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3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菜多糖的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1
作者 王萍 郭金英 +1 位作者 王立博 任国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171-176,共6页
本研究以香菜为原料,探究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通过测定香菜多糖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检测香菜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其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 本研究以香菜为原料,探究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通过测定香菜多糖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检测香菜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其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香菜多糖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总还原能力以及对自由基清除率提高,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1.32%和70.76%,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此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当香菜多糖浓度为6 mg/mL时,其对这两种酶抑制率分别可达49.01%和64.76%,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因此,香菜多糖可作为一种新的天然抗氧化剂和降糖物质,这将为香菜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 多糖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浒苔多酚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功效研究
2
作者 邱小明 郭欣 黄聪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24,共7页
目的:为探究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prolifera polyphenols,EPP)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功效,为浒苔多酚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浒苔为材料,经乙醇溶液提取得到EPP粗提物,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EPP粗提物;用四氧嘧啶诱导建立2型... 目的:为探究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prolifera polyphenols,EPP)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功效,为浒苔多酚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浒苔为材料,经乙醇溶液提取得到EPP粗提物,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EPP粗提物;用四氧嘧啶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EPP低剂量组(EPP-L)、EPP中剂量组(EPP-M)、EPP高剂量组(EPP-H)、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4周,测定小鼠基础指标,以及脂代谢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在动物实验中,第4周时,EPP-H组小鼠体重达32.16±1.97 g,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PP-H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为11.78±1.62 mmol/L,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能显著提升小鼠葡萄糖耐受力(P<0.05),改善小鼠耐糖量异常。EPP-H组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57.36±6.71 U/mg,168.07±1.77 U/mg,378.14±9.74 U/mg,1.31±0.04 mmol/L,19.03±2.01 mU/L,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且能显著降低丙二醛、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P<0.05)。结论:浒苔多酚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基础代谢情况及修复糖尿病小鼠的过氧化损伤,进而起到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多酚 降血糖 功效
下载PDF
南酸枣多糖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
3
作者 李景恩 董金娇 +2 位作者 谢美珍 隋文 吴南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以南酸枣多糖体积分数40%乙醇沉淀组分CAP-40为研究对象,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分别利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离子色谱测定CAP-40的分子量与单糖组成,同时测定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α-... 以南酸枣多糖体积分数40%乙醇沉淀组分CAP-40为研究对象,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分别利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离子色谱测定CAP-40的分子量与单糖组成,同时测定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以及胰脂肪酶的抑制率。结果表明,CAP-40的洗脱曲线为单一对称峰,分子量约156206 Da,单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组成,摩尔百分比分别为40.8%、40.7%、9.3%、5.1%、2.0%。CAP-40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88.85±0.49)%和(87.13±1.63)%。浓度为16 mg/mL时,CAP-40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71.28±2.34)%;在8 mg/mL处,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72.29±4.85)%。此外,浓度为20 mg/mL时,CAP-40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为(26.34±1.41)%;在5 mg/mL处,对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分别达到(31.87±4.53)%和(38.98±0.60)%。综上所述,南酸枣多糖CAP-40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为开发天然降糖、降脂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南酸枣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多糖 抗氧化 降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黄酮降血糖作用研究
