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3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泉 陆海英 +4 位作者 王怡 刘韵霄 余家琴 田丰兆 李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但是国内,尤其是西部尚缺乏相关实践。目的评估通过远程医疗管理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与传统治疗相结合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通气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及5个联合社区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长期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口服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分别在基线时及干预1、3、6个月后记录患者的肺功能、博格评分(Borg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QOL评分。结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线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间对FEV_(1)%pred、FEV_(1)/FVC、6MWT水平、QOL评分中呼吸困难、情绪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干预后1个月时(P<0.05)。结论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康复,干预3、6个月后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呼吸锻炼 呼吸功能试验 远程医疗
下载PDF
《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筛查: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推荐声明》解读
2
作者 曾凌枫 张慧 +4 位作者 雷思 卓慧 叶云 许琰 罗荧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2-1416,共5页
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紧密相关。尽管OSAHS对全球人民的健康有着广泛影响,OSAHS的筛查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率仍不高。在此背景下,美... 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紧密相关。尽管OSAHS对全球人民的健康有着广泛影响,OSAHS的筛查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率仍不高。在此背景下,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最近发布了一项最新的成年人OSAHS筛查推荐,以帮助更多人识别和治疗潜在的睡眠呼吸障碍。本文将解读最新推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成年人OSAHS筛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 筛查 成年人
下载PDF
川陈皮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3
作者 陈家亮 李琪 +5 位作者 周向东 陈小妹 刘峰 刘畅 钟有清 李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02,共8页
目的:探讨川陈皮素(NO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阐明其对内质网应激(ERS)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OB组、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组和NOB+4-... 目的:探讨川陈皮素(NO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阐明其对内质网应激(ERS)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OB组、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组和NOB+4-PBA组,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采用烟熏联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建立COP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50 mg·kg^(-1)·d^(-1)Nob或0.35 g·kg^(-1)·d^(-1)4-PBA)干预,每天1次,连续干预4周。完成药物干预后,采用小动物呼吸机和血气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指标[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气道阻力(RL)]和动脉血气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_(2))];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气道杯状细胞内黏蛋白5AC(MUC5AC)、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UC5AC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MUC5AC和ERS相关蛋白肌醇依赖酶1α(IRE1α)、转录激活因子6(ATF6)、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气道杯状细胞大量增生,Cdyn和PaO_(2)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RL和PaCO_(2)水平明显升高(P<0.05),BALF中MUC5AC、IL-1β、TNF-α和IL-6水平及肺组织中MUC5AC、IRE1α、ATF6、CHOP以及GRP7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4-PBA组和NOB+4-PBA组大鼠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以及肺气道杯状细胞增殖情况均有明显缓解,且BALF中IL-1β、TNF-α和IL-6水平及肺组织中MUC5AC、IRE1α、ATF6、CHOP以及GRP7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NOB+4-PBA组大鼠的缓解效果最佳。结论:NOB能有效缓解COPD大鼠肺气道黏液高分泌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S介导的MUC5AC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内质网应激 气道黏液
下载PDF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推荐意见》更新与解读
4
作者 杨梓钰 张瑞 +4 位作者 廖晓阳 雷弋 贾禹 杨荣 李东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61-1665,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亦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且极大部分诊断不足。COPD筛查是否可以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并改善患者预后?2022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亦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且极大部分诊断不足。COPD筛查是否可以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并改善患者预后?2022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针对无症状成年人,通过评估最新研究证据并分析COPD筛查的获益和危害,更新发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推荐意见》(以下简称推荐)。基于有限的证据,USPSTF提出了D级推荐(中度确定筛查没有净获益),不推荐对无症状成年人进行COPD筛查,该推荐与2016版一致。本文将总结分析该推荐的核心要点及其对我国全科医生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 筛查 推荐 解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分析及未来10年发病预测
5
