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樊燕燕 李爽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66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66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阴道肌电压、阴道动态压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阴道肌电压和阴道动态压力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可提高术后阴道肌电压和阴道动态压力,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腹腔镜子宫悬吊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 盆底功能 阴道肌电压 阴道动态压力 并发症
下载PDF
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连荣丽 刘世秀 李芬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2期187-189,222,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方法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疗法组(对照组)、盆底肌肉锻炼组(A组)、生物反馈...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方法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疗法组(对照组)、盆底肌肉锻炼组(A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组(C组),观察治疗后产妇阴道肌电压、尿失禁发生率、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的变化,并分析其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各组产妇治疗后阴道肌电压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t=-28.193^-15.092,均P<0.05),而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21,P<0.05),C组产妇阴道肌电压明显高于其它组(t对-C=18.101,tA-C=15.052,tB-C=16.511,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组、C组产妇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降低(χ2b=9.244、χ2c=18.679,均P<0.05),治疗后尿失禁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5,P<0.05),C组治疗后尿失禁发生率为6.41%,明显低于其它各组(χ22对-C=12.221,χA-C=11.292,χ2B-C=11.152,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A组、B组、C组产妇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均显著降低(χ2a=8.486、χ2b=8.375、χ2c=29.538,均P<0.05),治疗后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76,P<0.05),C组治疗后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其它各组(χ2对-C=15.110,χ2A-C=13.551,χ2B-C=12.985,均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且联合疗法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盆底肌肉锻炼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肉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 阴道肌电压 尿失禁 盆底器官脱垂
下载PDF
不同时机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朝晖 锁凌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8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阴道肌电压、夜尿次数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徽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25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阴道肌电压、夜尿次数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徽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25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2)例和试验组(263例)。对照组患者于产后57~70 d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于产后42~56 d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脏器脱垂率与尿失禁率,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夜尿次数及盆底功能指标,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肌电压水平显著升高,夜尿次数显著减少,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收缩压、盆底静息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性满意、性交流、性态度、性反应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率、尿失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 阴道肌电压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慧丽 杨俊娟 吴爱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锻炼,一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平均肌电压,尿失禁...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锻炼,一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平均肌电压,尿失禁发生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平均肌电压及性生活满意度分别为(25.12±3.7)UV,80%分别高于对照组(24.46±4.6)UV,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1±0.83)次/d,低于对照组(2±0.3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锻炼 阴道平均电压 压力性尿失禁 性生活满意度
下载PDF
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影响价值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晋水红 曾嘉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影响及运用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9月间90例产妇实施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n=45)、干预组(n=45),传统组进行传统产后康复指导,干预组进行产后康复指导联合产后盆底...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影响及运用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9月间90例产妇实施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n=45)、干预组(n=45),传统组进行传统产后康复指导,干预组进行产后康复指导联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不同方案对产妇盆底肌力、阴道紧缩度、盆底肌纤维收缩力、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恢复优良率95.6%较传统组77.8%明显升高(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后阴道紧缩度恢复优良率93.3%较传统组73.3%明显升高(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持续收缩时间(8.6±0.7)s、持续收缩压(27.1±3.8)cm H2O较传统组(7.1±0.8)s、(21.5±3.6)cm H2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阴道肌电电压(19.5±4.3)μV较传统组(10.1±2.1)μV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夜尿次数(1.2±0.5)次较传统组(2.1±0.4)次明显降低(P <0.05)。干预组产妇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2.2%、2.2%较传统组20.0%、17.8%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降低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并发症 阴道电压 夜尿
下载PDF
54例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实践与效果观察
6
作者 林璐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54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54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Ⅰ、Ⅰ级盆底肌力占比、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结果:观察组在Ⅰ、Ⅰ级盆底肌力占比、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代替常规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法实施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环节中,对于降低夜尿次数,促进其阴道肌电电压和盆底肌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因此,临床应用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产妇 盆底康复治疗 阴道电压 夜尿次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