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8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陆地棉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抗旱等级划分
1
作者 郑巨云 王仲辉 +5 位作者 王俊铎 龚照龙 梁亚军 张娜拉 郭江平 李雪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探索花铃期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品种进行等级划分,以前期鉴定的30份陆地棉品种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品种干旱胁迫组和对照组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等。通过含水量的差异性分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抗旱系... 为了探索花铃期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品种进行等级划分,以前期鉴定的30份陆地棉品种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品种干旱胁迫组和对照组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等。通过含水量的差异性分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抗旱系数分析、3种综合评价值(D、CDC、WDC)相关性分析,证明3种评价值的评价结果一致。通过各性状与D值和WDC值的关联度分析,明确伸长率、单株产量、比强度和整齐度4个指标可作为品种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以D值进行聚类分析,对30份品种进行了抗旱等级分类,共分为4大类。第I大类,共有DG219、DG168、DG186等3份材料,属于强抗旱类别;第Ⅱ大类,共有DG270、DG228等12份材料,属于抗旱类别;第Ⅲ大类,仅有1份材料(DG248),属于较敏感类别;第Ⅳ大类,共有DG43、DG42等14份材料,属于敏旱类别。研究结果为品种的鉴定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花铃期 干旱胁迫 抗旱等级划分
下载PDF
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2
作者 王娟 王新 +4 位作者 田琴 马晓梅 周小凤 李保成 董承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4,共9页
【目的】株型是影响棉花机械化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开展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可为棉花株型分子育种提供标记及材料来源。【方法】以40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201对多态性SSR标记,对6个环境4个株型性状... 【目的】株型是影响棉花机械化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开展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可为棉花株型分子育种提供标记及材料来源。【方法】以40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201对多态性SSR标记,对6个环境4个株型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挖掘株型性状优异等位基因。【结果】6个环境中株高、果枝始节高、果枝始节位和果枝数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3.70%、21.51%、14.18%和11.51%,广义遗传率为46.24%-74.15%;201对标记共产生394个多态性等位变异位点;能同时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LUP)(P<0.01)和2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显著(P<0.05)关联的位点共38个,包括与株高关联的位点16个、与果枝始节高关联的位点6个、与果枝始节位关联的位点11个、与果枝数关联的位点5个,5个位点同时与多个性状关联;鉴定到含有目标性状优异等位基因的材料31份,其中6份材料同时携带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结论】在403份陆地棉自然群体中,鉴定到38个与4个株型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发掘出31份含有优异等位基因的典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株型性状 关联分析 优异等位基因
下载PDF
红蓝光促进陆地棉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
3
作者 李凯利 魏云晓 +5 位作者 种智力 孟志刚 王远 梁成真 陈全家 张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49,共12页
【目的】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的遗传转化技术存在转化周期长、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其中,愈伤组织增殖速度慢是导致棉花转化周期长的关键因素。探究陆地棉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光照条件,为缩短棉花转化周期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 【目的】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的遗传转化技术存在转化周期长、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其中,愈伤组织增殖速度慢是导致棉花转化周期长的关键因素。探究陆地棉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光照条件,为缩短棉花转化周期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陆地棉受体品种WC的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设置红光、蓝光、红蓝光(1﹕1)和白光(CK)4种不同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质下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形态特征,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相关酶活性的差异,解析光照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并获得最优光照条件。【结果】不同光质对诱导棉花外植体出愈和愈伤组织生长具有明显影响。在4种不同光照处理下,红蓝光相较其他光质具有更显著地促进外植体出愈和愈伤组织增殖的效果,表现为愈伤组织分化时间更短,7—15 d,即与其他处理存在明显表型差异,7 d愈伤组织鲜重红蓝光(0.39 g)>蓝光(0.34 g)>白光(0.24 g)>红光(0.23 g),15 d时,红蓝光(1.15 g)>蓝光(0.98 g)>白光(0.69 g)>红光(0.51 g),红蓝光照射下的愈伤组织鲜重是白光对照的1.65倍,比单一蓝光或红光照射下的愈伤组织鲜重增加16.5%或125.5%;与此相一致的是,红蓝光处理下,第二周的愈伤增殖率也最高,达14.67%,比红光处理(7.17%)增加1倍多。