作者 王文星 王璐 +3 位作者 邬超 戴江红 蒋红 高发水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目的了解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患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情况,为评估和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预防治疗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 目的了解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患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情况,为评估和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预防治疗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研究分析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等情况。采用贝叶斯-时期-队列分析(BAPC)方法,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结果相对于1990年,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患病率增长35.44%,标化患病率减少27.16%,粗发病率增长38.31%,标化发病率减少28.52%,粗死亡率减少30.59%,标化死亡率减少70.08%。1990-2019年中国人群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YLL率由3281.48/10万降至862.37/10万,YLD率由330.33/10万降至240.40/10万,DALY率由3611.81/10万降至1102.77/10万。2019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ALY率相比于1990年降低66.56%,女性DALY率相比于1990年降低71.87%。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发病率预计呈下降趋势,2030年男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31.97%,女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27.69%。结论1990-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人口造成的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患病情况和死亡情况来看,发病及死亡人数较多,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发病率在下降,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进行早筛查、早预防和早治疗,及广泛开展慢阻肺相关知识普及,对于做好COPD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负担 发病预测 伤残调整寿命年 贝叶斯-时期-队列分析
下载PDF
不同低密度衰减区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高思洁 陈泽霖 +2 位作者 武思羽 王正 孟爱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8-1474,共7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异质性疾病,哮喘-COPD重叠(ACO)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相关临床特征,部分患者无法配合行肺功能检查,难以判断气流受限程度。目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及ACO患者不同低密度衰减区(LAA)分级的临床资料,分...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异质性疾病,哮喘-COPD重叠(ACO)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相关临床特征,部分患者无法配合行肺功能检查,难以判断气流受限程度。目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及ACO患者不同低密度衰减区(LAA)分级的临床资料,分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与LAA分级的关联性,为肺功能检查受限患者提供参考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及ACO患者的临床资料,LAA≥2级归为肺气肿型,LAA<2级归为支气管炎型,共分为4组:(1)支气管炎型AECOPD组(84例):LAA 0级33例和LAA 1级51例;(2)肺气肿型AECOPD组(150例):LAA 2级55例、LAA 3级63例和LAA 4级32例;(3)支气管炎型ACO组(59例):LAA 0级26例和LAA 1级33例;(4)肺气肿型ACO组(47例):LAA 2级21例、LAA 3级17例和LAA 4级9例。比较AECOPD和ACO患者各组及组内不同LAA分级患者的临床特点。ACO患者及AECOPD患者的FEV_(1)%pred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支气管炎型AECOPD组比,肺气肿型AECOPD组BMI、氧合指数(PaO_(2)/FiO_(2))、FEV_(1)%pred更低,吸烟量、男性、吸烟比例更高(P<0.05)。支气管炎型AECOPD组:与LAA 0级组比,LAA 1级患者BMI、FEV_(1)%pred、PaO_(2)/FiO_(2)、血清白蛋白(ALB)更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介素(IL)-6更高(P<0.05)。肺气肿型AECOPD组:与LAA4级患者相比,LAA3级患者年龄、BMI、FEV_(1)%pred更高,LAA2级患者BMI、FEV_(1)%pred更高,住院天数更短;LAA 3级患者NLR、hs-CRP、FEV_(1)%pred高于LAA 2级(P<0.05)。与支气管炎型ACO组相比,肺气肿型ACO组年龄、吸烟量、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更高,BMI、FEV_(1)%pred更低(P<0.05)。支气管炎型ACO组:与LAA 1级患者相比,LAA 0级患者应用全身激素、激素总量更高,FEV_(1)%pred更低(P<0.05)。肺气肿型ACO组:LAA 4级组FEV_(1)%pred低于LAA3级和LAA2级,LAA3级患者FEV_(1)%pred低于LAA2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COPD和ACO患者LAA分级与FEV_(1)%pred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AECOPD和ACO患者中,LAA分级不同,临床特征不同。ACO患者LAA 1级比LAA 0级对激素更不敏感。LAA分级与FEV_(1)%pred呈负相关,LAA分级可以为肺功能检查受限的AECOPD和ACO患者在评估气流受限程度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低密度衰减区 肺气肿 多重线性回归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林珂 张琦婉 +4 位作者 俞颖 吕利杰 毛山 谷伟 叶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门诊访视的11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门诊访视的11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呼吸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改良版英国医院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结果干预后,两组SGRQ、m MRC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RAHP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提高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具有较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个案管理模式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
8
