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伟大飞跃
1
作者 房玉珍 于清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5-68,共4页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伟大飞跃房玉珍于清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次大会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伟大飞跃房玉珍于清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次大会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阶段认识 马克思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认识 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下载PDF
社会主义国家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曲折与失误
2
作者 李士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29,共5页
社会主义国家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曲折与失误李士文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 社会主义国家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曲折与失误李士文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阶段认识 毛泽东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过渡时期 资本主义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下载PDF
苏联东欧对其所处社会主义阶段认识的变化
3
作者 吕元礼 《求实》 1987年第5期62-64,共3页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无既定的方案可找。它必须在探索中发展,变化、前进。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是我们前进的指南,而不是行动的教条。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无既定的方案可找。它必须在探索中发展,变化、前进。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是我们前进的指南,而不是行动的教条。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恩全集37卷443页)马、恩等革命导师都没有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同的具体阶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发达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阶段认识 苏联东欧 赫鲁晓夫 社会主义阶段 苏联共产党 革命导师 马克思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机遇的阶段性认识及其现实启示
4
作者 刘燕珂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进程中,虽然推动国家发展的侧重点、着力点不同,但坚持现代化建设与把握历史机遇相统一,却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始终不变的发展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历史伟业的成功经验。这一发展逻辑和宝贵经验启示我们:新阶段推...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进程中,虽然推动国家发展的侧重点、着力点不同,但坚持现代化建设与把握历史机遇相统一,却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始终不变的发展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历史伟业的成功经验。这一发展逻辑和宝贵经验启示我们: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指引准确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科技革命为抓手主动塑造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为支撑全力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战略决策落实为归宿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机遇 阶段认识 现实启示
下载PDF
对我国学术界认识阶段划分观点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绍春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7-32,共6页
最近几年来,关于认识过程的阶段问题,我国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种种的划分观点,概括起来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坚持传统的划分观点,即认为,认识过程就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第二种是带有“知性”的... 最近几年来,关于认识过程的阶段问题,我国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种种的划分观点,概括起来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坚持传统的划分观点,即认为,认识过程就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第二种是带有“知性”的划分观点.带有“知性”的划分观点,又有几种不同的情形,一种认为,认识过程应该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另一种认为,认识过程就分为感性、理性两个阶段,“知性”应该包括在感性认识之中.还有一种也认为认识过程就分为感性、知性两个阶段,但“知性”应该包括在理性认识之中.第三种是,不带“知性”的三阶段划分观点.这种划分观点,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过程 认识阶段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两个飞跃 毛泽东选集 辩证发展过程 哲学说 检验理论 发展阶段 内部规律
下载PDF
认识过程三阶段论与真理问题
6
作者 林绍春 《实事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6-68,共3页
真理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是一个十分必要的问题。它有许多基本的原理。例如,真理是一个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是客观的;只有具体的真理,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必须是全面的;真理的标准只... 真理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是一个十分必要的问题。它有许多基本的原理。例如,真理是一个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是客观的;只有具体的真理,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必须是全面的;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等等。恩格斯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问题 认识过程 阶段 马恩 中级阶段 感性材料 辩证关系 认识阶段 内部规定 主观想象
下载PDF
对康德认识阶段划分观点的考察
7
作者 林绍春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康德划分认识阶段的观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有影响的。最近几年,我国哲学理论界在认识过程阶段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种种带有“知性”的划分观点,也都源于康德。因此,有必要对康德的认识阶段划分观点进行一番考察。 康德划分认识阶段的观... 康德划分认识阶段的观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有影响的。最近几年,我国哲学理论界在认识过程阶段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种种带有“知性”的划分观点,也都源于康德。因此,有必要对康德的认识阶段划分观点进行一番考察。 康德划分认识阶段的观点是他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康德哲学有两条基本原则:一个是要批判地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一个是把人的认识能力看成是先天经验的东西。康德正是把这两条基本原则作为出发点来阐述他的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阶段 认识过程 西方哲学史 批判地 认识形式 纯粹理性 不可知 爱因斯坦文集 空间性 “二律背反”
