘半天妖’和‘香石角’,可作为武夷山茶区优质乌龙茶品种选育和推广栽培的良好材料;基于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将31份茶树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13份种质茶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第Ⅱ类群8份种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第Ⅲ类群10份种质酚氨比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中等;基于茶多糖SOD活力的聚类分析,可将31份茶树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8份种质茶多糖SOD活力低,第Ⅱ类群19份种质茶多糖SOD活力居中,第Ⅲ类群4份种质茶多糖SOD活力高;茶多糖SOD活力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达40.62%,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7;‘白鸡冠’‘大红袍’‘大红梅’和‘灵芽’4份种质茶多糖SOD活力高,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强。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的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茶树种质 生化成分 茶多糖 超氧阴离子自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水液相下依达拉奉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雪娇 杨应 +4 位作者 杨文富 张勇 姜春旭 王佐成 董雷刚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9-1500,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solvationmodeldensity)模型方法,研究水液相下依达拉奉(Eda)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da消除O_(2)^(·-)的反应有3个通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solvationmodeldensity)模型方法,研究水液相下依达拉奉(Eda)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da消除O_(2)^(·-)的反应有3个通道,分别是O_(2)^(·-)抽H原子、O_(2)^(·-)加成到不饱和C和单电子从Eda向O_(2)^(·-)转移;O_(2)^(·-)抽H反应的最低能垒为12.2kJ/mol,O_(2)^(·-)加成反应的最低能垒为110.2kJ/mol,单电子从Eda向O_(2)^(·-)转移的能垒为408.5kJ/mol,抽H反应最具优势.水液相下Eda消除O_(2)^(·-)的反应主要在抽H通道实现,因此Eda可作为O_(2)^(·-)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超氧阴离子自由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Marcus理论 电子转移 能垒
下载PDF
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97-308,F0002,共13页
高级还原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水处理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外加能量激活常规的还原剂而产生强还原性自由基和水合电子,还原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硝酸盐等毒性污染物.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CO_(2)^(·-))作为一种还原性自由... 高级还原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水处理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外加能量激活常规的还原剂而产生强还原性自由基和水合电子,还原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硝酸盐等毒性污染物.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CO_(2)^(·-))作为一种还原性自由基,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能快速与水中多种污染物反应,在水处理中具有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价值.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CO_(2)^(·-)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产生途径,以及其在去除水中有机氯、硝酸盐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并详细论述影响降解效果的因素和降解机制.最后,对CO_(2)^(·-)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 高级还原技术 污染物 水处理
下载PDF
环保型糖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5
作者 赵建华 夏梦雨 +1 位作者 陈阳程 石芳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70-2273,2279,共5页
以葡萄糖、3-氨基丙烷磺酸和溴代十二烷等为原料,合成了环保型糖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 以葡萄糖、3-氨基丙烷磺酸和溴代十二烷等为原料,合成了环保型糖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为3 h,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目标产物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丙酮、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差;临界胶束浓度为2.51 mmol/L,HLB值为11.14,克拉夫特点较低,为4.3℃,具有较好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溶解性 耐盐性
下载PDF
桑色素铁配合物消除超氧基阴离子自由基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罗冬梅 鲁涵 +3 位作者 丁友健 孔以初 陈书婷 姜家丽 《化学世界》 CAS 2023年第4期237-248,共12页
