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地区附生与非附生植物叶片角质层对水分的透性研究
1
作者 郑玉龙 冯玉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了探讨雾水对西双版纳地区不同类型植物的生态学效应,干季于20℃及30℃下用自制的设备测定了西双版纳地区4种附生和4种非附生植物叶片上表皮水分进出角质层的透性,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植物叶片通过角质层蒸腾失水速率(P_(T))、叶片通... 为了探讨雾水对西双版纳地区不同类型植物的生态学效应,干季于20℃及30℃下用自制的设备测定了西双版纳地区4种附生和4种非附生植物叶片上表皮水分进出角质层的透性,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植物叶片通过角质层蒸腾失水速率(P_(T))、叶片通过角质层吸水速率(P_(A))以及吸水与失水速率的比值(R=P_(A)/P_(T))高低,及其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附生植物的R值都高于非附生植物且大于1,说明附生植物通过叶片吸收的水分大于蒸腾失水,雾水对于附生植物具有更重要的生态学意义;P_(T)和P_(A)在不同植物间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植物的角质层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不同有关,对其适应各自生活方式及多雾环境有重要意义。除附生植物贝母兰(Coelogyne occultata)和掌唇兰(Staurochilus dawsonianus)以及非附生植物大叶藤黄(Garcinia xanthochymus)外,30℃下其余植物的PT和PA都显著高于20℃的,说明温度对角质层的透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雾水可能是该地区附生植物干季一种重要的水资源,雾水对附生植物的重要性大于对非附生植物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植物 附生植物 角质层 角质层透性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附生与非附生植物叶片对雾水的吸收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玉龙 冯玉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7-981,共5页
采用蒸馏水喷雾(模拟雾)法,测定了西双版纳地区干季中10种附生植物和非附生植物叶片水势(Φ)、相对含水量(RWC)和吸水量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类型植物叶片的吸收雾水的能力.结果表明,随喷雾时间的延长,植物叶片Φ、RWC和吸水量均升高,说明... 采用蒸馏水喷雾(模拟雾)法,测定了西双版纳地区干季中10种附生植物和非附生植物叶片水势(Φ)、相对含水量(RWC)和吸水量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类型植物叶片的吸收雾水的能力.结果表明,随喷雾时间的延长,植物叶片Φ、RWC和吸水量均升高,说明附生植物和非附生植物叶片都能吸收雾水,但附生植物叶片吸水后Φ升高明显快于非附生植物.附生植物附着实蕨和爬树龙叶片吸水快、RWC变化大,表明其叶片吸收雾水的能力强;贝母兰和掌唇兰叶片吸水能力低于非附生植物中的穿鞘花和野靛稞,但高于其它4种非附生植物.傍晚雾生之前附生植物叶片Φ显著低于清晨,表明夜间附生植物叶片吸收了雾水;而非附生植物傍晚叶片Φ与清晨水势差异不显著,夜间几乎不吸收雾水.除贝母兰外,附生植物叶生物量分数高于非附生植物,利于其吸收雾水.由于西双版纳地区干季多雾,该区植物叶片最低水势均在-0·8MPa以上,水分胁迫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植物 附生植物 叶片吸水 水势 相对含水量
下载PDF
林冠附生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文耀 马文章 杨礼攀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2-533,共12页
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存留物是构成山地湿性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区系、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分。由于在林冠攀爬技术上的限制,过去对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20年来,随着对林冠生物多样性及... 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存留物是构成山地湿性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区系、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分。由于在林冠攀爬技术上的限制,过去对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20年来,随着对林冠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功能过程影响的认识和研究技术上的提高,对林冠附生生物的研究已逐步从个体水平转移到系统水平上。有关林冠附生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及其生态学效应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研究领域——“林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林冠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交互作用比它们的解剖、形态和生理特征更为重要。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冠是一个适合于许多生物种类生存的场所,其数量比想象的更为丰富。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29500余种附生植物,其中维管束附生植物的种类高达24000种,约占总维管束植物种类的10%。林冠附生物的生物量在世界各地森林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范围在105。44000ks·hm^-2之间,其中在一些热带和温带天然老龄林中林冠附生物的生物量超过了宿主林木的叶生物量。林冠附生植物还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洲)。