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陀螺全站仪在隧道洞内导线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蔡少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该文介绍陀螺全站仪的历史发展以及研究现状,对陀螺全站仪的发展阶段以及市场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陀螺全站仪的工作特性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从理论上对陀螺全站仪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对HGG05陀螺全站仪的精度进行评定,并从理论上对... 该文介绍陀螺全站仪的历史发展以及研究现状,对陀螺全站仪的发展阶段以及市场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陀螺全站仪的工作特性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从理论上对陀螺全站仪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对HGG05陀螺全站仪的精度进行评定,并从理论上对陀螺全站仪测定的坐标方位角作为坚强边应用于导线网平差处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平差方法进行推算,以确保贯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全站仪 坚强边 陀螺北方向 精度评定 导线测量
下载PDF
陀螺效应对高速旋转轮对弯曲模态的影响
2
作者 关庆华 王文波 +1 位作者 张丰英 温泽峰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3,共10页
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以Timoshenko连续转轴模拟轮轴,以旋转圆盘模拟车轮,建立旋转轮对动力学模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计算不同速度下弹性悬挂轮对的涡动模态。通过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色散特性曲线,揭示陀螺效应对旋转体正反... 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以Timoshenko连续转轴模拟轮轴,以旋转圆盘模拟车轮,建立旋转轮对动力学模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计算不同速度下弹性悬挂轮对的涡动模态。通过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色散特性曲线,揭示陀螺效应对旋转体正反涡动频率的影响机理。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基于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弹性轮对能够满足前4阶弯曲模态计算需求,Euler梁模型无法考虑转轴旋转陀螺效应,仅适用于前2阶弯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陀螺效应使轮对弯曲模态出现正反涡动,随转速提高,正涡动模态频率增大,反涡动模态频率减小;陀螺效应对轮对1、2阶弯曲涡动频率变化影响显著,对3、4阶弯曲涡动模态频率变化影响不大,速度每提高100 km/h,前4阶弯曲模态正涡动频率分别增加9.31、9.62、2.09、0.57 Hz,前4阶弯曲模态反涡动频率分别下降4.97、5.83、1.27、0.5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轮对 陀螺效应 旋转动力学 传递矩阵 涡动模态
下载PDF
微半球谐振陀螺电极间隙高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
3
作者 王大志 胡鑫 +3 位作者 李义康 刘犇 王曦 梁世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计开发了高精度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电路,测量精度误差<1.8%,重复测试偏差<6%,实现了静电电容的高精度测量。搭建了高精度陀螺装配实验平台,基于采集的周向电容,微调电极间隙,降低周向电容的离散程度。最终完成陀螺高精度装配与固定。实验结果表明,陀螺周向间隙误差≤5.6%,周向静电电容标准差为14.47fF,离散系数为5.5%,装配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半球谐振陀螺 静电电容 间隙调整 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
下载PDF
随钻陀螺对于丛式井防碰分离系数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杨波 《石化技术》 2025年第2期327-328,共2页
?海洋石油开采的特点主要包括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自然条件恶劣以及投资大、牵涉面广、管理难度大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因此海上井槽的布置非常紧密,南海区域槽口间距一般为2.286米,大型丛式井受到平台位置以及... ?海洋石油开采的特点主要包括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自然条件恶劣以及投资大、牵涉面广、管理难度大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因此海上井槽的布置非常紧密,南海区域槽口间距一般为2.286米,大型丛式井受到平台位置以及油区的限制,导致在井眼轨迹设计防碰情况存在较大的风险。南海东部西江油田区域油区比较集中,轨迹难以满足企业防碰标准,通过随钻陀螺等工具测量技术手段缩小测点椭圆半径从而增加分离系数使轨迹设计满足企业标准成为必备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陀螺 防碰 误差椭圆 分离系数 轨迹设计
下载PDF
激光陀螺技术的创新应用——从基础原理到地球自转测量的实践探索
5
作者 罗剑 欧阳建明 +1 位作者 何焰兰 彭刚 《物理实验》 2025年第2期14-19,26,共7页
