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活性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之芹 李应成 +1 位作者 沙鸥 翟晓东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9期25-29,共5页
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合成了高活性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表面活性剂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元醇化合物与氢氧化钠及氯乙酸摩尔比1∶4∶4,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5 h条件下,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 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合成了高活性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表面活性剂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元醇化合物与氢氧化钠及氯乙酸摩尔比1∶4∶4,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5 h条件下,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产品收率达80%以上。考察了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油水界面性能、耐温耐盐性能、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临界胶束浓度比传统表面活性剂低2~3个数量级,耐盐能力可达250000 mg/L,抗钙镁离子可达6 550 mg/L,90℃高温老化90 d后,油水界面张力仍可保持10-3~10-4mN/m的超低值,24 h的静态吸附量<2.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耐温抗盐 吸附
下载PDF
阴-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吕斌 刘煜晨 +2 位作者 杨海恩 胡家瑞 高党鸽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127,共8页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丙烯酸(AA)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中间体(AEO-AA),AEO-AA与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十二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阴-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ASL)。采用FTIR、^(1)HNMR、GPC、DLS和TE...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丙烯酸(AA)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中间体(AEO-AA),AEO-AA与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十二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阴-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ASL)。采用FTIR、^(1)HNMR、GPC、DLS和TEM对P-AASL进行了表征,通过DSC、光学接触角测试仪、表面张力仪、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m(P-AASL)∶m(石油磺酸钠)对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表界活性和洗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ASL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相对分子质量为14027,多分散指数为1.157;P-AASL在水溶液中为分散均匀的球状胶束,平均粒径为141.7 nm,多分散指数为0.136;P-AASL水溶液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0.62 g/L,最低表面张力为33.4 mN/m;质量分数0.3%的P-AASL水溶液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10^(–1)mN/m,将油湿性天然岩心的水接触角降至40°以下;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可将原油和水界面张力降至1×10^(–3)mN/m,洗油效率可达7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 -离子表面活性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界面张力 复配协同
原文传递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油水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胡小冬 唐善法 +3 位作者 葛林文 熊玉娟 邹玮 欧阳向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9,115,共3页
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是评价其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溶液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油相类别、温度、pH值、盐类和矿化度对其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8-4-... 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是评价其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溶液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油相类别、温度、pH值、盐类和矿化度对其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8-4-8溶液在不同油相的油水界面表现出不同的界面活性,质量浓度为100mg/L的GA8-4-8溶液与煤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达1.4×10-3mN/m;升高GA8-4-8溶液的温度(30~70℃),有利于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GA8-4-8溶液在pH值为7时,界面张力最低;GA8-4-8溶液中加入单一无机盐NaCl及高矿化度地层水(质量浓度为50~250g/L)均能有效提高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单一CaCl2对其影响较小。GA8-4-8溶液在不同矿化度下均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可满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油相 高矿化度 温度
下载PDF
新型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东方 葛际江 +3 位作者 张贵才 曾家新 赵楠 刘海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0-73,共4页
实验考察了5种自制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桩西106-15-X18脱水原油在55℃下的动态界面张力与水相矿化度之间的关系.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的质量浓度为1g.L-1.实验发现:所研究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受矿... 实验考察了5种自制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桩西106-15-X18脱水原油在55℃下的动态界面张力与水相矿化度之间的关系.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的质量浓度为1g.L-1.实验发现:所研究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受矿化度的影响明显,一定范围内,矿化度的增加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当矿化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界面张力又呈现增大的趋势.对于9AS-0-4、12AS-0-4、13AS-0-4三种表面活性剂,在相同的矿化度条件下,9AS-0-4的界面活性最好,12AS-0-4则略差;表面活性剂亲油基相同的情况下,随分子中氧丙烯链节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最佳盐含量依次降低,可以通过在表面活性剂中引入氧丙烯链节的方式来达到调节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离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矿化度 亲水亲油平衡