林冠附生物丰富的物种组成、较高的生物量、独特的生理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分布于森林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界面,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养分和水分循环、指示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林冠附生植物及其枯死残留物具有较强的能力吸收雨水和空气中的营养物质,在林冠层中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促进氮固定,林冠附生植物群落还能为生存于林冠的其它生物(如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林冠附生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布格局除与宿主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微生境条件等)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地森林类型多样和环境条件各异,目前国际上有关附生物的研究仍十分活跃,建立了林冠研究网络,研究不同类型森林中附生植物及其枯死残留物的动态及其与群落特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探讨、交流和发展有效的标准测量方法和技术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对林冠附生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待于今后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 附生植物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生态功能 环境因素
下载PDF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海清 刘文耀 +2 位作者 沈有信 刘伦辉 李玉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8,96,共7页
对云南石林喀斯特山地原生植被——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附生植物的组成、生物量以及附生植物持水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林木附生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只有8科9种附生维管束植物和5种苔藓植物,而林内岩石表面则有石附生维管束植... 对云南石林喀斯特山地原生植被——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附生植物的组成、生物量以及附生植物持水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林木附生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只有8科9种附生维管束植物和5种苔藓植物,而林内岩石表面则有石附生维管束植物16科17种,苔藓植物3种,两种不同生境附生植物的相似性系数为0.5。相同取样面积(400cm^2)条件下,岩石表面附生植物平均生物量(11.7g)比林木表面(4.9g)的高。附生植物一次持水量为自身干重的5.5~9.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附生植物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云南
下载PDF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冠层附生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特征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江浩 黄钰辉 +3 位作者 周国逸 胡晓颖 刘世忠 唐旭利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60,共11页
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层不同部位的4种附生植物: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exBenth.)、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 L.)、白背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Hance)Merr.)和山蒌(Piperhancei Maxim.)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叶... 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层不同部位的4种附生植物: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exBenth.)、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 L.)、白背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Hance)Merr.)和山蒌(Piperhancei Maxim.)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蒸腾等生理特性,探讨附生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功能对冠层不同部位水、热和光资源的适应以及叶片形态结构与生理生态功能的联系。结果表明:着生在冠层上部的两种附生植物瓜子金和蔓九节叶片小而厚(厚度分别为3558±63μm和217.1±33.1μm),气孔面积小(分别为185.7±3.7μm2和225.4±5.2μm2)且覆盖角质膜,有利于降低蒸腾速率(两者分别为0.17±0.02mmol H2O和0.34±0.05 mmol H2O),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为11.35±0.87μmol CO2/mmol H2O和7.88±1.31μmol CO2/mmol H2O),更适应冠层顶部高温、低湿、强光照的生境。这些结构特征却不利于气体交换,会致使瓜子金和蔓九节的光合作用降低(二者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2.2±0.1μmol CO2.m-2.s-1和3.2±0.4μmol CO2.m-2.s-1)。冠层中下部的白背瓜馥木和山蒌叶片相对较薄(厚度分别为90.8±9.9μm和114.9±18.2μm),气孔面积较大(分别为260.6±6.3μm2和362.5±8.7μm2),叶肉细胞分化明显,海绵组织排列松散,有利于提高对弱光的利用,增强光合能力(二者Pmax分别为9.5±1.3μmol CO2.m-2.s-1和7.1±0.8μmol CO2.m-2.s-1,是瓜子金和蔓九节Pmax的3~4倍),更适应冠层中下部低温、高湿、弱光照环境。这些结构同时会导致白背瓜馥木和山蒌蒸腾速率提高(两者分别为0.67±0.10 mmol H2O和0.74±0.13 mmol H2O),WUE下降(分别为4.4±1.0μmol CO2/mmol H2O和3.4±0.9μmol CO2/mmol H2O,仅为瓜子金和蔓九节WUE的30%~48%)。这表明着生在林冠层不同部位的附生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特征随着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等微环境因子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并致使各自的生理生态功能发生了相应的适应,是植物适应环境条件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林冠 附生植物 叶片形态特征 光合生理
下载PDF