4
作者 赫亮 姚佳琪 +3 位作者 刘怡菲 祝儒刚 陈罡 马妍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黄酮的降血糖作用,该研究对小鼠进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小鼠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酮低剂量组、黄酮中剂量组... 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黄酮的降血糖作用,该研究对小鼠进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小鼠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酮低剂量组、黄酮中剂量组和黄酮高剂量组。通过灌胃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软枣猕猴桃黄酮溶液,60 d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肝脏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量以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结果表明,与高脂高糖模型组相比,黄酮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3种软枣猕猴桃黄酮剂量组均可促进肝脏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量,并显著提高葡萄糖激酶活性。该研究为软枣猕猴桃黄酮作为调节糖代谢功能成分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黄酮 Ⅱ型糖尿病 降血糖 小鼠
下载PDF
比较3种杨树桑黄提取物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和抑菌活性
5
作者 刘梦凡 殷朝敏 +3 位作者 张琪 范秀芝 史德芳 高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了3种不同杨树桑黄[吉林椴木仿野生栽培桑黄(JL)、远安人工袋料栽培桑黄(YA)和武汉人工袋料栽培桑黄(WH)]粗多糖和醇提物,比...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了3种不同杨树桑黄[吉林椴木仿野生栽培桑黄(JL)、远安人工袋料栽培桑黄(YA)和武汉人工袋料栽培桑黄(WH)]粗多糖和醇提物,比较了不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降血糖及抑菌活性。结果吉林桑黄粗多糖(JL-P)中总糖含量最高(38.73%);吉林桑黄醇提物(JL-E)中总酚(38.50%)、总黄酮(7.39%)、总三萜(6.42%)和总甾醇(7.07%)含量是最高的。不同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活性最好的为JL-E。体外降血糖实验表明,JL-E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最显著;大多数桑黄粗多糖和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都高于阿卡波糖,但对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都低于阿卡波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醇提物具有更好的抑菌活性,且远安桑黄醇提物(YA-E)和武汉桑黄醇提物(WH-E)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较好。结论桑黄醇提物比粗多糖具有更好的抗氧化、降血糖和抑菌活性,其中JL-E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更好。本研究将为桑黄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桑黄 多糖 醇提物 抗氧化性 降血糖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降血糖活性
6
作者 潘章超 张人谕 +2 位作者 黎欢昶 曾念开 王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2,共8页
为研究暗褐脉柄牛肝菌多糖的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本研究以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Sevag试剂脱蛋白,大孔吸附树脂脱色,DEAE-52纤维素柱色谱分离,丙烯葡聚糖凝胶S-400HR纯化制备均一多糖。采用高效凝... 为研究暗褐脉柄牛肝菌多糖的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本研究以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Sevag试剂脱蛋白,大孔吸附树脂脱色,DEAE-52纤维素柱色谱分离,丙烯葡聚糖凝胶S-400HR纯化制备均一多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法测定分子质量、PMP柱前衍生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紫外光谱分析是否含蛋白或核酸、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种类、核磁共振波谱初步分析多糖的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多糖的形貌。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筛选出活性较好的多糖组分并进一步研究其酶动力学,初步阐明暗褐脉柄牛肝菌多糖的体外降血糖作用机制和类型。结果表明,筛选的4种大孔树脂(HP 2MGL、HP 20、SP 850、SP 825)中,SP 825大孔树脂综合脱色效果最好;活性组分(PPP-0)重均分子质量为31 059 Da,含有α和β构型糖苷键,是一种由半乳糖Gal、葡萄糖Glc、岩藻糖Fuc、甘露糖Man组成的杂多糖;体外降血糖活性实验表明粗多糖和3种均一多糖组分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其中PPP-2抑制率最高,PPP-0次之,且在酶动力学上属于竞争性可逆抑制。本研究可为暗褐脉柄牛肝菌多糖在降血糖相关功能食品和药品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脉柄牛肝菌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栝楼籽多糖的提取工艺、初级结构及降血糖活性
7