4种光质下,愈伤增殖及体胚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红蓝光处理均显示最高。此外,红蓝光处理下愈伤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活性氧(ROS)含量低于白光对照。【结论】不同光质条件下,棉花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增殖速度不同,红蓝光(1﹕1)促进外植体出愈和愈伤增殖表现最优,其次为蓝光,再次为白光,单独的红光不利于棉花出愈和愈伤增殖。红蓝光(1﹕1)处理诱导光受体及其互作因子、愈伤增殖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愈伤组织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活性氧含量,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愈伤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红光 蓝光 愈伤组织增殖速度 活性氧
下载PDF
陆地棉FAX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GhFAX1的功能分析
4
作者 杨伟成 孙岩 +4 位作者 杨倩 王壮琳 马菊花 薛金爱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9,共15页
【目的】脂肪酸转运蛋白(FAX)可介导植物细胞内脂肪酸从质体向外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陆地棉FAX家族基因及功能分析,为明确陆地棉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和油脂代谢工程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全基... 【目的】脂肪酸转运蛋白(FAX)可介导植物细胞内脂肪酸从质体向外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陆地棉FAX家族基因及功能分析,为明确陆地棉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和油脂代谢工程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GhFA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GhFAX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酵母与烟草遗传转化对GhFAX1进行功能验证。【结果】在陆地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GhFAXs基因,家族各成员间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及蛋白理化性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GhFAX蛋白仅有少数氨基酸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暗示其对功能的重要性;进化树分析表明,GhFAXs基因与亚洲棉、雷蒙德氏棉的亲缘关系较近。转录组数据表明,GhFAXs可能参与陆地棉响应逆境胁迫的调控过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GhFAX4在花中表达较高,说明其参与花粉发育过程;GhFAX9在茎中表达较高,GhFAX1在陆地棉各个组织表达量均较高。选择GhFAX1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证实GhFAX1定位在质体中。构建GhFAX1载体,使GhFAX1在酿酒酵母中过表达,结果显示,GhFAX1过表达酵母总脂提高了3.53%。底物偏好性试验显示,GhFAX1对C16:0具有选择性。通过烟草遗传转化,培育GhFAX1过表达烟草。结果显示,过表达烟草叶绿素提升了13.24%,荧光参数NPQ提高14.17%,Fm提高34.94%,F0降低35.28%;叶片总脂肪酸提高了5.2%,种子总脂肪酸提高了6.52%;种子的千粒重增加了近19.1%;同时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结论】GhFAXs提高了酵母与烟草的含油量,参与质体中棕榈酸的转出,使蛋白合成途径上的碳源流向油脂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脂肪酸转运蛋白 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功能验证
下载PDF
陆地棉叶片干质量的发育遗传研究
5
作者 宋佳 何良荣 +3 位作者 郭伟锋 胡守林 陈含静 曹新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采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母体遗传的非条件与条件分析即ADM遗传模型,研究7个陆地棉亲本及21个正交F1代在3种密度(2.4×10^(5)株/hm^(2)、1.8×10^(5)株/hm^(2)、1.2×10^(5)株/hm^(2))种植下,叶片干质量(LDW)发育... 采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母体遗传的非条件与条件分析即ADM遗传模型,研究7个陆地棉亲本及21个正交F1代在3种密度(2.4×10^(5)株/hm^(2)、1.8×10^(5)株/hm^(2)、1.2×10^(5)株/hm^(2))种植下,叶片干质量(LDW)发育遗传规律,探讨陆地棉叶片不同发育时期干质量、发育特征值与发育时间的关系,为优质亲本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存在于整个叶片干质量累积过程,在叶片不同发育时期或时段也存在较大的加性或母体效应影响,加性及母体与环境互作总体来说影响较小,叶片发育过程中以遗传主效应为主,而遗传主效应表达受环境调控较大;叶片干质量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不同发育时期或时段叶片干质量对最终叶片干物质的累积均有较大正向作用,但其遗传机制却各不相同。第20天、第30天对叶干质量具有较好选择效果。叶片干物质累积与叶片生长发育特点及亲本的选择有关,可根据各亲本的遗传效应预测值、环境稳定性进行陆地棉叶型育种。7个亲本中,大叶型育种时选择P5为亲本,小叶型育种时选择P2为亲本,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有效储存与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叶片干质量 ADM 发育遗传
下载PDF
283份陆地棉机采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王超越 罗静 +7 位作者 邓晓娟 蔡永生 周强 周涛 郭栋财 曲延英 陈全家 郑凯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为了探究28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陆地棉机采株型优异品种,对283份来自国内外的陆地棉种质资源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各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利用转录组数据和KEGG通... 为了探究28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陆地棉机采株型优异品种,对283份来自国内外的陆地棉种质资源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各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利用转录组数据和KEGG通路富集对果枝长度QTL定位区间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和基因筛选。结果表明,在陆地棉11个农艺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始节高最高,为2.01;变异系数以下部果枝长度最高,且各性状之间均存在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283份陆地棉资源分为五类,基于棉花株型、棉花产量等表型筛选出了高产材料1份,短果枝材料14份,始节高大于25 cm的材料4份,紧凑株型材料5份,同时在果枝长度QTL区间中筛选出2个可能影响果枝长度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株型 遗传多样性 种质筛选