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DFT)法,用Gaussian 09程序包优化了桑色素(Morin)与Fe^(2+)三种可能的配合物及其与超氧基阴离子自由基(O·―2)相互作用后的几何构型,并在同样的研究条件下计算和分析了三个体系的自然电子布居(NPA)即电荷... 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DFT)法,用Gaussian 09程序包优化了桑色素(Morin)与Fe^(2+)三种可能的配合物及其与超氧基阴离子自由基(O·―2)相互作用后的几何构型,并在同样的研究条件下计算和分析了三个体系的自然电子布居(NPA)即电荷分布。得到相应的优化几何结构参数、NPA电荷、相互作用能量等。结果表明,所有优化体系均无虚频,结构稳定。Morin-Fe^(2+)配合物与O·―2的相互作用能表明,三种络合方式均对该自由基有良好的消除作用。相互作用能数值在基组重叠误差(BSSE)校正后分别为:7.075 kJ/mol(5,6元环配合物)、-32.832 kJ/mol(5元环配合物)、-59.612 kJ/mol(6元环配合物)。其中Fe^(2+)以六元环的方式与双分子Morin结合的方式与自由基的相互作用能最大,作用结果使得O·―2的NPA电荷增加最多,因此推测强相互作用的主导因素为电荷,这与前线轨道电子云分布一致。最高占据轨道(HOMO)中电子云集中分布在以Fe^(2+)为中心的六元环,分子骨架上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向金属中心迁移。最低空轨道(LUMO)中电子云集中分布在以Fe^(2+)为中心的六元环周围,呈现基本对称的分布形式,而金属中心与自由基上分布较少,这与自由基电荷增加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超氧阴离子自由 Fe^(2+) 量子化学
原文传递
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评价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04
7
作者 郭雪峰 岳永德 +2 位作者 汤锋 王进 姚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23-1826,共4页
通过对邻苯三酚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对自氧化速率及邻苯三酚浓度和缓冲液pH值对反应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邻苯三酚反应体系的检测波长为319.5nm,反应体系体积10mL,反应时间为9min,3mmol... 通过对邻苯三酚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对自氧化速率及邻苯三酚浓度和缓冲液pH值对反应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邻苯三酚反应体系的检测波长为319.5nm,反应体系体积10mL,反应时间为9min,3mmol·L-1邻苯三酚加入量为0.3mL,Tris-HCl缓冲液pH值为8.2,自氧化速率为0.035;用上述方法研究合成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竹叶提取物样品浓度和清除率的关系,以IC50值(清除率为50%时的浓度值)作为评价指标,测得TBHQ和效果最好样品的IC50值分别为TBHQ(95.01mg·L-1)和M40(298.69 mg·L-1),M40等竹叶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提取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 清除率 IC50值
下载PDF
石榴皮鞣质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周本宏 王慧媛 +2 位作者 郭志磊 冯琪 刘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通过罗丹明B-Cu2+-H2O2体系产生.OH,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同时比较石榴皮鞣质提取物,鞣花酸-没食子酸混合溶液,以及维生素C的作用效果,根据作用常数的大小讨论3种溶液及其各自的浓...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通过罗丹明B-Cu2+-H2O2体系产生.OH,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同时比较石榴皮鞣质提取物,鞣花酸-没食子酸混合溶液,以及维生素C的作用效果,根据作用常数的大小讨论3种溶液及其各自的浓度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初步推断作用机制。结果:石榴皮鞣质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较低浓度时即可发挥清除作用。结论:石榴皮鞣质对自由基侵害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鞣质 羟自由 超氧阴离子自由 清除作用
下载PDF
稀土硝酸盐对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春霞 刘亚力 +3 位作者 李凤梅 王子健 刘晓光 彭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用脉冲辐解法研究了稀土硝酸盐对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 )的抑制作用。稀土硝酸盐对脉冲辐解充氧甲酸钠溶液产生·O2 -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在 2 8%~ 92 %之间 ,且稀土硝酸盐浓度与其对·O2 - 的抑制作用之间... 用脉冲辐解法研究了稀土硝酸盐对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 )的抑制作用。稀土硝酸盐对脉冲辐解充氧甲酸钠溶液产生·O2 -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在 2 8%~ 92 %之间 ,且稀土硝酸盐浓度与其对·O2 - 的抑制作用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超氧阴离子自由 抑制作用 硝酸盐
下载PDF
冬虫夏草及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9
10
作者 张小强 浦跃朴 +1 位作者 尹立红 仲伟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73-775,共3页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利用 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利用 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 ,研究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同时比较四种样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 冬虫夏草、蝙蝠蛾拟青霉、虫草头孢菌和蝙蝠蛾被孢霉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 (P<0 .0 5) ;四种虫草样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特异性清除剂抗坏血酸 (P<0 .0 5)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羟自由基特异性清除剂 D-甘露醇 (P<0 .0 5)。结论 冬虫夏草及三种人工虫草菌丝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 ;虫草素和 D-甘露醇是虫草中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的有效组分之一 ,虫草素主要发挥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虫草素和 D-甘露醇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人工虫草菌丝体 超氧阴离子自由 羟自由 虫草素 D-甘露醇
下载PDF
菜籽多酚和Vc在化学模拟体系中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能力 被引量:29
11
