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新型降脂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惠 蒋萌 +1 位作者 束宁德 刘庆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157-164,共8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动脉斑块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循环系统血流障碍,从而导致组织缺氧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狭窄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导致循环血管闭塞,从而导致组织坏死,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风...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动脉斑块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循环系统血流障碍,从而导致组织缺氧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狭窄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导致循环血管闭塞,从而导致组织坏死,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风险。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循环中血脂水平的降低,他汀类药物仍然是一线降脂药物,尽管他汀类药物已经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适用性,但由于其剂量依赖性和副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血脂水平未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时就不得不停用,因此,开发除他汀类药物之外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并具有良好疗效和耐受性的替代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主要综述目前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降脂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降脂治疗 降脂药物
下载PDF
降脂药物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开炜 彭汶婷 祝烨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20-223,228,共5页
降脂治疗的心血管获益得到了大量实验证实,但其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下降是否会引起认知功能的下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担忧。随着降胆固醇新药的不断上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达到的下限越来越低。现对以降胆固醇为主的降脂药... 降脂治疗的心血管获益得到了大量实验证实,但其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下降是否会引起认知功能的下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担忧。随着降胆固醇新药的不断上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达到的下限越来越低。现对以降胆固醇为主的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降脂药物与房颤风险: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3
作者 谭诚 石睿 +1 位作者 李开炜 祝烨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药物靶标所介导的脂质表型与房颤风险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获取的脂质性状的汇总水平GWAS数据,根据选定的降脂靶标筛选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加权中位数和MR Egger法进行孟德尔随...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药物靶标所介导的脂质表型与房颤风险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获取的脂质性状的汇总水平GWAS数据,根据选定的降脂靶标筛选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加权中位数和MR Egger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保证结果稳健性。结果:PCSK9介导的LDL-C和ApoB与房颤风险升高有关,OR值分别为1.48(95%CI:1.27~1.71,P<0.001)和1.48(95%CI:1.27~1.73,P<0.001)。类似的结果也在NPC1L1介导的LDL-C和ApoB中得到了验证,OR值分别为1.91(95%CI:1.25~2.92,P=0.003)和2.27(95%CI:1.37~3.79,P=0.002)。LPL介导的TG和ApoB与房颤风险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5(95%CI:1.06~1.24,P<0.001)和2.01(95%CI:1.39~2.90,P<0.001)。类似的趋势也在APOC3介导的TG和ApoB中被观察到,OR值分别为1.21(95%CI:1.11~1.32,P<0.001)和1.71(95%CI:1.26~2.34,P<0.001)。敏感性分析保证了结果稳健。结论:LPL激活剂,PCSK9、NPC1L1和APOC3抑制剂可能有助于预防房颤。没有证据支持HMGCR介导的LDL-C和ApoB与房颤之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药物 房颤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下载PDF
基因检测在降脂药物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扬媚 曹建刚 周玉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7-1152,共6页
血脂异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主要采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但存在个体差异、基因影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指导降脂药物的个... 血脂异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主要采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但存在个体差异、基因影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指导降脂药物的个体化应用。本文主要对基因检测的定义和降脂药物的个体化治疗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基因检测在降脂药物(他汀类、贝特类、烟酸和依折麦布)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其中APOE、SLCO1B1和CYP450家族的基因多态性对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起到关键作用,APOA/B/C家族基因多态性对非诺贝特的疗效有显著影响,HCAR2和DGAT2基因多态性对烟酸的疗效具有重要影响,NPC1L1基因多态性对依折麦布的疗效影响较大。建议对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从而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降脂药物 个体化治疗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侯静 李欢 +2 位作者 王蕾 李越 张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 目的探究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5.44±1.76)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5±0.09)mmol/L低于对照组的(8.99±3.21)分、(4.35±0.12)mmol/L,Barthel指数(88.65±7.50)分高于对照组的(76.31±6.5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类降脂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联合采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和长效降压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赵国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89-0091,共3页
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合并长效降压药物,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总计98例,根据研究要求分为两个实验小组进行研究,即实验A组(49例)和实验B... 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合并长效降压药物,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总计98例,根据研究要求分为两个实验小组进行研究,即实验A组(49例)和实验B组(49例)。将以下的对比事项进行对比研究后,最后总结出本次研究的结论:第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情况;第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第三将两组治疗之后出现心脑血管相关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对比;第四则是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B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实验A组患者较低,则实验B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下降的情况较好。实验B组患者的TC,TG以及LDL-C的水平情况比实验A组较低,但是HDL-C的水平情况比实验A组较高。实验B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相比另一组患者较少。实验A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 他汀类降脂药物合并长效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水平情况控制得较好,并且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概率,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他汀类降脂药物 长效降压药物
下载PDF
降脂药物联合应用防治心血管剩留风险新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胡露 郭凯 +2 位作者 赵金珍 陈思 郭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20世纪90年代的5个里程碑式试验已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方面的基石作用。
关键词 联合应用 降脂药物 心血管 多危险因素 风险 防治 循证医学证据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联合应用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钟毅 刘挺榕 +1 位作者 刘爱华 郭志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最重要要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混合性高脂血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调脂治疗防治冠心病,首要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其降至...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最重要要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混合性高脂血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调脂治疗防治冠心病,首要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其降至目标值。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单药治疗常常不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目前,单用他汀类药物难以达到指南标准,为增加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需要不同药物的联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药物 联合
下载PDF