作者 许丹 王华 +3 位作者 霍换换 韩东刚 周琦 孙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患者49例为OSA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分度,轻度12例,中度9例,重度28例,同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患者49例为OSA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分度,轻度12例,中度9例,重度28例,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无打鼾史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I技术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组右房容积指数(RAVI)显著增大(P=0.04),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tv)显著升高(P=0.02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减低(P=0.047),组织多普勒(TDI)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显著减低(P=0.014)。OSA组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P=0.036)和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P=0.039)显著减低。轻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重度组RV-GLS(P=0.002)、RV-FWLS(P=0.030)显著减低,重度组RVFW基底段纵向应变(P=0.033)、心尖段纵向应变(P=0.028)显著减低,两组RVFW中间段纵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均出现异常改变,2D-STI可早期发现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收缩功能呈减低趋势,右心室纵向应变可作为临床重要的参数,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配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张净 谭春婷 +2 位作者 王珊 石赟 陈颖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配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配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2 mg/次,2次/d)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呼气峰值流速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配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并发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动脉血气、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下载PDF
重力参数对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减振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超 侯炳坤 +2 位作者 黑晓涛 王雷 陈天宁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167,共7页
针对非阻塞性颗粒阻尼(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NOPD)在微重力、超重及离心等非常态环境中减振效果较差的问题,采用重力加速度表征这些非常态物理环境,利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研究重力参数对NOPD减振特性... 针对非阻塞性颗粒阻尼(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NOPD)在微重力、超重及离心等非常态环境中减振效果较差的问题,采用重力加速度表征这些非常态物理环境,利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研究重力参数对NOPD减振特性的影响,同时还分析NOPD最优填充比及最优粒径比等结构参数在不同重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重力加速度在0.7~1.0 g之间时NOPD减振效果最好。在微重力环境下,当重力参数变化时,NOPD最优填充比为0.85,最优粒径比为0.45。而当重力加速度大于1 g时,NOPD最优填充比及最优粒径比均随重力加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其最优范围也均有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阻塞性颗粒阻尼 非常态物理环境 重力参数 填充比 粒径比
下载PDF
噻托溴铵能倍乐?和噻托溴铵吸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满意度和偏好度研究
11
作者 时国朝 林英翔 +6 位作者 郭禹标 杨汀 郑则广 王玮 王刚 宋元林 陈荣昌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比较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噻托溴铵能倍乐■(软雾剂)与噻托溴铵吸乐■(干粉剂)吸入装置的满意度及偏好。方法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交叉研究。将中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分为能倍乐■-吸乐■组与吸乐■-能倍乐■组,用患... 目的比较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噻托溴铵能倍乐■(软雾剂)与噻托溴铵吸乐■(干粉剂)吸入装置的满意度及偏好。方法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交叉研究。将中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分为能倍乐■-吸乐■组与吸乐■-能倍乐■组,用患者满意度和偏好调查问卷(PASAPQ)比较两组治疗第8周时PASAPQ的性能评分、PASAPQ总评分、表达偏好的患者比例、PASAPQ的总体满意度评分及治疗后愿意继续使用的得分。结果共纳入71例COPD患者,其中能倍乐■-吸乐■组36例,吸乐■-能倍乐■组35例。基线资料显示两组性别、年龄,肺功能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既往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的使用百分比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第8周时,PASAPQ性能评分、总评分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在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第8周时,35例(50.7%)患者偏好使用能倍乐■,26例(37.7%)患者偏好使用吸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结论COPD患者对两种装置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掌握能倍乐■的操作方法后,有偏好使用能倍乐■的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吸入装置 患者满意度和偏好度
下载PDF
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特征及结局指标研究
12
作者 王婧 王慧 +7 位作者 宋仕群 吉广荷 郭亚坤 要丹柠 赵书晗 李多多 夏如玉 张立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背景口服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相关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尚未得到统一和规范。目的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以口服中药为AECOPD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结其文献特征和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 背景口服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相关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尚未得到统一和规范。目的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以口服中药为AECOPD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结其文献特征和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治疗AECOPD临床试验设计和结局指标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取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和临床试验注册方案,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2022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选择情况进行描述。