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5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实消痞方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临床观察
1
作者 毕俊芳 张华 +3 位作者 申雪娜 胡秉贤 吴春燕 刘新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方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OIC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方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OIC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予枳实消痞方联合大黄粉神阙穴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均连续用药2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卡氏体力状况量表(KPS)评分有效率为8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枳实消痞方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能缓解OIC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消痞方 大黄 神阙穴 穴位贴敷 癌性疼痛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焦灸技术在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汪亚男 候大妮 +3 位作者 孔凡铭 谷晓玲 丁秀领 郭亚琳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焦灸技术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中晚期肿瘤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患者60例,运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应用三焦灸技术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中晚期肿瘤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患者60例,运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三焦灸技术改善其便秘症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医疗诊断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相比较,便秘严重程度评分中除病程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便秘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三焦灸技术可有效改善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灸技术 阿片类药物 便秘 癌痛
下载PDF
联合应用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干预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3
作者 荣丽媛 陆静波 +4 位作者 沈永红 李斯珺 姚蓉 瞿佳嫣 孟彩萍 《上海护理》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干预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病房、利群医院安宁疗护病房、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干预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病房、利群医院安宁疗护病房、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选取符合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诊断标准及便秘津亏肠燥证辨证标准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64)与观察组(n=164)。两组患者均参照《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 mL空腹服用)及相应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耳穴压豆3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均排便次数、平均排便间隔时间,干预前后的便秘症状、便秘相关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便秘的显效率(31.71%)高于对照组(8.54%),且两组便秘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均排便次数及平均排便间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及相关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且观察组便秘症状及便秘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均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干预可改善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患者的便秘情况,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便秘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理念,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安宁疗护
下载PDF
无阿片类药物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4
作者 姚朋 张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85-488,共4页
目的 探讨无阿片类药物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8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无阿片类药物全麻... 目的 探讨无阿片类药物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8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无阿片类药物全麻,研究组在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进行无阿片类药物全麻,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5 min、气腹后5 min、拔管后5 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手术前、气腹后两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水平。采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术后第4、8、12 h镇静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5 min,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均降低(P<0.05);术后4、8、12 h,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Ramsay评分增加,VAS评分降低(P<0.05)。结论 无阿片类药物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抑制手术过程中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升镇静镇痛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全麻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效果
下载PDF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老年腹部外科手术的应用
5
作者 曹利荣 高满海 +3 位作者 赵志英 谢伟 付子健 刘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7-52,96,共7页
目的:评价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老年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4例65~85岁接受过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pioid-free anesthesia,OFA)组(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联合... 目的:评价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老年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4例65~85岁接受过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pioid-free anesthesia,OFA)组(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联合硬膜外镇痛方案)和阿片类药物麻醉(opioid anesthesia,OA)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镇痛方案),每组各52例。观察主要指标:术后24 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物消耗量;次要指标:术中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术中麻醉效果,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OA组相比,OFA组在术后8 h后VAS评分降低(P<0.001);两组术中硬膜外混合药物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FA组术后24 h硬膜外罗哌卡因累积消耗量低于OA组(P<0.001);两组间不同时刻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OFA组短于OA组(P<0.05);OFA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OA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无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是可行的。