下载PDF
陆地棉正反交F_(2:3)家系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
7
作者 赵康 任丹 +4 位作者 梁维维 庞博 马尚洁 张梦媛 高文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研究棉花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棉花育种的基础材料和培育优良杂交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陆地棉徐州142和系9的正反交组配合衍生的90和78份F_(2:3)家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 【目的】研究棉花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棉花育种的基础材料和培育优良杂交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陆地棉徐州142和系9的正反交组配合衍生的90和78份F_(2:3)家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组合的株高、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单铃重和衣分等指标和棉花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结果】F_(2:3)家系具有丰富的变异,大部分性状表现出典型数量遗传特点,普遍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各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皮棉产量与株高、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和单铃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提取了两类主成分,PC_(1)代表棉铃生长因子;PC_(2)代表衣分和铃重综合选择因子。有效铃数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对棉花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结论】有效铃数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选择有效铃数多的棉花品种是高产品种选育重要途径,但也要考虑单铃重、衣分和有效果枝数,有利于培育棉花新杂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正反交 F_(2:3)家系 变异
下载PDF
陆地棉GhRTE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耐盐性分析
8
作者 徐凯祥 焦玚 +2 位作者 王帅帅 陈全家 郑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RTE(reversion-to-ethylene)是一种植物乙烯响应的负调节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并在非生物胁迫的逆境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RTE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解析,为进一步探索棉花RTE家族成... RTE(reversion-to-ethylene)是一种植物乙烯响应的负调节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并在非生物胁迫的逆境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RTE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解析,为进一步探索棉花RTE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研究指导。通过棉花全基因组数据,鉴定棉花RTE家族成员,以陆地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等植物的RTE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物种内的进化分析。同时,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陆地棉RTE家族基因的表达量及其对盐胁迫的应答规律。结果表明,棉花RTE蛋白家族共鉴定出24个RTE基因,其中来自陆地棉和海岛棉的各有8个,有4个来自雷蒙德氏棉,4个来自亚洲棉。系统发育树分析将24个RTE基因分成3个亚族,GhRTE基因同一亚族成员间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GhRTE启动子区包含了许多与植物激素反应、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密切相关的顺式调控因子。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以及荧光定量分析,初步验证该家族GhRTE6基因可能在棉花生长发育以及盐胁迫响应中发挥作用,可为阐明GhRTE基因耐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RTE基因家族 非生物胁迫 表达特性分析 耐盐性
下载PDF
陆地棉HD-Zip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分析
9
作者 吴翠翠 肖水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45,共16页
