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7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阻塞比下甲烷泄爆峰值超压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1
作者 程建华 郭亚鹏 +1 位作者 何况 顿志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1-1617,共7页
为探究天然气泄爆过程内部压力变化规律,利用10 L有机玻璃管道试验装置进行了系列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试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管道末端阻塞以及中部阻塞两种工况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时管内峰值超压、峰值超压持续时间、Helmholtz... 为探究天然气泄爆过程内部压力变化规律,利用10 L有机玻璃管道试验装置进行了系列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试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管道末端阻塞以及中部阻塞两种工况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时管内峰值超压、峰值超压持续时间、Helmholtz振荡升压速率随泄爆面积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末端阻塞工况下前峰和后峰峰值超压均随着泄爆面积的减小而升高,而中部阻塞工况下位于爆炸腔体外传播管道内部后峰峰值超压随着泄爆面积的减小而不断降低;峰值超压持续时间方面,前峰超压持续时间与泄爆面积关系不大,后峰超压持续时间受泄爆面积影响明显;中部阻塞及末端阻塞两种工况下爆炸升压速率变化情况不具有一致性,中部阻塞时爆炸升压速率随阻塞率先增大后减小,60%阻塞率时出现极大值。末端阻塞时爆炸升压速率随阻塞率先减小后增大,60%阻塞率时出现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空气预混 泄爆过程 压力变化 超压持续时间 升压速率 阻塞比 峰值超压
下载PDF
真空管道中阻塞比对列车空气阻力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晓 张殿业 张耀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538,共4页
本文基于粘性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运用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软件FLUENT对不同的真空管道阻塞比条件下,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速度下车体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进行数值仿真,得出真空管道内阻塞比对列车空气阻力的影响规... 本文基于粘性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运用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软件FLUENT对不同的真空管道阻塞比条件下,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速度下车体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进行数值仿真,得出真空管道内阻塞比对列车空气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管道内,阻塞比越大,列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也越大;阻塞比较小时,阻塞比的变化对列车所受到的阻力的影响较小,但是当阻塞比较大时,列车所受阻力急剧上升;真空管道运输具有快速、高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比 空气阻力 数值仿真 真空管道运输
下载PDF
隧道阻塞比对列车进入隧道产生的气动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英学 高波 +1 位作者 杨奎 张兆杰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2,共3页
高速列车在进出隧道时,会形成压缩波和微压波,引起车厢内压力变化并在隧道出口形成噪声,对乘客及环境造成影响。隧道阻塞比对气动效应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高速列车模型实验系统,对列车进入隧道所形成的压缩波、微压波进行了测... 高速列车在进出隧道时,会形成压缩波和微压波,引起车厢内压力变化并在隧道出口形成噪声,对乘客及环境造成影响。隧道阻塞比对气动效应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高速列车模型实验系统,对列车进入隧道所形成的压缩波、微压波进行了测试分析,验证了压缩波的隧道阻塞比影响系数值,初步确定了阻塞比与微压波压力的理论关系,依据实验结果,确定了微压波的阻塞比影响系数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隧道 微压波 阻塞比
下载PDF
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姜学鹏 张剑高 丁玉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6,共7页
