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夏季降水异常与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郝立生 丁一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为改进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预测能力、寻找前期异常信号的监测预测指标,本文利用1961-2020年华北、华南夏季降水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 为改进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预测能力、寻找前期异常信号的监测预测指标,本文利用1961-2020年华北、华南夏季降水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的再分析环流资料、向外长波辐射资料(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采用相关、合成和环流异常回归重构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前汛期(5-6月)降水异常与华北夏季(7-8月)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1)华北夏季(7-8月)降水异常通常与华南前汛期(5-6月)降水异常呈反位相关系,即如果华南前汛期降水偏多,对应华北夏季降水就会偏少,反之亦然。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可以作为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监测预测的一个前期指标。东亚夏季风造成对流层低层水汽输送异常和北半球夏季热带低频信号传播造成对流层中低层环流异常是两地降水呈反位相变化的联系机制。(2)在水汽输送方面,如果5-6月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强,即东亚西南南风(SSW)显著偏强,华南水汽来源会偏少,造成华南前汛期(5-6月)降水异常偏少。到7-8月,印度夏季风显著偏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华北水汽来源显著偏多,造成华北夏季(7-8月)降水异常偏多。反之,华南前汛期(5-6月)降水异常偏多,华北夏季(7-8月)降水异常偏少。(3)在动力环流方面,如果5-6月,热带印度洋低频信号活跃、西北太平洋低频信号不活跃,伴随印度洋低频信号向东北方向传播,在850 hPa层华南沿海附近形成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对流减弱,造成华南前汛期(5-6月)降水偏少。到7-8月,热带印度洋低频信号仍然十分活跃,原来位于华南沿海的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向东北方向传播到长江下游至东部海上,反气旋北侧的华北地区为气旋性环流,对流偏强;另一方面,伴随低频扰动在对流层中高层向高纬传播,会形成沿高空西风急流传播的扰动波列,扰动位置相对固定,在贝加尔湖附近为负距平、朝鲜半岛附近为正距平,造成贝加尔湖高空槽加深、副热带高压在朝鲜半岛附近加强,形成“东高西低”的阻挡形势,有利于华北产生上升运动。即华北夏季对流上升运动增强,造成华北夏季(7-8月)降水偏多。反之,华南前汛期(5-6月)降水偏多,华北夏季(7-8月)降水偏少。(4)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对华北夏季降水异常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但在有些年份关系并不好,这可能是因为这种关系还受到其他因子如海温变化、热带环流、青藏高原以及中高纬环流变化的调节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华南 夏季 降水异常 联系机制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准双周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佳 杨双艳 刘雅舒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42,共16页
基于1979~2018年中国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简称高原)非绝热加热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的主要模态(南部集中型)强度的年际变化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之间的联... 基于1979~2018年中国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简称高原)非绝热加热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的主要模态(南部集中型)强度的年际变化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之间的联系,并从环流异常演变的角度进行解释。在高原QBWO年际强度偏强年,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高原南部QBWO扰动呈显著正相关。在高原QBWO强度偏弱年,江淮地区和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呈偶极型分布。进一步分析揭示,在高原QBWO强度偏强(弱)年,起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低纬度季节内信号主要表现为向西(西北)方向传播的特征,中高纬度准正压的季节内信号主要表现为向南(西南)方向传播的特征,且低纬度西(西北)传的信号与中高纬南(西南)传的信号共同作用引起中国不同的异常降水型。低纬度向西(西北)方向传播的QBWO信号传播至阿拉伯海(高原东南侧)后减弱消失,中高纬地区向南(西南)传播的信号与低纬度西(西北)传的信号汇合后继续向西(西北)方向传播,最终减弱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非绝热加热 准双周振荡 年际变化 降水异常
下载PDF
2012年夏季我国降水异常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艳姣 周兵 +2 位作者 司东 孙丞虎 王启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2,共5页
2012年夏季我国降水呈现雨带位置偏北,雨量偏多的异常特征。进一步对2012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表明,2012年夏季东亚夏季风显著偏强,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将大量的暖湿水汽持续向我国北方地区输送,而欧亚中高纬大... 2012年夏季我国降水呈现雨带位置偏北,雨量偏多的异常特征。进一步对2012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表明,2012年夏季东亚夏季风显著偏强,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将大量的暖湿水汽持续向我国北方地区输送,而欧亚中高纬大气多短波槽活动,短波槽带来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在我国北方地区汇合,造成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此外,前期拉尼娜事件和太平洋PDO冷位相是造成我国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重要外强迫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拉尼娜 季风 PDO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秋季降水异常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87
4
