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7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电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快速检测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的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巧云 王荣 +4 位作者 贾正平 王业秋 刘圆圆 谢华 马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05-1308,共4页
为建立毛细管电泳快速高效检测小于70bp双链DNA的方法。对毛细管电泳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到最佳分离体系(筛分介质浓度8%,添加剂甘露醇浓度8%,pH6.5,温度15℃,电场强度275V/cm),并将该体系用于临床59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基因... 为建立毛细管电泳快速高效检测小于70bp双链DNA的方法。对毛细管电泳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到最佳分离体系(筛分介质浓度8%,添加剂甘露醇浓度8%,pH6.5,温度15℃,电场强度275V/cm),并将该体系用于临床59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基因248位、249位密码子点突变情况的检测,30min之内同时检测了两个密码子位点的突变情况,实现了35bp和40bpDNA片段的基线分离,且分离度较高(1.642),初步建立了快速、高分辨诊断胃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游泳池肉芽肿中海分枝杆菌 被引量:7
2
作者 蔡林 陈雪 +2 位作者 赵亭 丁北川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快速检测游泳池肉芽肿组织中海分枝杆菌。方法:对疑诊为游泳池肉芽肿患者5份皮损组织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用BstEⅡ和Hae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FL... 目的:探讨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快速检测游泳池肉芽肿组织中海分枝杆菌。方法:对疑诊为游泳池肉芽肿患者5份皮损组织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用BstEⅡ和Hae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FLP分析,并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份标本中均检测出海分枝杆菌,与培养结果一致。经过3~7个月治疗,4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好转。结论:用PCR-RFLP可以快速鉴定海分枝杆菌,有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分枝杆菌 感染 皮肤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应用错配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HBV YMDD变异株 被引量:6
3
作者 唐漾波 黄梅芳 +3 位作者 孙剑 唐小平 骆抗先 魏绍静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多聚酶基因 (P基因 )上YMDD变异株的方法 ,评价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此变异的影响。方法 采用套式 /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技术对 10 ...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多聚酶基因 (P基因 )上YMDD变异株的方法 ,评价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此变异的影响。方法 采用套式 /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技术对 10 8例治疗前HBVDNA(PCR)阳性正在拉米夫定治疗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YMDD变异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运用上述技术能有效区分HBVYMDD野生株和变异株 ;上述 10 8例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 ,HBVDNA阴转者 63例 (5 8 3 % ) ,HBVYMDD野生株和变异株分别为 2 3例 (2 1 3 % )和 2 2例 (2 0 4% )。结论 建立的套式 /错配PCR -RFLP分析技术可用于HBVYMDD变异株的临床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多聚酶基因 HBV 乙型肝炎
下载PDF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夏月 Sardar Khan +1 位作者 贺纪正 朱永官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3-960,共8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是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扩增后的细菌16SrDNA,通过凝胶电泳分析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采用2种途径评价了这种方法应用于研究土壤中细菌种群多样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是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扩增后的细菌16SrDNA,通过凝胶电泳分析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采用2种途径评价了这种方法应用于研究土壤中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可行性.通过对未污染土壤细菌16SrDNA的克隆,获得了经内切酶HaeⅢ消化的不同16SrDNA的ARDRA类型,并对测序的19个克隆子建立了系统发育树.此外,还对不同Cd和Pb污染水平的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群落水平上的ARDRA分析.结果表明,5mg·kg-1Cd和500mg·kg-1Pb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组成有一定影响,但此范围内的重金属含量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没有相关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 微生物多样性 16SrDNA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双创造酶切位点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MGMT基因多态性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威 缪文彬 +1 位作者 仇玉兰 夏昭林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MGMT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碱基错配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判断MGMT基因四个SNP位点多态性。结果设计一对引物PCR扩增含...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MGMT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碱基错配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判断MGMT基因四个SNP位点多态性。结果设计一对引物PCR扩增含MGMT84多态位点的DNA片段,另一对引物PCR扩增含MGMT基因143、160、178三个多态位点的DNA片段,使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判断4个位点多态性,PCR和酶切效果均较好。