【目的】HD-Zip(Homeodomain and Leucine zipper)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陆地棉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GhHDZ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特点,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支撑。【方法... 【目的】HD-Zip(Homeodomain and Leucine zipper)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陆地棉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GhHDZ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特点,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陆地棉TM-1基因组中鉴定出GhHDZ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特性、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基因结构和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分析GhHDZ家族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采用烟草瞬时转化法检测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通过转基因过表达方法验证目标基因功能。【结果】在陆地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05个GhHDZ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GhHDZ家族划分为4个亚组。片段复制是GhHDZ基因家族进化的主要原因,且该基因家族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在转录组分析基础上,对其中10个GhHDZ基因在4种非生物胁迫下的RT-qPCR鉴定分析表明,GhHDZ12、GhHDZ46、GhHDZ119正向响应冷胁迫,GhHDZ15、GhHDZ188负向响应冷胁迫;GhHDZ15、GhHDZ46、GhHDZ50、GhHDZ76、GhHDZ116、GhHDZ146、GhHDZ176、GhHDZ188正向响应热胁迫;GhHDZ15、GhHDZ50、GhHDZ76、GhHDZ116、GhHDZ119、GhHDZ146、GhHDZ176、GhHDZ188正向响应盐胁迫;GhHDZ12、GhHDZ15、GhHDZ50、GhHDZ116、GhHDZ119、GhHDZ176、GhHDZ188正向响应干旱胁迫,GhHDZ76负向响应干旱胁迫,且发现上述基因对各种胁迫的响应时间各有差异。进一步对GhHDZ146的功能研究发现,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显著增强了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结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从陆地棉中系统鉴定出205个GhHDZ家族成员。不同基因对各种胁迫的响应不一,且表达模式存在差异。GhHDZ146对盐胁迫具有正向响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GhHDZ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下载PDF
陆地棉低磷胁迫应答基因GhERF5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超敏 耿翡翡 +3 位作者 卿桂霞 李雪林 张富厚 刘逢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2-388,共7页
该研究基于前期陆地棉根部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序列数据分析及基因组数据库,从陆地棉‘新陆早19’中克隆AP2/ERF基因(GhERF5),并对其基因组DNA与cDNA测序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采用半定量RT-PCR... 该研究基于前期陆地棉根部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序列数据分析及基因组数据库,从陆地棉‘新陆早19’中克隆AP2/ERF基因(GhERF5),并对其基因组DNA与cDNA测序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与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于根、茎、叶、花等组织的表达变化以及低磷胁迫不同时间的相对表达。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一个AP2/ERF基因,命名为GhERF5;GhERF5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963 bp,共编码320个氨基酸;该基因在177~241处存在一个AP2保守结构域,属于AP2家族。(2)多序列比对发现,GhERF5与亚洲棉GaERF5、雷蒙德氏GoraiERF5L相似性达到95%;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陆地棉GhERF5蛋白序列与陆地棉GhERF5L(NP_001386305)的相似性最高,推测GhERF5基因是位于D亚基因组的基因。(3)半定量RT-PCR和qRT-PCR检测发现,GhERF5基因在陆地棉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叶中表达,其次为根和茎,花中的表达量最低;低磷处理0~72 h过程中,GhERF5基因在根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低磷处理72 h时GhERF5的表达量仅为适磷处理的33%。研究表明,GhERF5基因属于低磷胁迫响应基因,可能参与陆地棉低磷胁迫下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低磷胁迫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陆地棉2-酮戊二酸依赖型氧化酶GhAOP2-like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11
作者 李丹 赵存鹏 +5 位作者 刘素恩 王凯辉 张晓慧 赵丽英 郭宝生 耿军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了研究棉花中AOP2-like(GhAOP2-like)与抗旱耐盐的相关性,根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前期获得的蛋白质组数据,利用同源克隆法得到了GhAOP2-like的基因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hAOP2-like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 为了研究棉花中AOP2-like(GhAOP2-like)与抗旱耐盐的相关性,根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前期获得的蛋白质组数据,利用同源克隆法得到了GhAOP2-like的基因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hAOP2-like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亚细胞定位等进行了分析,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GhAOP2-like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在干旱、盐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GhAOP2-like位于D13染色体上,CDS序列长972 bp,编码3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hAOP2-like蛋白的分子式为C_(1654)H_(2525)N_(429)O_(478)S_(19),理论等电点为5.20,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定位于细胞质中。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棉花与其他物种中的AOP序列被明显分成2组,但与木槿中AOP序列关系最近。根据qRT-PCR的结果,发现GhAOP2-like在根、茎、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都表达,但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干旱、盐、GA_(3)、MeJA和ABA处理下上调表达,但在MeJA处理下表达变化最强烈,说明GhAOP2-like可能通过参与茉莉酸信号通路调节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陆地棉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非生物胁迫 GhAOP2-like 茉莉酸信号通路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陆地棉矮小突变体df31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12
