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9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降雨径流事件的小流域农业面源自动监测采样策略:微综述
1
作者 王超 申田田 +4 位作者 陈邵柠 付婷 柳根 徐建锋 尹炜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7,共14页
随着自动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降雨径流事件开展农业面源监测成为可能。农业面源采样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合理设置采样时机和采样频率,提高径流事件的捕捉能力和效率。本文系统总结了农业面源输出特征和自动采样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自动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降雨径流事件开展农业面源监测成为可能。农业面源采样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合理设置采样时机和采样频率,提高径流事件的捕捉能力和效率。本文系统总结了农业面源输出特征和自动采样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小流域是农业面源输出的基本单元,污染物通常呈现出脉冲式输出特征;(2)基于降雨径流事件的农业面源自动采样策略包含基流采样频率、径流事件启动阈值、径流事件采样间隔、样品混合方式等基本要素,其中基流采样频率可通过概率统计公式计算,启动阈值多以实时监测的水位或者流量作为依据,采样间隔包括时间间隔(如15 min)和流量间隔(如5 mm)两种类型;(3)采样策略的负荷估算误差对启动阈值十分敏感,启动阈值设置不宜太高,流量间隔采样的负荷估算精度通常高于时间间隔采样,分散样模式的平均偏差低于混合样模式,混合样的平均偏差会随着混合数量的增加而扩大;(4)采样策略首先应考虑对径流事件的捕捉能力(如覆盖90%以上径流量)和污染负荷估算精度(与真实通量误差小于20%),监测目标、流域水文特征和生产生活因素等也需要综合考虑。当前,基于降雨径流事件的采样策略多以理想径流曲线为基础,对径流多峰、水质异步等复杂水文水质变化过程的应用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在水质变化过程的精细化考虑、流域水文模型的深度耦合、环境要素信息的实时更新等方面对采样策略不断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农业面源 自动监测 采样策略
下载PDF
降雨径流面源污染作用下河道水环境容量计算
2
作者 邢召鹏 华国芬 +2 位作者 刘尚清 杨校礼 吴龙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2,100,共6页
目前非点源污染为主导的水环境容量计算主要采用定常流量计算方法,传统的集总式美国土壤保持局曲线数模型(SCS-CN模型)未能准确反映区域产流产污的时空异质性,针对此问题,对SCS-CN模型进行降雨量差值改进,实现研究区域的网格化计算,并... 目前非点源污染为主导的水环境容量计算主要采用定常流量计算方法,传统的集总式美国土壤保持局曲线数模型(SCS-CN模型)未能准确反映区域产流产污的时空异质性,针对此问题,对SCS-CN模型进行降雨量差值改进,实现研究区域的网格化计算,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计算氨氮的污染负荷。在选定研究区域内的特定河段后,基于控制单元设定,采用试错法确定其汇水区域,结合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负荷,运用响应系数法计算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将计算得出的氨氮容纳量重新输入水环境容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1—9月,控制断面的氨氮浓度在90%的时间内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这表明,基于降雨径流面源污染特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降雨径流 水动力过程 水环境容量
下载PDF
城市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心仪 张守红 王国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6,共9页
城市面源污染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也是影响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垫面改变导致城市河流洪峰增大,河流污染加剧。基于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四种典型城市下垫面的5场... 城市面源污染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也是影响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垫面改变导致城市河流洪峰增大,河流污染加剧。基于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四种典型城市下垫面的5场降雨径流监测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降雨径流污染水平、径流水质变化特征和初始冲刷效应。结果表明:(1)4种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总氮质量浓度均属于劣Ⅴ类水;四种下垫面的总磷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的降雨径流总磷质量浓度优于Ⅳ类水的频率分别为80%、16%、88.46%和5.56%;沥青屋面、砖砌路面、油毡屋面和绿地的降雨径流总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范围分别是7~798、15~569、10~871和44~378 mg/L。(2)总氮和总磷的径流污染水平排序为:砖砌路面>绿地>沥青屋面>油毡屋面;总悬浮物的径流污染水平排序为:绿地>砖砌路面>油毡屋面>沥青屋面。(3)中雨情景下各下垫面不同污染指标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小雨情景下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下垫面的各污染指标浓度较高。(4)各下垫面污染物的初始冲刷强度排序均为:总悬浮物>总磷>总氮;各下垫面的初始冲刷强度排序为:沥青屋面>油毡屋面>砖砌路面>绿地。(5)沥青屋面和油毡屋面降雨径流中的总悬浮物和总磷具有较好的同源性,而砖砌路面降雨径流中的总磷与总氮和总悬浮物都具有较好的同源性。综合而言,各下垫面总氮和总悬浮物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远超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会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可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污染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城市典型下垫面 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 变化特征 初始冲刷效应
下载PDF
