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原髓内钉+取自体髂骨植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05-008,共4页
分析保留原髓内钉+取自体髂骨植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80例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研究组采用保留原髓内钉+... 分析保留原髓内钉+取自体髂骨植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80例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研究组采用保留原髓内钉+取自体髂骨植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压痛、肿胀消退时间、纵向叩击痛时间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压痛、肿胀消退时间、纵向叩击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原髓内钉+取自体髂骨植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有利于缩短患者症状消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原髓内钉 取自体髂 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 下肢长骨折不愈合
原文传递
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怀风 丁超 +4 位作者 梁甜 王敏 刘庆波 李传望 詹义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2期198-200,204,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术在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70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 目的分析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术在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70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35例,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力线成角及股骨远端关节面台阶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术治疗,不仅可以增强膝关节功能,同时能够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间粉碎骨折 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力线成角 远端关节面台阶
下载PDF
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埋头空心钉内固定结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3
作者 谭家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6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埋头空心钉内固定结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2014年6月-2018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临床治疗的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埋头空心钉内固定结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2014年6月-2018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临床治疗的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埋头空心钉内固定结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埋头空心钉内固定结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骨折愈合速度较快,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腕舟状骨折 切开复位埋头空心钉内固定 茎突切除
下载PDF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朝剑 赵岚 李浩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松质骨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前后的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Mayo腕关节评分(Mayo wrist score,MW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RWE评分、FMA评分、WMFT评分、MWS评分、BI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RWE评分、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WMFT评分、MWS评分、BI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可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手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手舟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切开复位 茎突筋膜 腕关节
下载PDF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梁 郑明 +1 位作者 宋卫 陈敏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例(15足)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15足)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例(15足)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15足)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断裂、移位和骨折再移位。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优5足,良8足,一般2足。AOFAS评分术前平均分(36.5±8.3)分(20~54分),术后平均分(75.6±12.4)分(56~85分)。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不明显,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可用于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该方法可避免距下关节融合手术,保留距下关节功能,术后患者足部的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骨折 科手方法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6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与探究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 目的:观察与探究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2组患者均进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并分析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实施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早期康复 依从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罗镇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究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应用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早期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33例患者为1个... 目的:探究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应用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早期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33例患者为1个护理小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而在此基础上将强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护理中,经过不同的护理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足部优良率明显较高,Maryland平均分数明显较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早期康复 护理 依从
原文传递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根套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6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 目的:观察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下肢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issane角、Bohler角水平均优于术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跟骨轴长和高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宽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和下肢功能,以及改善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和跟骨高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自体髂 粉碎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治疗优良率 Gissane角 Bohler角
下载PDF
跟骨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9
作者 潘建成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0期1057-1058,共2页
关键词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关节内骨折 治疗 骨折 影像学技 距下关节 解剖特点 青壮年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AO钢板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占斌 曹立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86,共2页
我院2007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的非陈旧性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行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患者58例,骨折均为单侧新鲜骨折、闭合性、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基础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9例,男25,女4例;年龄19—58岁,平均38... 我院2007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的非陈旧性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行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患者58例,骨折均为单侧新鲜骨折、闭合性、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基础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9例,男25,女4例;年龄19—58岁,平均38.5±2.28岁。左足11例,右足1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骨折 AO钢板内固定 康复治疗 内固定 评估 切开复位 新鲜骨折 陈旧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桡骨瓣植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绪松 郑臣校 苏永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1期981-981,共1页