为提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和前沿性,对激光陀螺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介绍了激光陀螺仪的核心工作原理,涵盖了Sagnac效应、信号的读取与分析以及抖动偏频技术.利用激光陀螺物理实验仪,直观地展示了... 为提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和前沿性,对激光陀螺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介绍了激光陀螺仪的核心工作原理,涵盖了Sagnac效应、信号的读取与分析以及抖动偏频技术.利用激光陀螺物理实验仪,直观地展示了激光陀螺仪的工作状态和输出信号,测量了其标度因数,并准确测定了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初步形成了以Sagnac效应观察与测量和地球自转角速度测量为核心内容的激光陀螺物理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Sagnac效应 地球自转角速度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陀螺仪电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6
作者 刘旭 杨智勇 +3 位作者 张道德 胡新宇 魏琼 鲁恩顺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11,19,共6页
为提高陀螺仪传感器电参数测量值的精度与可靠性,设计一套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陀螺仪传感器电参数测量系统.采用STM32F407芯片作为上下位机的主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实现数据交互.下位机使用AD转换电路测量陀螺仪传感器的关键电参数;上位机... 为提高陀螺仪传感器电参数测量值的精度与可靠性,设计一套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陀螺仪传感器电参数测量系统.采用STM32F407芯片作为上下位机的主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实现数据交互.下位机使用AD转换电路测量陀螺仪传感器的关键电参数;上位机采用7吋LCD显示屏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触摸按键输入功能.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误差补偿处理,以提高陀螺仪传感器测得的偏转角度和俯仰角度等多通道电压、电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测量系统与高精度倾角仪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对陀螺仪传感器的电压、电流、偏转角和俯仰角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0.07V、0.18mA、0.05°和0.042°,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仪传感器 卡尔曼滤波 电参数 测量系统
下载PDF
基于分频与锁相环的双工作物质核磁陀螺激励磁场快速闭环控制
7
作者 傅启 仰燕兰 +2 位作者 王翔宇 翟长伟 牛丹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锁相环是最常用的核磁共振陀螺激励磁场闭环控制方案。双工作物质核磁陀螺具有良好的抗静磁场干扰能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对锁相环在双工作物质核磁陀螺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提出一种基于陷波器组分频结合正交信号发生器锁相环的双工... 锁相环是最常用的核磁共振陀螺激励磁场闭环控制方案。双工作物质核磁陀螺具有良好的抗静磁场干扰能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对锁相环在双工作物质核磁陀螺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提出一种基于陷波器组分频结合正交信号发生器锁相环的双工作物质核磁陀螺激励磁场快速闭环控制方案。相比传统锁相环闭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闭环方案的陀螺仪动态响应更迅速,系统稳定性更强,且量程可达2500°/s,带宽7 Hz,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激励磁场闭环 频率分离 锁相环 量程带宽
下载PDF
驱动电压对石英音叉陀螺零偏稳定性影响
8
作者 李澳 方飞浒 梁金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由于石英音叉陀螺自激振荡时,驱动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陀螺的输出稳定,并且驱动电压也与陀螺的最终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对驱动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后续陀螺性能的提升。针对石英音叉陀螺驱动系统,简要分析了驱动系统稳定性和驱动电压幅... 由于石英音叉陀螺自激振荡时,驱动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陀螺的输出稳定,并且驱动电压也与陀螺的最终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对驱动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后续陀螺性能的提升。针对石英音叉陀螺驱动系统,简要分析了驱动系统稳定性和驱动电压幅值对陀螺输出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的石英音叉陀螺驱动系统,在Simulink中对该驱动系统进行仿真,并分别对不同幅值的驱动电压信号和陀螺输出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驱动检测电压为1V左右时,驱动幅值标准差达到4.901μV,驱动频率稳定性为0.002 54 Hz,此时石英音叉陀螺标度因数为1.283 1 mV·s/(°),零偏稳定性为1.76 (°)/s。该驱动系统通过调控驱动电压幅值,为进一步提升石英音叉陀螺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音叉陀螺 自动增益控制 驱动电压 稳定性 零偏性能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与锁相环的核磁共振陀螺仪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翟长伟 仰燕兰 +2 位作者 王翔宇 傅启 牛丹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1期7-9,共3页
