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唯识学对般若“空”义的诠释与缘起论的重构
1
作者
吴学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71,88,共6页
缘起思想和实相论思想是组成佛教教理的二大系统。释迦初说缘起 ,本是“空”“有”圆融的。但自佛灭度 ,说缘起者遂开二门 ,一主遮情 ;二主表德。世亲识转变说扬弃中观的缘起论 ,重构佛教缘起学说 ,也旨在二门的融通。唯识学对缘起论的...
缘起思想和实相论思想是组成佛教教理的二大系统。释迦初说缘起 ,本是“空”“有”圆融的。但自佛灭度 ,说缘起者遂开二门 ,一主遮情 ;二主表德。世亲识转变说扬弃中观的缘起论 ,重构佛教缘起学说 ,也旨在二门的融通。唯识学对缘起论的重建 ,首先在于通过建立阿赖耶识缘起论 ,将缘起收摄入第八识的发用 ;到了世亲乃将现行层面的诸法“转变”统一为识的分别 ,将轮回的所依和生命的趣向归结到种子识的相续流转 ,然后将现识的分别义与种识的流转义一并融合到识转变的本体论结构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中道
识分别
转变
性空
阿赖耶识缘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现熏习与染净熏习:《大乘起信论》之如来藏缘起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大勇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12期32-37,共6页
阿赖耶识缘起成立种子与现行互相熏习,《大乘起信论》说真如与无明互相熏习,两种熏习方式各有其对于熏习的不同定义。建立在染净熏习基础上的如来藏缘起与建立在种现熏习基础上的阿赖耶识缘起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中的理论关键是,...
阿赖耶识缘起成立种子与现行互相熏习,《大乘起信论》说真如与无明互相熏习,两种熏习方式各有其对于熏习的不同定义。建立在染净熏习基础上的如来藏缘起与建立在种现熏习基础上的阿赖耶识缘起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中的理论关键是,由于真如无始无终,无明无始有终,如来藏缘起并不存在一个由真如生起无明的阶段。因此如来藏缘起并不存在一因、无因生果与不平等因生果的问题。两种缘起之间的差异,只是理论形态上的,其根本原则保持了内在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来藏
缘起
阿赖耶识缘起
《大乘起信论》
种现熏习
染净熏习
原文传递
隋唐佛教的十二大哲学命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士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20,45,共6页
隋唐佛学,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佛教的名词术语较为特殊,义理较为艰深,这又给研究、了解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简要地叙述了隋唐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在各宗派浩繁的教理论述中,撷取最具代表性的十二...
隋唐佛学,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佛教的名词术语较为特殊,义理较为艰深,这又给研究、了解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简要地叙述了隋唐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在各宗派浩繁的教理论述中,撷取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个佛教哲学命题,予以剖析。隋唐佛学的精要,于中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佛教
阿赖耶识缘起
法相宗
六相圆融
华严宗
哲学命题
圆成实性
三论宗
事物的本体
金师子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识心创化的角度看梁漱溟思想中的儒佛二重关系
4
作者
李昕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8-52,159,共5页
在梁漱溟思想研究中,儒佛关系始终是一个难题。从总体上看,梁漱溟对传统儒学的现代阐释中主要基于唯识学阿赖耶识缘起论,而他的"心"概念则将这二重因素结合起来。梁漱溟所论之心主要指阿赖耶识缘起论中的心王与心所,包含识、...
在梁漱溟思想研究中,儒佛关系始终是一个难题。从总体上看,梁漱溟对传统儒学的现代阐释中主要基于唯识学阿赖耶识缘起论,而他的"心"概念则将这二重因素结合起来。梁漱溟所论之心主要指阿赖耶识缘起论中的心王与心所,包含识、情、意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处于转识成智的进程中。在此基础上,梁漱溟所论之仁的三个层次,即内觉、外情和意,可与唯识之心形成某种对应。这可以视作以唯识学为参照反观传统儒学心性论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缘起
识心
意
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识学:缘起论与业力说的矛盾消解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学国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4-28,共5页
佛教思想的两大基石,即缘起理论与业力学说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一致性,由此必然导致僧伽内部的思想分裂。小乘部派佛学和大乘中观学都在自己的立场上企图解决这一理论上的矛盾,但是这些尝试都存在着自身的困难,不能导向问题的...