作者 李耀辉 李栋梁 赵庆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利用陕、甘、宁、青四省 (区 )分布均匀的 6 3个测站近 40a的秋季降水资料 ,通过EOF、RE OF、周期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西北东部地区秋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及周期变化等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诊断研究 ,并就其与赤道中... 利用陕、甘、宁、青四省 (区 )分布均匀的 6 3个测站近 40a的秋季降水资料 ,通过EOF、RE OF、周期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西北东部地区秋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及周期变化等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诊断研究 ,并就其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统计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时空特征 降水异常 海温异常 小波分析 中国 西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154
5
作者 孙力 安刚 +1 位作者 丁立 沈柏竹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0-82,共13页
利用中国东北三省 69个测站 ,1 961~ 1 995年 6~ 8月降水量资料 ,采用 EOF、REOF、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 ,对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既有整体一致的性... 利用中国东北三省 69个测站 ,1 961~ 1 995年 6~ 8月降水量资料 ,采用 EOF、REOF、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 ,对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既有整体一致的性质 ,也存在着南部和北部及东部和西部相反变化的差异 ,并且可以把整个东北地区划分为 7个主要的降水异常型 :辽东半岛型、西部平原型、中南部型、东部山区型、三江平原型、辽西型和东北北部型。近 90 a来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主要呈多雨、少雨或是波动等阶段性变化 ,没有明显的变干或是变湿倾向。各异常型代表站资料反映出近 35~ 45a中 ,东北地区 1 960年代中期至 1 980年代初降水的减少比较明显 ,具有突变性质 ,1 980年代总体上讲降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1 990年代处于旱涝交替出现的波动状态。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主要有 34,2 2 ,1 1 a以及 2~ 4a左右的周期变化 ,但各异常区所盛行的主要周期以及同一异常区在不同年代所盛行的主要周期均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夏季 降水异常 气候分析
下载PDF
2013年黑龙江省主汛期降水异常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姜丽霞 陈可心 +4 位作者 刘丹 吕佳佳 王晾晾 宫丽娟 李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利用黑龙江省77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统计回归等方法,分析了2013年黑龙江省主汛期降水异常的气候统计和时空分布特征,与1998年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评估了其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结... 利用黑龙江省77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统计回归等方法,分析了2013年黑龙江省主汛期降水异常的气候统计和时空分布特征,与1998年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评估了其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13年主汛期雨日多、大范围连续强降水密集且早发,降水异常偏多,降水量为近53年的最高极值;空间分布上不存在明显的经向或纬度变化规律,降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沿江流域站点平均降水量略少;时间变化上呈少一多-少的分布,强降水集中期为7月上旬,也足主汛期内降水最多时段。2013年主汛期降水与1998年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差异,降水量、持续时间均超过1998年,尤其表现在黑龙江流域,但1998年降水的局地性和突发性较强。采用FY-3A/MERSI卫星数据持续跟踪监测作物被淹没面积,以WOFOST模型模拟受淹前的平均单产,依据淹没时间超过7 d时作物无有效产量进行估算,2013年黑龙江省13个行政区因流域性洪涝灾害导致水稻和玉米总损失产量合计达3.97×10~9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主汛期 降水异常 产量
下载PDF
1997年华南汛期降水异常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 被引量:38
7
作者 信飞 肖子牛 李泽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30,共8页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7年华南地区汛期异常降水低频特征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研究表明,1997年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表现为不同的振荡特征;前汛期降水主要以10~20天准双周振荡为主,而...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7年华南地区汛期异常降水低频特征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研究表明,1997年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表现为不同的振荡特征;前汛期降水主要以10~20天准双周振荡为主,而后汛期降水的低频特征并不明显。进一步对降水和其它要素的低频振荡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年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和风场的低频振荡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低频纬向风的传播变化与降水的时间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并且,高、低纬度低频风场同时向华南地区传输,会产生极强的降水。在对大气低频扰动动能的分析中也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伴随着低频扰动动能在该地区的集中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降水异常 低频振荡
下载PDF
华南秋、冬、春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秀珍 梁卫 温之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华南秋、冬、春季水汽输送特征的季节差异明显,水汽输送异常与降水异常存在密切联系,利用1958—2005年实测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华南秋、冬、春三季的水汽特征及其与降水异常的关系,主要结论有:大气中的水汽主要集... 华南秋、冬、春季水汽输送特征的季节差异明显,水汽输送异常与降水异常存在密切联系,利用1958—2005年实测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华南秋、冬、春三季的水汽特征及其与降水异常的关系,主要结论有:大气中的水汽主要集中在500 hPa以下气层中,最大值出现在850~700 hPa;输送至华南的水汽秋季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及副热带西太平洋,冬季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南侧的东亚南支偏西风气流,春季则主要来源于东亚南支偏西风气流及热带西太平洋海区;华南秋、冬、春三季的降水偏多和偏少年的水汽输送距平场,并不是单纯的反向关系或主要输送带的偏强和偏弱,而是更为复杂;El Nio成熟期菲律宾附近的反气旋环流异常、冬季风的强度异常都是导致水汽输送异常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水汽输送 降水异常 水汽收支 水汽通量散度