闭环控制设计是核磁共振陀螺仪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锁相环实现对核磁共振陀螺仪系统的闭环控制,并分别采用基于PI控制的环路滤波器与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环路滤波器,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锁相环。经过仿真验证,两种锁相环均能跟... 闭环控制设计是核磁共振陀螺仪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锁相环实现对核磁共振陀螺仪系统的闭环控制,并分别采用基于PI控制的环路滤波器与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环路滤波器,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锁相环。经过仿真验证,两种锁相环均能跟踪陀螺仪跟随载体的转动角速度,其中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锁相环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闭环控制 锁相环 自抗扰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小波RBF神经网络的导引头陀螺误差校正方法
10
作者 刘建旭 雷昊 +2 位作者 赵晟 刘会文 李少毅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1,88,共7页
凝视成像红外导引导弹发射冲击和飞行过程中,导引头MEMS陀螺输出会产生较大误差,造成成像系统稳定性降低,误差过大时会丢失目标。针对这一工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小波RBF神经网络的导引头陀螺误差校正方法。首先运用Allan方差分析... 凝视成像红外导引导弹发射冲击和飞行过程中,导引头MEMS陀螺输出会产生较大误差,造成成像系统稳定性降低,误差过大时会丢失目标。针对这一工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小波RBF神经网络的导引头陀螺误差校正方法。首先运用Allan方差分析导弹飞行全过程中,导引头伺服系统MEMS陀螺主要误差源及误差量级。然后运用小波阈值去噪法滤除高频噪声,作为训练网络输入。最后运用自适应小波RBF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误差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RBF网络和Kalman滤波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均方根误差RMSE要低两个数量级,Allan方差也比传统算法减小一半,数据复杂度低,具备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导引头 陀螺伺服系统 小波阈值去噪 小波RBF网络
下载PDF
基于灰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自动行驶小车
11
作者 衡思远 叶新宇 +1 位作者 李鹏程 刘学敏 《电子制作》 2025年第4期12-17,共6页
本文以TI公司的MSPM0G3507单片机为处理器,通过TB6612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直流电机,辅以八路灰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设计制作了一辆能够自动行驶的小车。系统采用了PID算法、卡尔曼滤波算法、霍尔编码,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使小车整体具有高... 本文以TI公司的MSPM0G3507单片机为处理器,通过TB6612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直流电机,辅以八路灰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设计制作了一辆能够自动行驶的小车。系统采用了PID算法、卡尔曼滤波算法、霍尔编码,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使小车整体具有高效率、高分辨率、高准确性、可伺服控制、无级变频调速且具有实时性的优点。此外,系统采用灰度传感器进行循迹,陀螺仪进行姿态调整的方案,可以精确地以较快速度在设定的线路图上实现自动行驶,为无人驾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M0G3507 TB6612 陀螺 自动行驶 小车
下载PDF
几种光学陀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献辉 田芊 +1 位作者 滕云鹤 章燕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9,共5页
除了He-Ne气体激光陀螺外,国内外提出了研制新型光学陀螺的多种方案。该文介绍了其中干涉式光纤陀螺、循环再入式光纤陀螺、集成光学陀螺、半导体激光陀螺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超短脉冲激光陀螺研究;同时指出了光学陀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光学陀螺 干涉式光纤陀螺 循环再入式光纤陀螺 集成光学陀螺 半导体激光陀螺 超短脉冲激光陀螺
下载PDF
体育强省建设赋能昆明市区广场陀螺的发展研究
13