分析阻塞比对临界风速的影响,采用1∶20缩尺隧道模型,在火源功率为5.88kW时,对9种不同阻塞比的临界风速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车辆阻碍物时临界风速明显降低,并随着阻塞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比例略小于阻塞比;对临界风速的测... 分析阻塞比对临界风速的影响,采用1∶20缩尺隧道模型,在火源功率为5.88kW时,对9种不同阻塞比的临界风速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车辆阻碍物时临界风速明显降低,并随着阻塞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比例略小于阻塞比;对临界风速的测量值进行数据拟合得到阻塞比修正系数为0.548,从而提出考虑阻塞比时临界风速的计算公式;对比分析本实验所得与既往研究所得临界风速减小比例与阻塞比的关系,认为火源燃烧面高度、火源位置(火源与阻碍物的相对位置关系、火源在阻碍物内/外部)和车辆侧壁开口面积是导致有车辆阻碍物时临界风速减小比例与阻塞比关系不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临界风速 阻塞比 火源位置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环境风洞阻塞比对冷却模块空气侧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宏朝 单希壮 杨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2-1376,共5页
为研究不同环境风洞阻塞比对冷却系统试验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建立1:1环境风洞模型及整车模型,分析不同阻塞比下冷却模块空气侧流场及前端的速度轮廓.结果表明:随着阻塞比增高,散热器表面风速分布发生变化,而其速度均匀性变化不大,当... 为研究不同环境风洞阻塞比对冷却系统试验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建立1:1环境风洞模型及整车模型,分析不同阻塞比下冷却模块空气侧流场及前端的速度轮廓.结果表明:随着阻塞比增高,散热器表面风速分布发生变化,而其速度均匀性变化不大,当阻塞比大于0.486时,通过散热器的冷却空气流量有明显下降,降幅达5%;车辆前端的速度轮廓由于阻塞效应的存在发生偏移,且不同区域的偏移量并不一致.因此,对于环境风洞需要根据不同的试验目标进行阻塞比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洞 阻塞比 冷却模块 空气侧流场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阻塞比对地铁隧道烟气流速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小龙 陈长坤 +1 位作者 陈杰 康朋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采用FDS模拟技术研究地铁隧道截面阻塞比和隧道截面形状对临界通风速率、临界通风下顶棚最高温度分布及列车周围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塞比增加,圆形截面隧道的烟气流速增大,矩形隧道的先增大后减小,且圆形的大于矩形;阻塞比增加... 采用FDS模拟技术研究地铁隧道截面阻塞比和隧道截面形状对临界通风速率、临界通风下顶棚最高温度分布及列车周围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塞比增加,圆形截面隧道的烟气流速增大,矩形隧道的先增大后减小,且圆形的大于矩形;阻塞比增加,临界通风速率减小,且当阻塞比相同时,圆形截面的临界通风速率大于矩形截面;在临界通风速率下,阻塞比对隧道顶棚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列车着火位置上部,且随着阻塞比的增加,隧道顶棚最高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截面形状 阻塞比 隧道火灾 临界风速 温度分布
下载PDF
不同阻塞比下真空管道磁浮交通气动热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银龙 王潇飞 +2 位作者 张琨 彭方进 邓自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403,共10页
目前,高速铁路提速面临着轮轨粘着、空气阻力、气动噪声和横风失稳等挑战,将磁悬浮与封闭的低真空管道结合可以极大的突破地面轨道交通的速度极限。然而磁浮列车运行在管道内部,类似活塞运动,会使管道内部的流场更为复杂,气动热问题会... 目前,高速铁路提速面临着轮轨粘着、空气阻力、气动噪声和横风失稳等挑战,将磁悬浮与封闭的低真空管道结合可以极大的突破地面轨道交通的速度极限。然而磁浮列车运行在管道内部,类似活塞运动,会使管道内部的流场更为复杂,气动热问题会更加显著。本文基于三维、定常、可压缩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两方程湍流模型以及风洞模型中气流相对于列车运动的原理模拟了高速磁浮列车在管道中的运动。通过数值计算,探究了磁浮列车以1000 km/h速度运行在初始气压为0.1 atm的管道内,不同阻塞比对管道内气动热环境、列车气动力以及流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随着阻塞比增加,总阻力增加,列车车身表面温升逐渐增大;在列车头部驻点处出现较高的温度,且头部的温度变化较大,列车尾部处于低温区,其表面的温度较低,列车表面的最低温度出现在尾部;在列车尾部出现了局部超音速区,产生较大的激波,该区域的气流温度会出现大幅降低,当气流通过激波后,温度又大幅上升。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真空管道磁浮交通在选取不同阻塞比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磁悬浮 气动热 阻塞比
原文传递
阻塞比对氢-空预混火焰加速影响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福水 李率毅 +2 位作者 张小玉 黎一锴 吴晗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在顶置点火定容燃烧弹内布置网孔板,通过火焰传播路径上的孔板诱导实现火焰加速。利用纹影法和压力采集系统,研究了阻塞比对氢-空预混气孔板诱导火焰加速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阻塞比的增加可增大孔板对火焰的扰动,使火焰传播速度... 在顶置点火定容燃烧弹内布置网孔板,通过火焰传播路径上的孔板诱导实现火焰加速。利用纹影法和压力采集系统,研究了阻塞比对氢-空预混气孔板诱导火焰加速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阻塞比的增加可增大孔板对火焰的扰动,使火焰传播速度大幅增加;任意初始工况下均存在一个最佳阻塞比使燃烧持续期达到最短,在试验范围内,较低初始压力、较小当量比和较高初始温度的最佳阻塞比为0. 90,其余工况的最佳阻塞比均在0. 84;孔板诱导燃烧加速的效果非常显著,在试验工况范围内,各阻塞比孔板诱导下的燃烧持续期均缩短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比 定容燃烧弹 诱导湍流 燃烧特性 氢气