结论应用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原理建立的MGMT四个多态位点的检测方法具备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酶切位点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MGMT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鉴别梅花鹿骨种属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自强 吕晶 +2 位作者 邵泓 夏瑞雪 陈钢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5期813-81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鉴别梅花鹿骨粉的种属来源的方法。方法:对脱钙后的动物骨粉样品进行核糖核酸提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梅花鹿特征片段进行扩增,并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一步对其种属来源进行确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鉴别梅花鹿骨粉的种属来源的方法。方法:对脱钙后的动物骨粉样品进行核糖核酸提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梅花鹿特征片段进行扩增,并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一步对其种属来源进行确证。结果:通过对特征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将梅花鹿及马鹿来源的骨粉样品与牛、猪、狗等动物骨粉样品进行区分。通过对限制性内切酶XbaI进行酶切后的片段长度进行分析,可进一步区分梅花鹿与马鹿来源的骨粉样品。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的梅花鹿骨粉种属来源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骨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 种属鉴别
原文传递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太白贝母鉴别检验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文娟 尚柯 +1 位作者 魏锋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9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于太白贝母的适用性。方法:采集太白贝母野生及栽培品,收集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利用性状、PCR-RFLP鉴别法、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分析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的区别。结果:从...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于太白贝母的适用性。方法:采集太白贝母野生及栽培品,收集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利用性状、PCR-RFLP鉴别法、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分析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的区别。结果:从性状上看,太白贝母栽培品与伪品往往非常相似,较难辨别;通过PCRRFLP方法可以正确、客观的鉴别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基于ITS2的DNA条形码方法进一步验证了PCR-RFLP法的准确性。市场上太白贝母的伪品多为伊犁贝母。结论:PCR-RFLP鉴别法可准确鉴别太白贝母与其伪品;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较多,应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伊犁贝母 鉴别 性状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 内转录间隔区(ITS)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群载脂蛋白B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苏上贵 覃甲仁 +2 位作者 韦玉兰 徐戈 廖志红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681-683,共3页
目的 :探索广西地区壮、汉两族人群Apo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冠心病、脑梗塞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广西壮族 17名冠心病患者 (CHD)、14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 (ACI)和 62名健康人的ApoB基因的XbaI... 目的 :探索广西地区壮、汉两族人群Apo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冠心病、脑梗塞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广西壮族 17名冠心病患者 (CHD)、14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 (ACI)和 62名健康人的ApoB基因的XbaI、EcoRI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进行了研究。结果 :无论是广西壮族人群冠心病组、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在XbaI位点以X- X- 为主要基因型 ,少见X+ X+ 、X+ X- 基因型 ;在EcoRI位点以E+ E+ 为主要基因型 ,少见E+ E- 、E- E- 基因型。X+ 等位基因在壮族三组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 :0 117、0 0 714、0 0 4 92 ,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E-在广西壮族三组人群中的频率为 :0 0 3 85、0 10 7、0 0 4 84 ,两两之间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广西壮族人群冠心病、脑梗塞的发病与Xb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梗塞 载脂蛋白B 基因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广西壮族人群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被引量:5
9
作者 富琪 魏丽惠 +1 位作者 关菁 屠铮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1年第2期88-89,98,共4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Ⅰ-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为实验组,随机选择年龄相当的正常妇女50例为对照组,分别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经PCR扩增,PvuⅡ限...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Ⅰ-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为实验组,随机选择年龄相当的正常妇女50例为对照组,分别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经PCR扩增,PvuⅡ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琼脂糖电泳观察结果。结果PP、Pp及pp 3种基因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出现例数为6、22和22例,而在对照组分别为10,23和17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P与p出现频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雌激素受体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普通野生稻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世华 汪向明 王明全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8年第4期11-16,共6页