基于数值试验的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梅超 石虹远 +5 位作者 李瑞栋 李玉龙 刘家宏 栾清华 王浩 王佳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解析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关系,构造了一个3 km×3 km的假想试验区域,面向试验区域构建了包含6个不透水率的36种不透水面空间分布,并建立相应的数值试验模型,模拟了重现期分别为2、5、10、20、50、100 a共6种不... 为解析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关系,构造了一个3 km×3 km的假想试验区域,面向试验区域构建了包含6个不透水率的36种不透水面空间分布,并建立相应的数值试验模型,模拟了重现期分别为2、5、10、20、50、100 a共6种不同重现期短历时设计降雨下的降雨径流过程,基于模拟结果对不同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情景下的降雨径流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不透水率下,不同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径流系数差异相对较小,不透水面空间分布对径流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径流峰值和峰现时间上;在同一降雨条件下,不透水率变化是径流过程变化的主导因素,径流系数与不透水率呈线性相关关系,随着不透水率的增加,径流过程线逐渐由“矮胖”变得“尖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空间分布 不透水率 降雨径流 数值试验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山区中小流域降雨径流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锦堂 任明磊 +4 位作者 李京兵 唐榕 钟小燕 王刚 王玉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洪水预报是流域防洪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中小河流暴雨洪水灾害频发,但应对短历时强降雨的洪水预报能力仍不强。以安徽省东部山区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入长短时记忆网络建立流域降雨径流模型,探讨其在山区中小流域的洪... 洪水预报是流域防洪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中小河流暴雨洪水灾害频发,但应对短历时强降雨的洪水预报能力仍不强。以安徽省东部山区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入长短时记忆网络建立流域降雨径流模型,探讨其在山区中小流域的洪水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考虑降雨输入的空间差异可提升深度学习模型降雨径流模拟预测性能,且长短时记忆网络能够取得优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精度;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有效建立了流域降雨与径流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模型在所选流域内场次洪水的峰值模拟效果较好,训练、测试集场次洪水峰值合格率均在90%以上;长短时记忆网络内部结构特征与流域水文过程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对山区中小流域暴雨洪水非线性关系拟合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中小河流 降雨径流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强 刘万 +1 位作者 黎晓东 许继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是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分析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框架,对比基础输入资料、天气模式和陆面水文模型各方面的优缺点,回顾基于该框架的发展历程...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是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分析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框架,对比基础输入资料、天气模式和陆面水文模型各方面的优缺点,回顾基于该框架的发展历程,从集合预报、数据驱动、陆面水文模型与天气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技术的发展,提出多尺度转换、双向耦合、不确定性问题及误差修正4个热点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推进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气耦合模式 降雨径流模拟 水文模型 天气模式 水文循环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丘陵与平原城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7
作者 安欣琪 林炳权 +7 位作者 刘宇轩 赵晨 高雅弘 齐飞 胡潜 王振北 邱斌 孙德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5-1718,共1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江流域降雨径流导致的城镇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长江流域丘陵城镇重庆永川区和平原城镇常州金坛区分别选取部分老城区和部分新城区作为研究区域,监测4个研究区域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采用场次降雨径流平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江流域降雨径流导致的城镇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长江流域丘陵城镇重庆永川区和平原城镇常州金坛区分别选取部分老城区和部分新城区作为研究区域,监测4个研究区域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采用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和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各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和污染负荷,采用b(初期冲刷系数)参数法分析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结果表明:1)SS、COD、TP、NH3-N和TN的EMC主要受地形、降雨特征及前期干旱天数影响,丘陵城镇中交通道路SS和COD的EMC分别是其他下垫面的1.10~7.05和0.86~8.98倍,平原城镇中交通道路SS和COD的EMC分别是其他下垫面的1.01~3.70和1.07~6.70倍;2)丘陵城镇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强于平原城镇,且SS和COD的初期冲刷强度较高,b的范围分别为0.25~1.20和0.50~1.28;3)丘陵城镇各下垫面污染负荷平均输出系数大于平原城镇,丘陵城镇老城区各指标污染负荷平均输出系数为平原城镇的0.37~16.13倍,丘陵城镇新城区各指标污染负荷平均输出系数为平原城镇新城区的0.38~7.11倍。研究揭示了长江流域丘陵和平原城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可为这两类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城镇降雨径流污染 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 初期冲刷效应 污染负荷 下垫面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水文站区间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颜亦琪 陶新 +2 位作者 任立良 刘珂 韩作强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2期55-60,共6页