下载PDF
学生学习过程中理性认识阶段的特点
8
作者 高立胜 《北方论丛》 1983年第6期27-30,共4页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教学的特定环境和条件下,以教师为指导,通过掌握知识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既为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又具有其表现形式上的特殊性。
关键词 学习过程 认识阶段 学生 普遍性与特殊性 理性 认识过程 共性与个性 客观世界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分析
9
作者 黄宏伟 《丽水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96-,共1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包含着哲学认识论的意义和方法。九年来,我党在认识、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上,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致地可以区分为两种方式或两个认识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前一段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进行经验性的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包含着哲学认识论的意义和方法。九年来,我党在认识、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上,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致地可以区分为两种方式或两个认识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前一段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进行经验性的分析,诸如: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水平低等这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后一段主要是从感性经验性上升到理性理论概括的高度。从1981年到1986年,在党的的一些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已经多次地使用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这次党的“十三大”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当然,这种区分只是大致的、粗略的,因为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充满辩证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认识 理论概括 中央领导 感性经验 认识过程 认识阶段 空间时间 义初 社主 内在规律性
下载PDF
谈理性认识阶段中的感性因素
10
作者 姜霁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18,共4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但是二者并非绝对分割,而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阶段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阶段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目前,学术界对前一个问题探讨的较多,对后一个问题即理性认识阶段中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但是二者并非绝对分割,而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阶段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阶段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目前,学术界对前一个问题探讨的较多,对后一个问题即理性认识阶段中的感性认识因素问题较少触及。本文拟就此作点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因素 认识阶段 感性材料 感知活动 实验工具 抽象逻辑思维 思考对象 现象和本质 事物本质 同时性的相对性
下载PDF
认识过程三阶段论与理论联系实际
11
作者 林绍春 《桂海论丛》 1990年第3期30-33,29,共5页
理论联系实际,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被无数革命斗争经验反复证明了的一条普遍真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胜利;反之,就要走弯... 理论联系实际,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被无数革命斗争经验反复证明了的一条普遍真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胜利;反之,就要走弯路、受挫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阶段 认识过程 革命斗争 认识成果 内容和形式 认识阶段 论列宁主义基础 感性材料 中级阶段
下载PDF
小学教育阶段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与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翟月 轩颖 付印芳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年第5期4-6,共3页
我国小学生的权利意识极其缺乏,这无疑成为小学生公民道德全面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对小学生权利意识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使之内化要经过的五种阶段(定向阶段、认识阶段、评价阶段、认同阶段、自觉阶段)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公民权利意识 教育阶段 小学生 全面发展 公民道德 认识阶段 评价阶段 培养方法 内化
下载PDF
故宫学:故宫研究的新阶段——郑欣淼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三定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6-241,共16页
郑欣淼于2003年提出了故宫学。故宫学的提出,是人们对故宫认识和研究进入自觉阶段的标志。故宫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历史、政治、建筑、器物、文献、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科技等许多学科;故宫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六... 郑欣淼于2003年提出了故宫学。故宫学的提出,是人们对故宫认识和研究进入自觉阶段的标志。故宫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历史、政治、建筑、器物、文献、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科技等许多学科;故宫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故宫学的综合性学科特点要求采取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故宫学研究是从故宫博物院成立开始并逐步发展的,回顾故宫博物院80多年的历程,故宫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其第四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故宫学由自发阶段进入了自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欣淼 故宫学 故宫认识的自觉阶段 综合性学科 跨学科方法 故宫学 研究的四个阶段
下载PDF
试论人类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几个认知阶段
14
作者 任福全 李清章 田柏凌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1-35,共5页
考察了人类社会对科学技术的七个认知阶段 :感悟阶段、实用阶段、强权政治扼制阶段、人的觉醒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现代科学技术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 ,指出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吻合性。
