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7篇文章
< 1 2 1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和底泥中的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
1
作者 万译文 杨霄 +4 位作者 谢仲桂 索纹纹 陈湘艺 肖维 李小玲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及底泥)中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检测方法。先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水样,采用PSA和C18吸附剂净化底泥样品;样品中的目标物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 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及底泥)中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检测方法。先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水样,采用PSA和C18吸附剂净化底泥样品;样品中的目标物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在7.5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分析,目标物在1~1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空白水样在0.05,0.50,2.5和5.0μg·L^(-1)共4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1.6%~88.2%,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51%~8.81%,方法检出限(LOD)为0.02μg·L^(-1),方法定量限(LOQ)为0.05μg·L^(-1);空白底泥在1.0,10.0,50.0和100.0 ng·g^(-1)共4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5.3%~96.4%,RSD值(n=6)为3.45%~8.99%,LOD值为0.3 ng·g^(-1),LOQ值为1.0 ng·g^(-1)。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快速简便,适用于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和底泥)中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阿维菌素 伊维菌素 底泥 水产养殖环境
下载PDF
阿维菌素与井冈霉素混配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
作者 邵美红 程楚 +2 位作者 柯汉云 黄世文 李春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随着生态和绿色农业建设不断推进,环保型低毒生物农药被广泛研发与利用。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有效成分用量阿维菌素和井冈霉素混配剂(以下简称阿•井混配剂)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随着生态和绿色农业建设不断推进,环保型低毒生物农药被广泛研发与利用。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有效成分用量阿维菌素和井冈霉素混配剂(以下简称阿•井混配剂)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井混配剂对毒杀水稻纹枯病菌、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二化螟、三化螟、黑尾叶蝉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增效作用可部分中和病原菌和害虫的抗药性,从而延长药剂的使用期。使用阿•井混配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螟蛉的毒杀效果与单独使用阿维菌素时的毒杀效果相当。综上所述,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井冈霉素混配具有提高对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能力的潜力,并且属于绿色防治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井冈霉素 混配 防治效果 水稻 病虫害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其交互抗性
3
作者 张蕊 张东霞 +4 位作者 朱兴秋 郑卫锋 李娅 郭艳琼 庾琴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32,共8页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致死中浓度(LC50)连续处理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抗性风险及其交互抗性。【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果法测定阿维菌素对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F)初孵幼虫的LC50值;以F种群为基础,建立梨小食心虫对阿...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致死中浓度(LC50)连续处理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抗性风险及其交互抗性。【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果法测定阿维菌素对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F)初孵幼虫的LC50值;以F种群为基础,建立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相对敏感品系(SS)、F种群连续6代接触LC50浓度阿维菌素的田间抗性品系(FR)和6代未接触阿维菌素的田间对照品系(FS),测定阿维菌素对不同品系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毒力,计算其抗性水平;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对不同品系的毒力,分析不同品系与其交互抗性。【结果】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为4.608倍,敏感性降低;阿维菌素致死中浓度汰选2代后,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抗性为低水平,汰选4代后升至中等水平,6代后升至20.304倍;未接触阿维菌素的梨小食心虫从第4代降为敏感,第6代时敏感性进一步恢复。抗性品系抗性现实遗传力h2=0.186,在致死率50%~90%选择压力下,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抗性增加10倍,预计需汰选4~9代。汰选6代品系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倍数为8.487倍,有交互抗性;对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无交互抗性。对照品系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交互抗性。【结论】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存在快速产生抗性的风险,中抗品系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有交互抗性,低敏感品系与3种药剂均无交互抗性。田间使用阿维菌素时可通过间隔用药或与无交互抗性药剂轮换使用来减缓抗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阿维菌素 初孵幼虫 抗性风险评估 交互抗性
