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根廷滑柔鱼能量积累的食物组成及其生态角色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东明 宋维 冯艺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生长速度快、终生一次繁殖产卵、生命周期短的大洋浅海性头足类,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物种。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阿根廷滑柔鱼发挥着重要的“生物泵”作用。在短暂的生命周期里,阿根廷滑柔鱼具有...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生长速度快、终生一次繁殖产卵、生命周期短的大洋浅海性头足类,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物种。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阿根廷滑柔鱼发挥着重要的“生物泵”作用。在短暂的生命周期里,阿根廷滑柔鱼具有索饵–生殖洄游的生活史特征,并采取收入–资本混合型的生殖投入策略,即以现场摄食饵料吸收转化的能量投入为主、肌肉存储能量投入为辅。在不同的栖息海域与生长发育阶段,阿根廷滑柔鱼具有不同的食物组成。本文扼要概述阿根廷滑柔鱼的组织能量积累特点、能量积累过程的食物组成变化以及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作为能量传输者的生态角色。同时,探讨了阿根廷滑柔鱼能量积累需求与洄游、摄食策略的关系,并对阿根廷滑柔鱼作为海洋食物网能量传输者的生态角色在气候变化、渔业活动背景下的变化做了展望分析,可为持续开发该种类资源提供资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能量积累 食物组成 生态位 头足类
下载PDF
海域环境对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繁殖力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吴海珠 陈昭凯 林东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为深入认知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繁殖力特性,选取2021年西南大西洋海域的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样本,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阿根廷滑柔鱼繁殖力特性与栖息海域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的... 为深入认知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繁殖力特性,选取2021年西南大西洋海域的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样本,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阿根廷滑柔鱼繁殖力特性与栖息海域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的平均有效繁殖力为(67061.72±24147.00)粒卵母细胞,成熟卵子最大卵径为1.89 mm、最大能量密度为26.21 kJ·g^(−1);在不同采样月份,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的有效繁殖力无显著性差异,而成熟卵子大小及卵子能量密度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性;叶绿素a质量浓度是影响有效繁殖力大小的主要环境因子,在质量浓度0.40~0.45 mg·m^(−3)时有效繁殖力达到较大值;海表温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海平面高度3个环境因子均对输卵管卵子大小、卵子能量密度产生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栖息海域环境因子对阿根廷滑柔鱼个体的繁殖力、卵子大小及卵子能量密度等繁殖力特性具有显著的效应关系,雌性个体的生殖投入分配是对栖息海域环境选择适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有效繁殖力 卵子大小 能量密度 海域环境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雄性个体的能量积累特点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3
作者 刘伟 臧娜 林东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50,共9页
为了掌握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雄性个体的能量积累及对栖息环境的适应性,文章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分析了2020—2021年阿根廷滑柔鱼雄性个体肌肉、消化腺和精巢等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雄性个... 为了掌握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雄性个体的能量积累及对栖息环境的适应性,文章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分析了2020—2021年阿根廷滑柔鱼雄性个体肌肉、消化腺和精巢等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雄性个体的肌肉、消化腺和精巢的组织能量密度分别为(20.15±0.64)、(30.00±2.62)和(19.66±0.33)kJ/g。肌肉组织能量积累占比最大,消化腺次之,精巢的最小;肌肉、消化腺两者的相对能量积累均存在显著的年间差异,精巢的相对能量积累没有年间差异。三个组织的总能量积累与胴长呈正相关关系,肌肉、消化腺的相对能量积累也与胴长呈线性相关关系,而精巢相对能量与胴长没有显著相关性。肌肉和消化腺的相对能量积累均与海底温存在显著效应关系,并且海表温也是影响肌肉相对能量积累的重要环境因子;精巢相对能量积累与栖息海域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雄性个体的能量积累存在组织差异,并且肌肉、消化腺的相对能量积累与个体大小、栖息海域水温密切相关,而精巢组织相对能量积累不因个体大小、栖息海域环境波动变化而变化。研究结果可为阿根廷滑柔鱼能量积累及环境选择适应性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密度 能量积累 环境适应性 西南大西洋 阿根廷滑柔鱼
下载PDF
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优化
4
作者 廖登远 潘南 +2 位作者 陈晓婷 刘淑集 庞鹭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7-66,共10页
目的优化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方法以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咀嚼性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优化调味配方和烤制工艺,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分别测试调味烤制产品的风味和滋味,并对产品的微生物限量进行测... 目的优化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加工工艺。方法以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咀嚼性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优化调味配方和烤制工艺,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分别测试调味烤制产品的风味和滋味,并对产品的微生物限量进行测评。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盐1.0%、白糖7%、烧烤料1.3%、生抽2%、老抽0.5%、料酒2%,烤制时间8 min、烤制温度180℃、鱿鱼圈厚度4 mm,产品质地富有弹性、色泽均匀、咀嚼性良好、腥味减少、香味和滋味增加。经真空包装、灭菌的产品符合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微生物限量”要求。结论最佳工艺下调味阿根廷滑柔鱼烤制休闲食品的感官品质良好、具有独特风味和滋味,安全卫生。本研究为阿根廷滑柔鱼预制食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休闲食品 调味 烤制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组织脂肪积累及对生殖能量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维 臧娜 +1 位作者 冯艺璇 林东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