下载PDF
阻塞比对开口式风洞喷口风速测量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贾青 黄磊 +1 位作者 鞠树彬 杨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41-1647,共7页
以1∶15的3/4开口回流式模型风洞为研究对象,通过放置不同比例大小的Ahmed body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阻塞比对于喷口法和驻室法这两种喷口风速测量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阻塞比工况下,虽然驻室法测量误差稍大... 以1∶15的3/4开口回流式模型风洞为研究对象,通过放置不同比例大小的Ahmed body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阻塞比对于喷口法和驻室法这两种喷口风速测量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阻塞比工况下,虽然驻室法测量误差稍大于喷口法测量误差,但驻室法对于修正系数的敏感度明显低于喷口法,即驻室法可使用更少的修正系数修正更多的工况,更易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数值仿真 阻塞比 喷口法 驻室法 误差修正
下载PDF
阻塞比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半横向排烟方式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常琳 孟双双 张荣国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年第5期71-73,共3页
列车在不同高度的地铁区间隧道中行驶时,会形成不同的阻塞比(列车的横断面积与隧道横断面积的比值)。论文利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同一列车在3种不同高度隧道中形成不同阻塞比的模型。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 列车在不同高度的地铁区间隧道中行驶时,会形成不同的阻塞比(列车的横断面积与隧道横断面积的比值)。论文利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同一列车在3种不同高度隧道中形成不同阻塞比的模型。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在每种阻塞比下改变排烟风速,对能够反映半横向排烟方式排烟效果的隧道内烟气蔓延情况、人眼特征高度处的温度和CO浓度、顶棚温度等各项指标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和分析,并总结不同阻塞比下排烟风速的改变对半横向排烟方式排烟效果的影响,以及时对排烟条件作出调整,达到更好的排烟效果,为地铁区间隧道的排烟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隧道 半横向排烟 数值模拟 阻塞比 排烟效果
下载PDF
阻塞比对风洞试验结果的影响及修正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啟明 《建设科技》 2014年第11期97-98,共2页
风洞试验中,阻塞比的大小对于试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不同比例的模型测试研究,得到了阻塞比对建筑表面正负压的分布的影响,供试验参考。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阻塞比 干扰系数 CAARC标准模型
下载PDF
管道类结构中障碍物阻塞比对可燃液体蒸气爆燃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陈长坤 张宇伦 赵小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46-2755,共10页
为探究可燃液体蒸发扩散诱导的非均匀蒸气浓度分布下障碍物阻塞比对管道类结构爆燃特性影响,利用矩形截面管道模型开展爆燃实验。采用高速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测量并记录爆燃火焰和压强的传播过程。在障碍物宽高比固定的条件下,研究阻塞... 为探究可燃液体蒸发扩散诱导的非均匀蒸气浓度分布下障碍物阻塞比对管道类结构爆燃特性影响,利用矩形截面管道模型开展爆燃实验。采用高速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测量并记录爆燃火焰和压强的传播过程。在障碍物宽高比固定的条件下,研究阻塞比对火焰传播速度、压强和出口位置CO体积分数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边缘对火焰前沿的剪切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火焰传播加速。火焰传播速度随阻塞比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最大传播速度为97.5 m/s。爆燃压强的变化趋势与火焰传播速度的类似,当达到当前实验条件下的临界阻塞比0.40时,爆燃压强达到峰值。最大压强和爆炸威力指数均表现出随障碍物阻塞比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此外,管道结构洞口处CO体积分数随阻塞比增大而呈单调增大趋势,最高CO体积分数达到73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长管道类结构 蒸气爆燃 阻塞比 火焰传播速度 爆燃压强
下载PDF
阻塞比对竖直管道中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小超 郑立刚 +4 位作者 于水军 王亚磊 李刚 杜德朋 窦增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168,共10页