作者 阮征 邓泽元 +3 位作者 严奉伟 高梦祥 邹琛 吴谋成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研究菜籽多酚、Vc、菜籽多酚与Vc混合物在化学模拟体系中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H.O2.与羟自由基.OH自由基的能力。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抗氧化剂清除OH.O2.的能力,用铁氧化邻二氮菲-Fe2+法测定抗氧化剂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菜籽... 研究菜籽多酚、Vc、菜籽多酚与Vc混合物在化学模拟体系中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H.O2.与羟自由基.OH自由基的能力。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抗氧化剂清除OH.O2.的能力,用铁氧化邻二氮菲-Fe2+法测定抗氧化剂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菜籽多酚、Vc、菜籽多酚与Vc的混合物清除OH.O2.、.OH都不呈剂量-效应关系。菜籽多酚在0.25mg/ml浓度时对OH.O2.与.OH的清除率均最高,分别达51.40%和84.82%。Vc在0.80mg/ml时对OH.O2.的清除率最高,达80.39%;在0.40mg/ml时对.OH的清除率最高,达91.35%。当总浓度为0.25mg/ml时,菜籽多酚与Vc的混合物没有协同增加清除OH.O2.的作用;菜籽多酚与Vc按7∶3、8∶2两种比例混合,在清除.OH时有协同增效作用,协同增效的最佳比例为7∶3,最大清除率达7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酚 自由 超氧阴离子自由 自由 抗氧化 协同增效作用
下载PDF
红凤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秀娟 赵晓燕 +2 位作者 马越 吴秋波 马荣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81,共4页
本文研究了红凤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发现水提取物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水提取最佳工艺,并就其抗氧化性与VC、白菜、芹菜、青椒、紫甘蓝等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红凤菜提取物对超... 本文研究了红凤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发现水提取物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水提取最佳工艺,并就其抗氧化性与VC、白菜、芹菜、青椒、紫甘蓝等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红凤菜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750μg/ml时,对O2·的清除率即可达到73.04%,水提取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30℃、固液比1:40、浸提时间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凤菜 超氧阴离子自由 清除
下载PDF
水提板栗壳色素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37
13
作者 何玲玲 王新 +1 位作者 石中亮 孙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7,82,共3页
以水从板栗壳中提取得到板栗壳色素CSPⅡ,并以Fenton反应产生·OH模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O2-·模型,用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试验了CSPⅡ对模型中产生的·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CSPⅡ具有良好的清除·... 以水从板栗壳中提取得到板栗壳色素CSPⅡ,并以Fenton反应产生·OH模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O2-·模型,用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试验了CSPⅡ对模型中产生的·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CSPⅡ具有良好的清除·OH作用,且清除作用与色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性,EC50为83.19mg/L;CSPⅡ对O2-·没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色素 羟自由 超氧阴离子自由 清除作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玉郎伞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 被引量:33
14
作者 焦杨 段小群 +2 位作者 黄仁彬 韦锦斌 蒋伟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玉郎伞提取物 (YL S)对氧自由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YL S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 )和羟自由基 (· OH )的清除及抑制作用。结果 :YL S浓度为 0 .15、0 .30、0 .6 0 g/ ml在体外对·... 目的 :探讨玉郎伞提取物 (YL S)对氧自由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YL S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 )和羟自由基 (· OH )的清除及抑制作用。结果 :YL S浓度为 0 .15、0 .30、0 .6 0 g/ ml在体外对· OH的清除率分别为7.1%、2 9.1%、6 8.5 % ,对 O2 · -的清除率分别为 4 0 .5 %、4 9.9%和 6 4 .5 % ,对 O2 · -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 4 8.0 %、6 0 .3%和6 8.8%。结论 :YL S对 O2 · - 具有明显的抑制及清除作用 ,对· OH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郎伞提取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 羟自由 抑制作用 清除作用
下载PDF
醇提板栗壳色素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何玲玲 王新 +2 位作者 石中亮 孙伶 张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54-2054,2058,共2页