关键词 认识阶段 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阶段 感悟阶段 实用阶段 觉醒阶段 知识经济阶段
下载PDF
中国石油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阳 郑兴范 +7 位作者 肖毓祥 雷征东 邢厚松 熊铁 刘明杨 刘书剑 侯鸣秋 张亚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3,共11页
页岩油是保障国家长期稳产和上产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等盆地均已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发现不同岩相组合类型的页岩油。为确保我国原油2×108t稳产、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2021年中国石油加大页岩油勘... 页岩油是保障国家长期稳产和上产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等盆地均已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发现不同岩相组合类型的页岩油。为确保我国原油2×108t稳产、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2021年中国石油加大页岩油勘探开发力度,取得了4项进展:(1)规模开发陇东页岩油,建成陇东页岩油百万吨整装示范区;(2)推进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与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吉木萨尔页岩油产能跃上百万吨、古龙页岩油开启纯页岩型页岩油新篇章;(3)持续加大新区勘探力度,多个盆地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4)理论、技术和管理持续创新,提质增效见到明显效果。总体来看,不同类型的页岩油还处于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但距离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目标还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中高成熟度 国家示范区 阶段认识 挑战与对策
下载PDF
在探究图形的特征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志新 孙秉涛 张琪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第6期13-18,共6页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个方面内容,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为核心。图形的认识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它的中心任...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个方面内容,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为核心。图形的认识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它的中心任务是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内容结构分析。“图形的认识”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单元,依据课程标准,在小学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初步认识阶段,即直观感知图形,把握其共性,分辨差异;再认识阶段,即对图形的要素、特征及关系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分析 空间观念 平行四边形 图形 学生 设计 几何直观 认识阶段
下载PDF
浅谈歌唱学习中的认识论
17
作者 王军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4-64,共1页
歌唱学习过程就是事物认识过程,要想使这个过程更好的完成,就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即遵循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再到实践阶段的事物发展循环过程。这三个环节在歌唱学习过程中互相交融且担当着各不相同的角色。感性... 歌唱学习过程就是事物认识过程,要想使这个过程更好的完成,就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即遵循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再到实践阶段的事物发展循环过程。这三个环节在歌唱学习过程中互相交融且担当着各不相同的角色。感性认识回答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理性认识所回答的是“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实践回答的则是“这么做会如何”的问题。此循环过程对歌唱技巧的掌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地理解、重视歌唱认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循序渐进地掌握歌唱技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技巧 学习过程 认识 认识过程 认识阶段 循环过程 事物发展 实践阶段
下载PDF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现学生认识上的“飞跃”
18
作者 陈继萍 《中学理科(综合)》 2008年第8期73-73,共1页
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 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认识论出发,我们不难分析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有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片面的、表层的、非本质的,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学生 感性认识 认识的本质 认识过程 抽象思维 物理知识 认识阶段
下载PDF
从井冈山斗争到遵义会议 党内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史
19
作者 张华 《党史博采(下)》 2018年第11期8-9,共2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到不断发展的曲折历程。受到中国革命复杂的客观环境、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党的理论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到不断发展的曲折历程。受到中国革命复杂的客观环境、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党的理论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两个过程呈现出不完全同步性。从井冈山的斗争到遵义会议之前这一时期,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尤为曲折和复杂。通过对这一历史轨迹的系统梳理,有助于党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当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认识阶段 启示
下载PDF
试论意志在认识过程中的功能
20
作者 郑仓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86年第2期59-64,共6页
我国哲学界过去对认识论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阶段的划分,重视认识中的逻辑思维成份。这种研究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研究仅文是从宏观上把握认识活动过程总画面的一般性质,而很少考察认识的内在过程和发... 我国哲学界过去对认识论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阶段的划分,重视认识中的逻辑思维成份。这种研究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研究仅文是从宏观上把握认识活动过程总画面的一般性质,而很少考察认识的内在过程和发生机制,特别足没有具体分析认识中非逻辑思维的成份及其功能,因而不免带有一定的笼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过程 功能 非逻辑思维 意志 认识阶段 活动过程 认识 哲学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