作者 宋巧英 张坤朋 +3 位作者 翁少亭 李淑艳 宿珍 孔令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为探究栝楼籽多糖的提取工艺、初级结构及降血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对栝楼籽多糖进行提取,经葡聚糖凝胶G-150纯化得到均质多糖(WHP-Ⅰ)后进行了初步表征。通过体外和体内联合法测试了栝楼籽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得到栝楼籽多糖的最优提... 为探究栝楼籽多糖的提取工艺、初级结构及降血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对栝楼籽多糖进行提取,经葡聚糖凝胶G-150纯化得到均质多糖(WHP-Ⅰ)后进行了初步表征。通过体外和体内联合法测试了栝楼籽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得到栝楼籽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25 (g∶m L)、浸提1次,在上述条件下,WHP-Ⅰ平均提取率为19.01%。WHP-Ⅰ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65×10~4,并含有5种糖残基,WHP-Ⅰ表面较为平整,有孔状结构,且附着有细小的颗粒。WHP-Ⅰ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15.837 g/L,WHP-Ⅰ具有减缓Ⅱ型糖尿病(T2DM)引起脏器损伤的潜力,给药4周后,中剂量组M-WHP-Ⅰ[200 mg/(kg·bw)]和高剂量组H-WHP-Ⅰ[300 mg/(kg·bw)]小鼠的血糖值分别降低了32.13%和42.27%,且WHP-Ⅰ对糖尿病小鼠的肾脏和肝脏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多糖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降血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肉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分析
8
作者 张慧慧 李灿 +4 位作者 刘会平 马笑笑 张欣 王兵 刘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4,共10页
对肉桂多糖进行提取纯化,探究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响应面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液料比对肉桂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热重分析等方法探究肉桂多糖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实验测试其抗氧... 对肉桂多糖进行提取纯化,探究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响应面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液料比对肉桂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热重分析等方法探究肉桂多糖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实验测试其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90℃、时间2.5 h、液料比20:1(mL/g)、提取2次,此条件下平均得率为3.22%。纯化出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95×106 Da,总糖含量90.11%±1.24%,230℃以内稳定。红外光谱图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核磁氢谱显示肉桂多糖具有α、β构型等结果与红外一致,刚果红染色分析其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活性测试显示肉桂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三种自由基DPPH·、ABTS^(+)·、·OH的IC_(50)值分别为0.191、2.835、3.221 mg/mL,多糖6 mg/mL的总还原力值为1.18。同时肉桂多糖还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效果,IC_(50)值分别为0.189、0.340 mg/mL。本研究提取纯化得到一种高分子量肉桂多糖,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可为肉桂的功能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多糖 提取工艺优化 理化分析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瓦尼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及降血糖功效影响
9
作者 范祺 张博华 +3 位作者 王丽 王崇队 张明 马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150-157,共8页
选取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子实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蒸汽爆破技术对瓦尼桑黄多糖溶出率的影响。蒸汽爆破压力为0.8 MPa时,多糖溶出率为1.45%,蒸汽爆破维压时间为240 s时,多糖溶出率最大为1.68%。多糖中相对含量较多的单糖种... 选取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子实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蒸汽爆破技术对瓦尼桑黄多糖溶出率的影响。蒸汽爆破压力为0.8 MPa时,多糖溶出率为1.45%,蒸汽爆破维压时间为240 s时,多糖溶出率最大为1.68%。多糖中相对含量较多的单糖种类为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糖醛酸且葡萄糖占比最高。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瓦尼桑黄多糖与未蒸汽爆破处理的样品相比,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更强,对斑马鱼有更高的安全剂量,可明显提升荧光标记脱氧葡萄糖类似物(2-NBD-glucose,2-NBDG)在斑马鱼体内的转运效率,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的样品降血糖功效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瓦尼桑黄 多糖 斑马鱼 降血糖
下载PDF
裙带菜多糖羧甲基化修饰及降血糖活性
10
作者 李灿 张慧慧 +5 位作者 刘会平 张欣 马笑笑 王兵 刘盈 张晓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
从醇沉浓度为65%的多糖组分中纯化得到均一组分多糖并命名为UPP(Undaria pinnatifida polysaccharide),对UPP的羧甲基化修饰工艺及修饰前后多糖的理化特性、体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修饰多... 从醇沉浓度为65%的多糖组分中纯化得到均一组分多糖并命名为UPP(Undaria pinnatifida polysaccharide),对UPP的羧甲基化修饰工艺及修饰前后多糖的理化特性、体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修饰多糖并命名为CM-UPP(carboxymethylated Undaria pinnatifida polysaccharide),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热重、X-射线衍射对两种多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UPP的蛋白质、多酚含量较低,其总糖含量为(93.94±0.47)%。羧甲基化修饰最优条件为氯乙酸浓度1.46 mol/L、反应温度65℃、NaOH浓度20%,此时取代度为0.887。UPP和CM-UPP均为无定型结构并且CM-UPP具有更强的热稳定性。体外活性试验表明UPP、CM-UPP均对α-淀粉酶抑制无剂量依赖关系,UPP和CM-UPP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9.01%、76.82%;两种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呈量-效关系,UPP和CM-UPP的IC50值分别为3.467、0.503 mg/mL。综上所述,羧甲基化修饰能够提高UPP的体外降血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羧甲基化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降血糖