下载PDF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MAS-14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喜平 焦文超 +3 位作者 王晓磊 郭晓丹 代磊阳 肖继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6-380,共5页
本文以乙二胺、溴代十四烷和顺丁烯二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开环、中和等系列反应合成了一种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MAS-14,采用红外光谱(IR)对中间体N,N′-双十四烷基乙二胺和目标产物GMAS-14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GMAS-1... 本文以乙二胺、溴代十四烷和顺丁烯二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开环、中和等系列反应合成了一种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MAS-14,采用红外光谱(IR)对中间体N,N′-双十四烷基乙二胺和目标产物GMAS-14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GMAS-14的表面活性和起泡性能。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中间体及终产物的结构与设计相一致,可以确定合成的物质即为目标产物。GMAS-14性能测试表明:在25℃时,GMAS-14的临界胶束浓度c_(cmc)为0.048m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γ_(cmc))为27.5mN/m;当临界胶束浓度下,10mL的GMAS-14溶液的最大起泡体积为23mL,泡沫半衰期为590 s,表现出良好的起泡与稳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 双子表面活性 合成 表面张力 泡沫性能
下载PDF
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能 被引量:65
7
作者 王业飞 赵福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6-340,共5页
使用相图法评价了4 种类型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优异的耐盐能力,且随氧乙烯数的增加而增强,其中非离子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能力最强。结合相图、浊点和Krafft 点的变化综合分析了非... 使用相图法评价了4 种类型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优异的耐盐能力,且随氧乙烯数的增加而增强,其中非离子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能力最强。结合相图、浊点和Krafft 点的变化综合分析了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耐盐性能增强的原因,认为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亲水基团是耐盐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离子 阴离子 耐盐性 化学驱油
下载PDF
油田采出液中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PLC-ESI/MS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慧琴 杨一青 +3 位作者 沈之芹 张卫东 沙鸥 李应成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2-395,399,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法测定油田采出液中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效含量。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上分离,实验室提纯样作为表面活性剂标样,负离子的电离模式下分析目标化合物,采用外标法定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法测定油田采出液中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效含量。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上分离,实验室提纯样作为表面活性剂标样,负离子的电离模式下分析目标化合物,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试样是由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4的不同分子组成的。目标物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6%~102%,仪器检出限为0.86(S/N=3),试样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5%~98.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用本法于油田5个采样点的采出液中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检测,发现试样中表面活性剂均有检出。本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油田采出液中表面活性剂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阴离子-离子表面活性 油田采出液 检测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溶液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善法 崔云海 +1 位作者 熊萧 雷小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46-149,8-9,共4页
为有效降低清洁压裂液药剂用量及对储层潜在的伤害,使用MCR301界面流变仪,系统研究了新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正十二醇、疏水缔合聚合物(GRF-1H)及纳米二氧化钛对GA-16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A-16质量分数增大,其溶... 为有效降低清洁压裂液药剂用量及对储层潜在的伤害,使用MCR301界面流变仪,系统研究了新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正十二醇、疏水缔合聚合物(GRF-1H)及纳米二氧化钛对GA-16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A-16质量分数增大,其溶液的黏度增大,当GA-16质量分数为3%时具有经济高效性;GRF-1H及正十二醇均能有效提高GA-16溶液黏度,纳米二氧化钛能增强GA-16溶液耐温性。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复配体系配方为3%GA-16+3.5%十二醇+0.15%GRF-1H+0.125%纳米二氧化钛(配方中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可满足中低温(≤90℃)油藏清洁压裂液有效携带支撑剂所需的黏度(25mPa·s)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溶液黏度 纳米二氧化钛 正十二醇
下载PDF
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胶束性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孙志斌 张禹负 +3 位作者 李彩云 翁蕊 杨普华 罗幼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为了研究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混合胶束性质,给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预测提供必要的参数,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TX 100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种类和温度对混合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和相互作... 为了研究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混合胶束性质,给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预测提供必要的参数,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TX 100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种类和温度对混合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和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最低值介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在相同表面张力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浓度低,说明SDBS与TX 100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剂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方面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在无机电解质浓度远大于表面活性剂浓度时,SDBS/TX 100混合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可用规则溶液理论来描述,但测试中的温度、电解质浓度和种类的变化对该体系相互作用参数均产生影响,说明规则溶液理论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 离子 混合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CFI^C 相互作用参数