下载PDF
近50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79
9
作者 贾小龙 王谦谦 周宁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用诊断分析的方法对近 5 0 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季节变化明显 ,异常在 6— 8月最大 ,尤其是 7— 8月 ,异常峰值所在月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 ;近 5 0 a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呈现出明显的... 用诊断分析的方法对近 5 0 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季节变化明显 ,异常在 6— 8月最大 ,尤其是 7— 8月 ,异常峰值所在月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 ;近 5 0 a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存在 3.1a的显著年际周期和 12 .5 a的显著年代际周期 ,同时还存在 2 6~ 2 8a、4~ 6 a的多尺度振荡周期 ;东北地区夏季多、少雨年全国降水异常的分布表现出了东北与华北东部同位相 ,与淮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反位相的特征。夏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及与全国降水异常的分布既有一致的时候 (5 0、70、90年代 ) ,也存在地域差异 (6 0、80年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降水异常 空间分布 诊断分析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夏季
下载PDF
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大尺度环流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思睿 王维佳 +1 位作者 陈添宇 胡德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7,共11页
根据1961-2013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116个气象台站逐月降水资料,利用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根据1961-2013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116个气象台站逐月降水资料,利用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春季降水不仅有区域一致的增加趋势,还表现出纬向偶极型空间分布;西南地区春季东部降水偏多西部偏少时,受到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反气旋气流影响,利于印度洋地区的暖湿水汽和西太平暖湿气流的输送,有利于该地区降水偏多;东部降水偏少西部偏多时,东亚大槽、乌拉尔山高压脊、南支槽分别加强,抑制了西风气流向东推进,使水汽更容易在西南地区西部辐合上升形成降水。结合海表温度分析发现,这种槽脊和反气旋强度变化和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变化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西南地区 春季 EOF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53
11
作者 田红 郭品文 陆维松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6-502,共7页
利用 1 958— 1 998年 NCEP/ 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水汽输送特征 ,表明 :全球纬向水汽输送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由西向东 ,在低纬由东向西 ,分别与中纬度西风带和热带东风带一致 ;经向输送在夏季由南半球向北半球输送 ,冬季则刚好相反 ,... 利用 1 958— 1 998年 NCEP/ 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水汽输送特征 ,表明 :全球纬向水汽输送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由西向东 ,在低纬由东向西 ,分别与中纬度西风带和热带东风带一致 ;经向输送在夏季由南半球向北半球输送 ,冬季则刚好相反 ,就全年来说水汽也是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输送。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是大气水汽源 ,热带和中高纬是大气水汽汇 ,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也是水汽汇。讨论了中国夏季 3类雨型与异常水汽输送的关系 ,结果表明中间型雨带对应中国东部有一支东北异常水汽输送和另一支西南异常输送在长江流域辐合 ;南方型雨带对应一支东北异常输送和另一支来自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西南异常输送在华南辐合 ;北方型雨带对应中纬度西风异常输送与副高西北侧的西南异常输送在华北辐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汽输送 夏季风 降水异常 降水机理 水分平衡
下载PDF
江淮夏季降水异常与西印度洋地区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明 谭桂容 +2 位作者 陈海山 杭运 陈强周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8,共9页
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线性相关分析等,分析了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西印度洋区域大气环流年际异常关系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500 hPa中纬度低槽活... 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线性相关分析等,分析了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西印度洋区域大气环流年际异常关系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500 hPa中纬度低槽活动偏多(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弱),东亚夏季风偏强(弱)时,江淮地区降水偏多(少)。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西印度洋上空的垂直环流与江淮夏季降水存在较好的关系,但这种年际异常之间的联系受到背景场的影响明显:1979—1993年西印度洋垂直上升运动与江淮夏季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两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43;1994—2010年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0.71。即当西印度洋地区存在环流异常下沉(上升)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通常异常减弱东退(增强西伸),副热带季风减弱(增强),有利于雨带偏南(北)。因此,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副热带季风年代际偏强(弱)阶段,西印度洋环流与江淮夏季降水呈负(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大气环流 年际变异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湖南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利用湖南19个测站23年(1959~2001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湖南汛期降水的特征场分布、分区特征、周期性和突变性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南汛期... 