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遗民对清政权的接受和认可——以陈恭尹交游的转变过程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富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康熙十八年(1679)前后,许多汉族士人对待清政权的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陈恭尹是抗清烈士遗孤,是明末清初标志性的著名遗民。他早年谨慎交接,晚年却与仕清者密切交往,对清政权的态度也逐渐由敌视转变为接受和认同。他虽然终身不... 康熙十八年(1679)前后,许多汉族士人对待清政权的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陈恭尹是抗清烈士遗孤,是明末清初标志性的著名遗民。他早年谨慎交接,晚年却与仕清者密切交往,对清政权的态度也逐渐由敌视转变为接受和认同。他虽然终身不仕,但对地方官员、当朝皇帝多有肯定和颂美,并鼓励自己的朋友和儿子求取当朝功名。覆巢孑遗陈恭尹的这一转变在当时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明遗民 仕清者 清政权 康熙帝
下载PDF
陈恭尹“性情论”诗学思想简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3-206,共4页
清初岭南诗人陈恭尹诗学观以"性情"论为核心,他对"性情"的内涵和特点有独到的理解,其理论主要针对当时诗坛的弊端有感而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很好地贯彻了自己的诗学理论观点。
关键词 性情 诗学 陈恭尹
下载PDF
枯尽文人血 名成属典坟——论清初遗民陈恭尹的咏物诗
3
作者 王惠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7期13-16,共4页
作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清初遗民陈恭尹,有《独漉堂诗集》十五卷,其中有专门的《咏物集》一卷,收录咏物诗歌八十首,所咏风物范围极为广泛,其状物摹形,穷形尽相,刻画风神,遗貌取神,比兴寄托,用心良苦,艺术成就臻于化境,从中我们可以管... 作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清初遗民陈恭尹,有《独漉堂诗集》十五卷,其中有专门的《咏物集》一卷,收录咏物诗歌八十首,所咏风物范围极为广泛,其状物摹形,穷形尽相,刻画风神,遗貌取神,比兴寄托,用心良苦,艺术成就臻于化境,从中我们可以管窥独漉子身逢国难家仇的坎壈遭遇与凄楚复杂心态及高尚不屈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遗民 咏物诗
下载PDF
论陈恭尹诗中的“雨”意象
4
作者 黎燕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10,共4页
诗人陈恭尹对"雨"意象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刻意营构多姿多彩的"雨"意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恭尹笔下的"雨",既有冷暖之分,又有粗细疏密、新旧、动静之别。诗人赋予"雨"以人格化,在情景... 诗人陈恭尹对"雨"意象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刻意营构多姿多彩的"雨"意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恭尹笔下的"雨",既有冷暖之分,又有粗细疏密、新旧、动静之别。诗人赋予"雨"以人格化,在情景的交融中使读者获得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诗歌 “雨”意象
下载PDF
陈恭尹:与屈大均、梁佩兰齐名的诗人 被引量:1
5
作者 宁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41-47,共7页
陈恭尹是清初颇具民族气节的爱国之士,也是岭南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与生活经历紧密相连。三十岁之前,他走过了居家读书、遭逢丧乱和反清斗争的一段历程,诗的主调是感事伤时。三十岁以后,他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保持了应有的民族气... 陈恭尹是清初颇具民族气节的爱国之士,也是岭南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与生活经历紧密相连。三十岁之前,他走过了居家读书、遭逢丧乱和反清斗争的一段历程,诗的主调是感事伤时。三十岁以后,他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保持了应有的民族气节,诗虽多怀古、写景、酬赠之作,但慷慨沉雄之音犹存。他的咏史诗写得特别出色,他的七律成就颇高,皆值得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三十岁 诗歌创作 民族气节 反清斗争 伤时 岭南三大家诗选 岭南三家 陈邦彦 虎丘
下载PDF
屈大均、陈恭尹与高维桧交往背后的故事——岭南印学在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地位及其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涛 《中国文化论衡》 2020年第2期281-298,共18页
