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陈志强教授治疗Ⅰ期膜性肾病用药规律
1
作者 王开爽 代成 +4 位作者 崔唐明 任小楠 边东 郑金梅 潘永梅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4-88,共5页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陈志强教授治疗Ⅰ期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经陈教授门诊采用中药治疗的Ⅰ期膜性肾病病例,规范化录入信息,应用多种软件对所用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分析...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陈志强教授治疗Ⅰ期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经陈教授门诊采用中药治疗的Ⅰ期膜性肾病病例,规范化录入信息,应用多种软件对所用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分析。结果 共收集处方263条,涉及中药212味,频率超过5%的中药共60味。按其功效分成六类,频数由高到低为:活血化瘀通经类、行气燥湿化痰类、益气健脾温阳类、清热祛湿泄浊类、补益脾肾之阳类、滋养肝肾之阴类。前三类的应用频率均高于90%。陈教授常同类药物多味联用,第一类最多联用7味,前三类3味联用的比例均高于50%。结论 陈志强教授治疗Ⅰ期膜性肾病以活血化瘀、行气燥湿、益气健脾类中药为主,标本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陈志 Ⅰ期膜性肾病 用药规律 中医药
下载PDF
陈志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
2
作者 黄怡凡 陈志伟 +1 位作者 谷丽晓 张福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0期883-885,共3页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皮肤病,好发于30~50岁人群,发病率约为22%,多见于中青年女性[1]。玫瑰痤疮皮损主要表现包括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增生肥大等,其炎症性表现常具有损容性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容...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皮肤病,好发于30~50岁人群,发病率约为22%,多见于中青年女性[1]。玫瑰痤疮皮损主要表现包括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增生肥大等,其炎症性表现常具有损容性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酒渣鼻 陈志
下载PDF
推动核技术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的“践行者”--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首席研究员陈志强
3
作者 《大学科普》 2023年第1期38-40,共3页
【人物档案】陈志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清华大学核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所长、危爆物品探测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强致力于X射线成像理论... 【人物档案】陈志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清华大学核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所长、危爆物品探测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强致力于X射线成像理论和CT系统研究,首创直线轨迹CT成像算法,开发出世界首套碳纳米管分布式光源安检CT系统,开创了利用CT对违禁品和特殊涉税物品进行智能审图的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首个掌握新一代静态安检CT核心技术的国家。他积极践行科技成果转化,带领“同方威视”成为全球安检行业领军品牌,转化成果出口170个国家和地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等奖项荣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科技进步奖 陈志 科技领军人才 人物档案 首席研究员 工程物理系 核技术应用
下载PDF
陈志强副理事长荣获何梁何利奖
4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3年第1期63-63,共1页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我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陈志强研究员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陈志强...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我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陈志强研究员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陈志强研究员致力于X射线成像理论和CT系统研究,首创直线轨迹CT成像算法,开发出世界首套碳纳米管分布式光源安检CT系统,开创了利用CT对违禁品和特殊涉税物品进行智能审图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梁何利基金 钓鱼台国宾馆 陈志 科技工作者 X射线成像 学会副理事长 CT成像 CT系统
原文传递
陈志强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黎莉 王凤丽 +1 位作者 李林林 张雪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3-1744,共2页
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陈志强教授认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其基本病机,治疗时,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消癥通络贯穿始终,注意对兼证的治疗,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辨证论治 临床 陈志
原文传递
陈志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永梅 郭倩 +1 位作者 贾蕊 马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7-1208,共2页
陈志强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近30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见解独到;制定了益气健脾补肾,祛湿泄浊,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大法,其中尤其重视祛湿泄浊。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在延缓慢性肾功能... 陈志强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近30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见解独到;制定了益气健脾补肾,祛湿泄浊,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大法,其中尤其重视祛湿泄浊。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保护肾功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疗效昭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辨证论治 祛湿泄浊 临床 陈志
原文传递
陈志强教授扶正抑瘤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经验介绍 被引量:21
7
作者 吕立国 代睿欣 +2 位作者 王昭辉 朱晓光 潘明沃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2,共2页