下载PDF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与阿维菌素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张晓英 徐宇飞 +3 位作者 王洪凤 宋文勇 石磊 刘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9,共8页
为明确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潜力,采用盆栽试验,以清水为对照,研究ZNC(0.5、1.0μg·株-1灌根)、阿维菌素(5 mg·株-1底施处理)及两者配施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为明确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潜力,采用盆栽试验,以清水为对照,研究ZNC(0.5、1.0μg·株-1灌根)、阿维菌素(5 mg·株-1底施处理)及两者配施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与清水处理相比,ZNC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根质量,降低根结数量,同时能够显著增加番茄的叶长、叶宽,提高番茄的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还可提升植株抗氧化能力和果实品质;与阿维菌素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效可达88.89%,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单施,同时番茄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得到提升。表明ZNC能够促进番茄生长,与阿维菌素配施后可提高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 ZNC 阿维菌素 根结线虫 防治效果 促生
下载PDF
玫瑰鲜花饼中四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水平分析及慢性膳食风险评估
5
作者 黄玉媛 徐幸 +2 位作者 段吉燕 张燕 字杰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225,共7页
为了解玫瑰鲜花饼中是否存在药物残留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情况。本文通过检测玫瑰鲜花饼中四种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情况,对其药物残留进行水平分析,评估其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四种药物分别是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 为了解玫瑰鲜花饼中是否存在药物残留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情况。本文通过检测玫瑰鲜花饼中四种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情况,对其药物残留进行水平分析,评估其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四种药物分别是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共收集了43种玫瑰鲜花饼样品,采用优化的QuEChERS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来测定这4种化合物的残留水平,对它们进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及风险排序。结果表明,四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标线的判定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的范围为0.1~0.7µg/kg,回收率范围为94.97%~102.09%,四种目标化合物只有阿维菌素被检出,检出率是79%,残留量范围为1.89~4.58µg/kg。对四种药物进行食品安全指数分析(IFS),阿维菌素为1.3×10^(-3)、多拉菌素为1.0×10^(-4)、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为1.7×10^(-6)、伊维菌素为1.2×10^(-5);对四种目标化合物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风险排序,四种药物总分均低于50,说明目前鲜花饼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水平不高,风险较低。建议将其纳入食用玫瑰种植过程中农药登记名单并制定相应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阿维菌素类药物 农药残留 玫瑰鲜花饼
下载PDF
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分析阿维菌素的热解机理
6
作者 周浩 刘素香 +5 位作者 赵保峰 王婧薇 关海滨 朱地 李欢 宋安刚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7-1144,共8页
本研究通过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DFT)分析了阿维菌素(AVM)的热降解机理。AVMD热解实验结果表明,在250℃以上,AVM残渣去除率达到99.88%的峰值。AVM热解产物主要为醇类。通过模拟和过渡态计算,确定的四种潜在降解途径中最有可能的是基... 本研究通过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DFT)分析了阿维菌素(AVM)的热降解机理。AVMD热解实验结果表明,在250℃以上,AVM残渣去除率达到99.88%的峰值。AVM热解产物主要为醇类。通过模拟和过渡态计算,确定的四种潜在降解途径中最有可能的是基于破坏C-O键。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这些结果为抗生素安全处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菌渣 密度泛函理论 热解 机理
下载PDF
一例阿维菌素中毒引发猫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肾损伤的诊治
7
作者 许二学 吴俊 刘佳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196-199,共4页
