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调整方案在儿童先心病抗栓治疗中是否更优
1
作者 鲁中原 周宇子 +6 位作者 于东泽 杨帆 姜亚洲 魏嵬 朱之苑 王旭 李守军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3,39,共7页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册研究(ChiCTR2000036446)。纳入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自2020年4月~2021年4月所有行先心病手术并且需要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6岁内患儿。所有入组患儿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固定剂量组3 mg/(kg·d)和剂量调控组。剂量调控组在3剂和6剂阿司匹林后分别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AA)检测。对3剂后PAG-AA>20%者,阿司匹林加量至6 mg/(kg·d);6剂后PAG-AA仍>20%者,联用氯吡格雷0.2 mg/(k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包括死亡在内的累计血栓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比阿司匹林反应低下、血栓事件与出血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接受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3 mg/(kg·d),1次/d]连续3剂后,不同个体的PAG-AA存在较大差异。剂量调控组通过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延长阿司匹林使用时间与联合用药,整体阿司匹林反应性得到了改善,但与固定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3月接受随访期间以及最终复查时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病例的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Spearman相关性检测显示阿司匹林低反应与血栓事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与固定剂量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方案相比,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并不具有优越性,并不能显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血栓风险患儿术后早期3月内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与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率 阿司匹林 剂量 先心病 血栓事件 出血事件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对脓毒症患者疗效的影响:一项系统性评价和荟萃分析
2
作者 石朝阳 丁显飞 +2 位作者 罗永刚 韩冰 张晓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66-972,共7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综合分析阿司匹林对脓毒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 3个数据库,检索有关阿司匹林对脓毒症患者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综合分析阿司匹林对脓毒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 3个数据库,检索有关阿司匹林对脓毒症患者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主要研究结局为病死率,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以优势比(O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稳健性,使用漏斗图和Egger线性回归评估各纳入研究潜在的发表偏倚。使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篇文章(14800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包括9篇队列研究,3篇随机对照研究和2篇前瞻性研究。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脓毒症患者的30 d病死率、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P<0.05),但不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器官衰竭的发生率(P=0.308)和90 d病死率(P=0.267)。结论阿司匹林可降低脓毒症患者30 d病死率、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但不能改善脓毒症患者器官衰竭的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阿司匹林 病死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相关基因多态性在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的分布
3
作者 李六水 王飞 +2 位作者 周澳 杨青 刘宪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分析汉族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基因的基因型结果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汉族NSTEMI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分析汉族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基因的基因型结果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汉族NSTEMI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汉族NSTEMI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的方法对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3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型,研究分析其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分析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与1000 Genomes数据库中部分人群相关等位基因的分布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GPⅢa PLA2(rs5918)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为TT 97.20%、TC 2.80%、CC 0%,等位基因频率为T 98.60%、C 1.40%;PEAR1(rs12041331)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为GG 42.06%、GA 44.86%、AA 13.08%,等位基因频率为G64.49%、A 35.51%;PTGS1(rs10306114)位点上基因型均为AA(100%),未见AG或GG型。结论:在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位点上突变少见,PTGS1(rs10306114)位点上未见突变,这2个多态性位点上均以野生型纯合子为主,而PEAR1(rs12041331)位点上突变多见。本研究中部分结果与既往报道或相关数据库中收录的其他人群类似,也有部分结果与既往报道或其他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分布
下载PDF
渐进式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以有机化学实验“阿司匹林的合成”为例
4
作者 蒋卫华 周永生 滕巧巧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99-104,共6页
以有机化学实验“阿司匹林的合成”为例,通过确定思政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选择思政载体、开展思政实践活动、进行思政评价五个步骤,采取渐进式教学模式,探讨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融合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并对实验课程思政的有效... 以有机化学实验“阿司匹林的合成”为例,通过确定思政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选择思政载体、开展思政实践活动、进行思政评价五个步骤,采取渐进式教学模式,探讨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融合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并对实验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课程思政 渐进式教学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对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杜鑫 裴帅 +2 位作者 张翼 杨旭 贾晓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对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考治疗...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对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考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联用阿司匹林、西洛他唑辅助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辅助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治疗后总有效率、出血率和再闭塞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FMA评分分别为(26.73±5.22)、(62.38±14.4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41±4.67)、(50.96±1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为(50.58±6.28)U/L,明显高于对照组[(47.14±6.1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出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氯吡格雷辅助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相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进一步促进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快速恢复,还可有效改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支架成形术介入治疗 西洛他唑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杨敏 马心慧 李广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2021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2021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会关系、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粒细胞比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常规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乌拉地尔联合硫酸镁、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及对微环境炎症的影响