作者 李章旭 熊顺福 寸亚玲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7期38-40,共3页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陀螺为主线,探寻昆明市区广场陀螺运动的开展现...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陀螺为主线,探寻昆明市区广场陀螺运动的开展现状,以及陀螺运动在体育强省建设大背景下开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强省、陀螺发展优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以相关的文献作为理论支撑,归纳整理得出陀螺运动的特征、昆明市区开展广场陀螺运动的优势所在以及在体育强省建设背景下在广场开展陀螺运动助推群众体育发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省 陀螺 开展优势
下载PDF
基于全数字锁相环的光纤陀螺本征频率跟踪技术
14
作者 杨辉 马家君 +3 位作者 高辉 吕明森 孙佑焮 敖晓纯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36,共5页
针对光纤陀螺(FOG)本征频率检测过程复杂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数字锁相环(ADPLL)的高精度本征频率跟踪技术。理论研究了调制频率、本征频率与干涉光强之间的关系,在占空比为25%的方波调制下,可以将光纤环形干涉仪作为鉴... 针对光纤陀螺(FOG)本征频率检测过程复杂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数字锁相环(ADPLL)的高精度本征频率跟踪技术。理论研究了调制频率、本征频率与干涉光强之间的关系,在占空比为25%的方波调制下,可以将光纤环形干涉仪作为鉴相器,设计K计数环路滤波器和数字控制振荡器构成ADPLL电路。根据进位信号和借位信号实时调整调制信号的频率,当进位信号和借位信号脉冲数相等时,调制信号频率即为FOG的本征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DPLL的FOG本征频率跟踪技术跟踪精度优于0.4 Hz,跟踪时间小于0.009 s。与传统的FOG本征频率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外部辅助设备,可以快速、高精度地跟踪FOG的本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本征频率 全数字锁相环 跟踪测量
下载PDF
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研究
15
作者 张孟 彭冲冲 冉营丽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当前方法多采用单一传感温度参数完成补偿,没有对各个传感器的不同温度参数进行区分,导致补偿效果差。对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含有噪声的激光陀螺漂移信号,求出并校正每个尺度的... 当前方法多采用单一传感温度参数完成补偿,没有对各个传感器的不同温度参数进行区分,导致补偿效果差。对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径向基函数的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含有噪声的激光陀螺漂移信号,求出并校正每个尺度的小波系数,得到重构后无干扰温度传感信号;然后,通过脉冲矢量、装配误差矩阵等数值,测量激光陀螺加速计,分辨出各传感器的温度参数。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分类激光陀螺输出参数,选择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转换函数,算出每个温度传感器参数的误差减少率。最后,结合正交最小二乘算法训练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完成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通过实验,证明所提方法激光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效果佳,输出稳定性,可增强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定向等设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温度漂移补偿 脉冲输出矢量 标度因子
下载PDF
半球谐振陀螺热稳态过程的解析
16
作者 赵万良 宋效才 +3 位作者 李绍良 成宇翔 杨浩 夏昕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1,共8页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零位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出现漂移,会影响陀螺测量精度和启动时间的问题,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内外热源造成的半球谐振子温度变化的热过程。首先,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传热学机理,建立了陀螺的传热学模型,得到了谐振子温度...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零位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出现漂移,会影响陀螺测量精度和启动时间的问题,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内外热源造成的半球谐振子温度变化的热过程。首先,分析了半球谐振陀螺传热学机理,建立了陀螺的传热学模型,得到了谐振子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特性;其次,利用COMSOL软件对建立的陀螺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传热学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模型一致;最后,通过陀螺的温度以及上电启动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和仿真的正确性,得到半球谐振陀螺的热稳态时间主要与陀螺结构参数有关,通过改变结构属性参数,可以减小陀螺的热稳态时间,最终改善陀螺的测量精度以及上电启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零位温度漂移 热过程 上电启动时间
下载PDF
带有未知死区微机械陀螺仪自适应神经网络量化容错控制