3月龄雌性狸花猫,发病前一天主人用阿维菌素进行体外驱虫,然后开始出现呕吐、走路不稳,怀疑是舔食阿维菌素中毒,随即送医就诊。为了对该患病猫进行诊治,采取临床检查和血常规检验、血气化验、血液生化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3月龄雌性狸花猫,发病前一天主人用阿维菌素进行体外驱虫,然后开始出现呕吐、走路不稳,怀疑是舔食阿维菌素中毒,随即送医就诊。为了对该患病猫进行诊治,采取临床检查和血常规检验、血气化验、血液生化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白细胞下降,提示有炎症存在;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含量偏低,提示胰外分泌不足;白蛋白、总蛋白含量偏低,提示肝功能损伤;尿素氮含量偏高,提示肾脏功能可能损伤;钠离子浓度偏高,提示有脱水情况。结合呕吐、腹部触诊明显疼痛,初步诊断为舔食阿维菌素中毒引起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肾损伤。经消炎、镇痛、止吐、输液补液、保肝护肾等治疗,患病猫症状改善,恢复良好。说明猫科动物胰腺炎单独指征不强,需要综合判断;在产生胰脏自身的损伤外,还可引发肝肾损伤等全身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急性胰腺炎 肝肾损伤 诊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蛋鸡皮刺螨的驱杀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安健 李建成 +2 位作者 汪明 王黎霞 胡格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97-99,共3页
用蛋鸡为试验动物,将伊维菌素预混剂按1mg/kg饲料的浓度混入饲料为对照药物,检测1.25,1.00,0.75mg/kg饲料的阿维菌素预混剂和400mg/kg体重的阿维菌素粉剂(分两次)对鸡皮刺螨的驱杀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预混剂能驱杀鸡皮刺螨,与伊维... 用蛋鸡为试验动物,将伊维菌素预混剂按1mg/kg饲料的浓度混入饲料为对照药物,检测1.25,1.00,0.75mg/kg饲料的阿维菌素预混剂和400mg/kg体重的阿维菌素粉剂(分两次)对鸡皮刺螨的驱杀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预混剂能驱杀鸡皮刺螨,与伊维菌素预混剂驱杀鸡皮刺螨的效果一致,而阿维菌素粉剂驱杀鸡皮刺螨的效果不如阿维菌素预混剂。阿维菌素预混剂和阿维菌素粉剂都能显著增加料蛋比,提高饲料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蛋鸡 皮刺螨 驱杀试验 阿维菌素预混剂 阿维菌素粉剂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瓜实蝇3种解毒酶系的影响
9
作者 姜建军 王凤英 +3 位作者 陈黔 黄立飞 曹雪梅 杨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93-1902,共10页
【目的】探讨阿维菌素对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解毒酶系的影响,明确瓜实蝇阿维菌素抗性与解毒酶的关系,为瓜实蝇抗药性综合治理和科学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饲毒法测定阿维菌素对瓜实蝇成虫敏感品系(SS)... 【目的】探讨阿维菌素对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解毒酶系的影响,明确瓜实蝇阿维菌素抗性与解毒酶的关系,为瓜实蝇抗药性综合治理和科学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饲毒法测定阿维菌素对瓜实蝇成虫敏感品系(SS)和抗阿维菌素品系(RS)的亚致死浓度(LC_(25))及致死中浓度(LC_(50));利用微孔板法测定SS品系和RS品系经阿维菌素LC_(25)、LC_(50)剂量处理12、24、48和72 h后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活性,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含量;测定比较SS品系和RS品系GSTs、CarE米氏常数(K_(m))及最大反应速率(V_(max))的变化及增效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结果】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体内GSTs和CarE活性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分别为SS品系的2.92和1.46倍,P450s含量则显著下降,为SS品系的68.0%。SS品系在LC_(25)剂量的阿维菌素处理后12、48 h及LC_(50)处理后12、24、48 h和RS品系在LC_(25)剂量处理后12 h、LC_(50)处理后72 h,其体内GSTs活性均被诱导显著增强;LC_(25)剂量处理后24 h,SS品系体内CarE活性被诱导显著增强,RS品系中LC_(25)处理后72 h和LC_(50)处理后各时间段CarE活性表现为被显著抑制;LC_(50)处理后12 h,P450s含量在SS品系中表现为显著降低,而在72 h则显著升高。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GSTs的K_(m)显著降低,V_(max)显著升高,CarE的K_(m)和V_(max)变化不明显;增效剂DEM、TPP和PBO在SS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03、1.04和2.08,在RS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3.45、2.52和2.26,相对增效系数分别为0.71、0.60和0.54。【结论】GSTs和CarE解毒酶参与了瓜实蝇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其中GSTs活性发生了量变和质变,其对底物亲和力增加和代谢速度增快,在瓜实蝇对阿维菌素抗性形成中起到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阿维菌素 解毒酶 抗药性
下载PDF
阿维菌素在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降解、毒性及其生态风险分析
10
作者 向阳 王元 +3 位作者 李乐天 张卫卫 胡鲲 房文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8-259,共12页
阿维菌素是一种具有杀虫驱虫作用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聚酮化合物,广谱、高效、低毒,广泛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的寄生虫防治,对水生动物的多种寄生虫具有良好的杀虫和驱虫效果。水产养殖环境中阿维菌素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灌溉排水、畜牧业... 阿维菌素是一种具有杀虫驱虫作用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聚酮化合物,广谱、高效、低毒,广泛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的寄生虫防治,对水生动物的多种寄生虫具有良好的杀虫和驱虫效果。水产养殖环境中阿维菌素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灌溉排水、畜牧业废水和水产养殖用药;水环境中阿维菌素降解受光解、水解、植物降解、微生物降解和土壤吸附等多重因素影响,光解是阿维菌素降解的主要途径。阿维菌素对鱼类的毒性存在着种属差异,对不同类别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水生节肢动物中的枝角类毒性最大,而对克氏原螯虾、日本沼虾等的毒性相对较小。因此,在使用阿维菌素驱杀靶标寄生虫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对非养殖动物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从阿维菌素理化性质、危害来源、降解途径,以及水环境生态归趋和对水产动物毒性进行分析,评价了阿维菌素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生态风险,为指导阿维菌素在水产养殖中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水产养殖 毒性 降解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周氏啮小蜂对阿维菌素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11