利用湖南19个测站23年(1959~2001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湖南汛期降水的特征场分布、分区特征、周期性和突变性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南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异常结构,即具有整体一致的空间结构,南北相反的空间结构,中部和周围地区相反变化的空间结构。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较好地代表湖南汛期降水的6个异常敏感区:湘北、湘中、湘南、湘东南、湘西、湘东北。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湖南汛期降水的周期性及其突变性发现,湖南汛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3年、7年和2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湖南汛期的降水将逐年减少,并将转入干旱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汛期降水异常 旋转主成分分析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江淮北区6~7月降水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科艺 王谦谦 +1 位作者 毛文书 马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9-544,共6页
REOF结果表明,江淮地区6~7月降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江淮北区6~7月降水和海温的SVD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淮北区6~7月降水异常的海温关键区(关键区)是北太平洋海域,关键时段是当年的1~2月;当年1~2月北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异... REOF结果表明,江淮地区6~7月降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江淮北区6~7月降水和海温的SVD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淮北区6~7月降水异常的海温关键区(关键区)是北太平洋海域,关键时段是当年的1~2月;当年1~2月北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异常偏高(偏低),同年6~7月中国的江淮、华南、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少),华北、西北、西南呈降水偏少(多),其中江淮北区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通过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水平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REOF 海温异常 SVD分析 Monte-Carlo检验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郝立生 丁一汇 闵锦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0-1289,共10页
为认识华北夏季降水异常原因及改进气候预测技术,利用华北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等资料,并采用经向风场定义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东亚夏季风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通常在强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 为认识华北夏季降水异常原因及改进气候预测技术,利用华北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等资料,并采用经向风场定义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东亚夏季风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通常在强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偏多,在弱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偏少。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强东亚夏季风年降水偏多(少)的空间分布形势与弱东亚夏季风年降水偏多(少)分布明显不同。(2)无论强东亚夏季风年还是弱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偏多的环流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汽来源(强夏季风年为西南风水汽输送异常,弱夏季风年为东南风水汽输送异常)和较好的动力上升条件(850 hPa层在华北有辐合环流,500 hPa层中纬度纬向环流突出,华北多低槽过境)。(3)华北夏季降水偏少的环流形势明显不同:在强夏季风年虽然有充足的水汽来源(西南风异常),在弱夏季风年水汽来源不足(偏北风异常),但都缺乏有效的动力上升条件(850 hPa层在华北为辐散环流,500 hPa层中纬度经向环流突出,华北低槽过境偏少)。(4)在强东亚夏季风年,尽管水汽来源充足,但由于动力上升条件不同而造成华北夏季降水量在不同年份有明显差别。如果动力上升条件好,华北夏季降水会异常偏多,反之,华北夏季降水也会出现异常偏少。(5)在弱东亚夏季风年,西南风水汽来源大量减少,如果又缺乏其它路径水汽补充,加上动力条件弱,华北夏季降水会异常偏少。弱夏季风年西南风水汽来源大量减少,但只要东南风水汽输送加强,华北仍会有足够的水汽来源,这时,如果有较好的动力上升条件,华北夏季仍然会出现降水异常偏多的情况,如2011-2013年。预测华北夏季降水不能简单认为东亚夏季风强、华北夏季降水就多,东亚夏季风弱、华北夏季降水就少,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只是说明了水汽条件不同,还应结合动力条件变化才能作好华北夏季降水气候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华北 降水异常 环流特征
下载PDF
2015/2016和1997/1998超强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栋 王琳玮 +3 位作者 李震坤 苏昱丞 覃皓 黄莹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5-844,共10页
El Nio可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遥相关型影响东亚季风,进而影响中国气候,是中国短期气候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之一。典型的El Nio事件通常在春、夏季开始,在秋、冬季成熟,在下一年的春、夏季消退,考虑到海—气作用的滞后效应,El Nio事件... El Nio可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遥相关型影响东亚季风,进而影响中国气候,是中国短期气候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之一。典型的El Nio事件通常在春、夏季开始,在秋、冬季成熟,在下一年的春、夏季消退,考虑到海—气作用的滞后效应,El Nio事件甚至可以在消退时期对东亚大气环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利用中国160站的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NOAA提供的全球海温数据,对比分析了2015/2016年和1997/1998年典型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和东亚环流特征的差异,并讨论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2016年和2008年夏季降水都大范围偏多,2016年夏季降水异常更为集中,但降水强度不及1998年。2)2016年降水的季节推进特征不明显。1998年6—8月的降水逐渐从南向北推进,与传统的季风降水演变进程较为一致。3)2016年和2008年我国夏季降水的差异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1998年6—7月副热带高压较2016年同期偏西偏南,而2016年8月副热带高压更为偏西并明显比气候平均偏北。4)1997/1998年El Nio事件中的赤道西太平洋异常冷海温比较强盛,而2015/2016年基本表现为偏暖,可能是造成1998年6—7月副热带高压较2016年同期偏西偏南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 Nino衰减年 东亚大气环流 中国降水异常