17
作者 高丽文 祝贵兵 李彦朝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微机械陀螺仪控制受执行器未知死区、执行器故障、不确定动态、未知时变扰动等实际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量化容错控制方案。采用量化器减少信号量化过程中的抖动,同时减少执行器更新控制指令的频率。使用单参数自适应... 针对微机械陀螺仪控制受执行器未知死区、执行器故障、不确定动态、未知时变扰动等实际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量化容错控制方案。采用量化器减少信号量化过程中的抖动,同时减少执行器更新控制指令的频率。使用单参数自适应技术抑制系统中不确定动态和未知时变扰动的集总扰动,使用有界估计和参数自适应等技术补偿未知死区、执行器故障和输入量化的影响,从而减少系统的计算负载。在反步法框架下,引入平滑函数,设计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容错控制律,以处理执行器未知死区非光滑非线性行为。理论分析证明,微机械陀螺仪轨迹跟踪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所有信号均有界,并且数值仿真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 容错控制 输入量化 神经网络控制 未知死区
下载PDF
挠性陀螺交叉耦合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
18
作者 蔡曜 司玉辉 +2 位作者 王玉琢 杜鑫 尹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由于机械结构误差和电气干扰,实际生产的挠性陀螺存在交叉耦合。分析交叉耦合影响因素,确定其为差动式电感传感器铁芯柱垂直度和力矩器线圈周向偏移角度,由此建立传感器、力矩器的误差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交叉耦合的影响程度。... 由于机械结构误差和电气干扰,实际生产的挠性陀螺存在交叉耦合。分析交叉耦合影响因素,确定其为差动式电感传感器铁芯柱垂直度和力矩器线圈周向偏移角度,由此建立传感器、力矩器的误差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交叉耦合的影响程度。设计铁芯柱精密装配工装、线圈精密装配工装,并对力矩器进行可调设计,控制挠性陀螺交叉耦合。工程实践表明:各项控制方法均取得较好效果,交叉耦合稳定控制为不大于1%;各项控制方法提高了挠性陀螺对角速度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惯导系统的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陀螺 交叉耦合 影响因素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 力矩器 可调设计
原文传递
控制力矩陀螺作用下的单辙两轮车自抗扰研究
19
作者 陈宝 郑宇 +1 位作者 黄泽好 李仕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7-293,共7页
为提高单辙两轮车的抗干扰自平衡特性,利用控制力矩陀螺的输出力矩实现车体的抗扰防倾倒。依据试验台架验证力矩方向,计算力矩输出范围值以及外界干扰力数据;基于设计阶段的两轮车结构与特性参数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自动控制原理中... 为提高单辙两轮车的抗干扰自平衡特性,利用控制力矩陀螺的输出力矩实现车体的抗扰防倾倒。依据试验台架验证力矩方向,计算力矩输出范围值以及外界干扰力数据;基于设计阶段的两轮车结构与特性参数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自动控制原理中系统函数极点分布方法验证带有陀螺的两轮车系统稳定性,搭建带有奇异回避算法的串级PD控制器实现对陀螺的实时力矩控制;在车体怠速预起步阶段,分别进行横向干扰和侧向干扰的联合仿真分析,当整车在侧倾平面内达到相对垂向±1°内平衡时,分析得到整车最大横滚角度回零时间均低5s,论文研究表明:在控制力矩陀螺的作用下,通过控制算法协调陀螺进动角与车体侧倾角的实时匹配,能够保证行车前的车体自抗扰平衡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车 控制力矩陀螺 自抗扰 串级PD控制 进动角
下载PDF
正交锁相放大器在谐振式光学陀螺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国臣 赵佳祺 +3 位作者 夏秀玮 王梓丞 王沐禹 李羚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针对谐振式光学陀螺(ROG)由于系统延时导致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在正弦波调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延时来源与影响,设计了轻量高效的数字式正交锁相放大器。在不涉及任何光路、电路硬件改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一路相位差为90°的同步方波解... 针对谐振式光学陀螺(ROG)由于系统延时导致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在正弦波调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延时来源与影响,设计了轻量高效的数字式正交锁相放大器。在不涉及任何光路、电路硬件改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一路相位差为90°的同步方波解调进行正交运算,利用勾股定理消除系统延时,并通过逻辑赋值、移位运算提升响应速度和兼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同频同幅方波解调输出是正弦波解调输出的4/π倍,陀螺的灵敏度可提高27.3%。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交锁相放大器后,系统延时减小了1.5μs,陀螺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了11.8%,且具备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学陀螺 灵敏度 正交锁相放大器 调制解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