单独降脂药物及药物联合饮食控制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对比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玉梅 范景辉 +1 位作者 李海燕 王加良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8期81-83,共3页
目的:对比单独降脂药物及药物联合饮食控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牡丹江医院红旗医院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单独降脂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药物联合... 目的:对比单独降脂药物及药物联合饮食控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牡丹江医院红旗医院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单独降脂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药物联合饮食控制治疗。用药12w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和辛伐他汀日使用剂量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HDL-C水平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辛伐他汀日使用剂量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治疗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优于单独药物治疗,同时可减少降脂药物使用剂量,对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医疗费用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药物 饮食控制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从美国2018胆固醇管理指南看非他汀类降脂药物新证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远林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美国2018胆固醇管理指南由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等12家美国心血管相关学术组织共同撰写,于201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AHA年会上正式发布[1]。
关键词 美国2018胆固醇管理指南 非他汀类降脂药物 依折麦布 PCSK9抑制剂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 鱼油制剂
下载PDF
老年人长期使用降脂药物的肝脏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建高 包蓓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安全性评价 降脂药物 降血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 肝脏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报告基因系统建立及中药降脂药物的筛选 被引量:15
12
作者 唐建华 高小平 张义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6-319,共4页
为了从中药中筛选降脂药物,本文构建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荧光素酶(LDLR/Luc)报告基因系统。将LDLR/Luc报告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并优化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培养时间以及检测底物浓度等条件,获得较高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选择普伐他汀作为... 为了从中药中筛选降脂药物,本文构建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荧光素酶(LDLR/Luc)报告基因系统。将LDLR/Luc报告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并优化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培养时间以及检测底物浓度等条件,获得较高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选择普伐他汀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可明显提高LDLR/Luc转录活性,表明成功地建立了靶向ldlr转录活性的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应用该体系对500余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决明子、泽泻、穿龙薯蓣等提取物显示阳性,与过去报道采用动物模型研究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受体 报告基因 降脂药物 系统建立 HepG2细胞 荧光素酶 转录活性 中药提取物 质粒转染 接种密度 底物浓度 培养时间 阳性对照 普伐他汀 筛选体系 穿龙薯蓣 动物模型 500 决明子 泽泻
下载PDF
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降脂药物的合成及其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锐 黄文龙 +2 位作者 张惠斌 李运曼 方伟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合成新型的单环β-内酰胺类降脂药物,并研究其胆固醇吸收抑制的活性。方法:以戊二酸酐为原料,经过单甲酯化,酰化,Staudinger烯酮-亚胺环加成,水解,酰胺化等5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利用大鼠进行体内试验,初步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胆... 目的:合成新型的单环β-内酰胺类降脂药物,并研究其胆固醇吸收抑制的活性。方法:以戊二酸酐为原料,经过单甲酯化,酰化,Staudinger烯酮-亚胺环加成,水解,酰胺化等5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利用大鼠进行体内试验,初步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胆固醇吸收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10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分光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数据的确证,初步的药效实验表明:所合成的10个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胆固醇吸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b,7d和7c的吸收抑制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β-内酰胺类降脂药物 合成 胆固醇吸收抑制活性 Staudinger烯酮-亚胺环加成
下载PDF
降脂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胡大一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关键词 降脂药物 合理应用 随机临床试验 流行病学研究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胆固醇 前瞻性 水平 合理使用
下载PDF
降脂药物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水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降低血脂治疗方法包括两大类:非药物性降脂治疗和药物性降脂治疗.前者包括饮食控制、血浆净化、外科手术和基因治疗等.采用药物使过高的血脂降至正常,效果肯定,患者易于接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大体上可分为5大类.
关键词 临床疗效评价 降脂药物 降脂治疗 药物 降低血脂 饮食控制 治疗方法 血浆净化 基因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降脂药物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孟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评价各类降脂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查阅近期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评价。结果与结论 :降脂药物主要分为他汀类、苯氧芳酸类、烟酸类及胆酸螯合剂等。降脂治疗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及早... 目的 :评价各类降脂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查阅近期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评价。结果与结论 :降脂药物主要分为他汀类、苯氧芳酸类、烟酸类及胆酸螯合剂等。降脂治疗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及早合理地应用降脂药物 ,可以使冠心病患者获得长期的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降脂药物 他汀类 苯氧芳酸类 烟酸类
下载PDF
降脂药物在NAFLD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碧慧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而脂肪代谢异常是其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环。NAFLD伴有的脂代谢紊乱不仅表现在肝脏脂质过载沉积引起的代谢应激损伤,而且常并发血脂水平异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而脂肪代谢异常是其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环。NAFLD伴有的脂代谢紊乱不仅表现在肝脏脂质过载沉积引起的代谢应激损伤,而且常并发血脂水平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等,后者是导致NAFLD患者最终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降脂药物 治疗
下载PDF
降脂药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以凤 赵云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7-299,共3页
冠心病的病理表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脂代谢紊乱血浆脂质含量增高有关[1]。近年实验及临床观察提示[2],单纯降低血脂或脂蛋白的浓度并不能降低冠心病人的死亡率,现已开始研究对血脂的合成结构及转化等有... 冠心病的病理表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脂代谢紊乱血浆脂质含量增高有关[1]。近年实验及临床观察提示[2],单纯降低血脂或脂蛋白的浓度并不能降低冠心病人的死亡率,现已开始研究对血脂的合成结构及转化等有影响的药物,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药物 临床应用 比较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测定及降脂药物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跃刚 吴淑伦 田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57-657,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血脂检测胆固醇(TC)> 6.0mmol/L和(或)甘油三脂(TG)2.2mmol/L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共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1~76岁,平均(64±8)岁.80例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均排除继发性高脂血症.
关键词 降脂药物 载脂蛋白E 干预 甘油三脂 门诊患者 血脂检测 正常 影响 平均 资料
下载PDF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地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巧云 魏水易 陆晓和 《药品评价》 CAS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关键词 他汀类降脂药物 防治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冠心病事件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降胆固醇药物 降低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 流行病学 血胆固醇 高血压 糖尿病 发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