作者 刘祎 张曦 +3 位作者 王广恩 崔淑芳 钱玉源 李俊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6-1743,共8页
矮小型棉花具有抗倒伏、适合密植等特点,利于塑造棉花的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合生产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本课题组在远缘杂交品系N31中发现了一个株型矮小突变体,经过连续多代自交,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并命名为df31。表型... 矮小型棉花具有抗倒伏、适合密植等特点,利于塑造棉花的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合生产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本课题组在远缘杂交品系N31中发现了一个株型矮小突变体,经过连续多代自交,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并命名为df31。表型鉴定结果表明:突变体df31株高矮、果枝夹角小、节间距短、生育期长,与N31呈极显著差异。遗传学分析表明:df31与N31杂交,F_(2)分离群体中突变表型与正常表型符合1∶3分离,矮小突变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与N31相比,df31叶柄、下胚轴和茎的单位面积薄壁细胞数量增加,维管束较多,形成层欠发达。随着营养生长,df31中赤霉素、油菜素类固醇呈明显下降趋势,生长素含量稳定,生长速度缓慢。本研究分析了矮小突变体的综合表型和遗传基础,并从细胞和生理水平分析了矮小突变体的变化,为进一步突变基因定位、克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矮小突变体 表型鉴定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陆地棉MGDG基因家族低磷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3
作者 孟超敏 卿桂霞 +2 位作者 耿翡翡 张富厚 李雪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1-1089,共9页
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 diacylglycerol, MGDG)是植物光合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植物抵御不利环境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MGDG基因家族(GhMGD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验证其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规律... 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 diacylglycerol, MGDG)是植物光合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植物抵御不利环境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MGDG基因家族(GhMGD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验证其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规律,为明确MGDG基因在陆地棉低磷胁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该基因家族在陆地棉中有17个成员,氨基酸残基在435~888 aa之间,理论等电点在6.00~9.67,均含有6~8个内含子。(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家族可分为A型和B型MGDG合成酶,各亚族内各成员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的数量和分布基本一致。(3)17个MGDG基因在7条染色体上呈现不均匀分布,二级结构均显示该家族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所组成。(4)qRT-PCR分析结果显示,MGDG基因在陆地棉4个不同组织中表达量有差异,其中GhMGD2、GhMGD12和GhMGD16在根的表达量最高,GhMGD7、GhMGD9和GhMGD10在叶的表达量较高。陆地棉MGDG家族GhMGD2、GhMGD7、GhMGD9、GhMGD10、GhMGD12和GhMGD16 6个候选基因均受低磷胁迫的诱导表达,GhMGD2基因在低磷处理72 h表达量是适磷处理的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低磷胁迫 MGDG蛋白 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陆地棉低磷胁迫应答基因GhGDPD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4
作者 孟超敏 耿翡翡 +3 位作者 卿桂霞 张富厚 李雪林 刘逢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3-730,共8页
【目的】基于前期陆地棉‘新陆早19’Gossypium hirsutum‘Xinluzao 19’根部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序列数据分析,挖掘相关基因,并对其克隆与表达分析。【方法】克隆陆地棉‘新陆早19’GhGDPD1基因并进行基因组DNA与cDNA测序分... 【目的】基于前期陆地棉‘新陆早19’Gossypium hirsutum‘Xinluzao 19’根部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序列数据分析,挖掘相关基因,并对其克隆与表达分析。【方法】克隆陆地棉‘新陆早19’GhGDPD1基因并进行基因组DNA与cDNA测序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hGDPD1的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的方法检测该基因于根、茎、叶、花等4个组织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及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成功克隆GhGDPD1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1 149 bp,共编码382个氨基酸,属于GDPD家族,其中存在一个保守结构域,名为GDPD_GDE5_like_1_plant。半定量RT-PCR和RT-qPCR试验结果均显示:GhGDPD1基因主要表达于根,中量表达于花和茎,微量表达于叶。该基因在受到低磷胁迫的刺激后,立即会对低磷胁迫做出应答,胁迫4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结论】首次成功克隆到陆地棉‘新陆早19’GhGDPD1基因,获得了GhGDPD1基因的组织表达以及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深入解析棉花GhGDPD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培育棉花磷高效利用新种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低磷胁迫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陆地棉GhPS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15