下载PDF
肉苁蓉不同提取部位对db/db小黑鼠降血糖作用
11
作者 程世赞 廉婧 +4 位作者 聂紫璇 苏国明 常源 史辑 贾天柱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和酒苁蓉不同提取部位对db/db小黑鼠降血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富集肉苁蓉和酒苁蓉总多糖、总寡糖和总苷部分,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选用db/db小黑鼠为实验动物,给药28 d后,记录小黑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检测血糖,采... 目的探讨肉苁蓉和酒苁蓉不同提取部位对db/db小黑鼠降血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富集肉苁蓉和酒苁蓉总多糖、总寡糖和总苷部分,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选用db/db小黑鼠为实验动物,给药28 d后,记录小黑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检测血糖,采用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和尿液中尿酸(UA)、肌酐(C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HE染色方法制备胰腺和肾脏组织病理切片;IHC测定肾脏type-Ⅳ collag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肉苁蓉多糖部位经过酒蒸后含量下降,肉苁蓉寡糖部位中的甜菜碱经过酒蒸后含量增加,总苷类成分酒蒸后松果菊苷的含量稍有下降,毛蕊花糖苷含量下降,异类叶升麻苷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和酒苁蓉不同提取部位能降低体重、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MDA、LDL-C、UA、Cr以及mALB,INS和HDL-C有上升趋势(P<0.05,P<0.01),且能改善胰腺和肾脏的病理损伤以及type-Ⅳ collagen的表达。结论肉苁蓉和酒苁蓉总苷组降血糖作用较好,酒苁蓉多糖和寡糖也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总多糖 总寡糖 总苷 db/db小黑鼠 降血糖
下载PDF
分级醇沉裙带菜褐藻糖胶及其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
12
作者 李灿 吕金博 +5 位作者 刘会平 田悦 张声 吕彬斐 薛天睿 张铭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9-317,共9页
为研究裙带菜褐藻糖胶分级醇沉组分及其体外降血糖活性,本文以裙带菜为原料,通过CaCl2溶液浸提裙带菜褐藻糖胶后逐级沉淀得到四组多糖样品(UPP-45、UPP-55、UPP-65和UPP-75),分别测定其分子量、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蛋白质含量、硫酸... 为研究裙带菜褐藻糖胶分级醇沉组分及其体外降血糖活性,本文以裙带菜为原料,通过CaCl2溶液浸提裙带菜褐藻糖胶后逐级沉淀得到四组多糖样品(UPP-45、UPP-55、UPP-65和UPP-75),分别测定其分子量、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蛋白质含量、硫酸根含量及单糖组成,通过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镜进行分析,并测定多糖组分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来探究其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醇沉浓度越大,小分子量多糖占比越大。UPP-65的总糖含量最高为84.38%,UPP-45的粗糖蛋白和硫酸根含量与其他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四种多糖组分均为酸性多糖。单糖组成分析可知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和摩尔百分比存在差异。紫外扫描分析可知多糖组分核酸含量有所不同。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四种组分的官能团和糖苷键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峰。电镜扫描结果可知,多糖组分微观形态各有不同。多糖组分对α-淀粉酶的抑制无剂量依赖关系,UPP-65的抑制率最高,IC50值为0.008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呈量-效关系,UPP-65的IC50值最低,为2.346 mg/mL。综上所述,裙带菜分级醇沉的多糖制备工艺切实可行,四种多糖组分均有一定的体外降血糖活性,且UPP-65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多糖 分级醇沉 基本组成成分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酶法辅助超声提取红菜苔皮花色苷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13
作者 翟淑红 王心怡 +1 位作者 纪惠娇 陈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研究旨在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降血糖活性。试验以红菜苔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究酶法辅助超声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酶法辅助超声提取红菜苔皮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液料比20 mL/g... 研究旨在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降血糖活性。试验以红菜苔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究酶法辅助超声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酶法辅助超声提取红菜苔皮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液料比20 mL/g、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比例3∶1、pH值2.2、加酶量2‰,此条件下提取红菜苔皮花色苷含量为7.61 mg/g。体外降血糖试验发现,红菜苔皮花色苷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3.32、6.46 g/L,当花色苷水平为7.00%时,花色苷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77.00%,当花色苷水平为8.00%时,花色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6.00%,花色苷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为抑制类型均为反竞争的抑制。研究表明,酶法辅助超声提取红菜苔皮花色苷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可为天然红色素的生产及食用色素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苔 花色苷 正交试验 酶法辅助超声 降血糖活性