探究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性腺发育过程中组织脂肪积累及对生殖能量的贡献,对于掌握其生殖投入策略及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采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脂肪萃取技术,测定分析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的胴体肌肉... 探究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性腺发育过程中组织脂肪积累及对生殖能量的贡献,对于掌握其生殖投入策略及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采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脂肪萃取技术,测定分析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的胴体肌肉、消化腺、卵巢和输卵管卵子等组织脱脂前后的能量密度,以及各组织的脂肪质量分数、脂肪能量及其占比。结果显示:各组织能量密度在脱脂后均显著下降。在性腺发育过程中肌肉组织和输卵管卵子的脂肪质量分数及其能量占比稳定,消化腺的脂肪质量分数及其能量占比随着性腺发育显著下降,卵巢的脂肪质量分数及其能量占比随着性腺发育显著增加,在Ⅳ期达到最大值;性腺组织与消化腺的脂肪质量分数、脂肪能量及其占比等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肌肉组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阿根廷滑柔鱼的脂肪质量分数及脂肪能量积累存在组织特殊性,脂肪积累对生殖能量有重要贡献,性腺与消化腺组织间的脂肪积累密切相关,佐证了生殖能量来源主要依赖于收入型的投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脂肪 能量积累 生殖能量 能量密度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雄性成熟个体的体征和生殖投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伟 冯艺璇 +1 位作者 宋维 林东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0,共10页
为深入全面地认识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繁殖策略,本研究选取2018—2021年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收集的阿根廷滑柔鱼雄性成熟个体样本,利用残差指标分析法计算体质量–胴长标准差作为个体的体征指标,并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体... 为深入全面地认识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繁殖策略,本研究选取2018—2021年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收集的阿根廷滑柔鱼雄性成熟个体样本,利用残差指标分析法计算体质量–胴长标准差作为个体的体征指标,并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体征和性腺指数与栖息海域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雄性成熟个体的胴长为143~291 mm,体质量为89~559 g,体型以2020年的最大,2018年的最小。2018年和2020年成熟个体的体质量–胴长幂函数关系b值与匀速生长(b=3)存在显著性差异。体征以2020年的体征最好,2018年和2021年的体征较差;性腺指数则以2020年的最低,2018年和2021年次之。体征与海表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海表温度为9.0~12.5℃时,体征随海表温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1 mg/m3左右,体征处于较佳状态。性腺指数仅与海表温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海表温度为15℃左右处于较大值。以上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雄性成熟个体的体征与生殖投入存在权衡,海表温度对体征和生殖投入均有显著影响,且叶绿素a质量浓度也对体征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体征 性腺指数 生殖投入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雌性成熟个体的有效繁殖力及有效生殖投入
7
作者 吴海珠 臧娜 林东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9-1157,共9页
为掌握阿根廷滑柔鱼繁殖特性,根据2021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采集到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进行计数和分析雌性成熟个体有效繁殖力,并利用能量密度测定技术测定分析其有效生殖投入。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的平均胴长为(244.90±... 为掌握阿根廷滑柔鱼繁殖特性,根据2021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采集到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进行计数和分析雌性成熟个体有效繁殖力,并利用能量密度测定技术测定分析其有效生殖投入。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的平均胴长为(244.90±16.36)mm,平均体质量为(295.16±64.85)g。雌性成熟个体的有效繁殖力为24363~102633粒卵母细胞,平均有效繁殖力为(63158.49±16782.00)粒卵母细胞;卵子能量密度值为25.01~26.09kJ/g,平均值为(25.71±0.25)k J/g;有效生殖投入为219.80~817.06 kJ,平均有效生殖投入为(465.02±158.71)kJ。在功能性成熟期,雌性个体的有效繁殖力和有效生殖投入均达到最大值。然而,自成熟度Ⅳ期至Ⅵ期,卵子能量密度值、体质量相对有效繁殖力、体质量相对有效生殖投入均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雌性成熟个体的有效繁殖力和有效生殖投入均随着体质量增加显著增大,但与个体体征没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雌性成熟个体的有效繁殖力和有效生殖投入均与成熟体型大小密切相关,然而不同发育时期的个体具有稳定的单位质量有效繁殖力和单位质量有效生殖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阿根廷滑柔鱼 有效繁殖力 有效生殖投入 能量密度
下载PDF