与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相比,术中麻醉效果相同,但该方案可以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术后24 h内疼痛程度、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药物 多模式镇痛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服用依从性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牟华 付艳枝 席祖洋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的服用依从行为的障碍因素,为规范癌痛管理,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2例服用阿片类药物的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的归纳整合。结果: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的服用依从行为的障碍因素,为规范癌痛管理,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2例服用阿片类药物的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的归纳整合。结果: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服用依从性障碍因素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目标定位不清晰、癌痛及药物的错误认知(癌痛及药物认知误区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担忧)、负性期望影响、客观因素的阻碍及相关支持不足。结论:肺癌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期间,心理、生理存在较大负担,医护人员应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疏导不良情绪,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阿片类药物 依从性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网状Meta分析
7
作者 姚念 徐然 +2 位作者 胡佳吉 彭莎 张京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10,13,共6页
【目的】探讨网状Meta分析不同中医外治法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肿瘤... 【目的】探讨网状Meta分析不同中医外治法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肿瘤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同时,追溯相关系统评价和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Stata 17.0软件和R 4.2.3软件中的Gemtc程序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1570例患者,涉及7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常规治疗(OR=7.00,95%CI=3.90~13.00,P<0.05)、艾灸+常规治疗(OR=6.20,95%CI=2.20~21.00,P<0.05)、腹部推拿+常规治疗(OR=8.80,95%CI=2.40~46.00,P<0.05)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SUCRA值显示,疗效排名前三的中医外治法依次为腹部推拿+常规治疗(80.36%)、穴位贴敷+常规治疗(74.54%)、艾灸+常规治疗(68.76%)。【结论】推荐采用腹部推拿+常规治疗措施缓解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考虑患者意愿、患者身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药物疗法 镇痛药 阿片类/治疗应用 阿片类药物诱导便秘/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欣悦 杨峻岭 郝在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79,184,共4页
临床在麻醉药物的使用中多选择阿片类药物,其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在急慢性疼痛的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显示,阿片类麻醉药物的使用可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故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FA)理念被提出。OFA的实施使得在临床... 临床在麻醉药物的使用中多选择阿片类药物,其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在急慢性疼痛的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显示,阿片类麻醉药物的使用可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故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FA)理念被提出。OFA的实施使得在临床手术中能够更好地控制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阿片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条件,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OFA在临床上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探究,以更好明确OFA的应用效果。故本文对OFA起源、OFA药物类型、OFA适应证等方面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手术 阿片类药物麻醉 非甾体抗炎药
下载PDF
针对阿片类药物和胆石病因果关系的新见解: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9
作者 于馨洁 潘振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胆石症困扰着全球约10%~20%的成年人,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经济负担[1]。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胆囊动力障碍等[2]。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组镇痛药,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维持及围术期镇痛治疗[3-5]... 胆石症困扰着全球约10%~20%的成年人,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经济负担[1]。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胆囊动力障碍等[2]。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组镇痛药,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维持及围术期镇痛治疗[3-5]。然而,滥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成瘾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风险,如呼吸抑制[6-7]。新近有研究报道:阿片类药物可能是胆石症发生的一项影响因素[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呼吸抑制 胆石病 胆石症 危险因素 临床实践 镇痛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凯丽比努尔·图尔荪 陈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780-3788,共9页
自1967年阿片肽这一概念被Acheson提出,阿片类药物开始作为一类经典的阵痛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伴随着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许多不良反应也开始浮出水面。近期的许多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药物耐受、痛觉过... 自1967年阿片肽这一概念被Acheson提出,阿片类药物开始作为一类经典的阵痛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伴随着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许多不良反应也开始浮出水面。近期的许多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药物耐受、痛觉过敏、呼吸抑制、认知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其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呼吸抑制,结局可能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甚至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最常见,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本综述围绕着阿片类药物相关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定义、发生机制、人群特异性、预防及治疗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胃肠道功能紊乱 便秘 不良反应 阿片受体
下载PDF
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时戒断反应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刘越 杜美慧 +3 位作者 曾永芬 周晓艳 刘红军 金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2-289,共8页