附生植物石斛的株丛生长及营养繁殖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明兴加 刘翔 +2 位作者 李博然 伍淳操 彭婷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7-804,共8页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为兰科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植物,特化的假鳞茎是其营养贮藏器官,通过假鳞茎可实现克隆生长。该研究以野外调查发现的石斛株丛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等级株丛假鳞茎合轴生长和高位腋芽的差异,分析高位株丛的定...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为兰科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植物,特化的假鳞茎是其营养贮藏器官,通过假鳞茎可实现克隆生长。该研究以野外调查发现的石斛株丛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等级株丛假鳞茎合轴生长和高位腋芽的差异,分析高位株丛的定植方式,探讨石斛株丛生长及营养繁殖对附生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显示:(1)石斛株丛的生长和扩大通过合轴生长的营养繁殖方式进行,假鳞茎基部具有2~3个储备芽,每年萌发1~2个新芽,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形成大小不一的株丛。(2)株丛具有典型的高位腋芽营养繁殖特性,且主要形成于假鳞茎密集和老根密布的大株丛。(3)高位株丛母茎一端附着于附主树种上,在母茎软化和高位株丛的重力作用下,缩短了高位株丛与附主的距离,使其根系能够触及附主,完成高位株丛的定植。研究表明,附生植物石斛通过假鳞茎合轴生长的营养繁殖方式来增强并延续株丛寿命,高位腋芽的频发是株丛假鳞茎对拥挤等逆境的响应,高位株丛的定植依赖于母茎,这也是石斛对附生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附生植物 假鳞茎 合轴生长 高位腋芽 营养繁殖
下载PDF
景迈-芒景古茶园茶树群落寄附生植物种间联结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青 黄衡芝 +3 位作者 王俊 潘瑶 宋平 沈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0,共6页
通过采用2×2列联表的V比率、X2(亚特修正)、落合指数(OI)、骰子指数(DI)、点相关系数(PCC)、相似性系数(JI)、关联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多指数比较的方法对景迈古茶园茶树群落寄附生植物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通过采用2×2列联表的V比率、X2(亚特修正)、落合指数(OI)、骰子指数(DI)、点相关系数(PCC)、相似性系数(JI)、关联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多指数比较的方法对景迈古茶园茶树群落寄附生植物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景迈-芒景古茶群落寄附生植物计有21种,其中寄生维管植物有红花寄生、扁枝槲寄生2种,附生植物有鸟舌兰、芳香石豆兰、束花石斛等19种;(2)单株茶树(n=127)尺度的种间联结表现为极显著相关,种间联结比较密切;样地尺度5 m×5 m(n=31)总体联结性相对于单株茶树的联结性较差;(3)关联系数(AC)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能够很好的反映寄附生植物的联结关系,且与X2检验一致;(4)单株茶树尺度极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有石豆兰与石莲姜槲蕨、云南骨碎补与扁球羊耳蒜、短棒石斛与细萼吊石苣苔;细萼吊石苣苔,短耳鸢尾兰与其他物种表现为显著负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园 寄生植物 附生植物 种间联结 普洱景迈
下载PDF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层附生植物及其宿主叶片的形态解剖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江浩 黄钰辉 +3 位作者 周国逸 胡晓颖 刘世忠 唐旭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5-1812,共8页
选择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具有代表性的4种林冠层附生植物:白背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山蒌(Piper hancei)及其主要宿主植物: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荷... 选择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具有代表性的4种林冠层附生植物:白背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山蒌(Piper hancei)及其主要宿主植物: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荷木(Schima superba)、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形态结构和解剖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宿主植物与附生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差异显著。相对于4种宿主植物,4种附生植物叶片无蜡被,比叶面积大,且具有含水量高,上下表皮厚度增加,气孔密度、气孔面积减少等特征,有利于叶片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贮存和利用。着生在林冠层不同部位的附生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特征随着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等微环境因子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位于冠层顶部的瓜子金和蔓九节叶片小而厚,含水量高,气孔密度低且覆盖角质膜,更适应冠层顶部高温、低湿、高光照的环境;位于冠层下部的白背瓜馥木和山蒌叶片相对较薄,气孔面积较大,叶肉细胞分化明显,海绵组织排列松散,更适应冠层中下部低温、高湿、弱光照环境。变化的叶片结构是植物适应环境条件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林冠 附生植物 叶片形态解剖特征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被引量:42
9