佛教思想的两大基石,即缘起理论与业力学说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一致性,由此必然导致僧伽内部的思想分裂。小乘部派佛学和大乘中观学都在自己的立场上企图解决这一理论上的矛盾,但是这些尝试都存在着自身的困难,不能导向问题的最终解决。大乘瑜珈行派唯识种子学说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这一理论的困境的回应。唯识学首先摄诸功能归于本识,然后在”万法唯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种子与现行的逻辑关系,从而将旧有的功能学说引入本体论哲学的层面。而阿赖耶识缘起理论的建立,使缘起论与业力说在种子与现行互动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融贯一致。因为阿赖耶识是因相和果相、体和用的统一,所以使作为能生和所熏的种子识与能熏和所生的现行诸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构筑到阿赖耶识缘起的本体论结构之上,从而使缘起性空理论与业力轮回思想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阿赖耶识缘起
缘起
论
业力说
本体论哲学
佛教思想
业力轮回
因果关系
业报轮回
小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识浅谈
6
作者
叶少勇
《法音》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13,共6页
关键词
唯识学
阿赖耶识缘起
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
法我执
佛教
释教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唯识学对般若“空”义的诠释与缘起论的重构
1
作者
吴学国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71,88,共6页
文摘
缘起思想和实相论思想是组成佛教教理的二大系统。释迦初说缘起 ,本是“空”“有”圆融的。但自佛灭度 ,说缘起者遂开二门 ,一主遮情 ;二主表德。世亲识转变说扬弃中观的缘起论 ,重构佛教缘起学说 ,也旨在二门的融通。唯识学对缘起论的重建 ,首先在于通过建立阿赖耶识缘起论 ,将缘起收摄入第八识的发用 ;到了世亲乃将现行层面的诸法“转变”统一为识的分别 ,将轮回的所依和生命的趣向归结到种子识的相续流转 ,然后将现识的分别义与种识的流转义一并融合到识转变的本体论结构之内。
关键词
唯识中道
识分别
转变
性空
阿赖耶识缘起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现熏习与染净熏习:《大乘起信论》之如来藏缘起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大勇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12期32-37,共6页
文摘
阿赖耶识缘起成立种子与现行互相熏习,《大乘起信论》说真如与无明互相熏习,两种熏习方式各有其对于熏习的不同定义。建立在染净熏习基础上的如来藏缘起与建立在种现熏习基础上的阿赖耶识缘起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中的理论关键是,由于真如无始无终,无明无始有终,如来藏缘起并不存在一个由真如生起无明的阶段。因此如来藏缘起并不存在一因、无因生果与不平等因生果的问题。两种缘起之间的差异,只是理论形态上的,其根本原则保持了内在的一致。
关键词
如来藏
缘起
阿赖耶识缘起
《大乘起信论》
种现熏习
染净熏习
分类号
B94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隋唐佛教的十二大哲学命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士强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20,45,共6页
文摘
隋唐佛学,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佛教的名词术语较为特殊,义理较为艰深,这又给研究、了解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简要地叙述了隋唐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在各宗派浩繁的教理论述中,撷取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个佛教哲学命题,予以剖析。隋唐佛学的精要,于中可见一斑。
关键词
隋唐佛教
阿赖耶识缘起
法相宗
六相圆融
华严宗
哲学命题
圆成实性
三论宗
事物的本体
金师子章
分类号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识心创化的角度看梁漱溟思想中的儒佛二重关系
4
作者
李昕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8-52,159,共5页
文摘
在梁漱溟思想研究中,儒佛关系始终是一个难题。从总体上看,梁漱溟对传统儒学的现代阐释中主要基于唯识学阿赖耶识缘起论,而他的"心"概念则将这二重因素结合起来。梁漱溟所论之心主要指阿赖耶识缘起论中的心王与心所,包含识、情、意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处于转识成智的进程中。在此基础上,梁漱溟所论之仁的三个层次,即内觉、外情和意,可与唯识之心形成某种对应。这可以视作以唯识学为参照反观传统儒学心性论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阿赖耶识缘起
识心
意
情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识学:缘起论与业力说的矛盾消解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学国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4-28,共5页
文摘
佛教思想的两大基石,即缘起理论与业力学说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一致性,由此必然导致僧伽内部的思想分裂。小乘部派佛学和大乘中观学都在自己的立场上企图解决这一理论上的矛盾,但是这些尝试都存在着自身的困难,不能导向问题的最终解决。大乘瑜珈行派唯识种子学说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这一理论的困境的回应。唯识学首先摄诸功能归于本识,然后在”万法唯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种子与现行的逻辑关系,从而将旧有的功能学说引入本体论哲学的层面。而阿赖耶识缘起理论的建立,使缘起论与业力说在种子与现行互动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融贯一致。因为阿赖耶识是因相和果相、体和用的统一,所以使作为能生和所熏的种子识与能熏和所生的现行诸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构筑到阿赖耶识缘起的本体论结构之上,从而使缘起性空理论与业力轮回思想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决。
关键词
唯识学
阿赖耶识缘起
缘起
论
业力说
本体论哲学
佛教思想
业力轮回
因果关系
业报轮回
小乘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识浅谈
6
作者
叶少勇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13,共6页
关键词
唯识学
阿赖耶识缘起
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
法我执
佛教
释教
分类号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唯识学对般若“空”义的诠释与缘起论的重构
吴学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种现熏习与染净熏习:《大乘起信论》之如来藏缘起思想
袁大勇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
1
原文传递
3
隋唐佛教的十二大哲学命题
陈士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识心创化的角度看梁漱溟思想中的儒佛二重关系
李昕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唯识学:缘起论与业力说的矛盾消解
吴学国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唯识浅谈
叶少勇
《法音》
北大核心
200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