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4篇文章
< 1 2 2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酸枣多糖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
1
作者 李景恩 董金娇 +2 位作者 谢美珍 隋文 吴南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以南酸枣多糖体积分数40%乙醇沉淀组分CAP-40为研究对象,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分别利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离子色谱测定CAP-40的分子量与单糖组成,同时测定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α-... 以南酸枣多糖体积分数40%乙醇沉淀组分CAP-40为研究对象,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分别利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离子色谱测定CAP-40的分子量与单糖组成,同时测定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以及胰脂肪酶的抑制率。结果表明,CAP-40的洗脱曲线为单一对称峰,分子量约156206 Da,单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组成,摩尔百分比分别为40.8%、40.7%、9.3%、5.1%、2.0%。CAP-40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88.85±0.49)%和(87.13±1.63)%。浓度为16 mg/mL时,CAP-40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71.28±2.34)%;在8 mg/mL处,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72.29±4.85)%。此外,浓度为20 mg/mL时,CAP-40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为(26.34±1.41)%;在5 mg/mL处,对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分别达到(31.87±4.53)%和(38.98±0.60)%。综上所述,南酸枣多糖CAP-40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为开发天然降糖、降脂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南酸枣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多糖 抗氧化 降血糖 降血脂
下载PDF
银杏叶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人体试食研究
2
作者 周丹英 章越 姜慧洁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在推荐剂量下辅助降血脂作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筛选出符合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110人,随机分为试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食组每天2次,每次1粒,服用银杏叶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检测指...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在推荐剂量下辅助降血脂作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筛选出符合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110人,随机分为试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食组每天2次,每次1粒,服用银杏叶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检测指标,如血压、血象、心率、排泄物、血糖浓度、肝脏和肾脏功能等平均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试食过程中未出现过敏情况及不良反应。试食组服用银杏叶胶囊60 d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的水平明显降低,自身试食前后及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组临床观察的总有效率(84.9%)明显高于对照组(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对受试者健康无明显损害,且在试验剂量下具有辅助降血脂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胶囊 人体试食试验 安全性 降血脂
下载PDF
两色金鸡菊降血脂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3
作者 颜仁梁 李田 卓友铭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目的:研究两色金鸡菊降血脂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溶剂法通过降血脂活性筛选确定较佳的提取溶剂,并对提取物精制纯化进行降血脂活性考察。结果: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在高剂量下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和LDL-C含量;水提物精制部位在低剂... 目的:研究两色金鸡菊降血脂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溶剂法通过降血脂活性筛选确定较佳的提取溶剂,并对提取物精制纯化进行降血脂活性考察。结果: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在高剂量下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和LDL-C含量;水提物精制部位在低剂量下可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含量;水提物和水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高剂量下均可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蛋白含量。结论:两色金鸡菊的最佳提取溶剂为水,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为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活性部位 降血脂
下载PDF
食源性降血脂肽的研究进展:来源、作用机制及其构效关系
4
作者 王静静 范硕 +4 位作者 潘道东 曾小群 吴振 杜启伟 涂茂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24-132,共9页
高脂血症是全球常见疾病之一,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相关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他汀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但长期服用会引发胃肠道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负担。因此,开发研究更为安全健康的新型天然活性成分很重要。近年来,从食源性... 高脂血症是全球常见疾病之一,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相关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他汀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但长期服用会引发胃肠道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负担。因此,开发研究更为安全健康的新型天然活性成分很重要。近年来,从食源性蛋白中制备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的生物活性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食源性降血脂肽主要通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抑制胰脂肪酶、脂肪酸合成酶等方式达到降血脂效果,维护机体健康,相较于药物其副作用小、更加安全。本文就食源性降血脂肽的来源进行分类,并阐述了其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其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降血脂肽的深入研究和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降血脂 构效关系 活性机制