作者 徐海清 刘文耀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附生植物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有重要作用。作者调查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80株不同种类、不同径级乔木上附生植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森... 附生植物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有重要作用。作者调查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80株不同种类、不同径级乔木上附生植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森林附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收集到附生植物 69种,分属 33科 49属,其中维管束植物32种,苔藓植物 37种。附生维管束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 2. 93和 0. 91,附生苔藓植物分别为 3. 31和 0. 95。附生维管束植物中蕨类较为丰富,以棕鳞瓦韦 (Lepisorusscolopendrium)、拟书带蕨 (Vittariaflexuosoides)、柔毛水龙骨(Polypodiodesamoenavar. pilosa)等为主;附生种子植物以黄杨叶芒毛苣苔 (Aeschynanthusbuxifolius)、长叶粗筒苣苔(Briggsialongifolia)、白花树萝卜 (Agapetesmannii)等为主。该地区全年气候潮湿、温凉,使得附生苔藓植物非常丰富,主要优势种类包括东亚鞭苔 (Bazzaniapraerupta)、小叶鞭苔 (B. ovistipula)、齿边广萼苔(Chandonanthushirtellus)、树平藓 (Homaliodendronflabellatum)、刺果藓 (Symphyodonperrottetii)、青毛藓 (Dicran odontiumdenudatum)、小蔓藓(Meteoriellasoluta)、尖喙藓(Kindbergiapraelonga)等。从空间分布特点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常绿阔叶林 附生植物 哀牢山 山地 云南 Simpson指数 维管束植物 苔藓植物 森林生态系统 植物种类 空间分布特征 种子植物 物种多样性 维持机制 养分循环 优势种类 分布特点 植物群落 林冠层 宿主 径级 丰富 指数和
下载PDF
高山森林林窗位置和附生植物去除对倒木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壮 杨万勤 +4 位作者 谭波 常晨晖 汪沁 蒋雨芮 曹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1-1460,共10页
倒木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养分循环过程,倒木中的难分解物质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具有积极作用。但关于森林林窗和附生植物对倒木难分解物质含量的影响还不清晰。为了理解林窗更新及附生植物生长对倒木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2013... 倒木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养分循环过程,倒木中的难分解物质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具有积极作用。但关于森林林窗和附生植物对倒木难分解物质含量的影响还不清晰。为了理解林窗更新及附生植物生长对倒木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2013年8月在川西高山原始森林进行样地布置,在进行3年附生植物去除处理后,2016年8月在不同林窗位置(林窗、林缘和林下)下两种处理(附生植物去除和保留)不同腐解等级(I—V)进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倒木不同结构(心材、边材和树皮)样品采集,分析其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结果表明:树皮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心材和边材,树皮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随腐解等级变化差异不显著;森林林窗对III—V腐解等级心材和边材总酚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心材和边材缩合单宁影响差异不显著,林窗对倒木树皮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且两者含量特征均表现为林窗>林缘>林下;附生植物去除处理降低了心材缩合单宁和边材总酚含量,增加了倒木边材缩合单宁含量。附生植物去除处理对树皮影响和林窗位置存在交互作用,林缘和林下的倒木附生植物去除显著降低了树皮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此外,不同林窗位置的温度差异是导致树皮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附生植物去除对倒木pH的影响也可能是影响倒木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高山森林林窗更新及附生植物生长会显著影响倒木难分解物质含量变化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倒木分解过程在养分循环及对环境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木 森林林窗 附生植物 总酚 缩合单宁
下载PDF
不同附生植物种类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海岗 黄忠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4-879,共6页
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附生植物肾蕨、圆盖阴石蕨、麒麟尾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附生植物的气孔导度随净光合速率的降低表现出升高的趋势;3种附生植物均表现为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而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仅有圆... 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附生植物肾蕨、圆盖阴石蕨、麒麟尾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附生植物的气孔导度随净光合速率的降低表现出升高的趋势;3种附生植物均表现为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而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仅有圆盖阴石蕨表现出高光光抑制的现象,而肾蕨和麒麟尾则表现出对高光的良好适应能力;3种附生植物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均较窄,表现出阴生植物的特性,而且光补偿点普遍较低,呈现对弱光较强的利用能力。相比而言,麒麟尾对光适应的生态幅更窄,肾蕨和圆盖阴石蕨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扩散,进而在群落中取得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植物 光合作用 气孔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光适应
下载PDF
附生植物在广州城市公园中配置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锦心 冯志坚 翁殊斐 《广东园林》 2016年第2期78-81,共4页