作者 孟超敏 卿桂霞 +2 位作者 耿翡翡 李雪林 张富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0-1826,共7页
卤代酸脱卤酶(HAD)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磷缺乏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前期陆地棉根部低磷胁迫基因差异表达序列数据分析,以陆地棉新陆早19为材料,对GhPS2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基因组DNA与cDNA测序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方... 卤代酸脱卤酶(HAD)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磷缺乏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前期陆地棉根部低磷胁迫基因差异表达序列数据分析,以陆地棉新陆早19为材料,对GhPS2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基因组DNA与cDNA测序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hPS2的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该基因于根、茎、叶、花4个器官的基因表达量变化和低磷胁迫下0,4,12,24,72 h的相对表达。结果表明,(1)成功获得陆地棉GhPS2基因,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存在3个内含子,属于HAD家族,其中存在1个保守结构域名为Put-Phosphatase。(2)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陆地棉GhPS2与其他棉种PS2、榴莲PS2的相似性分别为93%和83.15%。(3)qRT-PCR结果表明,GhPS2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和花,在叶中表达量最低,该基因在低磷胁迫4 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低磷胁迫72 h时是适磷处理的16.66倍。研究表明,GhPS2基因属于低磷胁迫响应基因,在棉花响应低磷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低磷胁迫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陆地棉膜结合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陈义珍 李浩 +3 位作者 傅明川 王立国 刘任重 柳展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3,共13页
膜结合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是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本研究以陆地棉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棉花FAD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基因组中共含有37个FAD基因,进... 膜结合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是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本研究以陆地棉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棉花FAD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基因组中共含有37个FAD基因,进化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分为4个亚家族,各亚家族成员数量不一,但相同亚家族成员含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共线性分析发现28对复制基因全为片段复制基因,且都经历了严格的纯化选择作用。此外,在陆地棉FAD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发现了丰富的响应植物激素信号和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分析表明,陆地棉FAD基因家族响应干旱和盐胁迫,定量PCR分析表明施加外源褪黑素显著影响了FAD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FAD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膜结合脂肪酸去饱和酶 全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干旱和盐胁迫 褪黑素
下载PDF
陆地棉TCP家族基因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17
作者 胡文冉 赵准 +1 位作者 邵武奎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27-2637,共11页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TCP家族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CP基因在棉花植株内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2019年最新组装的陆地棉TM-1参考基因组,通过Pfam网站获取TCP家族HMM模型文件,使用HMMER网站鉴定陆地棉TCP基因,CottonFGD网...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TCP家族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CP基因在棉花植株内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2019年最新组装的陆地棉TM-1参考基因组,通过Pfam网站获取TCP家族HMM模型文件,使用HMMER网站鉴定陆地棉TCP基因,CottonFGD网站获取陆地棉TCP基因组蛋白序列。利用MapInspect进行染色体定位、MEGA 7.0进行多序列比对聚类分析、MEME网站motif预测、TBtools软件鉴定基因结构以及陆地棉TCP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3个陆地棉TCP基因,其中39个Class I亚族,24个ClassⅡ亚族;ClassⅡ亚族中包括17个CIN亚类,7个CYC/TB1亚类。染色体定位发现该63个TCP基因在陆地棉22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A组染色体上分布有33个基因、D组上分布有30个基因。所有TCP蛋白均包含TCP结构域。TCP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及长度在同一亚家族内具有相似性。TCP家族基因中有12个基因在陆地棉纤维中优势表达,32个基因在花器官中优势表达,16个基因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中优势表达。【结论】获得了与陆地棉生长发育相关的TCP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TCP基因 基因家族鉴定 生物信息学 特异性表达