下载PDF
油田用非离子型及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0
11
作者 唐红娇 侯吉瑞 +2 位作者 赵凤兰 刘必心 徐海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简述了国内外油田用非离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非离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进展,并探讨了两种表面活性剂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离子表面活性 -混合型表面活性 复配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方文超 唐善法 +3 位作者 胡小冬 陈婷婷 单海丹 闫双喜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89,共4页
为探究GA系列新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活性及提高油层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以模拟地层水和东河塘稀油,在45℃条件下,利用旋转液滴法测试了不同分子结构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稀油间的界面张力,并以GA12-4-12为对象,测试了其... 为探究GA系列新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活性及提高油层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以模拟地层水和东河塘稀油,在45℃条件下,利用旋转液滴法测试了不同分子结构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稀油间的界面张力,并以GA12-4-12为对象,测试了其在不同浓度时的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NT的复配性能。结果表明:连接基长度及碳链长度越长,油水界面张力越低;随GA12-4-12浓度增加,界面张力先降后升,0.3%时油水界面张力仅0.00885mN/m,但时间稳定性变差;GA12-4-12与ANT复配协同效果明显,复配比为4∶1时0.1%(GA12-4-12+ANT)加量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超低(0.00884mN/m),明显降低了GA12-4-12用量。可见GA12-4-12与ANT复配体系具有低剂量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性能,建议用该配方进行提高原油水驱采收率试验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分子结构 超低界面张力 复配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霜 唐善法 +1 位作者 刘湘 胡小冬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分子结构是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设计的根本,若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一定规律,即可选择最佳合成方案优化产物的性能。该文参照了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S10-2-10、GS10-4-10、GS12-2-12、GS12-4-12的表面活性... 分子结构是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设计的根本,若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一定规律,即可选择最佳合成方案优化产物的性能。该文参照了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S10-2-10、GS10-4-10、GS12-2-12、GS12-4-12的表面活性、起泡性、乳化性、增溶性、润湿性、抗硬水能力等变化规律,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了对比,并从分子结构上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该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各项性能均明显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SDS;而且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碳链和联结基团长度适度增加,均可增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性能 碳链长度 联结基团长度
下载PDF
塿土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万卷敏 杨亚提 +2 位作者 刘霞 张文娟 张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0-696,共7页
以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塿土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ween80和Brij35)的吸附特征,考察了pH、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对塿土吸附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塿土上吸附等温线均呈L型,... 以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塿土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ween80和Brij35)的吸附特征,考察了pH、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对塿土吸附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塿土上吸附等温线均呈L型,且均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塿土对SDS的吸附等温线呈LS型,可用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塿土对4种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Tween80>SDS>Brij35>TritonX-100。当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进入土壤中,SDS-Brij35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大;TritonX-100与SDS相互作用较大,无论二者以何种方式混合都会使TritonX-100在塿土上的吸附量增加,SDS的吸附量下降;SDS与Tween80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大,混合后吸附量均下降,但Tween80吸附量降低的幅度最大。pH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影响不大,而随着pH的增加,塿土对SDS的吸附百分率明显下降;在pH为8.0时,塿土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百分率达到80以上。因此在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进行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和治理时,考虑土壤的特性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塿土 -离子表面活性 平衡 修复
下载PDF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捕收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琳 刘炯天 +2 位作者 王运来 吕宪俊 李书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15-2320,共6页