陈志强是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陈教授擅长以中西医结合... 陈志强是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陈教授擅长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外科疑难重症,对泌尿男科和前列腺相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现将其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分型 扶正抑瘤 陈志
下载PDF
陈志强教授对晚期前列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被引量:26
8
作者 吕立国 古炽明 +3 位作者 王昭辉 代睿欣 潘明沃 范燕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2,共2页
陈志强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 陈志强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其临证经验丰富,现将其关于晚期前列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中医病因病机 陈志
下载PDF
数据挖掘陈志强教授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辨证思路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晶 周旭 +3 位作者 郭倩 白璐 贾蕊 马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712-715,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陈志强教授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的辨证思路。[方法]收集经陈教授门诊应用中药处方诊治的早中期CRF病案,并在陈教授指导下进行辨证分析,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每例病案的证候要素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陈志强教授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的辨证思路。[方法]收集经陈教授门诊应用中药处方诊治的早中期CRF病案,并在陈教授指导下进行辨证分析,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每例病案的证候要素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证候与症状的对应关系。[结果]研究共录入病案信息223条,涉及证候要素11种。其中,脾肾气虚为本病最主要的本虚证候,血瘀为最重要的标实证候,其次为湿邪壅滞,在此本虚标实的基础上,半数以上均伴有脾肾阳虚。3种最常见的证候组合,均可出现乏力、畏寒、水肿、腰腿痛、寐差、舌暗红、苔腻、脉细,而其特有的重要症状则侧重辨寒热阴阳。[结论]陈志强教授对早中期CRF辨证,多从脾肾气虚为本,瘀阻、湿壅为标,并在此基础上辨寒热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数据挖掘 辨证 陈志
下载PDF
陈志强教授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洁 马赟 +2 位作者 朱晓婷 张亚楠 陈志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85-688,共4页
陈志强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提出膜性肾病的病机为"脾肾亏虚,瘀水互结",治疗遵循健脾补肾、祛湿利水、化瘀通络的基本治疗原则... 陈志强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提出膜性肾病的病机为"脾肾亏虚,瘀水互结",治疗遵循健脾补肾、祛湿利水、化瘀通络的基本治疗原则,强调健脾补肾以助正气,宣通三焦以泄湿浊,化瘀通络以消瘀血,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附医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医药治疗 临床经验 陈志
下载PDF
数据挖掘陈志强教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用药规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晶 周旭 +3 位作者 郭倩 白璐 马赟 贾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陈志强教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经陈教授门诊应用中药处方诊治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病案,在完成病案信息规范化录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计算机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陈志强教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经陈教授门诊应用中药处方诊治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病案,在完成病案信息规范化录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计算机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生成网络关系图。结果:研究共录入中药处方223条,涉及中药194味,频数超过5%的中药共70味。依性味、功用分为六类,频数由高到低为活血化瘀通经类、清热祛湿泄浊类、行气燥湿化痰类、益气健脾温阳类、补益脾肾之阳类、滋养肝肾之阴类,且前四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应用频数均高于70%。陈教授常采用同类中药多味联用的方式,前三类最多联用至五、六味,且前两类三味联用的比例高于50%。各类别均有至少2~3味密切程度很高。结论:陈志强教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以活血化瘀、祛湿泄浊、益气扶正类中药为主,且均联用多药以达其功,并随证配合补阳或滋阴类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陈志 数据挖掘 用药
下载PDF
陈志强教授温阳祛湿通络中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郭倩 贾蕊 +2 位作者 马赟 潘咏梅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662-663,共2页
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该沉积物局限于肾小球基底膜的上皮侧,一般不伴肾小球固有细胞增生和局部炎症反应。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临床经验 中药治疗 祛湿通络 陈志 肾小球基底膜 免疫复合物沉积 温阳
下载PDF
陈志强教授治疗老年病“症病同治”经验撷萃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新梅 林晓忠 +1 位作者 卓剑丰 陈志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337-1340,1364,共5页
中国及全世界均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考验及挑战。老年病具有多病共存、症状复杂或不典型、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尽管现代医学针对老年病的诊治有了很大发展,但针对还原病因为主的西医在诊断及治疗方面有明显不足之处,中西医结合诊疗... 中国及全世界均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考验及挑战。老年病具有多病共存、症状复杂或不典型、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尽管现代医学针对老年病的诊治有了很大发展,但针对还原病因为主的西医在诊断及治疗方面有明显不足之处,中西医结合诊疗老年病有明显优势,能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陈志强教授以“症病同治”理论为指导,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正确识别“症”和“病”,厘清中西医诊断,及时评估病情,尽快确定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 陈志