目的:观察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时的戒断反应,探讨病人静脉自控给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的阿片类药物耐受的难治性癌痛病人30例,经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 目的:观察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时的戒断反应,探讨病人静脉自控给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的阿片类药物耐受的难治性癌痛病人30例,经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剂量滴定24 h后植入半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外接PCA泵鞘内持续输注吗啡。采用临床阿片类药物戒断量表(clinical opiate withdrawal scale,COWS)评估静脉吗啡转换为鞘内吗啡期间病人阿片戒断反应(opioid withdrawal reaction,OWR),记录OWR的发生次数、时间和程度;根据COWS评分将病人分为无OWR组(n=7)和OWR组(n=23),依据OWR的程度分为轻(n=4)、中(n=17)、中重(n=2)和重度(n=0)四组。OWR病人根据需求,采用吗啡静脉PCA给药治疗。评估转换过程中病人疼痛强度、焦虑、抑郁、睡眠、病人满意度,以及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研究中OWR发生率为76.7%(23/30),轻度及中度占91.3%(21/23),其中87.0%(20/23)的病人需要通过静脉吗啡PCA缓解OWR。中重度组的COWS平均评分高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的PCA给药次数高于轻度组(P<0.05)。OWR组(n=23)入院时每日口服吗啡毫克当量与OWR持续时间(r=0.490,P=0.018)、发生次数(r=0.488,P=0.018)和PCA给药次数(r=0.495,P=0.016)呈正相关。病人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后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每日吗啡使用剂量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焦虑、抑郁、睡眠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出院时便秘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时戒断反应的发生率较高,静脉吗啡PCA治疗方便易行、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癌痛 阿片类药物耐受 吗啡 半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戒断反应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防滥用药学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丁嘉信 王艳莉 +1 位作者 王萌 薛云丽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阿片类药物在治疗中重度疼痛的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其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药品滥用与成瘾的现象,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作为药品滥用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1年前后,FDA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阿片类药物开发的指导原则和评... 阿片类药物在治疗中重度疼痛的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其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药品滥用与成瘾的现象,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作为药品滥用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1年前后,FDA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阿片类药物开发的指导原则和评价通则,加快并促进了药品防滥用方面技术的革新。本文根据《Abuse-Deterrent Opioids—Evaluation and Labeling Guidance for Industry》中提出的几种药品防滥用技术对近年来国外各种阿片类上市药物进行分析,期望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防滥用技术 聚氧乙烯 拮抗剂 厌恶剂
下载PDF
佤族和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需求量的比较: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3
作者 李新蕊 潘兴 +3 位作者 赵永艳 张光云 段宏民 冯金象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佤族和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需求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佤族和汉族癌痛患者病例,将汉族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n=232),佤族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n=30),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 目的:探讨佤族和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需求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佤族和汉族癌痛患者病例,将汉族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n=232),佤族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n=30),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阿片类药物需求量。结果:两组患者癌痛程度均为中重度,年龄、性别、体重指数、TNM分期、初始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肿瘤类型、辅助用药和阿片类药物治疗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4h-阿片类药物需求量、体重-24h-阿片类药物需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重-体表面积-24h-阿片类药物需求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佤族与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需求量存在差异,表现为佤族患者阿片类药物需求量少于汉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佤族 汉族 阿片类药物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rs4680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联合眼针疗法对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14
作者 赵书阁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344-346,共3页
目的 研究阿片类药物联合眼针疗法对癌性疼痛患者数字分级法(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总有效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成针药并用组和单纯西药组,各30例。单纯西药组遵医嘱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针药并用组... 目的 研究阿片类药物联合眼针疗法对癌性疼痛患者数字分级法(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总有效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成针药并用组和单纯西药组,各30例。单纯西药组遵医嘱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针药并用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眼针疗法,根据其脏腑、三焦、循经取穴原则选穴,配阿是穴,每日1次,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NRS评分、QOL评分变化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2周后,2组NRS评分均下降、QOL评分均提高(P<0.01),且针药并用组NR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QOL评分提高更为明显(P<0.01);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结论 阿片类药物联合眼针疗法可明显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提升生活质量水平,总有效率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病 癌性疼痛 眼针疗法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脊髓损伤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15
作者 陈秀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736-740,共5页
目的: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会引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身心健康及相关的高疼痛发生率。因此,患有SCI的个体可能更有可能接触阿片类药物。此篇文章我们综合已发表的关于急性SCI后和处方阿片类药物用于疼痛的研究结果,综... 目的: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会引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身心健康及相关的高疼痛发生率。因此,患有SCI的个体可能更有可能接触阿片类药物。此篇文章我们综合已发表的关于急性SCI后和处方阿片类药物用于疼痛的研究结果,综合研究结果确定文献差距,为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方法:我们检索了3个电子书目数据库(PubMed [MEDLINE]、Ovid [MEDLINE]、EMBASE),查找2014年至2021年发表的文章。数据由2位独立评审员使用电子数据库提取。确定了阿片类药物使用导致慢性SCI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在范围界定审查中包含的16篇文章中,大多数是在美国进行的(n = 9)。大多数文章缺乏有关收入(87.5%)、民族(87.5%)和种族(75%)的信息。在报告此信息的文章中,处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范围为35%至64% (n = 7篇文章,n = 3675名参与者)。已确定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风险因素包括中年、低收入、骨关节炎诊断、既往使用阿片类药物和轻度脊柱损伤。结论:针对本次范围界定审查发现的差距,为未来的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阿片类药物 疼痛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