分析黄河三大洪水来源区之一的河口镇至龙门水文站区间(以下简称河龙区间)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对黄河防汛抗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等方法分析得出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雨量457 mm,多年平均... 分析黄河三大洪水来源区之一的河口镇至龙门水文站区间(以下简称河龙区间)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对黄河防汛抗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等方法分析得出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雨量457 mm,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5.93亿m^(3);20世纪90年代前降水量整体呈减少态势,20世纪90年代后呈增多趋势,天然径流量具有4 a、9 a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整体呈减少趋势;平均年降雨径流系数为0.084,受区域水土保持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因素影响,河龙区间年降雨径流系数呈较明显的减小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0.13左右减少到21世纪的0.05左右。受夏季蒸发量大、农作物灌溉及植物蒸腾影响,6—10月月降雨径流系数较11月至次年5月小。河龙区间场次洪水降雨径流系数变化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龙区间 降雨径流系数 周期波动 趋势变化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亚松 闫玉亭 +3 位作者 朱雅婷 张文龙 赵云鹏 李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5,133,共10页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水质呈改善趋势,且污染物指标相关性增强,2019年屋面降雨径流水质和2021年路面降雨径流水质均提升到“较清洁与污染”之间,固体悬浮物与COD、NH_(3)-N、TN、TP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屋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75,路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50;空气治理政策对屋面径流污染改善效果显著,海绵城市和排水系统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则对路面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因素中技术改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水质改善起主导作用,经济发展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质改善呈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污染 社会影响因素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LMDI分解模型 重庆主城区
下载PDF
金盆水库上游降雨径流二维泥沙输移沉积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文薇 韩森 +3 位作者 王琦岩 黄廷林 高爱平 马旭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为了探究降雨径流在不同流量、含沙量下对西安市金盆水库水体的影响规律,基于湍流流动模型,对2022年10月降雨径流时期西安市金盆水库上游的泥沙输移和沉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对不同流量、含沙量下... 为了探究降雨径流在不同流量、含沙量下对西安市金盆水库水体的影响规律,基于湍流流动模型,对2022年10月降雨径流时期西安市金盆水库上游的泥沙输移和沉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对不同流量、含沙量下的径流进行模拟计算,表明在沿程前部断面处,流速越大底部含沙量越小;在沿程后部断面处,流速越大断面含沙量越高;径流含沙量越大,断面含沙量越大,泥沙分布厚度越大。因此,可以根据降雨径流时期来水的流量及含沙量分析泥沙输移沉积的过程,为水库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降雨径流 泥沙 输移沉积 金盆水库
下载PDF
降雨径流模型法在庆元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郑永路 孙天青 丁志宏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4期11-13,23,共4页
庆元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区,上下水库坝址流域面积小,水文观测基础条件有限。降雨径流模型法主要基于长系列降雨观测资料,借助邻近流域水文站资料建立降雨径流模型并移用至本流域,对逐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径流成果更符合小流域特征... 庆元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区,上下水库坝址流域面积小,水文观测基础条件有限。降雨径流模型法主要基于长系列降雨观测资料,借助邻近流域水文站资料建立降雨径流模型并移用至本流域,对逐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径流成果更符合小流域特征,对于分析庆元抽水蓄能电站水源条件能提出更为可靠的设计成果,也为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小流域径流计算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型法 降雨观测资料 模拟优化 小流域特征 水源条件
下载PDF
老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以北京东城区某排水分区为例
12