结果纳入578篇文献,包含574篇已报告试验结果的RCT及4个临床试验注册方案。574篇RCT共纳入51508例患者。88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患者的疾病分级,361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中医证型,6篇文献报告了盲法,6篇文献提及了随访。纳入文献共涉及4030个结局指标,单篇文献结局指标数量范围为1~24个。按照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将其归为8个指标域: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测、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安全性评价、其他,报告率最高的指标域是理化检测,报告频次排名前5位的结局指标项目是:有效率(11.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7.5%)、中医症状/证候评分(7.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6.8%)、用力肺活量(4.6%)。445篇文献报告了有效率的组成,报告率排名前5位的研究指标依次为症状(423篇)、体征(281篇)、中医证候评分(203篇)、实验室检查(89篇)、肺功能(71篇)。结论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涉及的结局指标数量多、范围广,纳入的文献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口服中药对AECOPD患者的症状体征、理化检测指标、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价和安全性结局等方面的影响。但结局指标的选择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结局指标主次不清;主要关注替代终点,对临床终点的关注不足;对卫生经济学指标关注不足;有效性参考来源不一、判断标准不一。研究者可参考已发表的核心指标集,合理设计结局指标,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疾病加重期 随机对照试验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面部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头影测量研究
13
作者 潘利平 张静 +3 位作者 林红艳 张珂 张凌云 柳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8-91,100,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面部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OSAS患儿纳入OSAS组,另选取未接受过耳鼻喉科、正畸或语言治疗的78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2组儿童均接受耳鼻喉科评估和头...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面部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OSAS患儿纳入OSAS组,另选取未接受过耳鼻喉科、正畸或语言治疗的78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2组儿童均接受耳鼻喉科评估和头影测量,且OSAS组患儿接受夜间多导睡眠描记(PSG)检查。结果面部头影测量结果显示,OSAS组面部前高度(N-Me)、面部前下高度(ANS-M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面部上前高度(N-ANS)、面部后部总高度(S-Go)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测量结果显示,OSAS组舌骨点至下颌平面的垂直距离(HyS)、舌骨体之最前上方至第三颈椎之最前下点的线性距离(C3-H)、舌骨最前点(Dh-H)、舌骨最前点至腭平面的垂直距离(HyMP)、舌骨最后点(Dv-H)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儿童,OSAS患儿面部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变化,表现为N-Me和ANS-Me增加,HyS、C3-H、HyMP、Dh-H、Dv-H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面部形态 舌骨位置 头影测量 多导睡眠描记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
14
作者 万引 况卫丰 +4 位作者 陈轩 曾招军 张爱妹 李赞华 熊国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IL)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白介素(IL)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为COPD患者,观察组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IL-2、IL-10、IL-17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2、IL-10、IL-17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682,P=0.021),IL-10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14,P=0.013),IL-17与肺动脉压力无明显相关性(r=0.171,P=0.152)。结论IL-2、IL-10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关,IL-17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白介素-2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下载PDF
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朱小川 储德节 +3 位作者 曹蕾蕾 沈晔婧 俞静 方子睿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究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血压水平、认知和嗜睡评定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AHI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数值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的数值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干预组的血压水平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有提升,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均有下降,且干预组患者的MoCA和ESS量表评分升高、下降幅度均超过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和躯体功能指标均有提升,且干预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气道正压通气能有效降低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AHI指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诺莫图模型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吕培瑾 李书阅 +1 位作者 蒋云书 董亮亮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筛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子,验证以此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6∶4的比例,采用... 目的筛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子,验证以此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6∶4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集(n=225)与验证集(n=149)。