基于SST和Chl-a的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时空变动分析
8
作者 崔国辰 玄文丹 +4 位作者 魏裙倚 陶迎新 苏施 余谦超 朱文斌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阿根廷滑柔鱼是西南大西洋的重要捕捞品种,其资源年间波动剧烈。本文基于2014、2016、2017、2018年度西南大西洋渔捞日志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及叶绿素a(chlorophyll-a,Chl-a)浓度数据,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地... 阿根廷滑柔鱼是西南大西洋的重要捕捞品种,其资源年间波动剧烈。本文基于2014、2016、2017、2018年度西南大西洋渔捞日志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及叶绿素a(chlorophyll-a,Chl-a)浓度数据,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地统计插值、GAM模型分析等方法探究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不同年度、月份渔场变动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4年度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分布于42°S~47°S、58°W~61°W公海海域,各月产量重心经纬度分布范围广;2016—2018年度分布于45°S~47°S、59°W~61°W海域,各月产量重心较为集中;渔场的最适SST范围是12~14°C,最适Chl-a浓度范围是0.1~2.0 mg·m-3。研究认为该海域渔获主要为夏季产卵群体和南部巴塔哥尼亚群体,渔场变化的影响机制复杂,年度、月份是CPUE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大西洋 阿根廷滑柔鱼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GAM模型
下载PDF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海域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渔业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王晓晴 吴锦仁 林宇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3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以下简称“阿鱿”)属浅海-大洋“跨界”头足类,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大陆架和陆坡海域。阿鱿属单一种群种类,可分为4个亚种群。阿鱿亚种群的栖息、分布与阿鱿渔业及管理密切相关。阿鱿渔业由鱿钓和拖网2类...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以下简称“阿鱿”)属浅海-大洋“跨界”头足类,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大陆架和陆坡海域。阿鱿属单一种群种类,可分为4个亚种群。阿鱿亚种群的栖息、分布与阿鱿渔业及管理密切相关。阿鱿渔业由鱿钓和拖网2类渔业组成,分别为专业捕捞阿鱿和底拖网兼捕阿鱿。阿根廷专属经济区海域分为44°S以南(南渔区)、44°S以北(北渔区)2个阿鱿管理区域。阿根廷鱿钓渔业管理措施主要有:规定南、北渔区对鱿钓渔汛不同的开捕与关闭日期;在渔汛中开展阿鱿资源调查与评估;安排观察员登临渔船检查以及渔业检查员在港口核查、记录阿鱿的卸鱼量。拖网渔业规定航次阿鱿兼捕率不超过10%。近年来,阿根廷鱿钓渔业管理出现新的趋势,南、北渔区鱿钓渔汛开捕与关闭日期不断提前,鼓励鱿钓船进入毗邻公海作业,强化履行阿鱿陆地加工规定,暂不开放外国鱿钓船入籍阿根廷。最后,分析认为阿根廷南渔区鱿钓渔汛开捕提前将影响公海鱿钓船队的可利用资源,阿根廷渔业当局鼓励阿根廷鱿钓船进入公海作业的政策难以奏效,建议加强中国公海作业渔船阿鱿资源调查与监测并简要地探讨了中资企业阿根廷鱿钓船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 渔业 管理 鱿钓船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两个群体间耳石和角质颚的形态差异 被引量:16
10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2 位作者 陆化杰 李建华 刘必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986-5997,共12页
头足类硬组织具有稳定的形态特征、良好的信息储存以及抗腐蚀性等特点。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品,提取出625对耳石和787对角质颚,测量耳石10个形态数据和角质颚12个形态数据,通过除以胴长(Mantl... 头足类硬组织具有稳定的形态特征、良好的信息储存以及抗腐蚀性等特点。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品,提取出625对耳石和787对角质颚,测量耳石10个形态数据和角质颚12个形态数据,通过除以胴长(Mantle Length,ML)校正后,对南巴塔哥尼亚群体(South Patagonic Stock,SPS)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塔哥尼亚群体(Bonaerensis-Northpatagonic Stock,BNS)形态差异进行分析,并建立不同群体的判别函数。结果表明,BNS群体耳石和角质颚外形参数雌性大于雄性,而SPS群体则为雄性大于雌性。均数差异性检验认为,同一群体不同性别的耳石总长(Total StatolithLength,TSL)、最大宽度(Maximum Width,MW)、侧区长(Lateral Dome Length,LDL)、翼区长(Wing Length,WL)、翼区宽(WingWidth,WW)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性别不同群体的MW、背侧区长(Dorsal Lateral Length,DLL)、吻侧区长(RostrumLateral Length,RLL)和WW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同一群体不同性别间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pper Hood length,UHL)、上脊突长(Upper Crest length,UCL)、上喙长(Upper Rostrum length,URL)、上喙宽(Upper rostrum width,URW)、上侧壁长(UpperLateral wall length,ULWL)、下喙长(Lower Rostrum length,LRL)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一性别不同群体角质颚的下头盖长(Lower Hood length,LHL)、下脊突长(Lower crest length,LCL)、LRL、下喙宽(Lower Rostrum width,LRW)、下侧壁长(LowerLateral wall length,LLWL)、下翼长(Lower Wing length,LWL)存在显著差异(P<0.01)。耳石形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认为BNS群体雌雄的主成分因子主要集中在TSL/ML、DLL/ML、RW/ML和MW/ML,SPS群体主要集中于TSL/ML、RW/ML、WW/ML和DDL/ML;角质颚形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认为BNS群体主成分因子主要集中在UHL/ML、UCL/ML、ULWL/ML和LRW/ML,SPS群体主要集中在UHL/ML、UCL/ML、ULWL/ML、URL/ML、LWL/ML和LRL/ML。利用角质颚和耳石对两群体样本分性别建立了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均高于60%,所划分群体在部分形态指标上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今后应加强样本采集个体大小和时间跨度,以更好的分析其群体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 角质颚 形态差异 群体判别