下载PDF
抑制GhSAMS基因表达降低陆地棉对棉铃虫的抗性
18
作者 杨利艳 李芳 +2 位作者 蒲哲 王创云 秦丽霞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5-172,共8页
【目的】探究陆地棉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在棉花对棉铃虫抗性响应中的功能。【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分析GhSAM... 【目的】探究陆地棉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在棉花对棉铃虫抗性响应中的功能。【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分析GhSAMS基因在棉铃虫取食下的表达模式。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抑制GhSAMS基因的表达,通过分析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体重和体长的变化量)、取食偏好性以及棉花叶片受害等级等,初步探究GhSAMS基因的抗虫功能。【结果】qRT-PCR结果表明,棉花叶片中的GhSAMS基因在棉铃虫取食后表达量增加。利用VIGS技术获得了pTRV2::GhSAMS沉默棉株。与饲喂野生型棉花叶片的棉铃虫相比,饲喂pTRV2::GhSAMS棉花叶片的棉铃虫生长发育更快;棉铃虫对pTRV2::GhSAMS棉花叶片表现出更强的取食偏好;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结果分析表明,与野生型棉花相比,沉默GhSAMS基因的棉花叶片细胞中H_(2)O_(2)的累积量增多。【结论】抑制GhSAMS基因表达降低了陆地棉对棉铃虫的抗性,GhSAMS可作为提高棉花对棉铃虫抗性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棉铃虫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抗虫性
下载PDF
新疆早熟陆地棉新陆早74号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
19
作者 王刚 赵海 +3 位作者 李玉国 郭景红 姚炎帝 马晓梅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35-37,50,共4页
针对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新陆早74号,研究该品种的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生产丰产、优质的早熟机采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信息。采用Eecel 200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绘图、分析,分析参试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部位器官的生育进... 针对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新陆早74号,研究该品种的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生产丰产、优质的早熟机采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信息。采用Eecel 200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绘图、分析,分析参试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部位器官的生育进程及变化规律,探寻新陆早74号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新陆早74号属早熟陆地棉品种,植株主茎出叶间隔,以三叶期前最慢,营养生长在蕾期出叶较快,进入生殖生长后延长;蕾、花、铃发育规律表现为同位之间间隔差异不大,表现均快于邻位;内围发生间隔均快于外围,内围成铃明显高于外围;不同部位所获≥10℃的积温表现为中部3~6果枝棉铃获得积温较高,下部1~2果枝棉铃次之,上部最少;不同部位棉铃的经济性状及纤维品质变化差异不大。由此提出以促早熟为核心的高密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早熟陆地棉 新陆早74号 生育规律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南疆优质陆地棉材料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王伟 梅拥军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8期6-11,共6页
为了解陆地棉的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基因型值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新疆南疆地区145份优质陆地棉(长度>30.00mm、断裂比强度>30.00cN•tex-1)杂交F 4和F 5世代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 为了解陆地棉的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基因型值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新疆南疆地区145份优质陆地棉(长度>30.00mm、断裂比强度>30.00cN•tex-1)杂交F 4和F 5世代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变异系数范围1.633%~35.634%,其中单株皮棉产量变异系数最大,整齐度变异系数最小,产量性状变异大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陆地棉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以特征值>1.00提取前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66.103%,第1主成分、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棉花纤维品质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棉花产量特征。基因型值分析表明,145份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单株皮棉产量基因型值差异幅度最大,伸长率的基因型值差异幅度最小。根据碎石图将材料分为6类,第1类产量最高,第6类纤维品质综合最好。本研究结果以期为新疆南疆陆地棉新品种选育及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