用BamHI/H454、BamHI/pQT2-7-1、EcoRI/B376和EcoRI/pQT12四种酶/探针组合对85份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和橹稻进行了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共检测到16条多态性带,15种表型,组合成14种线粒体DNA变异类型.其... 用BamHI/H454、BamHI/pQT2-7-1、EcoRI/B376和EcoRI/pQT12四种酶/探针组合对85份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和橹稻进行了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共检测到16条多态性带,15种表型,组合成14种线粒体DNA变异类型.其中抽稻和粳稻的线粒体DNA已分化,培稻偏粳型,大部分普通野生稻属(或偏)拉型,但江西的东乡普通野生稻类型比较独特.中国普遍野生稻的线粒体DNA与地理分布相关,湖南的江永、茶陵和江西的东乡等不同的群体以地理位置相聚,随地理梯度遗传分化由少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线粒体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文冰 方超英 +1 位作者 陈雯 吴绍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建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方法。方法抽提37例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黏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 rRNA... 目的建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方法。方法抽提37例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黏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 rRNA区425 bp基因,运用RFLP技术,采用BbsⅠ和BsaⅠ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并进行DNA测序。结果37例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经RFLP分析,21例能被BbsⅠ内切酶切开,13例能被BsaⅠ内切酶切开,3例不能被BbsⅠ和BsaⅠ内切酶切开,而且37例组织标本DNA检测结果与菌株D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RFLP可应用于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23S RRNA 克拉霉素耐药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60株临床分离犬小孢子菌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恩文 骆志成 吴先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索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犬小孢子菌的快速鉴定。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第1内转录间隔区(ITS-1)与第4内转录间隔区(ITS-4)对60株犬小孢子菌进行PCR扩增,然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和HinfⅠ分别... 目的探索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犬小孢子菌的快速鉴定。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第1内转录间隔区(ITS-1)与第4内转录间隔区(ITS-4)对60株犬小孢子菌进行PCR扩增,然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和HinfⅠ分别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结果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在60株犬小孢子菌中均扩增出1条长约750 bp的DNA条带;2种内切酶HinfⅠ和TaqⅠ各自显示相同的酶切结果,酶切片段稳定而清晰。结论应用PCR-RFLP方法可以快速、敏感、特异地鉴定犬小孢子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Ⅲ.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和报道基因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翔 安志东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这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系列综述文章的第三篇 ,讨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TGGE)以及报道基因。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环境微生物学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报道基因
下载PDF
广东省脑膜炎奈瑟氏菌por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惠琼 张巧云 +3 位作者 江立敏 杜志明 刘少梅 罗会明 《华南预防医学》 2002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 分析广东省在不同流行时期 ,特别是 80年代后期以来脑膜炎奈瑟氏菌 (Nm)的特点。方法 选择 35株A、B、C群流脑菌株 (196 6~ 2 0 0 0年 )进行por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型研究 ,采用PCR反应扩增p... 目的 分析广东省在不同流行时期 ,特别是 80年代后期以来脑膜炎奈瑟氏菌 (Nm)的特点。方法 选择 35株A、B、C群流脑菌株 (196 6~ 2 0 0 0年 )进行por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型研究 ,采用PCR反应扩增porA基因 ,PCR产物纯化后经限制性内切酶MspI酶切 ;10 %聚丙烯酰胺凝胶 (PAGE)电泳分离酶切产物 ,银染显色。结果  35株被检菌株分为5种RFLP型 ,2 0株A群菌株 (病人 17株 ,带菌者 3株 )分 3型 ,谱型与我国代表谱型相同 (即a1、a2 、a3型 ) ;11株B群菌株分 5型 ,其中 6株病人菌株每两株 1型 ,分为 3型 (即b2 0 、b2 1、b2 1a2 型 ) ,其中b2 0 型与a3 型谱型相同 ;4株C群菌株有 3株与b2 1a2 菌型相同。结论 不同的血清群可有相同的RFLP谱型 ;A群Nm不同的流行周期有自己优势菌型 ,广东省 6 0年代与 80年代后期至今的代表菌型相同 ,为a3 型 ;B群RFLP谱型比A群变异程度大 ,同一时期分离到的菌株可有几种不同的RFLP谱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氏菌 por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广东 流行性脑膜炎
下载PDF