下载PDF
中国大陆阿根廷滑柔鱼鱿钓渔业CPUE标准化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4 位作者 曹杰 李纲 田思泉 刘必林 方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1-960,共10页
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重要的头足类渔业之一,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标准化是对其资源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研究根据2000—2010年中国大陆在西南大西洋的鱿钓产量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表温,表温水平梯度,海面高度,... 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重要的头足类渔业之一,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标准化是对其资源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研究根据2000—2010年中国大陆在西南大西洋的鱿钓产量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表温,表温水平梯度,海面高度,叶绿素浓度),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中国大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业CPUE标准化。GLM模型结果表明,年、纬度、表温以及交互项年与纬度对CPUE影响最大。GAM模型研究结果则表明年、月、经度、纬度、表温、海面高度以及交互项年与纬度、年与经度对CPUE影响较大。根据AIC准则,包含上述8个显著变量的GAM模型为最佳模型,对CPUE的解释率为49.20%。高CPUE出现在夏季表温为12~16℃、海面高度为-20~20 cm和46.5°~48.5°S范围内。研究表明,GAM模型较GLM模型更适合用于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业CPUE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CPUE标准化 广义线性模型 广义加性模型 中国大陆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年间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方舟 陆化杰 +2 位作者 陈新军 刘必林 钱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1-379,共9页
将2007年2—5月、2008年3—5月、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比较其不同年间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为1.14—1.50:1;3a雌性个体的胴长(体重)分别为188—346mm(110—856g)、200—36... 将2007年2—5月、2008年3—5月、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比较其不同年间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为1.14—1.50:1;3a雌性个体的胴长(体重)分别为188—346mm(110—856g)、200—364mm(145—950g)、124—276mm(72—425g),雄性个体的胴长(体重)为178—298mm(102—703g)、193—314mm(145—680g)、104—335mm(70—374g)。2010年渔获个体明显比2007和2008年小。各年间及雌、雄个体间的体重与胴长关系均存在差异(P<0.001),渔获物中年间性成熟组成差异明显,此外各年3月份渔获个体也存在显著差异。雌、雄个体的胴长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53—1.07 mm/d、0.47—0.68 mm/d,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24—0.41%d-1、0.23—0.33%d-1;雌、雄个体的体重平均生长率在1.70—5.25 g/d、1.64—4.59 g/d,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92—1.37%d-1、0.86—1.40%d-1。渔汛期间,胴长、体重与时间的关系均符合指数生长曲线,但生长指数年间差异明显。综合分析认为:2007年渔获物基本上为南巴塔哥尼亚种群;2008年以南巴塔哥尼亚种群为主,但也有少量较小个体的夏季产卵种群;2010年则以夏季产卵种群为主,并有少量的南巴塔哥尼亚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生物学特性 性成熟 生长率 年间比较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2个不同产卵群间角质颚外形生长特性比较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方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40,共8页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通常被用来鉴定种类、估算资源量。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 160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进行测量,结合日龄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卵群间角...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通常被用来鉴定种类、估算资源量。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 160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进行测量,结合日龄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卵群间角质颚外形生长特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和下翼长(LWL)可作为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特征指标。角质颚外形生长存在群体间差异但不存在性别间差异。秋季产卵群的UHL、UCL、UWL、和LHL与日龄关系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LCL和LWL与日龄关系则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冬季产卵群的UHL、UCL、LHL、LCL和LWL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UWL则适合用幂数函数表示。2个产卵群主要外形参数的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相对生长率总体上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小。研究认为,不同产卵群体间角质颚外形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为利用角质颚外形参数进行群体划分及日龄判别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角质颚 生长 生长率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基于产卵场环境因子的阿根廷滑柔鱼资源补充量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汪金涛 高峰 +2 位作者 雷林 官文江 陈新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种类,其资源量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2003—2011年我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的生产统计数据,以及产卵场海洋表面温度(SST)、海表温度距平值(SSTA),计算分析了阿根廷...