针对煤泥浮选过程中烃油捕收剂分散性差、耗量大的缺陷,采用自制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LYS制备柴油微乳捕收剂LY,并通过煤泥浮选试验对LY和柴油的浮选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拟三元相图法,确定微乳捕收剂配方中最佳助表面活性剂为正戊醇,... 针对煤泥浮选过程中烃油捕收剂分散性差、耗量大的缺陷,采用自制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LYS制备柴油微乳捕收剂LY,并通过煤泥浮选试验对LY和柴油的浮选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拟三元相图法,确定微乳捕收剂配方中最佳助表面活性剂为正戊醇,最佳Km(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1.5;通过激光粒度测试法、电导率法和染色法测定和评价微乳捕收剂的性质,优化出最佳配方为柴油∶LYS∶正戊醇:水=5∶3∶2∶6(质量比),微乳类型为O/W,平均粒径30.71 nm;分别采用柴油和LY作为捕收剂对试验煤样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捕收剂获得的最佳浮选完善指标相近,但LY的用量比柴油低100 g/t,柴油节油率可达到73%左右(不考虑表面活性剂),综合成本比柴油节省0.23元/t煤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表面活性 微乳捕收 拟三元相图 浮选 煤泥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小冬 熊玉娟 +1 位作者 刘霜 曹洁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8-4—8和12-4-12与不同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不同油相和矿化度变化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双予表面活性剂与不同油相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都比较短.界面张力稳定性较好;8—4—... 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8-4—8和12-4-12与不同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不同油相和矿化度变化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双予表面活性剂与不同油相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都比较短.界面张力稳定性较好;8—4—8在煤油的油水界面活性最好,而12—4—12在稀油的油水界面活性比混合油的好。矿化度增加(0~180g/L)能有效降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说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8-4—8和12—4—12具有较好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界面张力稳定性 油相 矿化度
下载PDF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原理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正武 李干佐 +1 位作者 张笑一 李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48-1552,共5页
利用定量结构 -性能相关 (QSPR)原理 ,建立起了 8类不同结构 ,计 40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定量模型 .所得到的最佳模型包括 :分子总能量 (ET)、分子生成热 (ΔHf)、分子偶极矩 (D)、前线分子轨道能量 (ELUMO,EHOMO)及... 利用定量结构 -性能相关 (QSPR)原理 ,建立起了 8类不同结构 ,计 40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定量模型 .所得到的最佳模型包括 :分子总能量 (ET)、分子生成热 (ΔHf)、分子偶极矩 (D)、前线分子轨道能量 (ELUMO,EHOMO)及憎水基 0级Kier&Hall指数 (KH0 ) ,计 6个描述符 ,复相关系数R2 =0 .9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原理 临界胶束浓度 阴离子表面活性 QSPR
下载PDF
盐引发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囊泡自发形成 被引量:8
18
作者 翟利民 王慧 +2 位作者 徐健 张龙军 赵梅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无盐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TX-100)的复配体系中只有混合胶束存在,而盐的加入即可以引发体系中囊泡的自发形成,这使得囊泡的形成变得更加简单.引发机理可以归因于盐对离... 在无盐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TX-100)的复配体系中只有混合胶束存在,而盐的加入即可以引发体系中囊泡的自发形成,这使得囊泡的形成变得更加简单.引发机理可以归因于盐对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双电层的压缩作用,减少了极性头的面积,加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参与使得堆积参数P增加,导致了半径更大的聚集体的形成.制作了SDBS/TX-100/盐水拟三元相图,通过目测和表面张力的变化确定了囊泡形成的带状区域,并用负染色电镜(TEM)对囊泡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盐度以及相同盐度下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囊泡粒径的影响,发现囊泡的粒径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同一盐度下,囊泡的粒径基本不受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自发形成 盐引发 负染色电镜 动态光散射 单链阴离子表面活性/离子表面活性复配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小冬 熊玉娟 +1 位作者 欧阳向南 邹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9-81,122,共3页
对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的耐盐性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含NaCl为2.35×105 mg/L、CaCl2为1.5×104 mg/L的地层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538.6mg/L。GA12-4-12溶液与稀油间的油... 对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的耐盐性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含NaCl为2.35×105 mg/L、CaCl2为1.5×104 mg/L的地层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538.6mg/L。GA12-4-12溶液与稀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随着无机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并趋于稳定,当NaCl含量为250g/L,能使界面张力降至2.2×10-3 mN/m。在高矿化度模拟地层水条件下,GA12-4-12及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SP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10-3 mN/m)。进行模拟驱油实验表明,GA12-4-12与SP复合体系提高水驱采收率分别为6.25%、1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驱油表面活性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 表面张力 耐盐性 高矿化度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吸附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善法 田海 +1 位作者 岳泉 伍锐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317,共5页
利用静态吸附实验法研究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双烷基乙氧基二硫酸酯钠盐在油砂上的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十二烷基乙氧基二硫酸酯钠盐(GA12-2-12)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等温方程,相同浓度下其吸附量低于常规单链表面... 利用静态吸附实验法研究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双烷基乙氧基二硫酸酯钠盐在油砂上的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十二烷基乙氧基二硫酸酯钠盐(GA12-2-12)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等温方程,相同浓度下其吸附量低于常规单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GA12-2-12在油砂上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浓度增大、介质pH值下降、油砂含油量降低而增大。烷基疏水链碳数及间隔基团碳数增加,双烷基乙氧/丁氧基二硫酸酯钠盐在油砂上的吸附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油砂 静态吸附量 吸附等温线 吸附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