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旋毛虫各隔离种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铭忻 张桂红 +1 位作者 路义鑫 蒋成玉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虫种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lais)和本地长形线虫 (Trichinella nativa)作对照 ,应用 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技术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进行虫种鉴定。结果显示 :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酶切图谱相同 ...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虫种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lais)和本地长形线虫 (Trichinella nativa)作对照 ,应用 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技术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进行虫种鉴定。结果显示 :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酶切图谱相同 ;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酶谱一致。结果揭示 ,黑龙江猪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 ,犬旋毛虫为本地毛形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虫种 隔离种 鉴定
下载PDF
胃癌及其高危人群胃蛋白酶原C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16
作者 袁媛 董明 +3 位作者 路平 王选杰 金春莲 何安光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1+39-40,39-40,共3页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探讨其在胃癌高危人群筛选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明确其作为胃癌基因诊断指标的可靠性并为探索胃癌遗传学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为正常人及...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探讨其在胃癌高危人群筛选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明确其作为胃癌基因诊断指标的可靠性并为探索胃癌遗传学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为正常人及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研究,第2部分为胃癌高发家族成员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研究及追踪随访.实验对象共计40例,包括正常献血员11例,胃癌患者10例,胃癌高系家族成员19例.主要实验方法为Southernblot.探针采用PGC301,限制性内切酶为EcoRⅠ.追踪随访采用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等手段.结果①在正常人体,常见PGCEcoRⅠ等位片段有三种,分别为20Kb、57Kb及36Kb,稀有片段有一种,35Kb,在胃癌患者,未发现与正常人体不同的多态片段,但是,稀有片段及稀有杂交带型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②胃癌高系家族成员PGC稀有片段及稀有杂交带型的出现频率略高于正常人体.利用胃镜病理手段对其进行长达3年的追踪随访中发现,携带PGCEcoRⅠ稀有片段4例胃癌高系家族成员中,有1例罹患早期胃癌.③EcoRⅠ常见等位片段在胃癌组织杂交信号减弱甚至缺失.结论PGCEcoRⅠ稀有片段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蛋白酶原C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广东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17
作者 周丽萍 罗满林 +1 位作者 刘镇明 贺东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广东省 RNA病毒 结构蛋白 ORF5 开放阅读框 核衣壳蛋白
下载PDF
人类补体第八成份B基因Taq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18
作者 张林 李荣华 +1 位作者 辛军平 陈国弟 《刑事技术》 2001年第6期25-26,共2页
采用补体第八成份B基因(C8B)11号内含子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和直接TaqI消化处理,检测了121份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的DNA样本的C8BTaq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首次证实了C8BTaqRFLP在中国群体的分布,其基因频率分别为C8BTaqI2.6*=0.4463和C8... 采用补体第八成份B基因(C8B)11号内含子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和直接TaqI消化处理,检测了121份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的DNA样本的C8BTaq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首次证实了C8BTaqRFLP在中国群体的分布,其基因频率分别为C8BTaqI2.6*=0.4463和C8BTaq1.8,0.8*=0.5537。经计算其表现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并与德国群体在该基因座的分布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第八成份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TAPI 人类 法医学 个人识别 B基因 亲子鉴定
下载PDF
骨科假体相关性感染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19
作者 吴居泰 骆毅 +3 位作者 吴晓磊 顾胜华 翁习生 吴志宏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5期446-450,共5页
背景:随着骨科假体植入的增加,假体相关性感染日益增多。只有深入研究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才能对假体相关性感染的机理和治疗方式有更全面的认识。目的: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骨科假体相关性感染的细菌学特... 背景:随着骨科假体植入的增加,假体相关性感染日益增多。只有深入研究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才能对假体相关性感染的机理和治疗方式有更全面的认识。目的: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骨科假体相关性感染的细菌学特征。方法:选取骨科假体相关性感染患者的感染灶样本15例和非假体相关性感染患者的感染灶样本10例,提取样本总DNA,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应用T-RFLP技术分析样本中微生物群落分布情况。结果:假体相关性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为46.7%,非假体相关性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为2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解剖部位的感染中细菌群落分布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结论:假体相关性感染检测阳性率高于非假体相关性感染;无论有无假体存在,相同解剖部位的感染中细菌群落的分布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相关感染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家畜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杨隽 李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阐述线粒体DNA的特点及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线粒体DAN多态性的研究现状及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并指出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多态分析在家畜品种资源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 家畜 线粒体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