原文传递
苹果果胶的理化特性、抗氧化及降血脂作用研究
5
作者 卢泳强 周朝曦 +4 位作者 张丽丽 俞永婷 娜迪热木·肖克拉提 王新玲 丛媛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8,共8页
探究苹果果胶(Malus pumila pectin,MP)的理化性质、抗氧化及降血脂作用。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分子质量分布,并测定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采用红外光谱法推测可能存在的结构;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其抗... 探究苹果果胶(Malus pumila pectin,MP)的理化性质、抗氧化及降血脂作用。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分子质量分布,并测定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采用红外光谱法推测可能存在的结构;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利用MP灌胃干预,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血清脂质含量、血清抗氧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P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45 kDa,糖醛酸含量为66.51%、酯化度为13.43%,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60∶9.35∶0.58∶1.14∶0.9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P具有典型的多糖类特征吸收峰,含有吡喃糖环,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体内降血脂实验表明,MP能抑制高脂饮食大鼠体重的增长(P<0.05),降低因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提高大鼠抗氧化体系相关物质的水平(P<0.05),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肝脏损伤。因此,该实验用MP是一种低酯化度的酸性多糖,抗氧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活性。该研究结果旨在为商品化MP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系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对MP开发天然功能性产品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胶 理化性质 抗氧化 降血脂
下载PDF
黄精配伍老鹰茶辅助降血脂作用
6
作者 唐子惟 刘应 +4 位作者 陶鹏 陈林林 杨联堂 彭腾 龙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为探讨黄精、老鹰茶及其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效果,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MC)、阳性对照组(PC)、黄精老鹰茶低(HLD)、中(HLZ)、高(HLG)剂量组、黄精低(HD)、中(HZ)、高(HG)剂量组、老鹰茶低(LD)、中(LZ)、... 为探讨黄精、老鹰茶及其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效果,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MC)、阳性对照组(PC)、黄精老鹰茶低(HLD)、中(HLZ)、高(HLG)剂量组、黄精低(HD)、中(HZ)、高(HG)剂量组、老鹰茶低(LD)、中(LZ)、高(L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他各组采用高脂饮食,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液。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肝脏测定各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精、老鹰茶均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并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两者配伍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老鹰茶 高脂血症 小鼠 降血脂
下载PDF
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辅助降血脂作用人体试食研究
7
作者 田世民 翟磊 +2 位作者 陈建国 杨彩玲 杨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3,共5页
为观察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人体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将109例高脂血症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改变生活饮食习惯,试食组每日食用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2次,每次3粒,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连续服... 为观察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人体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将109例高脂血症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改变生活饮食习惯,试食组每日食用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2次,每次3粒,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连续服用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60 d后,未见不良反应。通过试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以及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分析发现,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食组总有效率35.8%,高于对照组(1.9%)。因此,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人体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磷虾油 降血脂作用 人体试食
下载PDF
复方桦褐孔菌咀嚼片的制备及对高血脂症小鼠降血脂作用
8
作者 苗利 李鑫 隆海鸣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为研发一种以桦褐孔菌和山楂为原料药制备的咀嚼片,并对成品的降血脂作用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法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咀嚼片最优制备工艺,测定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 为研发一种以桦褐孔菌和山楂为原料药制备的咀嚼片,并对成品的降血脂作用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法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咀嚼片最优制备工艺,测定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变化,判断咀嚼片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处方工艺为30%主药,42.48%淀粉,26%甘露醇,0.02%阿斯巴甜以及1.5%硬脂酸镁;60%乙醇为润湿剂,过14目筛制粒,65℃干燥35 min。制备所得的咀嚼片可显著降低TC、TG、LDL-C、ALT、AST水平,复方桦褐孔菌咀嚼片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修复高脂饮食诱发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山楂 咀嚼片 降血脂 制剂工艺
下载PDF
富硒酵母植物甾醇酯软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研究
9