作者 金欣 覃东玉 +6 位作者 刘新宇 张天天 任睿 郭美琪 李敏 朱耿平 潘丽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为探究农林生产常用杀虫剂对周氏啮小蜂的胁迫效应,通过药膜法评估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阿维菌素胁迫下周氏啮小蜂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田间使用浓度的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毒力作用较低,属于低... 为探究农林生产常用杀虫剂对周氏啮小蜂的胁迫效应,通过药膜法评估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阿维菌素胁迫下周氏啮小蜂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田间使用浓度的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毒力作用较低,属于低风险性农药,高浓度阿维菌素胁迫对周氏啮小蜂有短期触杀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LC_(10)和LC_(30)浓度阿维菌素胁迫下,对周氏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3个基因表达上调,772个基因表达下调;(3)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膜和膜成分、分子结合和催化活性方面均显著富集;(4)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显著富集;(5)对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的RT-q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阿维菌素胁迫下CcCYP9AG3和CcCYP9AG4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说明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尤其是CYP9家族参与了周氏啮小蜂对阿维菌素的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 阿维菌素 毒力评估 胁迫响应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松材线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响应阿维菌素胁迫功能研究
12
作者 谭瑞娜 郝昕 +6 位作者 邓振 理永霞 曹景鑫 苏光祥 陈洁 闵梦茹 马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168,共10页
【目的】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松材线虫病严重破坏东亚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方法】本研究从松材线虫基因组中获取Bx-gst12,随后对该基因的全长CDS区域进行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生物... 【目的】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松材线虫病严重破坏东亚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方法】本研究从松材线虫基因组中获取Bx-gst12,随后对该基因的全长CDS区域进行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x-gst12所编码的蛋白质Bx-GST12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通过基因干扰技术对Bx-gst12干扰后,分析该基因在松材线虫对阿维菌素敏感程度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Bx-GST12蛋白稳定系数为28.96,亲水系数为-0.412,三级结构预测Bx-GST12蛋白具有含有9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但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应用基因干扰技术对Bx-gst12基因进行基因干扰,干扰后的Bx-gst12基因表达量变为原来的25.14%。阿维菌素溶液生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Bx-gst12干扰后的松材线虫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松材线虫死亡率平均提高了7.12%。【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Bx-gst12基因并对该基因的dsRNA进行了设计与合成。Bx-gst12基因干扰显著影响了松材线虫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在相同浓度的阿维菌素胁迫相同时间中,干扰组线虫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Bx-gst12基因在松材线虫药物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 阿维菌素 生物信息学 基因干扰
下载PDF
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对4种重要鳞翅目害虫的毒力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许小龙 顾中言 +2 位作者 韩丽娟 周建高 娄金贵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室内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及其2个衍生物对4种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和棉铃虫幼虫的毒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2个衍生物的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9.5-65倍和4-15倍。二化螟蚁... 室内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及其2个衍生物对4种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和棉铃虫幼虫的毒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2个衍生物的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9.5-65倍和4-15倍。二化螟蚁螟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对阿维菌素及其2个衍生物很敏感,LC50为0.004-0.283 mg.L-1,显示出很高的毒力;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2个衍生物敏感程度较高,LC50为1.017-8.108 mg.L-1,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相对较低,LC50为18.091-65.992 mg.L-1。因此,田间防治甜菜夜蛾和棉铃虫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阿维菌素,而应选用2个衍生物,以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 鳞翅目害虫 毒力