7
作者 王彩梅 刘继梅 寇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24-127,136,共5页
目的分析乌拉地尔联合硫酸镁、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及对微环境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乌拉地尔联合硫酸镁、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及对微环境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施乌拉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核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拉地尔联合硫酸镁、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仅能改善微环境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压控制效果,还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硫酸镁 阿司匹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微环境炎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严明 徐红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38例,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38例,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血液流动学指标和氧化酶活性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分别为(4.53±0.97)mg/L、(5.22±1.98)pg/mL、(60.28±2.78)ng/mL,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80、7.789、22.697,P均<0.05);同时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分别为(1.12±0.02)mPa·s、(58.42±5.13)%、(3.01±0.56)mPa·s,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95、7.239、4.484,P均<0.05);除此之外,观察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氧化氢酶指标分别为(74.56±2.95)kU/L、(3.24±1.11)nmol/mL、(26.28±5.71)IU/mL,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87、3.131、5.746,P均<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氧化酶活性指标恢复到正常值,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死 血清炎性因子 血液流动学 氧化酶活性指标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高脂血症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
9
作者 王磊 王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高脂血症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并ACS患者6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高脂血症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并ACS患者6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进行常规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D)],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Cr水平与2组BUN水平低于治疗前,2组CK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SCr水平及2组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BUN、ALT、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或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χ^(2)=4.026,P=0.045)。结论 高脂血症并ACS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更为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促进心功能改善,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瑞舒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原文传递
丹蒌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杨博 司小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丹蒌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9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蒌... 目的观察丹蒌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9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蒌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炎症介质、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介质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丹蒌片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心功能 炎症介质
下载PDF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5点
11
作者 方健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2期31-31,共1页
1.阿司匹林什么时间服药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餐前1小时服药效果最佳。目前使用的阿司匹林基本都是肠溶剂型,如肠溶片的特点是通过在片剂外边添加耐酸物质,使其不被胃酸溶解,到达肠道才溶解释放,对胃部的损伤相对而言小很多,因此不必... 1.阿司匹林什么时间服药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餐前1小时服药效果最佳。目前使用的阿司匹林基本都是肠溶剂型,如肠溶片的特点是通过在片剂外边添加耐酸物质,使其不被胃酸溶解,到达肠道才溶解释放,对胃部的损伤相对而言小很多,因此不必像普通片剂那样强调饭后服药。而空腹服药可以使药物快速通过胃并进入肠道,避免食物中碱性成分对药物的干扰破坏。如果食物碱性物质过多,反而可能提前让阿司匹林从肠溶片释放,导致胃部黏膜受药物刺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普通片剂 药物刺激 肠溶片 碱性物质 碱性成分 干扰破坏 肠道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12
作者 李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8-0021,共4页
对比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于冠心病患者治疗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因为冠心病症状发作进而于我院接受干预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对照研究开展所需的全部观察对象;按照药物干预方案的差异,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 对比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于冠心病患者治疗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因为冠心病症状发作进而于我院接受干预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对照研究开展所需的全部观察对象;按照药物干预方案的差异,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1、2组;1组患者以阿司匹林为主要干预药物;2组则以硫酸亲氯吡格雷作为主要干预药物;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因为药物干预出现风险的人数占比、心脏功能、血液流变学。结果 2组患者发生风险的人数占比略低于对照组,P>0.05;其LVEF、LVEDD、LVESD功能整体上优于1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相对于1组患者处于更健康水平,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的药物干预中,较之于常见的阿司匹林,硫酸亲氯吡格雷药物干预不会对于患者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和血液粘稠,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干预 阿司匹林 硫酸亲氯吡格雷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5-0098,共4页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将以2022年1-2023年1-1月84名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独口服阿斯匹林和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治疗,分成观察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将以2022年1-2023年1-1月84名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独口服阿斯匹林和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治疗,分成观察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NIHSS积分、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 NIHSS评分较低, Barthel指数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 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载PDF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疗效