作者 张雪 栾金玲 +2 位作者 董运海 朱娅敏 程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为研究富硒酵母植物甾醇酯软胶囊辅助降血脂的效果,开展人体试食试验。本研究有效受试者104例,试食组58例,对照组56例。试食组每日服用富硒酵母植物甾醇酯软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连续服用60天,检测相关指标。试食组前后比较,血清总... 为研究富硒酵母植物甾醇酯软胶囊辅助降血脂的效果,开展人体试食试验。本研究有效受试者104例,试食组58例,对照组56例。试食组每日服用富硒酵母植物甾醇酯软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连续服用60天,检测相关指标。试食组前后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两组受试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间比较无显善性差异(P>0.05)。试验期间未见与受试品或安慰剂有关的不良反应,并且受试者的安全性检查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或异常现象。根据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判定标准,认为富硒酵母植物醇酯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植物甾醇酯 人体试验 辅助降血脂
下载PDF
有关降血脂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
10
作者 陈爱玲 谭剑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61-0064,共4页
探究门诊药房中降血脂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并针对不合理情况提出干预性措施,以提升降血脂药物的准确用药率。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80例服用降血脂患者的用药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降血脂药物的种类、使用合理或... 探究门诊药房中降血脂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并针对不合理情况提出干预性措施,以提升降血脂药物的准确用药率。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80例服用降血脂患者的用药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降血脂药物的种类、使用合理或不合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有102例,使用贝特类药物的有52例,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有26例,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最多,与他汀类药物相比,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他汀类药物中,阿托伐他汀药物使用最多,在贝特类药物中,非诺贝特使用较多,依折麦布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中主要药物,总体而言,阿托伐他汀药物在临床中使用最多。在180例使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4例出现多尿情况,总发生率为6.67%(12/180)。结论 在降血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使用最为广泛,其中,他汀类药物中阿托伐他汀使用最多,同时,患者在使用降血脂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物 用药合理性情况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黑莓果渣花青素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晶晶 赵则月 +2 位作者 张晓霞 张卫 高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4-219,共6页
探究黑莓果渣花青素的体内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莓果渣花青素后经聚酰胺树脂纯化得到精制黑莓果渣花青素,采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其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黑莓果渣花青... 探究黑莓果渣花青素的体内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莓果渣花青素后经聚酰胺树脂纯化得到精制黑莓果渣花青素,采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其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黑莓果渣花青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能力。在28天的服用周期内,黑莓果渣花青素能显著降低小鼠的空腹血糖还可以防止因糖尿病导致的体重下降,其机制是通过调节INS分泌及肝糖原的合成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黑莓果渣花青素可以显著降低TG、TC和LDL-C含量,提高HDL-C含量以调节血脂来达到降血脂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提高具有清除和修复氧化自由基的抗氧化酶类(SOD、GSH-px和CAT)活性和抑制脂肪氧化酶来阻碍MDA生成来提高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莓果渣 花青素 降血糖 降血脂 抗氧化
下载PDF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大鼠的干预及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蕊 李娜 +1 位作者 赵彩杰 纪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降血脂作用研究。方法选取44只清洗级SD健康雄性大鼠,根据体重质量随机分为分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各11只,并分别进行... 目的探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降血脂作用研究。方法选取44只清洗级SD健康雄性大鼠,根据体重质量随机分为分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各11只,并分别进行干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PN表达明显下降、TNF-α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K、AST、TC、TG、LDL-C明显上升、HDL-C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明显上升,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APN表达明显上升,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CK、AST、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上升(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大鼠APN表达明显上升,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大鼠CK、AST、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上升(P<0.05)。结论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模型大鼠进行治疗,能够在抑制炎症因子、调节冠心病心脏相关指标的情况下,同时起到降血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降血脂
下载PDF
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黄精多糖及其降血脂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永强 张一鹏 +1 位作者 王鑫 张丝瑶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09,共11页