下载PDF
太阳活动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潘静 李崇银 顾薇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4-581,共8页
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急需深入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强(弱)太阳活动年,华北平原和东北南部地区少(多)雨,西北地区却多(少)雨,而江淮地区的夏季降水量也偏多(少);太阳活动与... 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急需深入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强(弱)太阳活动年,华北平原和东北南部地区少(多)雨,西北地区却多(少)雨,而江淮地区的夏季降水量也偏多(少);太阳活动与夏季的梅雨量存在着既显著又复杂的相关关系,而且它们间的相关关系还随时间有年代际变化。强(弱)太阳活动有利于在中国上空造成500 hPa位势高度出现正(负)异常,并与夏季降水异常的形势较为相配,可认为是太阳活动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重要途经。尽管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但基于已有的观测和分析研究,作为一个讨论内容,我们提出了一些关于太阳活动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太阳活动 夏季降水异常 影响途经
下载PDF
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我国近海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101
18
作者 邓立平 王谦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55,共11页
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认为华南前汛期降水峰值所在月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前汛期总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前汛期降水异常存在多尺度振荡,前汛期降水偏多年,偏少年的同期全国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相反的特征,且通过对华南前汛期降水... 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认为华南前汛期降水峰值所在月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前汛期总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前汛期降水异常存在多尺度振荡,前汛期降水偏多年,偏少年的同期全国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相反的特征,且通过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与其前期(上一年6-8月)我国近海SSTA的相关分布,找到一个稳定的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敏感海区,同时讨论了它的敏感时段及其同期的SSTA,后期的距平环流场特征与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同期的距平环流场特征的关系,最后分析了该敏感海区SSTA与全球海域SSTA的关系,由此提出一个我国近海SSTA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 环流特征 敏感海区 SSTA 中国 近海海温
下载PDF
东亚季风环流演变的主要模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郝立生 丁一汇 闵锦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7-1018,共12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重构的海温资料和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NMIC)整理的752个测站降水资料,对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季节演变主要模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重构的海温资料和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NMIC)整理的752个测站降水资料,对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季节演变主要模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850hPa季风环流季节演变存在两个主要模态,第一模态主要受热带印度洋海温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背景下印度洋偶极(IOD)演变过程控制;第二模态主要受赤道东太平洋ENSO循环和IOD演变控制。对应第一模态,夏季华北多雨,长江流域少雨;对应第二模态,夏季华北、长江流域多雨,淮河、华南少雨。近50年两模态发生了明显改变,与降水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季节演变 主要模态 降水异常
下载PDF
夏季东亚高空急流月际变化与淮河流域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2
20
作者 宣守丽 张庆云 孙淑清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42,共12页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探讨夏季逐月东亚高空急流异常与淮河流域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淮河流域降水多寡与东亚高空急流月际变化密切相关。6月淮河流域降水偏多(偏少)的环流特征为东亚高空西风...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探讨夏季逐月东亚高空急流异常与淮河流域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淮河流域降水多寡与东亚高空急流月际变化密切相关。6月淮河流域降水偏多(偏少)的环流特征为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比气候态偏北(偏南),亚洲中高纬地区呈两脊一槽(两槽一脊)环流型,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偏弱(偏强),淮河流域受来自南方暖湿(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水偏多(偏少);7~8月淮河流域降水偏多(偏少)的环流特征为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比同期气候态偏南(偏北),南亚高压偏东(偏西)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东)、强度偏强(偏弱)。分析表明,6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强度变化更多受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变化影响;7~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强度异常更多受热带、副热带环流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降水异常 西风急流 扰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