下载PDF
含氨基甲酸酯结构的阿维菌素B_(2a)衍生物的合成、杀虫活性及分子对接
14
作者 张宇 高门杰 +3 位作者 张添珍 祝冠彬 李庆山 李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046,共16页
对阿维菌素B_(2a)进行结构优化,在阿维菌素B_(2a)的C4"位引入氨基甲酸酯片段,设计合成21个新型C4"-氨基甲酸酯阿维菌素B_(2a)衍生物。利用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NMR)等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对小菜蛾、东... 对阿维菌素B_(2a)进行结构优化,在阿维菌素B_(2a)的C4"位引入氨基甲酸酯片段,设计合成21个新型C4"-氨基甲酸酯阿维菌素B_(2a)衍生物。利用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NMR)等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对小菜蛾、东方黏虫、玉米螟虫、草地贪夜蛾及棉铃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东方黏虫、玉米螟虫、草地贪夜蛾及棉铃虫的杀虫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化合物Z5对黏虫和草地贪夜蛾表现出优异的活性,LC_(50)值分别为1.02和2.44 mg/L,均优于对照药阿维菌素B_(1a),比阿维菌素B_(2a)提升了20多倍。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增加化合物的亲脂性有助于提升目标化合物的杀虫活性。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在阿维菌素B_(2a)的C4"位引入氨基甲酸酯片段后,氨基甲酸酯片段的苯环与受体蛋白残基中的芳香环之间形成了π-π相互作用,杀虫活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B_(2a) 氨基甲酸酯 杀虫活性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快速检测阿维菌素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李艳芬 马瑞峻 +3 位作者 陈瑜 黄丽 颜振锋 蔡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40-2146,共7页
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是一种微溶于水的高毒杀虫剂,有广谱、高效等特点,在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方面表现优异,但对水生生物高毒。为了探讨利用光谱技术现场快速检测水体中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的可能性,测定了其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不... 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是一种微溶于水的高毒杀虫剂,有广谱、高效等特点,在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方面表现优异,但对水生生物高毒。为了探讨利用光谱技术现场快速检测水体中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的可能性,测定了其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不同浓度吸光度光谱数据,建立其快速有效的定量分析模型。使用不同光程比色皿采集一定浓度范围的阿维菌素农药样本光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最佳光谱数据用于后续定量处理分析。将波长范围为200~500 nm的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S-G平滑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原始光谱数据和S-G平滑法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校正集和预测集分别按不同比例采用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PXY)算法进行样本集划分,并分别建立PLS模型进行比较。再将划分样本集后优选出的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马氏距离阈值法(Mahalanobis Distance,MD),即PCAMD算法剔除异常样本,再将剔除异常样本后的光谱数据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筛选特征波长变量,建立S-G平滑-SPXY-(PCA-MD)-CARS-PLS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00 mm光程比色皿获得的光谱数据最佳,245.4 nm处为阿维菌素特征吸收峰。原始数据经S-G平滑法预处理、SPXY划分样本集、PCA-MD剔除异常样本以及CARS筛选特征波长变量后建立的定量模型最优,模型评价系数R2p为0.9988,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0611,剩余预测残差为29.5894,该方法有效简化了模型并提高了模型精度和稳健性。研究表明,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能够用来定量分析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快速检测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致死中浓度阿维菌素对中国梨木虱短期内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的影响
16
作者 张蕊 张博晨 +5 位作者 许双叶 吴梓情 马瑞燕 李娅 张东霞 庾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1-1589,共9页