康熙年间广东名宦高维桧与屈大均、陈恭尹的交游,并非仅是地方名宦与名士之间的诗文交游,而是涉及了岭南印学交流。高维桧与岭南印学结缘,源起高维桧的外祖父戴燿。万历年间,戴燿时任两广总督,促进岭南印学在漳州月港文化圈的传播。高... 康熙年间广东名宦高维桧与屈大均、陈恭尹的交游,并非仅是地方名宦与名士之间的诗文交游,而是涉及了岭南印学交流。高维桧与岭南印学结缘,源起高维桧的外祖父戴燿。万历年间,戴燿时任两广总督,促进岭南印学在漳州月港文化圈的传播。高维桧与陈万言、季芷的交游,促使高维桧加深了对篆刻文化的理解。围绕岭南印学在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地位及其影响,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重构岭南印学的发展历程,从而为新时期岭南印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陈恭尹 高维桧 岭南篆刻文化 戴燿
下载PDF
陈恭尹:岭南隶书第一人
7
作者 朱万章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第5期123-128,共6页
陈恭尹是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的第一人,其隶书一度与南京的郑簠相提并论。清初王士祯、陈奕禧等名家对其评价极高。其书承继了汉隶传统,对清代以来的岭南书法影响甚大。本文即是详解其书法源流及艺术特色。
关键词 陈恭尹 隶书 岭南 复兴 传统
原文传递
略论诗人陈恭尹的遗民心迹
8
作者 张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0-86,共7页
介绍明末清初顺德籍大诗人陈恭尹的不寻常身世与人生经历,尝试从他的诗作探求身为英烈遗孤的他,在无奈地成为遗民之后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陈恭尹 大诗人 英烈遗孤 遗民心迹
下载PDF
岭南诗人书法家陈恭尹
9
作者 张维红 《书法》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陈恭尹,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又号罗浮布衣。明崇祯四年(一六三一)生于广东顺德城之锦岩东隅,清康熙三十九年(一七〇〇)卒于广州。其父陈邦彦(一六〇三—一六四七)是明末清初岭南抗清烈士,“岭南三忠”之一,甲申之变后,曾为力保流... 陈恭尹,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又号罗浮布衣。明崇祯四年(一六三一)生于广东顺德城之锦岩东隅,清康熙三十九年(一七〇〇)卒于广州。其父陈邦彦(一六〇三—一六四七)是明末清初岭南抗清烈士,“岭南三忠”之一,甲申之变后,曾为力保流亡到岭南的南明小朝廷,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顺治四年(一六四七),兵败受伤被俘,不屈被杀。与此同时,一妾三子遇害,唯长子陈恭尹在其岳父的帮助下得以逃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甲申之变 陈邦彦 广东顺德 四年 明崇祯 投笔从戎 流亡
原文传递
陈恭尹佚文掇拾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洪权 《文献》 2003年第4期147-150,共4页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他是明末清初广东著名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
关键词 陈恭尹 罗浮布衣 佚文 轶文 陶汝鼐 寻壑外言 李绳远 岭南三大家 岭南三家 陶之典 独漉堂集 使君
原文传递
论岭南遗民诗人陈恭尹的诗风
11
作者 聂广桥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5-26,共2页
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是清初遗民诗人的殿军。他深沉的爱国情怀、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则成就了慷慨悲凉而又清迥绝俗的诗风,引领了清初时期岭南诗风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陈恭尹 遗民诗人 岭南
原文传递
青天明月知
12
作者 叶小钢 《音乐爱好者》 2024年第5期21-22,共2页
有关陆游诗篇的交响组曲《一览千年》在成都首演后,我突然想到唐寅。这位天马行空的艺术家闯进我的脑海,我意识到写唐寅的时机到了。感谢机缘,让自己能与中国历史上诸多文化巨擘一起,从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钱起、李... 有关陆游诗篇的交响组曲《一览千年》在成都首演后,我突然想到唐寅。这位天马行空的艺术家闯进我的脑海,我意识到写唐寅的时机到了。感谢机缘,让自己能与中国历史上诸多文化巨擘一起,从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钱起、李郢、白居易、苏轼、欧阳修、王昌龄、张乔、杨万里、六祖慧能、仓央嘉措、曹雪芹、汤显祖、陈恭尹,到近现代的林则徐、弘一法师、鲁迅、李大钊、瞿秋白、陈然、北岛、刘索拉等,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我已为这么多卓绝诗歌创作了交响乐,无论是诗意描绘还是直接谱曲,总谱都在陆续出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央嘉措 刘索拉 陈恭尹 唐寅 杨万里 瞿秋白 李郢 钱起
下载PDF
陈恭尹的隶书
13
作者 朱万章 《收藏.拍卖》 2015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者,陈恭尹为第一人。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以诗擅名,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行世。陈恭尹... 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者,陈恭尹为第一人。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以诗擅名,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行世。陈恭尹兼擅书法,行草、分隶均工,尤以分隶之风神独具而为人称道。陈恭尹的隶书胎息于汉碑,得力最多者当属夏承、曹全两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龙山乡 岭南三家 夏承 分隶 罗浮布衣 半峰 广东顺德 均工 胎息