在自行搭建的竖直透明管道喷粉平台中开展了铝粉尘爆炸实验研究,通过对铝粉爆炸火焰锋面演化及压力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泄爆口阻塞比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塞比对较小粒径铝粉爆炸火焰锋面结构影响较大。管道中爆... 在自行搭建的竖直透明管道喷粉平台中开展了铝粉尘爆炸实验研究,通过对铝粉爆炸火焰锋面演化及压力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泄爆口阻塞比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塞比对较小粒径铝粉爆炸火焰锋面结构影响较大。管道中爆炸超压呈双峰形式;对于较小粒径铝粉,超压双峰主导地位在拐点φ=0.4(φ为阻塞比)处发生反转,且第一波峰值与第二波峰值通过转折点时变化趋势不同,第一波峰值随阻塞比增加而升高,并以φ=0.4为拐点,斜率大大提升,而第二波峰值随阻塞比的增加先升后降,且在φ=0.4时达到最大;铝粉粒径较大时,波峰值变化趋势与小粒径类似,拐点后移至φ=0.6。最大(主导)超压峰值随阻塞比增加而增加;小粒径粉尘更容易产生危险性爆炸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比 铝粉 爆炸 管道 火焰传播 超压
下载PDF
火源功率与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变化规律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有波 吕淑然 杨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5,共6页
临界风速是隧道进行通风排烟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火源功率、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Pyro Sim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与经验公式对比分析的方式。建立隧道缩尺寸模型,并对模型网格尺寸划分进行可靠性校验,发现网格尺寸... 临界风速是隧道进行通风排烟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火源功率、隧道阻塞比对临界风速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Pyro Sim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与经验公式对比分析的方式。建立隧道缩尺寸模型,并对模型网格尺寸划分进行可靠性校验,发现网格尺寸为火源特征直径的十分之一时最可靠。结果表明:模拟临界风速与理论临界风速相吻合,临界风速随火源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火源功率大于某范围时,临界风速开始趋于稳定;临界风速受到列车对隧道阻塞作用的影响,临界风速随着隧道横截面阻塞比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小,在阻塞比达到40%时,临界风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风速 隧道火灾 阻塞比 PyroSim 纵向通风
下载PDF
基于阻塞比的真空管道交通系统流场特性初探
15
作者 贾文广 《电子世界》 2013年第11期171-171,共1页
基于粘性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建立真空管道交通系统三维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不同阻塞比下的真空管道系统内部流场,并分析其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在真空管道交通系统中,随着阻塞比的增大,气流流速也逐渐增大,其中... 基于粘性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建立真空管道交通系统三维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不同阻塞比下的真空管道系统内部流场,并分析其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在真空管道交通系统中,随着阻塞比的增大,气流流速也逐渐增大,其中,流场内气流的最高流速约为vmax=1002β2-227β+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交通 阻塞比 流场
下载PDF
天线风洞试验阻塞比的仿真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延龙 杜平安 杜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3,共5页
基于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不同进口风速,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对平板天线和抛物面天线进行风洞试验的仿真计算,分析了天线工作面及背风面的风载,在此基础上得出最佳的阻塞比范围,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实体天线... 基于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不同进口风速,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对平板天线和抛物面天线进行风洞试验的仿真计算,分析了天线工作面及背风面的风载,在此基础上得出最佳的阻塞比范围,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实体天线模型的截面积不应超过风洞试验段的4%。对于抛物面天线,只是它的阻力系数大于平板天线,但在阻力系数随阻塞比变化的趋势上是一样的。而且阻塞比对背风面载荷的影响比迎风面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阻塞比 标准κ-ε湍流模型 风载荷 仿真
下载PDF
阻塞比对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永锋 万华仙 许秦坤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41-1343,共3页