以30%乙醇溶液从板栗壳中提取得到板栗壳色素CSPⅠ,并以Fenton反应产生.OH模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O2-.模型,用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试验了CSPⅠ对模型中产生的.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CSPⅠ具有良好的清除.OH作用,且清除... 以30%乙醇溶液从板栗壳中提取得到板栗壳色素CSPⅠ,并以Fenton反应产生.OH模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O2-.模型,用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试验了CSPⅠ对模型中产生的.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CSPⅠ具有良好的清除.OH作用,且清除作用与色素浓度呈正相关性,EC50为75.65 mg/L;而CSPⅠ对O2-.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色素 抗氧化活性 羟自由 超氧阴离子自由 清除作用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检测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涛 周冬香 +2 位作者 毛芳 孙筱洁 顾海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2-184,187,共4页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分别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Fenton体系中,优化了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方法。通过对测定条件的研究,得到了测定的最佳方案,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重现性。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超氧阴离子自由O2^- 自由·OH
原文传递
芦荟中芦荟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SR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丹 刘文英 +1 位作者 包国荣 黄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芦荟保健美容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法,以二甲基亚砜在碱性条件下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体系,检测芦荟中主要有效成分芦荟苷清除O-·2 的能力。结果 芦荟苷具有良好的清除超氧...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芦荟保健美容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法,以二甲基亚砜在碱性条件下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体系,检测芦荟中主要有效成分芦荟苷清除O-·2 的能力。结果 芦荟苷具有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作用,芦荟苷浓度为 0. 26mg/mL时,对O-·2 的清除率达 100%。结论 芦荟的保健美容作用可能与其主要有效成分芦荟苷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芦荟 芦荟苷 超氧阴离子自由
下载PDF
槲皮素自氧化作用影响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俞梅兰 余燕影 曹树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78,共4页
通过比较槲皮素在不同介质中紫外吸收光谱变化,探讨槲皮素自氧化作用影响因素及可能机理,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槲皮素自氧化作用对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8时,槲皮素醇溶液发生自氧化作用,且作用强... 通过比较槲皮素在不同介质中紫外吸收光谱变化,探讨槲皮素自氧化作用影响因素及可能机理,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槲皮素自氧化作用对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8时,槲皮素醇溶液发生自氧化作用,且作用强度随着槲皮素浓度、pH和实验温度的增大而增强;金属离子Ca2+、Fe2+、Fe3+、Cu2+、Mg2+等对槲皮素自氧化作用有增强效应,使槲皮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减弱,甚至出现负抑制;Mn2+、Al3+、Zn2+等离子对槲皮素自氧化作用有抑制,其中,Mn2+、Zn2+可增强槲皮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而Al3+则减弱其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自氧化 超氧阴离子自由
原文传递
植物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49
19
作者 李忠光 龚明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通过对植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反应中动力学曲线的分析, 确定了最佳的反应介质、反应参数和羟胺浓度, 以三氯甲烷代替乙醚作为植物色素萃取试剂, 克服了植物超氧阴离子测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
关键词 植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 测定方法
下载PDF
6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其构效关系 被引量:23
20
作者 赵静 李玉琴 +3 位作者 王芳乔 贾宝秀 刘彩红 王仁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9期7-10,14,共5页
目的测定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原花青素、葛根素和柚皮苷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探讨6种化合物清除O-2·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流动注射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6种化合物对O-2·的清除率,采用IC50... 目的测定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原花青素、葛根素和柚皮苷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探讨6种化合物清除O-2·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流动注射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6种化合物对O-2·的清除率,采用IC50来衡量样品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柚皮苷、葛根素、原花青素对O-2·的抑制率分别为0.1547、0.2048、0.4623、0.6157、1.8098、2.9798μmol/L。6种化合物清除O-2·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柚皮苷、葛根素、原花青素,均高于维生素C(4.9586μmol/L)。结论 6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清除O-2·能力密切相关:酚羟基是其清除O-2·的必要基团,B环的羟基化程度、羟基的数目和位置,C环开环后形成的羟基和双键,A环取代基的位置、数目以及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均是影响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种黄酮类化合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 清除率 构效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