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种类,其资源量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2003—2011年我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的生产统计数据,以及产卵场海洋表面温度(SST)、海表温度距平值(SSTA),计算分析了阿根廷滑柔鱼在产卵期产卵场各月最适表层水温范围占总面积的比例(用PS表示)以及表征海流强度的SST、SSTA等多种环境变量因子与单位捕捞量渔获量(CPUE)的相关性,建立多种基于主要环境因子的资源补充量预报模型,同时分析比较预报模型的优劣。相关性分析表明:6月份有3片连续区域的SST与CPUE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分别为38°~39°S、54°~55°W,40.5°~41.5°S、51°~52°W,39.9°~40.4°S、42.6°~43.1°W。利用6月份此3片连续区域SST与次年CPUE建立的三元线性模型,模型符合统计检验,偏差解释率为82.4%。在此基础上加入7月份PS影响因子建立3种方案下的误差反向传播(E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认为,包含了福克兰寒流与巴西暖流表温信息的方案3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模型,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大西洋 阿根廷滑柔鱼 补充量预报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1 位作者 方舟 刘必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25,共11页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测量了491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和耳石重量(雌性274枚、雄性21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对耳石微结构及...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测量了491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和耳石重量(雌性274枚、雄性21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对耳石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耳石的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耳石中心为黑色,呈水滴形;从核心到侧区边缘,轮纹宽度由窄至宽,亮度由明至暗;侧区到北区边缘,轮纹则由宽至窄,亮度由暗至明。根据生长纹的宽度和颜色的明暗,可将整个耳石分为3个区域,即后核心区、暗区、外围区。不同群体间耳石总长(TSL)和最大宽度(MW)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性别间无差异。冬季产卵群TSL和MW的生长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秋季产卵群则适合用对数函数表示。耳石重量(SW)的生长存在群体和性别间差异,冬季产卵群雌、雄个体SW的生长分别适合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表示,秋季产卵群则分别适合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表示。两个群体的TSL、MW、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都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而SW的绝对生长率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相对生长率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同一年龄段内冬季产卵群的绝对和相对生长率基本上都大于秋季产卵群,雌性个体的绝对和相对生长率要大于雄性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微结构 耳石生长 生长率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渔场预报模型最适时空尺度和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金涛 高峰 +2 位作者 雷林 官文江 陈新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7-1014,共8页
根据2003―2011年主渔汛期间中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的鱿钓生产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ST)、海面高度(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a)数据,匹配组织成不同时空尺度和环境因子的样本集,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 根据2003―2011年主渔汛期间中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的鱿钓生产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ST)、海面高度(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a)数据,匹配组织成不同时空尺度和环境因子的样本集,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作为中心渔场的预报模型,比较所匹配的样本集对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的时间尺度为周时,1.0o×1.0o的空间尺度和环境因子为SST所建立的BP中心渔场预报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报精度和最小的平均相对变动值(average relative variance,ARV);样本时间尺度为月时,0.25o×0.25o的空间尺度和环境因子为SST所建立的BP中心渔场预报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报精度和最小的ARV值。对这两种最优样本集建立的BP中心渔场预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不同样本集建立的中心渔场预报模型表达的渔场栖息地适宜程度也不尽相同。研究认为,在建立中心渔场预报模型时,需要考虑海洋环境因子的时空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渔情预报 神经网络 时空尺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方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3-852,共10页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mm,雄性胴长164~248 mm。随着月份推移,雌性占比逐月递减,从12月份的84.21%递减至次年3月份的27.03%;雄性个体占比则逐月递增,从12月份的15.79%递增至次年3月份的72.97%。雌性样本超过3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雄性个体超过6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在性腺功能发育成熟时达到最大值,但是雌性胴长大于雄性,体质量却小于雄性。