分析VAP的影响因素,建立诺莫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VAP组病人年龄[(70.56±6.33)岁比(68.01±6.06)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0.44±6.89)分比(12.20±4.60)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7.65±3.32)分比4.12±1.82)分]、有吸烟史比例(71.9%比54.8%)、合并基础疾病≥3种比例(45.6%比18.5%)、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比例(63.2%比40.5%)、呼吸机通气时长≥4 d比例(77.2%比40.5%)、再次插管比例(80.7%比46.4%)较非VAP组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合并基础疾病≥3种(OR=2.78,P=0.027)、APACHEⅡ评分(OR=9.46,P<0.001)、SOFA评分(OR=2.99,P=0.010)、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OR=2.71,P=0.015)、呼吸机通气时长≥4 d(OR=3.24,P=0.006)、再次插管(OR=3.65,P=0.004)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建模集及验证集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校准度较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CI:(0.82,0.93)]、0.83[95%CI:(0.75,0.92)]。结论通过合并基础疾病≥3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呼吸机通气时长≥4 d、再次插管等危险因素建立的诺莫图模型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VAP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抗菌药 危险因素 诺莫图
下载PDF
GRE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0 TGF-β_(1) sPD-1和sPD-L1表达水平及临床表现的影响
17
作者 许腾 郝立君 +1 位作者 刘红春 崔彦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RE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sPD-1配体(sPD-L1)表达水平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RE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sPD-1配体(sPD-L1)表达水平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04例COPD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合并反流性疾病,将其分别纳入合并组、未合并组。对比两组肺功能、IL-10、TGF-β_(1)、sPD-L1和sPD-1表达水平及临床表现差异。结果:104例COPD患者中,32例合并GERD,占30.77%。合并组IL-10低于未合并组,其TGF-β_(1)、sPD-1、sPD-L1均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FEV1、FEV1/FVC、FEV1%均低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CASA-Q问卷咳嗽症状、咳嗽影响、咳痰症状、咳痰影响评分,以及mMRC评分和SGRQ问卷各项目评分、总分均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1/3的COPD患者合并GERD,且GERD与患者更为强烈的炎症反应和sPD-1、sPD-L1高表达有关,并伴有更差的肺功能和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反流性疾病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
下载PDF
阻塞性冠心病患者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分析
18
作者 杨飞 陈蓉 +5 位作者 杨智翔 杨越 庞智英 贾鹏 崔书君 王大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205支冠状动脉,依据冠状动脉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值,将冠状动脉分为FFR_(CT)异常组(FFR_(CT)≤0.80,117支)和FFR_(CT)正常组(FFR_(CT)>0.80,88支)。比较两组高危斑块特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危斑块特征对FFR_(CT)异常的影响。结果FFR_(CT)异常组正性重构(PR)、低密度斑块(LAP)发生率显著高于FFR_(CT)正常组(P<0.05)。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LAP、PR是促进FFR_(C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TA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LAP、PR与FFR_(CT)异常发生密切相关,该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识别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冠心病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血流储备分数 高危斑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张秀丽 刘涵 乔慧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血氧饱和度(SO_(2))]、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FVC、PEF及FEV1/FVC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O_(2)、SO_(2)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CO_(2)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h1/Th2和Th17/Treg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相比,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片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气分析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徐静 潘昱 +1 位作者 严美爱 卢钰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 探究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OSAS合并冠心病... 目的 探究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OSAS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采用下颌前伸式阻鼾器辅助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改善率、睡眠参数[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睡眠],计算N1期、N2期、N3期以及REM期与总睡眠时间的比例。记录呼吸参数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平均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检测记录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浓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AHI显著降低[(8.65±2.64)次/h vs.(26.87±4.21)次/h,P<0.05],SaO2显著升高(92.76%±12.84%vs. 86.64%±12.51%,P<0.05),hs-CRP浓度显著降低[(6.13±0.32)mg/L vs.(4.92±0.41)mg/L,P<0.05],血清TNF浓度显著降低[(13.27±3.62)μg/L vs.(21.62±4.12)μg/L,P<0.05],REM、N2以及N3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升高,N1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照组中,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前伸式阻鼾器治疗老年OSAS合并冠心病患者能有效增加上气道截面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血氧浓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下颌前伸式阻鼾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氧浓度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