【目的】明确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的阿维菌素对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种群短期内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阿维菌素处理24 h时对中国梨木虱田间种群(F)3龄若虫的LC_(50)值... 【目的】明确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的阿维菌素对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种群短期内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阿维菌素处理24 h时对中国梨木虱田间种群(F)3龄若虫的LC_(50)值;室内条件下,以F种群为基础,建立中国梨木虱对阿维菌素相对敏感品系(SS)、F种群连续6代接触LC_(50)浓度的阿维菌素的田间抗性品系(FR)和6代未接触阿维菌素的田间对照品系(FS),测定中国梨木虱F种群和各品系3龄若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测定各品系各发育阶段历期和存活率及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构建两性生命表。【结果】阿维菌素处理24 h时对中国梨木虱F种群和SS品系3龄若虫的LC_(50)值分别为2.458和0.706 mg/L,F种群、FR品系和FS品系3龄若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458,11.965和1.782倍。与FS品系和SS品系相较,FR品系各发育阶段历期和存活率及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均发生变化,卵历期和若虫历期均显著长于FS品系和SS品系的;成虫寿命缩短,单雌产卵量分别下降57.000和74.300粒,其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_(0))也均下降。FR品系相对适合度为0.743,是FS品系的0.807倍。【结论】LC_(50)浓度的阿维菌素连续处理6代使中国梨木虱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增加,适合度下降。因而,在梨园中避免连续使用阿维菌素,以延缓中国梨木虱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阿维菌素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生长发育 种群参数
下载PDF
山药中噻唑膦和阿维菌素的残留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17
作者 王俊晓 安莉 +5 位作者 马欢 朱会丽 贺素霞 郭鑫 吴绪金 李萌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3期73-77,共5页
为评价噻唑膦和阿维菌素在山药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山药中噻唑膦和阿维菌素残留量,并运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0.01~1 mg/kg添加水平下,噻唑膦和阿维菌素在山... 为评价噻唑膦和阿维菌素在山药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山药中噻唑膦和阿维菌素残留量,并运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0.01~1 mg/kg添加水平下,噻唑膦和阿维菌素在山药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110%和80%~8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5.5%和1.0%~2.6%,山药中噻唑膦和阿维菌素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噻唑膦施药有效剂量为3000 g/hm^(2);阿维菌素施药有效剂量为375 g/hm^(2),于播种前施药1次并在收获期采收山药,噻唑膦和阿维菌素的普通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分别是0.047、0.059 mg,风险商分别为18.7%、93.4%,说明其对一般消费人群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噻唑膦 阿维菌素 残留量检测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Cu^(2+)和阿维菌素及其复合胁迫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郭欣 徐凡舒 +1 位作者 魏洪义 陈丽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3-563,共11页
【目的】探究农田重金属Cu^(2+)和农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及其复合胁迫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人工饲料中分别和同时添加50 mg/kg Cu^(2+)和0.039 mg/L阿维菌素(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 【目的】探究农田重金属Cu^(2+)和农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及其复合胁迫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人工饲料中分别和同时添加50 mg/kg Cu^(2+)和0.039 mg/L阿维菌素(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LC_(10)浓度),得到含Cu^(2+)(Cu)、阿维菌素(Av)和同时含二者(Av+Cu)的3种处理的饲料,以正常人工饲料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室条件下用这4种饲料饲养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系统调查和记录其生长发育参数(幼虫历期、蛹历期、蛹重、成虫体重、生长速率、成虫羽化率和成虫寿命)、求偶行为参数(求偶率和平均求偶持续时间)、定向行为参数(起飞率、定向率、平均反应时间、飞过半程率和降落至信息素源率)以及繁殖参数(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Cu和Av及其复合胁迫(Av+Cu)对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Cu单独处理后亚洲玉米螟的雌雄虫胚后发育期(幼虫历期+蛹历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短;而Av单独处理后,亚洲玉米螟雌雄虫胚后发育期则分别显著延长至38.31和38.95 d,较空白对照组的分别长67.07%和67.38%。Cu单独处理后,亚洲玉米螟雌蛹、雄蛹、雌成虫和雄成虫体重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分别比空白对照组的减轻13.16%,6.45%,7.13%和4.60%;Av单独处理后显著抑制亚洲玉米螟雌蛹、雄蛹和雌成虫体重,分别比空白对照组的减轻了26.50%,8.96%和12.46%,而雄成虫体重比空白对照组的显著增高6.05%。同时Cu处理对雌成虫的求偶行为产生一定影响,Cu处理后各个暗期最高求偶率和平均求偶持续时间均随暗期降低,而空白对照组的最高求偶率和平均求偶持续时间表现为随暗期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v处理后促进雌成虫求偶行为:最高求偶率除暗期5(雌虫羽化后的第5个暗期)外在其他暗期均达到100%,平均求偶持续时间除暗期3(雌虫羽化后的第3个暗期)与空白对照组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暗期平均求偶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在暗期5下Av处理组平均求偶持续时间最长(5.71 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u和Av单独处理均显著抑制了亚洲玉米螟雄成虫定向行为和单雌产卵量。另一方面,Av和Cu复合胁迫与单独胁迫影响不一,Av+Cu处理抑制了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主要体现在较空白对照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和体重显著降低。