通过调研广州市10个城市公园的附生植物,总结其种类、观赏特征和应用方式。结果表明:广州市公园中附生植物共有33种,隶属于15科,28属;其中以天南星科、兰科、蕨类植物为主,分别占8种、8种、10种。33种附生植物中36.4%为乡土植物,应用较... 通过调研广州市10个城市公园的附生植物,总结其种类、观赏特征和应用方式。结果表明:广州市公园中附生植物共有33种,隶属于15科,28属;其中以天南星科、兰科、蕨类植物为主,分别占8种、8种、10种。33种附生植物中36.4%为乡土植物,应用较多的为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薜荔Ficus pumila。其他乡土附生植物在公园中应用频率不高;应用形式分为人工式和自然式造景,以人工式造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附生植物 植物造景 广州公园
下载PDF
广州市公园附生植物造景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锦心 冯志坚 翁殊斐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对附生植物概念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广州市10个公园的调查、分析,从附生植物造景的角度挖掘附生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潜力。结果显示,广州市公园的附生植物共有36种,隶属于16科32属,其中以蕨类、天南星科、兰科植物为主。附生... 在对附生植物概念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广州市10个公园的调查、分析,从附生植物造景的角度挖掘附生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潜力。结果显示,广州市公园的附生植物共有36种,隶属于16科32属,其中以蕨类、天南星科、兰科植物为主。附生植物应用方式可以分为树干附生、枯木附生、墙体附生、悬垂附生、山石附生和其他应用方式。因此,可在园林建设中通过增加优良种类的应用数量和提高应用频率、丰富附生植物的应用方式、驯化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等途径来提高附生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附生植物 植物造景 广州市公园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附生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可塑性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普晓妍 王鹏程 +2 位作者 李苏 鲁志云 宋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65-1475,共11页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极高且极其脆弱敏感的生物类群之一。光照被认为是促进附生植物由陆生类群演化而来并决定其生长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接近林冠和规范性采样的限制,附生植物与光照的关系仍亟待阐述...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极高且极其脆弱敏感的生物类群之一。光照被认为是促进附生植物由陆生类群演化而来并决定其生长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接近林冠和规范性采样的限制,附生植物与光照的关系仍亟待阐述。为揭示附生植物对光强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该研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种附生植物(林冠层木本:鼠李叶花楸、毛棉杜鹃;林冠层草本:狭瓣贝母兰、毛唇独蒜兰;树干区草本:点花黄精、距药姜)为对象,对其在4个光处理梯度下生长的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可塑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种附生小乔木的气孔面积(SA)、气孔密度(SD)、潜在气孔导度指数(PCI)和表皮细胞密度(ECD)均对光强改变显著响应。2种附生兰科植物的SA最大,而SD最小;附生乔木叶片SD和ECD的光响应趋势与陆生植物更相似,而附生草本则出现种间差异。(2)6种附生植物的气孔、表皮细胞特性及其表型可塑性,在草本-木本、常绿-落叶植物、林冠-树干区之间,均无明显差别。(3)附生植物气孔特性和表皮细胞平均可塑性指数均低于陆生植物。综上结果表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附生植物对于光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相对较弱。不同的附生植物可以通过不同程度地增加叶片SD和ECD来适应高光强生境,并通过对SD和SA的双重调节以增大潜在光合能力从而应对低光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生态 哀牢山 林冠 光环境改变 附生植物 气孔特性 表型可塑性
下载PDF
林冠附生植物观测方法概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洁 陈文红 +1 位作者 税玉民 盛家舒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1-667,共7页
林冠的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乔木树体高大,冠层难以接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林冠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在过去30年中,各种技术不断应用于林冠附生植物的采样,林冠取样方法的研究成为林冠附... 林冠的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乔木树体高大,冠层难以接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林冠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在过去30年中,各种技术不断应用于林冠附生植物的采样,林冠取样方法的研究成为林冠附生植物的多样性、生物量及其生态学效应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基础。文中以附生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和附生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等为基础,结合作者已开展的工作,综述了林冠附生植物的观测调查及取样方法,并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在林冠研究中的应用,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附生植物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 附生植物 观测方法
下载PDF
附生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文艳 龙光强 +2 位作者 杨生超 张广辉 陈军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106,共15页