性腺指数、缠卵腺指数和精荚复合体指数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雌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1 2~0.31,平均值0.074;缠卵腺指数为0.003 1~0.55,平均值0.29;两者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在性腺功能成熟时达到最大值。雄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7 5~0.084,平均值0.038;精荚复合体指数为0.000 79~0.035,平均值0.012;两指数在繁殖期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夏季产卵种群 繁殖生物学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个体差异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耳石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54,共8页
根据2007-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560对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样本,以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背区长(DDL)、背侧区长(DLL)、侧区长(LDL)、吻侧区长(RLL)、吻宽(RW)、吻区长(RL)、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作为耳石各区... 根据2007-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560对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样本,以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背区长(DDL)、背侧区长(DLL)、侧区长(LDL)、吻侧区长(RLL)、吻宽(RW)、吻区长(RL)、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作为耳石各区生长指标,以耳石MW与TSL之比、RW与RL之比、WW与WL之比作为表征耳石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研究性别、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等个体差异对耳石各区生长和外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TSL、MW、DLL、DDL、RLL、RL、WL和WW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样本内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范围间TSL、MW、DLL、LDL、WL和WW的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W/TSL、RW/RL和WW/WL的变化在不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范围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胴长组301~350 mm可能是耳石各区生长的拐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形态 性别 性腺成熟度 个体大小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性成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1 位作者 田思泉 钱卫国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1-725,共5页
根据2007年2-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生产期间所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数据,对其性成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例约为1.1:1。雌雄性腺成熟度差异大,雄性个体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Ⅳ、Ⅴ期占总... 根据2007年2-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生产期间所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数据,对其性成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例约为1.1:1。雌雄性腺成熟度差异大,雄性个体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Ⅳ、Ⅴ期占总样本的78.4%,雌性仅占48.1%。雌性群体3月开始大批量性成熟,4月开始大批量产卵;雄性群体2月即开始大量性成熟,并开始交配。经拟合,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雌雄个体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分别为264.9 mm和208.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西南大西洋公海 性比 初次性成熟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适宜栖息地模型比较及其在渔场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丁琪 陈新军 汪金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3,共6页
根据2003–2007年1–5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表温(SST)、海面高度(SSH)等海洋遥感数据,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的适应性指数模型。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 根据2003–2007年1–5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表温(SST)、海面高度(SSH)等海洋遥感数据,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的适应性指数模型。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并对2003–2007年1–5月的HSI值与实际产量和作业次数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AMM和GMM均拟合较好,HSI>0.6时,A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6.75%和89.82%;G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4.30%和85.80%,AMM稍优于GMM。利用2008年1–5月的阿根廷滑柔鱼生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IS>0.6的海域,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4%以上,作业次数占总作业次数的68%以上;基于SST和SSH的AMM栖息地指数模型可用于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的实时动态预报,为该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西南大西洋 栖息地指数 海洋环境 渔场分布 外包络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