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4.R1对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国家...目的分析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4.R1对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共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731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Harvard University是高产机构,Giacomo Koch是高产作者,Brain Stimulation是引用频次最多的期刊。关注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认知障碍、记忆、痴呆、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近两年出现的突现词主要为经颅交流电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氧化应激。结论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研究热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包括NIB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刺激不同脑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未来与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结合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刺激可能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洗心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活性成分以及相关分子作用规律。方法使用TCMSP平台得到药物的活性成分,再使用PubMed数据库以及HERB本草组鉴数据库查询出活性成分的SMILES化合物结构式,随后把活性成分的结构式上传到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筛选出潜在靶点。之后把所有潜在靶点进行汇总和去重,以得到洗心汤全部药味的有效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得到阿尔茨海默病的所有作用靶点。利用在线韦恩分析工具得出交集靶点及Venn图。把得到的数据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互作网络数据及交集靶点网络。采用Cytoscape3.9.1软件和Centiscape 2.2插件获得核心靶点,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用AutodockTools 1.2进行分子对接。经韦恩分析确定的药物-疾病关联性,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结果通过对洗心汤的活性成分筛选以及靶点预测,获得有效靶点共1189个,活性成分132个。阿尔茨海默病靶点获取得到有效靶点共1568个。使用在线韦恩工具分析,获得交集靶点234个。山柰酚、柚皮素、甘草宁B、5,7-二羟基-3-(4-甲氧基苯基)-8-(3-甲基丁-2-烯基)色酮以及五味子酯乙等是该方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的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分子对接表明主要的核心靶点与有效成分大部分结合活性较好。分子对接结合能排名前3位的为甘草宁B与AKT1;5,7-二羟基-3-(4-甲氧基苯基)-8-(3-甲基丁-2-烯基)色酮与AKT1;山柰酚与AKT1。KEGG分析得到187条通路。GO分析得到1003个生物过程、145个细胞成分、209个分子功能。结论洗心汤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通路来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药物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包括代谢、神经退行性改变、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转导等。具体产生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为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分化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自噬、新陈代谢、糖酵解、免疫调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