原文传递
陈恭尹隶书及其与郑簠隶书之比较研究
14
作者 靳继君 张繁文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106,共4页
陈恭尹是清代初期在隶书创作上有很大成就的岭南地区书家,本文分析了陈恭尹隶书的特点与取法,并对陈恭尹和郑簠二人的隶书从其身世环境,气质性情以及取法范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 陈恭尹 郑簠 隶书
原文传递
陈恭尹的书迹及流传考析
15
作者 张维红 《美术学报》 2017年第5期32-37,共6页
陈恭尹是明末清初岭南书坛的一面旗帜,因隶书而闻名全国,然而,其书法遗作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于晚年,中期较少,没有早期的作品和临池书作的出现。本文通过对陈恭尹书迹的梳理,着力说明导致这一"断层"现象的历史原因,揭示时代... 陈恭尹是明末清初岭南书坛的一面旗帜,因隶书而闻名全国,然而,其书法遗作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于晚年,中期较少,没有早期的作品和临池书作的出现。本文通过对陈恭尹书迹的梳理,着力说明导致这一"断层"现象的历史原因,揭示时代变迁对个体艺术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书迹 辨伪 损毁 存幸
原文传递
独漉水中泥——清初广东遗民陈恭尹的生活与书法
16
作者 张艺议 《美术学报》 2016年第3期18-26,共9页
活跃于清初的广东遗民书家为数不少,他们的书迹有着祟高的文化地位。陈恭尹为抗清名将之后,大半生时间投注于抗清事业中。隐居后创作大量抒发怀古之情及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晚年跟仕清官员的交往惹来嘲讽批评。他的经历是很多遗民的写照... 活跃于清初的广东遗民书家为数不少,他们的书迹有着祟高的文化地位。陈恭尹为抗清名将之后,大半生时间投注于抗清事业中。隐居后创作大量抒发怀古之情及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晚年跟仕清官员的交往惹来嘲讽批评。他的经历是很多遗民的写照,他的书法除隐含明末清初的时代特征,也揭示了当时碑学推动下隶书复兴的书法风尚。本文旨在通过对陈恭尹的生活和书法研究,探讨清初广东遗民在清朝统治下生活面对的困境,以及他们的书法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广东书法 隶书 陈恭尹
原文传递
陈恭尹:岭南隶书第一人
17
作者 朱万章 《粤海风》 2015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者,陈恭尹为第一人。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其父陈邦彦(1603—1647),与张家玉(1615—1647)、陈子壮(1596—1647)并称“岭... 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者,陈恭尹为第一人。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其父陈邦彦(1603—1647),与张家玉(1615—1647)、陈子壮(1596—1647)并称“岭表三忠”,清兵入粤,力战被执,不屈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第一人 岭南 隶书 张家玉
原文传递
陈荆鸿跋《清陈恭尹十放诗卷》
18
作者 陈荆鸿 《书法赏评》 2009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陈荆 陈恭尹 诗卷 纸本
原文传递
陈恭尹像
19
《粤海风》 201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
关键词 陈恭尹 岭南三大家 顺德区 顺德县 屈大均 梁佩兰 广东 清初
原文传递
试论陈恭尹《四时白贮歌》对沈约同题作品之创新
20
作者 董就雄 《乐府学》 2020年第1期84-95,共12页
本文以陈恭尹《四时白亡歌》与沈约之同题作品作音节和内容上的比较分析,发现陈氏五诗在这两方面均对沈作有明显创新之处:就音节观之,从两人诗之律化指标(包括律句及古风式结尾数量、用韵及黏对等)比对可知,沈作要比恭尹诗更趋于律化,... 本文以陈恭尹《四时白亡歌》与沈约之同题作品作音节和内容上的比较分析,发现陈氏五诗在这两方面均对沈作有明显创新之处:就音节观之,从两人诗之律化指标(包括律句及古风式结尾数量、用韵及黏对等)比对可知,沈作要比恭尹诗更趋于律化,例如律句数量较多、古风式结尾较少、押韵形式较少变化、有黏对情况等。沈约五诗在当时应该可以合乐歌唱,此天然条件比恭尹有利,而沈氏精于声律,其时亦处于格律探索阶段,故沈氏在乐府诗中作了若干律化,以期更加铿锵。恭尹亦深谙格律,其创作策略反而是去律化操作,例如其中一诗十二句中连续九句第二字作平,以“拗对”方式打破“对”的情况。他以去律化的古句,加上句数、押韵变化所生之音乐感,以制造一种旧题乐府的新音乐感觉;并力图超越沈约。其效果相当成功,其作虽不能歌唱,却以格律上之音韵作补足,使其作具有跌宕多变的音乐美。恭尹五首在内容上也有超越沈约之处,其诸作表达光阴易逝,能及时与爱人共乐之可珍,诗意警拔,情感愁苦;比沈作所表达的歌功颂德、互倾情愫之欢愉立意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岭南三大家 沈约 乐府诗 音节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