腕舟骨骨折因解剖结构及血运的特殊性,临床较难以愈合,陈旧性骨折预后更为困难。我们于2007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腕舟骨陈旧性骨折16例,均予带血管蒂的桡骨瓣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腕舟陈旧骨折 血管蒂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前路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外伤性滑脱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海波 张树桧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前路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外伤性滑脱(TSCS)。[方法]24例TSCS,新鲜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5例。采用颈椎牵引复位后颈前路植骨融合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颈围外固定至融合。[结果]随访10~32个月,平... [目的]探讨应用前路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外伤性滑脱(TSCS)。[方法]24例TSCS,新鲜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5例。采用颈椎牵引复位后颈前路植骨融合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颈围外固定至融合。[结果]随访10~32个月,平均18个月,24例植骨块与上下椎体融合。无钛板松动移位、断裂。所有患者颈部疼痛和上肢放射痛症状消失或基本缓解。合并颈髓损伤的15例按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前路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有效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是治疗TSCS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颈椎外伤滑脱 内固定治疗 带锁钢板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继发脊髓损伤 陈旧损伤 即刻稳定 颈椎牵引 椎体融合 颈部疼痛 不同程度 颈髓损伤 治疗方法 安全可靠 复位 固定 放射痛 scs
下载PDF
多段粉碎性胫骨陈旧性骨折的治疗
13
作者 任志勇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66-67,共2页
下肢的严重创伤常导致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骨折多累及胫骨上中下三段,或近乎胫骨全长。病人或伴有重要脏器损伤延误骨折的早期处理。
关键词 粉碎 陈旧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
下载PDF
Mar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钟桂午 张小东 +2 位作者 陈日景 薛静 汪伟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介绍Mar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Mar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33例,术后根据X线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2.5a,所有病例均... 目的:介绍Mar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Mar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33例,术后根据X线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2.5a,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4.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无内固定物失效及髋内翻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Mar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术后早期行非负重功能锻炼,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骨折 近端 钢板治疗 转子间 MAR 老年 髋关节功能恢复 解剖型钢板 平均愈合时间 内固定物失效 固定治疗 内固定治疗 转子部骨折 切开复位 恢复情况 后随访 愈合 功能锻炼 后早期 X线片 髋内翻 非负重
下载PDF
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宏献 郭亚肖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陈旧外髁骨折 临床治疗 尺神经前移 肘关节活动度 髁上截 骨折不愈合 切开复位
下载PDF
联用两种手术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汉罗 李晓飞 +3 位作者 彭正遵 韩英明 李斌 张旭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6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双入路切开复位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平台下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双入路切开复位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平台下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双入路切开复位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平台下植骨术,然后观察其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这10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其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95 min,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408 ml。术后15 d,这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的标准,有2例患者手术切口的皮缘发生局部坏死,经处理后正常愈合。这1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患侧膝关节僵直、关节塌陷、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对这10例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得知,其骨折端均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其患侧膝关节的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用双入路切开复位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平台下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及其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入路切开复位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平台下 平台粉碎骨折
下载PDF
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附48例报告)
17
作者 曹鹏克 罗树申 蔡希宇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247-248,共2页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保守疗法因行牵引或闭合复位难以达到解剖复位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因骨折造成的膝关节滑动装置损伤及出血,经长期固定易形成粘连,导致膝关节强直。传统的切开复位后缺乏坚强的内固定,术后仍需外固定,AO学派研制推广...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保守疗法因行牵引或闭合复位难以达到解剖复位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因骨折造成的膝关节滑动装置损伤及出血,经长期固定易形成粘连,导致膝关节强直。传统的切开复位后缺乏坚强的内固定,术后仍需外固定,AO学派研制推广的L形髁部钢板内固定技术则能满足绝大部分髁部粉碎性骨折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的需要。作者自1989~1995年期间应用这一技术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67例,其中48例获得3年以上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骨折 髁间 钢板内固定 钢板 膝关节强直 切开复位 同侧股骨折 解剖复位 关节炎
下载PDF
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手术效果观察
18
作者 苏新伶 任本祖 《青岛医药卫生》 1997年第7期20-21,共2页
1992~1995年我们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为18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了随访及疗效观察总结。这些病人均系基层医疗单位漏诊后,延误了手法复位的机会,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病人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 1992~1995年我们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为18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了随访及疗效观察总结。这些病人均系基层医疗单位漏诊后,延误了手法复位的机会,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病人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2岁,除1例为营业员外,其余均为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包括民工)。直接暴力损伤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舟周围脱位 陈旧 效果 近排腕切除 切开复位 背侧 腕关节功能 固定 病例随访 远端
下载PDF
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折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昊 俞光荣 +4 位作者 熊文 赵志明 丁凡 郑琼 勘武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7月,收治7例外伤致陈旧性跖骨骨折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5~43岁,平均33岁。多发跖骨骨折5例,单发跖骨骨折2例。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为4...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7月,收治7例外伤致陈旧性跖骨骨折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5~43岁,平均33岁。多发跖骨骨折5例,单发跖骨骨折2例。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为4~12周。X线片检查示骨折断端间有少量骨痂,伴短缩、成角或旋转移位。术中切开复位后,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植骨量1.5~2.5 cm3。术后石膏外固定4~6周,平均5周。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4周。患者站立及行走时无明显足底疼痛。术后3个月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评分为75~96分,平均86.4分。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跖骨骨折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骨折 微型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手术时机对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宇舟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对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均实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不同:将病后3-7天实行切开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对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均实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不同:将病后3-7天实行切开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0),将在病后7-24天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实行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n=50),比较2组骨折手术疗效、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项指标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96.0%,高于对照组的80.0%(X^2=6.061,P=0.014);(2)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6.0%(X^2=4.395,P=0.036);(3)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15.3±1.6)周,短于对照组的(18.9±1.8)周(t=10.570,P=0.000)。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是改善胫骨Pilon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建议选择在患者骨折后7-24天实行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优化骨折治疗效果,并促使骨折早期愈合,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 并发症 PILON骨折 时机 骨折愈合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