作者 史秀芳 王丽晶 +2 位作者 潘兴瑶 卢亚静 王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5,共11页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北护城河某雨水排水口进行水质水量联合监测,分别识别了老城区在小雨、中雨、大雨3种不同雨型下的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了初期冲刷效应和影响径流污染的敏感性指标及其阈值,制定了老城区源头和末端污染物管控方案。研...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北护城河某雨水排水口进行水质水量联合监测,分别识别了老城区在小雨、中雨、大雨3种不同雨型下的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了初期冲刷效应和影响径流污染的敏感性指标及其阈值,制定了老城区源头和末端污染物管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小雨前20 min、中雨前30 min、大雨前10 min)污染物浓度较高,存在初期冲刷效应。小雨对SS、TP和TN指标的敏感性高于中雨和大雨,中雨对COD和NH_(3)-N指标的敏感性高于小雨和大雨,中雨和小雨的EMC浓度值比大雨高。对于SS、NH_(3)-N、TP指标,污染物浓度变化范围最大的分别为大雨、中雨、小雨。径流污染削减率为30%时,小雨、中雨和大雨需控制的降雨初期径流体积分别为25 m^(3)、35 m^(3)、150 m^(3),或控制降雨初期的降雨量为4 mm、9 mm、2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老城区 降雨径流 污染特征 初期冲刷
下载PDF
绿色屋顶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削减的模拟分析
13
作者 陈新拓 彭竹葳 +5 位作者 曾小云 吉瑞博 赖承钺 钟科 袁一斌 佘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24-231,236,共9页
利用SWMM模型进行降雨径流引导的城市面源污染负荷演算,选取TS、COD、NH_(3)-N、TP为污染物浓度指标,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污染负荷,以及采用绿色屋顶作为低影响开发方式下对降雨径流和径流污染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中... 利用SWMM模型进行降雨径流引导的城市面源污染负荷演算,选取TS、COD、NH_(3)-N、TP为污染物浓度指标,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污染负荷,以及采用绿色屋顶作为低影响开发方式下对降雨径流和径流污染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中冲刷系数和冲刷指数对结果影响较大,需通过实验率定,率定后TS、COD、NH3-N、TP的冲刷系数分别为0.000 67、0.000 74、0.001 17、0.000 33,冲刷指数依次为1.12、1.07、1.05、1.23。绿色屋顶能有效推迟降雨径流形成,缩短径流时长并延缓雨峰时间;随着降雨强度增加,绿色屋顶对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的削减率逐渐减小,对于较小强度降雨事件的削减效果明显,对各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对于降雨量过大的情况,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顶 SWMM 降雨径流 城市面源 污染削减 低影响开发
下载PDF
城市降雨径流模型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66
14
作者 王浩昌 杜鹏飞 +2 位作者 赵冬泉 王浩正 李志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5-729,共5页
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典型城市降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水文参数的全局灵敏度,为模型参数的有效识别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汇水区面积对总产流起决定性作用.在雨强较小(10.5mm)的情况下,透水区参数灵敏度很小,可在参数识别中设为经验值;在较... 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典型城市降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水文参数的全局灵敏度,为模型参数的有效识别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汇水区面积对总产流起决定性作用.在雨强较小(10.5mm)的情况下,透水区参数灵敏度很小,可在参数识别中设为经验值;在较强降雨(52.5mm)情况下,管道曼宁系数是决定峰值流量与峰值发生时间的关键参数.减小汇水区面积的不确定性可提高其他参数的灵敏度,有利于参数的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逐步回归 全局灵敏度 城市降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
下载PDF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探讨——以上海郊区农田氮素污染模型为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贺宝根 周乃晟 +2 位作者 胡雪峰 高效江 王少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实测资料对SCS法的部分参数作了修正 ,使小块农田的降雨径流关系适合上海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采用比较完善的径流试验资料建立了相应的径流单位线 ;并利用水流流速与固体颗粒被冲刷强度的关系 ,选择合适的试验资料 ,分析得到了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相关关系 ,从而建立了以修正的SCS法、径流单位线和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关系为基础的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在具备较长系列降雨量资料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非点源污染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 上海郊区 氮素污染模型 水污染
下载PDF
基于地理国情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降雨径流关联分析
16
作者 张丽平 孙英君 +1 位作者 赵培华 王琦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引发了污染、内涝等城市问题。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利用变化,其与城市地表降雨径流变化之间的关联是本文关注点。本文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分辨率优于2.5 m的2015、2020年地...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引发了污染、内涝等城市问题。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利用变化,其与城市地表降雨径流变化之间的关联是本文关注点。本文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分辨率优于2.5 m的2015、2020年地理国情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选择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模拟计算研究区地表降雨径流。在参阅大量文献基础上,本文提出实验区反映地表下垫面单元产流能力的核心参数CN值,与高分辨率地理国情数据建立直接映射,来计算雨量充沛的两个时间节点的地表降雨径流。最后,本文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降雨径流系数变化的影响,得出不透水面、未利用地、林地、草地的相互转换是影响城市地表降雨径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数据 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 地表降雨径流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Bucket改进多箱体模型的降雨径流预报