原文传递
黑青稞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
14
作者 孙康娜 丁红艳 +3 位作者 李岩 院珍珍 韩丽娟 叶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该试验以黑青稞为原料,以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为响应指标,探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GABA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将3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青稞... 该试验以黑青稞为原料,以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为响应指标,探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GABA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将3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青稞提取GABA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液料比3∶1(mL/g),在该条件下,黑青稞中GABA含量为(0.338±0.012)mg/mL,与模型理论值0.341 mg/mL接近,说明响应面模型可较好地优化黑青稞GABA的提取工艺。黑青稞中GABA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72.41±0.43)%,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82.29±0.38)%,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稞 γ-氨基丁酸(GABA) 提取工艺 优化 体外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辣木叶多糖结构及其降血糖功效研究
15
作者 何萍 冯伟 +2 位作者 聂健 梅小虎 冯晓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4,共6页
以辣木叶多糖(MOP)为研究对象,通过H2O2-维生素C法制备4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辣木叶多糖(MOP-1、MOP-2、MOP-3和MOP-4),研究其降血糖能力,并从多糖结构上分析其活性差异原因。结果表明:MOP-4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最强的抑制能力,... 以辣木叶多糖(MOP)为研究对象,通过H2O2-维生素C法制备4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辣木叶多糖(MOP-1、MOP-2、MOP-3和MOP-4),研究其降血糖能力,并从多糖结构上分析其活性差异原因。结果表明:MOP-4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最强的抑制能力,而MOP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最差。对MOP和MOP-4进行结构表征,发现MOP和MOP-4的官能团和糖苷键种类未发生变化,但糖苷键数量比例发生变化,造成差示扫描量热(DSC)有差异,且影响多糖颗粒大小及表面结构。MOP-4多糖颗粒更为细腻、含有更多的活性Galp-(1,3→糖残基),可作为具有降血糖功效的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多糖 结构 降血糖功效
下载PDF
驼乳降血糖研究进展
16
作者 贾婷 刘羿羿 +3 位作者 钱晓影 李璐 孟凡华 曹俊伟 《生物过程》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骆驼乳在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取得显著降血糖效果,是由于其含有多种降血糖活性成分,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乳清蛋白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本文主要介绍了骆驼乳在辅助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骆驼乳在帮助调节血糖方面的应用... 骆驼乳在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取得显著降血糖效果,是由于其含有多种降血糖活性成分,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乳清蛋白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本文主要介绍了骆驼乳在辅助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骆驼乳在帮助调节血糖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理化性质 降血糖 活性物质
下载PDF
麦麸水溶性戊聚糖稳定性及降血糖功效研究
17
作者 王硕 王惠 +3 位作者 孙启悦 高鹏 唐晓珍 位思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通过改变温度、pH、金属离子、紫外杀菌时间、光照条件考察麦麸水溶性戊聚糖的稳定性,并进行体外、体内试验探究其降血糖功效。结果表明:水溶性戊聚糖在温度低于40℃、pH为5~9的条件下贮存较稳定,与K^(+)、Na^(+)、Ca^(2+)、Mg^(2+)金... 通过改变温度、pH、金属离子、紫外杀菌时间、光照条件考察麦麸水溶性戊聚糖的稳定性,并进行体外、体内试验探究其降血糖功效。结果表明:水溶性戊聚糖在温度低于40℃、pH为5~9的条件下贮存较稳定,与K^(+)、Na^(+)、Ca^(2+)、Mg^(2+)金属离子基本不反应,但与Fe^(3+)反应迅速,紫外杀菌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光照略有影响。体外试验证明,10 mg/mL的水溶性戊聚糖和菊糖对α-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50.71%和22.33%,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26.23%和25.81%;体内试验证明,与对照组和菊糖组相比,水溶性戊聚糖组血糖增量面积分别减少了46.46%和31.01%,水溶性戊聚糖的降糖效果是菊糖的2.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水溶性戊聚糖 稳定性 降血糖功效
下载PDF
4-羟基肉桂酰胺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应及机制研究
18