下载PDF
陈志雄教授运用祛风法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介绍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英坚 于天启 陈志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1,共1页
陈志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市中医医院院长。陈教授临床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血液病,尤其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颇有独特见解。现将其应用祛风法治疔难治性ITP的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疏风凉血 补肾 陈志
下载PDF
陈志强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睿欣 傅永盛 +2 位作者 傅伟 吕立国 陈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18-1320,共3页
通过查阅陈志强教授近年来发表的论著及学术讲座,总结陈志强教授对现代中医外科发展、辨证论治体系、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应用、前列腺疾病诊治等四个方面的学术思想,结合个人跟师心得,探讨其学术思想对临床疾病诊治及中医外科专科发展的... 通过查阅陈志强教授近年来发表的论著及学术讲座,总结陈志强教授对现代中医外科发展、辨证论治体系、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应用、前列腺疾病诊治等四个方面的学术思想,结合个人跟师心得,探讨其学术思想对临床疾病诊治及中医外科专科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志 学术思想 探讨
原文传递
陈志强教授对慢性肾炎病机的认识及用药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敬 闫翠环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193-194,共2页
陈志强教授是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对中医药治疗疾病有独特见解,尤其在慢性肾炎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师从陈教授从事慢性肾炎研究,收益颇丰,兹将陈教授诊治慢性肾炎的辨证思路及用... 陈志强教授是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对中医药治疗疾病有独特见解,尤其在慢性肾炎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师从陈教授从事慢性肾炎研究,收益颇丰,兹将陈教授诊治慢性肾炎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简述于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陈志 用药特点 病机 河北医科大学 博士生导师 中医药治疗 科研工作
下载PDF
陈志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明沃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共2页
陈志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兼任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教授从事男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 陈志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兼任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教授从事男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男科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尤以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辨证论治 陈志
下载PDF
陈志强论治慢性前列腺炎 被引量:1
18
作者 桂泽红 白遵光 傅岳武 《河南中医》 2001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辨证论治 陈志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方证信息采集探索陈志强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挖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伟 艾文娟 +3 位作者 陈志强 王树声 周建甫 陈柏书 《山西中医》 2013年第6期49-50,55,共3页
目的:探索陈志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方法:随机抽取陈志强教授的中医男科门诊慢性前列腺炎病例119例,通过调查慢性前列腺炎(CP)基本用药的分布频率及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证型、年龄分布,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统计... 目的:探索陈志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方法:随机抽取陈志强教授的中医男科门诊慢性前列腺炎病例119例,通过调查慢性前列腺炎(CP)基本用药的分布频率及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证型、年龄分布,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19例门诊病人中,常用的中药为补肝肾强筋骨药、行气活血化瘀药、清热利湿解毒药及健脾补虚药等组成,其中牛膝(68.9%)、桑寄生(58.8%)等10味中药的出现频率较多;中医证型调研中以湿热蕴结证居多占54.62%,气滞血瘀证居第二位占20.17%,其次为肾阳虚损者占16.81%,阴虚火旺者占8.4%。常用中药的分布在CP年龄、证型中存在差异。结论:CP以邪实证为主,湿热、血瘀多交互为患;虚证多为兼夹证,相对较少见。陈志强教授治疗CP强调从肝脾肾论治,平补肝脾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陈志 经验 研究
下载PDF
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新探索——评陈志斌教授的新著《政府会计概念框架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明海 《财会月刊(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7-177,共1页
政府会计既是国家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府会计改革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志斌教授的新著《政府会计概念框架论》以概念框架作为切入点,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政... 政府会计既是国家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府会计改革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志斌教授的新著《政府会计概念框架论》以概念框架作为切入点,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政府会计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安排、方式方法都有很好的启迪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会计改革 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理论研究 教授 陈志 经济核算体系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