Av+Cu处理中雌雄虫胚后发育期分别为37.60和37.04 d,仅短于Av处理;雌雄蛹和雌成虫体重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且为最低。在Av+Cu胁迫雌雄成虫与空白对照组雌雄成虫各交配组合中,雄成虫降落至信息素源率和单雌产卵量与空白对照组雌雄虫的交配组合相比均显著降低,且均为最低。Av+Cu胁迫后亚洲玉米螟雌成虫的求偶行为与Av处理后较为一致,最高求偶率在各个暗期下均达100%;平均求偶持续时间各个暗期下均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和Cu处理组而与Av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在暗期3下Av+Cu处理中平均求偶持续时间最长(6.16 h)。【结论】Cu和Av单独及复合胁迫抑制了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使成虫繁殖行为紊乱、繁殖力降低,并且在二者复合胁迫对亚洲玉米螟各项影响中,起主导作用的为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阿维菌素 生长发育 求偶行为 定向行为 生殖力 卵孵化率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白背飞虱发育和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19
作者 廖琪 赵彬彬 +5 位作者 方玲 周南欣 何树林 徐杉 杨洪 周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00-1509,共10页
【目的】探究阿维菌素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亚致死效应。【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分别以阿维菌素亚致死浓度LC10(0.016 mg/L)和LC25(0.031 mg/L)处理白背飞虱3龄若虫,统计F0代雌雄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记录F1代的发育历期... 【目的】探究阿维菌素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亚致死效应。【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分别以阿维菌素亚致死浓度LC10(0.016 mg/L)和LC25(0.031 mg/L)处理白背飞虱3龄若虫,统计F0代雌雄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记录F1代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存活率及雌雄成虫寿命、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和平均世代周期(T),组建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结果】与对照(蒸馏水)相比,白背飞虱3龄若虫在LC10和LC25浓度阿维菌素的胁迫下,F0代单雌产卵量均显著降低,但孵化率未受影响;LC25浓度阿维菌素处理后,白背飞虱雄成虫寿命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但LC10阿维菌素处理显著缩短了雌成虫寿命。在F1代中,LC10和LC25浓度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70.64和155.79粒,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38粒)。同时,LC10和LC25浓度处理组F1代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以及平均世代周期(T)均略低于对照组,而净增殖率(R0)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亚致死浓度阿维菌素胁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背飞虱后代种群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阿维菌素 亚致死效应 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繁殖力 生长发育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养殖用非规范药品及水中扑草净、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残留量
20
作者 陈永平 包艳 +5 位作者 许文龙 成振华 王辉 韩现芹 时文博 王愿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1027,共7页
取水产养殖用非规范药品样品1.00g,加入1.0mg·L^(-1)扑草净-d6(内标)溶液10μL和水20 mL,其中固态样品经均质、超声处理后离心5 min,液态样品经涡旋振荡混匀后离心5min,均取上清液用水定容至100 mL;养殖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取滤... 取水产养殖用非规范药品样品1.00g,加入1.0mg·L^(-1)扑草净-d6(内标)溶液10μL和水20 mL,其中固态样品经均质、超声处理后离心5 min,液态样品经涡旋振荡混匀后离心5min,均取上清液用水定容至100 mL;养殖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取滤液200 mL,加入1.0mg·L^(-1)扑草净-d6溶液10μL,振荡混匀。将上述样品溶液过NPO HLB固相萃取柱(预先用5mL甲醇、5mL水活化),用5mL水淋洗,用6mL甲醇洗脱,将洗脱液于40℃氮气吹至近干,加入体积比3∶7的甲醇-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2mmol·L^(-1)乙酸铵溶液混合液1.0mL复溶,经涡旋、超声振荡、离心、过滤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其中扑草净、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残留量。以Waters ACQUITY UPLC C_(18)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含0.1%甲酸的2mmol·L^(-1)乙酸铵溶液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ESI+)扫描及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扑草净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15.0μg·L^(-1),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0~150.0μg·L^(-1),非规范药品样品中检出限(3S/N)分别为0.2,2.0,2.0μg·kg^(-1),水样中检出限(3S/N)分别为1.0,10,10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4.8%~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9.0%。方法用于分析80个实际样品,结果显示,1个非规范药品样品中检出阿维菌素,其残留量为718mg·kg^(-1),1个水样中检出扑草净,其残留量为3.2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非规范药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扑草净 阿维菌素 伊维菌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