针对双车道单向行驶高速公路隧道建立基于FDS软件的隧道模型,设计无堵塞车辆、堵塞小轿车、堵塞油罐车和堵塞汽车四种工况来研究火灾时阻塞比对隧道顶部纵向延期蔓延和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堵塞小轿车对隧道内温度场分布基... 针对双车道单向行驶高速公路隧道建立基于FDS软件的隧道模型,设计无堵塞车辆、堵塞小轿车、堵塞油罐车和堵塞汽车四种工况来研究火灾时阻塞比对隧道顶部纵向延期蔓延和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堵塞小轿车对隧道内温度场分布基本无影响;堵塞油罐车和汽车时,隧道阻塞比对隧道内温度场分布均产生影响,且阻塞比越大,对隧道内温度场分布影响越大;随着与火源距离的增加,温度衰减速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比 数值模拟 烟气温度
下载PDF
水洞试验中阻塞比对阻力测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彦伟 刘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44-47,共4页
为了使表面形貌减阻效果的水洞试验结果可以模拟和预测自由边界的结果、使水洞试验中验证过的有效减阻措施可以成功运用到无限场的情况,该文采用当今最流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有水洞壁的模型试验和自由边界的无限场模型... 为了使表面形貌减阻效果的水洞试验结果可以模拟和预测自由边界的结果、使水洞试验中验证过的有效减阻措施可以成功运用到无限场的情况,该文采用当今最流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有水洞壁的模型试验和自由边界的无限场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洞试验的阻塞比不得超过25%,否则在水洞试验中验证的有效减阻措施将无法应用到自由边界的无限场。在水洞试验阻塞比的有效范围内,随着阻塞比的增大或来流速度的增大,表面摩擦系数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洞试验 阻塞比 表面摩擦系数
下载PDF
开口阻塞比对粉体抑制甲烷爆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立刚 李刚 +4 位作者 王亚磊 朱小超 窦增果 杜德朋 余明高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为了研究开口阻塞比φ对粉体抑爆特性的影响,采用质量浓度C为0、80、160、240 g/m^3的Al(OH)3和NaHCO3粉体,分别抑制具有不同φ(0、0.2、0.4、0.6、0.7、1.0)值的5 L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爆炸。实验结果表明:火焰的破碎度随粉体抑爆效... 为了研究开口阻塞比φ对粉体抑爆特性的影响,采用质量浓度C为0、80、160、240 g/m^3的Al(OH)3和NaHCO3粉体,分别抑制具有不同φ(0、0.2、0.4、0.6、0.7、1.0)值的5 L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爆炸。实验结果表明:火焰的破碎度随粉体抑爆效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超压峰值pmax、爆燃指数Kst由燃烧速率和泄爆速率共同决定。φ=0.7是每条爆炸特征参数曲线的拐点。随着φ值增加,超压峰值下降率δ先增大后减小,在0.4和0.6之间达到最大;总体上,Al(OH)3和NaHCO3两种粉体的抑爆效率相近。但在某些阻塞比下,阻塞比引起的低湍流影响着粉体颗粒的沉降行为,使得Al(OH)3抑爆效率优于NaHCO3。当粉体质量浓度从80 g/m^3增加到240 g/m^3时,热阻增加,火焰的热量不能扩散到粒子云的中心,不利于内部粒子的吸热分解,致使浓度效应越来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阻塞比 粉体质量浓度 抑爆 瓦斯爆炸
下载PDF
阻塞比对拖式吊舱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希亮 余中军 +1 位作者 刘承江 叶金铭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0,共7页
为了通过水洞试验准确预测吊舱推进器的敞水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阻塞比对拖式吊舱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首先,将不同尺度网格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网格无关性和计算模型的可信性;然后,保持吊舱模型不变,... 为了通过水洞试验准确预测吊舱推进器的敞水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阻塞比对拖式吊舱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首先,将不同尺度网格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网格无关性和计算模型的可信性;然后,保持吊舱模型不变,设置不同尺度的水洞模型,模拟了不同阻塞比对吊舱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阻塞比越小,吊舱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越接近广水域工况;进速系数J<0.8时,吊舱整体对螺旋桨进流起加速作用,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随着阻塞比的增大而增大,进速系数越大,增大值越小;随着进速系数进一步增大(J>0.8),吊舱整体对螺旋桨进流起减速作用,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随着阻塞比的增大而减小,进速系数越大,减小值越大。该研究为修正水洞试验数据、实现吊舱推进器敞水性能的准确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推进器 螺旋桨 水动力 阻塞比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