附生植物是生活在其它植物体或残体上的特殊植物类群,大多生长于森林冠层,空间上远离地面土壤,在光能、水分和养分吸收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对附生植物的类群、分布、生态功能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了附生植物在环境资... 附生植物是生活在其它植物体或残体上的特殊植物类群,大多生长于森林冠层,空间上远离地面土壤,在光能、水分和养分吸收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对附生植物的类群、分布、生态功能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了附生植物在环境资源有限的生境中生长旺盛并占据重要生态位的原因。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即更新附生植物数据库,明确附生植物水分和养分来源及利用策略,加强对附生植物开发利用及资源恢复重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植物 冠层 环境因子 适应性
下载PDF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常见兼性附生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
17
作者 张婷婷 刘文耀 胡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265-6273,共9页
作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附生植物区系的重要组分,兼性附生植物是一类既能附生于树皮,又能根植于土壤的特殊植物类群,是同一物种在不同生长基质上的生态型。研究兼性附生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变化,有助于了解兼性附生植物对... 作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附生植物区系的重要组分,兼性附生植物是一类既能附生于树皮,又能根植于土壤的特殊植物类群,是同一物种在不同生长基质上的生态型。研究兼性附生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变化,有助于了解兼性附生植物对生境变化的响应与养分利用策略。以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兼性附生植物长叶粗筒苣苔(Briggsia long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生、树干基部和1.3 m树高处不同生境的基质、植株叶片和根系中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测试与分析,探讨不同生境下兼性附生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养分利用策略。研究结果显示:长叶粗筒苣苔的生长基质以及各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生境间存在差异。林地土壤C、N、P含量以及C∶N、C∶P和N∶P均低于树干附生基质,树干基部基质的C、N、P化学计量特征介于两者之间。与地生生境相比,在附生生境下长叶粗筒苣苔的N、P含量较高,而C∶N、C∶P和N∶P则较低,说明其养分利用效率较低。在3种生境下长叶粗筒苣苔叶片的N含量与N∶P均低于根系,而C∶N则高于根系。长叶粗筒苣苔叶片中N、P元素以及N∶P比的内稳性指数高于根系,叶片和根系的内稳性均表现为:H_(N∶P)>H_(N)>H_(P)。根中较弱的化学计量内稳性,说明其通过调节根系的元素组成与养分吸收来维持叶片代谢活动的相对稳定。综上所述,兼性附生植物通过调整其在不同生境间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策略以及叶片和根系间的化学计量内稳性,以此来适应生境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也为深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以及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性 兼性附生植物 长叶粗筒苣苔 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下载PDF
寄生、附生植物及对漆树生长的影响和其经济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光龙 郑小江 +1 位作者 乐义成 范东平 《中国生漆》 1991年第3期7-13,共7页
漆树上的寄生植物和附生植物分别是毛叶桑寄生、四川桑寄生、扁枝槲寄生。犁果和长松萝,节松萝、黑龙须等。本文报道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对漆树生长发育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它们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漆树 生长 寄生植物 附生植物
下载PDF
滇中地区附生植物燃烧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候飞 《森林防火》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滇中地区最常见的附生植物的燃烧性能和几种理化性质为基础,开展滇中地区附生植物的燃烧性研究。结果表明,附生在阳光可以直接照射,有丰富土壤地方(如藏柏林地和柳杉林地、黑荆林地)的附生植物相较于其他地方(如石头、密林之中)的附... 以滇中地区最常见的附生植物的燃烧性能和几种理化性质为基础,开展滇中地区附生植物的燃烧性研究。结果表明,附生在阳光可以直接照射,有丰富土壤地方(如藏柏林地和柳杉林地、黑荆林地)的附生植物相较于其他地方(如石头、密林之中)的附生植物,热值较高,且最高热值为附生在藏柏上的附生植物,油脂含量较高,灰分较少,林火安全隐患显得更为突出。有必要对阳光充足地区的附生植物进行林火防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附生植物 燃烧性 滇中地区
下载PDF
附生植物环境中特殊生态位的维持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海岗 《环境》 2011年第S1期133-135,共3页
附生植物是一类生活于植物活体或其残体上的、其生命活动不从宿主载体上吸取营养与水分的特殊有机生命体或生物(Barkman,1958),半附生生物生命周期中的空中阶段,也包含在这个定义中(Wolf,1993)。由于附生植物通常没有与地面相连接的根系... 附生植物是一类生活于植物活体或其残体上的、其生命活动不从宿主载体上吸取营养与水分的特殊有机生命体或生物(Barkman,1958),半附生生物生命周期中的空中阶段,也包含在这个定义中(Wolf,1993)。由于附生植物通常没有与地面相连接的根系,但依然能够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为其它生物提供栖息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附生植物是林间系植物中的优势群落,但林间隙特殊的生境条件对生活于该层间的植物产生了严峻的考验,然而,附生植物依然能够成为该层间的优势群落,其生态位的的维持机制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本文对学术界关于附生植物环境中特殊生态位维持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植物 生态位 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优势群落 维持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