16
作者 魏瑞洁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癌性疼痛的重要药物,便秘是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三阶梯止痛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对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没有明确、有效、安全的方法。该文通过分析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相关文...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癌性疼痛的重要药物,便秘是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三阶梯止痛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对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没有明确、有效、安全的方法。该文通过分析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预防、治疗该病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药源性便秘 癌痛便秘 腹部按摩 穴位贴敷
下载PDF
《根据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型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菡 胡美玲 +2 位作者 葛卫红 周玉皆 王鑫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然而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药物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上述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研究较多的为CYP2D6、μ阿片受体(OPRM1)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等基因的多态性... 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然而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药物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上述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研究较多的为CYP2D6、μ阿片受体(OPRM1)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等基因的多态性。2021年2月,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了《根据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型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指南》。该文对指南进行解读,总结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提出基于CYP2D6基因型指导临床使用可待因、曲马多和氢可酮等阿片类药物的治疗建议,以期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药物遗传学 基因多态性 指南解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两种分析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文 侯锐钢 +7 位作者 孟志强 王忠 王立新 武蓓 赵伟 段红珍 石萍 胡晓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分析方法在分析综合三级甲等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中的异同,为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与口服吗啡等效当量(OME)两种方法统计山西省5家综合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编号H1~H5)2020年...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分析方法在分析综合三级甲等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中的异同,为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与口服吗啡等效当量(OME)两种方法统计山西省5家综合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编号H1~H5)2020年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数据,计算阿片类药物用量、年人均用量、患者费用负担排序、不同品种药物用量占比等指标,比较两种剂量分析方法呈现的指标结果,探索两种评估方法各自的优势应用场景。结果使用两种方法计算5家样本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患者费用负担的排序相同,人均用量的排序不同。以5家医疗机构为总体,两种方法比较各品种阿片类药物用量占比前4位排序相同,从大到小依次为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吗啡;瑞芬太尼的占比接近50%。比较各医疗机构内药物用量占比排序时,除H1医疗机构外,其余医疗机构用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排序不同。使用DDD法所得芬太尼的用量占比明显高于OME法;而使用OME法所得瑞芬太尼的用量占比明显高于DDD法。围术期患者的用量占比均为最高,约50%。使用DDD法所得H3医疗机构急重症患者和H5医疗机构的住院癌痛患者及其他患者的用量占比高于OME法。使用两种方法计算不同类别患者的费用负担排序有差异。结论DDD法可较准确地反映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便于对用量的监测管理;而OME法可更多地反映镇痛效果以及比较患者的费用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口服吗啡当量 限定日剂量 用量占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性别差异的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欢欢 张妮 +1 位作者 霍本念 贾运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 挖掘和分析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ADE)性别差异的信号,为临床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收的吗啡和芬太尼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数据... 目的 挖掘和分析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ADE)性别差异的信号,为临床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收的吗啡和芬太尼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信号挖掘,重点分析阿片类药物性别差异的信号强度。结果 纳入分析的吗啡ADE报告女性和男性分别为7968,7570份;芬太尼女性和男性报告为37 505,26 866份。经ROR挖掘,男性更易出现药物依赖性、戒断综合征、呼吸抑制、药物过量及滥用等,而女性更易出现药物不耐受、恶心、呕吐、抑郁、皮疹、瘙痒、关节痛等。结论 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信号存在性别差异,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以探索机会性治疗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性别差异 信号挖掘 药物不良事件
下载PDF
口服阿片类药物病人个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芮小燕 阚亚楠 +2 位作者 戚俊 蒋露 王莉敏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6期2206-2209,共4页
目的:探讨个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口服阿片类药物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某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8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病人住院... 目的:探讨个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口服阿片类药物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某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8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均接受个案管理,出院后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个案管理,试验组接受个案信息化管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阿片类药物正确执行率、爆发痛发作次数、疼痛知识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结果: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病人阿片类药物正确执行率(82.5%)高于对照组(4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知识得分(94.38±4.93)分和满意度得分(96.88±3.7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34±9.00)分、(68.99±8.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9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试验组病人爆发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病人疼痛相关知识水平,减少阿片类药物服药偏差和爆发痛发作次数,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癌痛 信息化 个案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