17
作者 陈赛楠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7期59-63,共5页
洪涝灾害造成的淹没区覆盖范围广、影响严重,灾前进行洪水预警评估能够在洪灾发生时及时疏散人员和保护财产。针对易受洪水侵袭的美国密西西比河圣路易斯流域,对比了不同复杂度、不同结构特点的Bucket、Simhyd、Smar、Hycy降雨径流模型... 洪涝灾害造成的淹没区覆盖范围广、影响严重,灾前进行洪水预警评估能够在洪灾发生时及时疏散人员和保护财产。针对易受洪水侵袭的美国密西西比河圣路易斯流域,对比了不同复杂度、不同结构特点的Bucket、Simhyd、Smar、Hycy降雨径流模型,并分析了复杂度和结构对流域拟合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初始Bucket模型的不断改进,利用Bucket_3改进多箱体模型拟合流域水文,以KGE为模型拟合评价标准,利用2014—2016年的气象径流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校准精度为0.82;预估2016—2018年的径流数据,精度可达0.79,能很好地识别异常径流的出现,达到洪水灾前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前评估 降雨径流预报 Bucket模型 圣路易斯流域
下载PDF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18
18
作者 曾思育 董欣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共3页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水得到全面管控,人们发现城市中的一场降雨竟然也能给受纳水体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负荷:原本环境功能正常的河流很快变得水质超标,湖泊中的氮磷水平发生波动且透明度骤降,下游...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水得到全面管控,人们发现城市中的一场降雨竟然也能给受纳水体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负荷:原本环境功能正常的河流很快变得水质超标,湖泊中的氮磷水平发生波动且透明度骤降,下游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则遭遇了病原微生物浓度上升问题。而以污水管网和处理厂为核心设施建立起来的传统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明显对此力不从心,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手段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加以控制,相应的技术发展由此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污染控制技术 降雨径流污染 微生物浓度 饮用水源地 城市水环境 生活污水 水质超标
下载PDF
海绵城市不同用地类型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19
作者 师晓阳 程缘 +2 位作者 阮仁俊 谢胜 程锐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以芜湖市新老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监测小雨、中雨、大雨降雨强度下不同用地类型地表径流雨水水质,并分析典型区域内不同用地类型(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商业区、工业企业)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特征,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 以芜湖市新老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监测小雨、中雨、大雨降雨强度下不同用地类型地表径流雨水水质,并分析典型区域内不同用地类型(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商业区、工业企业)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特征,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结果发现在60 min的降雨监测期内,随降雨历时增加,新老城区路面雨水SS、COD、NH3-N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速度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另外,不同雨型下,新老城区绿地及居住小区雨水SS、NH3-N整体偏低,工业企业和居住小区雨水COD较其他用地类型低,其他用地类型雨水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TP仅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新城区 老城区 降雨径流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广州大坑河城市化前后降雨径流过程变化分析
20
作者 万儒楠 林凯荣 +2 位作者 肖名忠 汪思敏 李碧琦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0期24-32,共9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开展城市化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对防治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州市大坑河流域城市化前后多年的逐时降雨径流数据资料,采用数字滤波和Bous...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开展城市化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对防治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州市大坑河流域城市化前后多年的逐时降雨径流数据资料,采用数字滤波和Boussinesq方程对基流进行分割的方法,对城市化前后降雨径流过程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大坑河流域城市化率提高,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改变,自然土壤转化为透水性较差的道路、建筑和其他人工设施,不透水面面积增加,下垫面硬化,进而导致流域地表径流量、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增大,流域滞时减少;②城市化后地表径流系数和洪峰流量增大幅度随着总降雨量的增加而提高,原因可能与城市内雨水管网对径流的减少能力和城市化对下渗作用的减弱效果在总降水量不同时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程度不同有关。这些变化将会对大坑河流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洪水防治等方面提出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降雨径流过程 径流系数 数字滤波方法 Boussinesq方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