利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提取黄精多糖,以黄精多糖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考察料液比、复合酶添加量、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带来的影响,探索黄精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对提取的黄精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并利用体内外实验,考察黄精多糖降... 利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提取黄精多糖,以黄精多糖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考察料液比、复合酶添加量、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带来的影响,探索黄精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对提取的黄精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并利用体内外实验,考察黄精多糖降血脂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协同超声法提取黄精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复合酶添加量5%,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黄精多糖提取率为(14.672±0.032)%。体外试验显示黄精多糖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牛磺胆酸盐的结合率可达到43.8%,1.0 mg/mL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可达29.3%。体内试验显示经高剂量黄精多糖灌胃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中TC下降25.5%,TG下降24.3%,LDL-C下降16.5%,HDL-C上升29%。肝脏匀浆中TG浓度下降高达55.8%。说明在一定剂量下,黄精多糖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超声提取 多糖 降血脂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玉米须多糖降血脂比较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赵绮 赵则月 +1 位作者 关颖 张晨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1-248,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玉米须多糖(corn silk polysaccharides,CSP),并经H2O_(2)-VC体系降解制备3种低分子质量多糖:CSP-1、CSP-2、CSP-3,同时研究不同分子量多糖降血脂活性及其机制。结果表明,CSP、CSP-1、CSP-2和CSP-3的抑制胰脂肪酶活性...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玉米须多糖(corn silk polysaccharides,CSP),并经H2O_(2)-VC体系降解制备3种低分子质量多糖:CSP-1、CSP-2、CSP-3,同时研究不同分子量多糖降血脂活性及其机制。结果表明,CSP、CSP-1、CSP-2和CSP-3的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与胆酸盐(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结合作用在一定浓度内线性相关,其EC_(50)值分别为3.72、7.54和6.46 mg/mL,3.27、5.92和5.23 mg/mL,5.63、2.75和4.90mg/mL,3.51、3.01和2.18 mg/mL;EC_(50)值按大小排序为CSP> CSP-1> CSP-2> CSP-3,表明分子量越小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越好,即CSP-3具有较强的降血脂能力。采用高血脂小鼠模型研究CSP-3体内降血脂机制,结果表明其降血脂的机制主要是调节血脂和抗氧化平衡,血脂平衡是通过提高LPL和HL酶活性以降低TC、TG和LDL-C含量及提高HDL-C含量来实现,抗氧化系统平衡是提高SOD、GSH-px和CAT抗氧化酶类活性来实现的。低分子量玉米须多糖CSP-3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很强降血脂活性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分子量 降血脂 抗氧化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能安全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吗?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超 《肝博士》 2023年第4期43-44,共2页
门诊时经常碰到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来咨询:医生,我有脂肪肝且伴肝酶增高,但血脂升高,心内科医生说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不知能不能使用?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有肝损害的副作用,因此,对于脂肪肝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使用他汀类... 门诊时经常碰到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来咨询:医生,我有脂肪肝且伴肝酶增高,但血脂升高,心内科医生说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不知能不能使用?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有肝损害的副作用,因此,对于脂肪肝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患者 心内科医生 他汀类药物 脂肪肝患者 临床医生 肝损害 降血脂 肝酶
下载PDF
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黄酮工艺优化及其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16
作者 郝慧敏 魏平 +2 位作者 秦令祥 韩秀枝 高愿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03-311,共9页
目的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黄酮工艺,并对其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桑叶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将小鼠随机分为桑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 目的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黄酮工艺,并对其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桑叶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将小鼠随机分为桑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喂养60%高脂饲料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的体重、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添加量2.1%、超声波功率400W、超声时间42min,此时桑叶黄酮得率2.82%,此法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单一的提取方式。桑叶黄酮对高血脂小鼠降血脂实验结果得出:桑叶黄酮能有效抑制高血脂小鼠体重的增加,减少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降低高血脂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GSH-Px和SOD活性,表明桑叶黄酮对高血脂小鼠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结论优化后的提取条件能够有效提取桑叶黄酮,得到的桑叶黄酮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该研究可为桑叶黄酮的提取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桑叶黄酮 浊点萃取 超声波 降血脂作用
原文传递
红曲绿茶提取物硒复合制剂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路子佳 张志飞 谢瑶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9期216-221,共6页