作者 曾玉萍 陈敏华 +3 位作者 管巧丽 刘冠甫 张冬英 吴晓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探讨4-羟基肉桂酰胺(4-Hy)作为胰岛素受体增敏剂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上的降糖作用。采用STZ诱导胰岛素缺陷型小鼠模型,对小鼠随机分组: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组(Insulin,1 U/kg)、不同剂量4-羟基肉桂酰胺治疗组(2.5、5 mg/kg)、联合给药组(4-H... 探讨4-羟基肉桂酰胺(4-Hy)作为胰岛素受体增敏剂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上的降糖作用。采用STZ诱导胰岛素缺陷型小鼠模型,对小鼠随机分组: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组(Insulin,1 U/kg)、不同剂量4-羟基肉桂酰胺治疗组(2.5、5 mg/kg)、联合给药组(4-Hy2.5 mg/kg+Insulin组、4-Hy5 mg/kg+Insulin组)。对照组小鼠等体积DMSO给药;测定小鼠血糖浓度和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水平,组织中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Hy与胰岛素联用能显著延长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p<0.001);降低了小鼠血清中的平均C肽水平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在小鼠组织中,4-Hy与胰岛素联用组的p-IR1150/1151及p-AKT(Ser473)表达显著增强(p<0.01);在肝脏组织中,4-Hy与胰岛素联用组的糖异生水平显著降低(p<0.001),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水平显著提高(p<0.01)。说明4-羟基肉桂酰胺作为胰岛素受体的增敏剂可以显著增强胰岛素的降血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肉桂酰胺 胰岛素受体增敏剂 糖尿病 降血糖效应
下载PDF
金刚藤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及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分析
19
作者 汪文丽 曲晓营 +1 位作者 朱晓明 刘小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1-16,29,共7页
目的以金刚藤为原料,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多糖,探究其最佳提取条件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以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功率、水料比、温度、时间对金刚藤粗多糖及多糖得率的影响。分析对比微波与热水提取金刚藤多糖含量、... 目的以金刚藤为原料,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多糖,探究其最佳提取条件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以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功率、水料比、温度、时间对金刚藤粗多糖及多糖得率的影响。分析对比微波与热水提取金刚藤多糖含量、结构特征、体外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的差异。结果微波提取的各因素对粗多糖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水料比>微波功率,对多糖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微波功率>水料比。最优提取条件均为微波功率680W,水料比20∶1(mL/g),温度100℃,时间36min。该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14.63±0.05)%,多糖得率为(8.11±0.19)%,分别是热水提取法的1.48倍和1.36倍,而提取时间缩短了70%。微波提取的金刚藤多糖具有三螺旋结构,浓度为1.5mg/mL时,其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7.52%、50.48%,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77.85%,具有明显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可用于制备具有较高得率和生物活性的金刚藤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降血糖
下载PDF
两种马尾藻岩藻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表征及其增强免疫和降血糖活性
20
作者 陈舒桐 周庆玲 +5 位作者 杨睿宇 王潇潇 丁睿 李瑞 罗连响 钟赛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分析和比较张氏马尾藻岩藻多糖(Sargassum zhangii fucoidan,SZ-Fuc)和半叶马尾藻岩藻多糖(Sargassum hemiphyllum fucoidan,SH-Fuc)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增强免疫和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SZ-Fuc硫酸基质量分数为(29.74±0.01)%,分子... 分析和比较张氏马尾藻岩藻多糖(Sargassum zhangii fucoidan,SZ-Fuc)和半叶马尾藻岩藻多糖(Sargassum hemiphyllum fucoidan,SH-Fuc)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增强免疫和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SZ-Fuc硫酸基质量分数为(29.74±0.01)%,分子质量为111.28 kDa,表面结构较疏松,主链存在(→1)连接的岩藻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1→3)-和(1→4)-连接的木糖,(1→2)-连接的甘露糖,(1→3)-、(1→4)-和(1→6)-连接的半乳糖,(1→4)-和(1→6)-连接的葡萄糖。而SH-Fuc分子质量相对较大,为1166.48 kDa;硫酸基质量分数较高,为(44.11±0.01)%;表面结构较紧实;主链包含(→1)、(1→3)-和(1→4)-连接的岩藻糖,(→1)、(1→4)-和(1→6)-连接的葡萄糖,(→1)和(1→2)-连接的甘露糖,(1→4)-连接的半乳糖。二者均具有多糖分支结构,均可显著增加RAW264.7细胞NO的释放量,并提高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环氧化酶的蛋白表达情况,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活性,其中SZ-Fuc增强免疫活性优于SH-Fuc,而后者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效果较好,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潜力。本研究可为两种马尾藻多糖在免疫调节和降血糖相关功能食品和营养食品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岩藻多糖 理化性质 结构表征 免疫调节 降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