14
作者 杨峰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和观察组(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每组47例,比较应用效...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和观察组(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每组47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效果要优于单一用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安全性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 有效率 不良反应 NIHSS评分
下载PDF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5点
15
作者 方健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期34-35,共2页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同时也是最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百余年。但在阿司匹林通过预防血栓形成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出血等副作用也值得关注。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同时也是最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百余年。但在阿司匹林通过预防血栓形成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出血等副作用也值得关注。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必须知道正确的服用方法和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笔者整理了5个用药重点,通过问答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心血管疾病防治 服用方法 长期服用 用药过程 副作用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化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周帅 李根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于脑...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于脑卒中发生6h内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溶栓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神经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提升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神经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咀嚼片的稳定性试验
17
作者 白莉霞 刘希望 +5 位作者 杨亚军 李世宏 秦哲 葛闻博 许笑 李剑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考察不同因素对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 AEE)咀嚼片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剂临床应用、贮存及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考察不同因素对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 AEE)咀嚼片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剂临床应用、贮存及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AEE咀嚼片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重量差异、脆碎度、有关物质含量及溶出度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和主成分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结果显示,影响因素试验及加速试验条件下,AEE咀嚼片的各项考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长期试验中除AEE咀嚼片的含量与溶出度随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表明AEE咀嚼片制备工艺可靠,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建议包装应密闭,宜置于干燥阴凉处存放,以保证产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咀嚼片 稳定性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阿司匹林用药错误报告分析及防范建议
18
作者 周柳君 李晓玲 +1 位作者 王育琴 张青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2-457,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60岁)阿司匹林用药错误(ME)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建议,促进老年人安全用药。方法收集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2年9月22日—2022年9月22日老年人阿司匹林ME报告,对ME分级、内容、错误引发人员、发生场所、...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60岁)阿司匹林用药错误(ME)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建议,促进老年人安全用药。方法收集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2年9月22日—2022年9月22日老年人阿司匹林ME报告,对ME分级、内容、错误引发人员、发生场所、发现人员和错误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阿司匹林ME报告共计386例,其中男235例、女151例,中位年龄70(60~98)岁;B级占比最高(314例,81.35%);严重ME 9例(2.33%):出血相关ME 5例(每天服药3次、肠溶片掰开服用、误将阿司匹林当做阿卡波糖服用、长期联用血塞通等导致消化道出血各1例,出现尿急等未及时就诊发展为肉眼血尿1例);漏服阿司匹林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误服29片阿司匹林致腹泻1例,未控制尿酸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诱发痛风发作1例。错误引发人员主要是医生(224例,58.03%),错误内容前3位为给药频次(一日给药多次)、用量(肠溶片开具非整片剂量)和品种(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互混),引发ME的因素主要是知识欠缺/培训不足、疲劳;错误引发人员其次是药师(87例,22.54%)。错误发现人员主要是药师(274例,70.98%)。结论老年人阿司匹林ME需要重点关注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及常见合并疾病(如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药品选择,强化信息建设,减少处方环节ME,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同时重点完善患者用药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用药安全/老年 用药错误
下载PDF
赤石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史晓梅 刘宏岩 +4 位作者 肖钰雪 王鑫赫 张兆鹏 王松 郭军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 探讨赤石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用阿司匹林导致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赤石脂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灌胃0.2 g/kg的阿司匹林... 目的 探讨赤石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用阿司匹林导致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赤石脂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灌胃0.2 g/kg的阿司匹林4 d复制AMI后胃损伤模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 d。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和前列腺素(PG)E2,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Western印迹测定胃组织中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LC)3和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赤石脂组和西药对照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黏膜结构相对完整,腺体较齐整,未见黏膜脱落等病理变化,炎性细胞浸润少见;血清中PGE2、VEGF含量显著升高,血浆中PT、TT明显缩短,FIB含量显著降低,胃组织P-ERK1/2、LC3和Beclin 1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赤石脂能够减轻AMI后应用阿司匹林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石脂 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胃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