为了辅助降血脂将红曲、绿茶提取物以及硒制成复合制剂,选择符合受试要求的高血脂志愿受试者120人,按血脂水平随机分成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试食组(连续服用复合制剂30 d)对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0 d后试食组... 为了辅助降血脂将红曲、绿茶提取物以及硒制成复合制剂,选择符合受试要求的高血脂志愿受试者120人,按血脂水平随机分成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试食组(连续服用复合制剂30 d)对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0 d后试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平均下降11.08%和15.75%,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前自身的水平;试食组总有效率为50.9%,且受试者的血液、大小便等其他临床检查指标均无异常。该红曲绿茶提取物硒复合制剂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能,对受试人群健康无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绿茶提取物 人体试食 辅助降血脂
下载PDF
红仁核桃多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降血脂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淑娟 王锐 +4 位作者 董兆斌 夏禹承 廖玉美 张润光 张有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0,共7页
为对红仁核桃的精深加工及其保健功能提供参考,以红仁核桃分离蛋白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制备红仁核桃多肽,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经超滤分离得到3个组分的红仁核桃多肽,测定其多肽含量、胰脂肪酶抑制率和胆固醇胶... 为对红仁核桃的精深加工及其保健功能提供参考,以红仁核桃分离蛋白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制备红仁核桃多肽,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经超滤分离得到3个组分的红仁核桃多肽,测定其多肽含量、胰脂肪酶抑制率和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以高血脂SD大鼠为模型,分别以活性最高的红仁核桃多肽的低、中、高剂量(200、400、800 mg/kg)饲喂大鼠28 d,测定大鼠体质量、脏器质量和血清指标,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红仁核桃多肽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酶解pH 9.0、底物质量分数4.0%、酶加入量(以反应体系总质量计)4.0%、酶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6.96%;分子质量小于3 kDa的组分活性最高;用红仁核桃多肽灌胃SD大鼠后能显著减缓大鼠体质量及肝脏、肾脏和附睾脂肪组织质量的增加(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p<0.01);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仁核桃多肽干预能抑制脂肪组织的生长和积累。红仁核桃分离蛋白酶解产物多肽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仁核桃 分离蛋白 酶解 多肽 降血脂
下载PDF
大黄的降血脂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亚洲 姜静雨 +3 位作者 拉毛才旦 刘征辉 普巴扎西 薛照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2-282,共11页
大黄(Rheum)是蓼科(Polygo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医药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草药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黄中的蒽醌类、蒽酮类、芪类、糖类、鞣质类、黄酮类和苯丁酮苷类等可能是预防或治疗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有效生物活性成... 大黄(Rheum)是蓼科(Polygo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医药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草药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黄中的蒽醌类、蒽酮类、芪类、糖类、鞣质类、黄酮类和苯丁酮苷类等可能是预防或治疗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有效生物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大黄中主要化合物及其降血脂作用的机制,主要从实验模型、剂量、作用和机制以及基本结构等对各种活性成分进行系统阐述。大黄中的主要降血脂生物活性成分可以分为蒽醌类、芪类、多糖和其他类等4类,这些成分集中在抑制外源性脂类吸收、抑制内源性脂类合成、调控脂质的转运和代谢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上发挥降血脂作用,主要涉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7α-hydroxylase,CYP7A1)、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protein A1,ABCA1)、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recombinant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iemann-pick type C1 Like 1,NPC1L1)等重要的降血脂作用靶点。本综述将为大黄的降血脂生物活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借鉴与方法,为开发安全、有效的降血脂功能性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生物活性成分 降血脂 蒽酮类 芪类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藜麦蛋白肽的酶解制备及体外降血脂与降尿酸活性研究
20
作者 钟婉滢 苗建银 +2 位作者 叶灏铎 马凤 胡一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6-166,共11页
为研究藜麦蛋白降血脂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和降尿酸活性,本研究以藜麦为原料提取蛋白,采用胰脂肪酶抑制率为活性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降血脂肽的制备工艺,并对藜麦蛋白肽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牛磺胆酸钠结合活性、胆... 为研究藜麦蛋白降血脂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和降尿酸活性,本研究以藜麦为原料提取蛋白,采用胰脂肪酶抑制率为活性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降血脂肽的制备工艺,并对藜麦蛋白肽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牛磺胆酸钠结合活性、胆固醇酯酶抑制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藜麦降血脂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pH1.6、酶解温度42.9℃、底物浓度3.03%、酶解时间1 h和酶底比0.2%,所得酶解液的胰脂肪酶抑制率理论值为90.43%,实际值为90.93%±0.10%。该条件下制备的最优酶解物表现出优异的体外降血脂效果,其胰脂肪酶抑制率和胆固醇酯酶抑制率的IC_(50)分别为7.49μg/mL和4.73 mg/mL,牛磺胆酸钠结合率的EC_(50)为0.53 mg/mL。此外,最优酶解物显示出良好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效果(IC_(50)=5.97 mg/mL),表明其具有体外降尿酸的作用。氨基酸分析表明,藜麦蛋白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34.23%),并且疏水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百分含量分别为34.11%和31.66%。藜麦蛋白肽具有较高的体外降血脂和降尿酸活性,这为藜麦蛋白肽的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蛋白 酶解工艺 降血脂 降尿酸活性 氨基酸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