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性心肌病增加脓毒症患者的全因院内病死率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蒙奇 姚续 +3 位作者 王辉 鹿辉 李涛 张灯亮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81-84,102,共5页
目的:评估脓毒性心肌病是否与脓毒症患者的全因院内病死率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81例,根据是否发生脓毒性心肌病,分为脓毒性心肌病组和非脓毒性心肌病组。收集患者的临床数... 目的:评估脓毒性心肌病是否与脓毒症患者的全因院内病死率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81例,根据是否发生脓毒性心肌病,分为脓毒性心肌病组和非脓毒性心肌病组。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81例患者中脓毒性心肌病组32例,非脓毒性心肌病组149例。脓毒性心肌病组病死率(53.1%)显著高于非脓毒性心肌病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心肌病、动脉血乳酸、腹腔感染源、病原菌培养阳性、APACHEⅡ评分(OR=5.57、1.63、1.92、1.65、1.47,均P<0.05)是脓毒症患者院内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脓毒性心肌病增加脓毒症患者院内全因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 脓毒症 院内全因病死率
下载PDF
无锡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现状调查——一项多中心调查研究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强 郭素峡 +9 位作者 羊镇宇 吴丁烨 杨承健 陶以嘉 陈风 苏伟 郑若龙 杨松 李旭东 陈景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国江苏省无锡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通过网络直报,入选无锡九家医院STEMI患者共1 410例,分析其基线... 目的 分析中国江苏省无锡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通过网络直报,入选无锡九家医院STEMI患者共1 410例,分析其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结果 院内发生患者诊治延迟时间(发病至就诊、发病至第一份心电图、发病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耗时最少,其次为呼叫“120”急救车入院患者,自行入院者耗时最多.“120”急救车入院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短于自行入院患者.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中,“120”急救车入院患者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短于自行入院患者.在再灌注治疗患者中,就诊至溶栓、就诊至球囊扩张、发病至溶栓,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自行入院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3 h组、3~6 h组、6~12 h组和≥12 h组的院内全因病死率(4.23% vs.10.54%vs.18.67%vs.23.67%,x2=83.372,P<0.01)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7% vs.13.24% vs.18.98% vs.34.63%,x2=116.325,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PCI治疗组、溶栓组及早期药物保守治疗组的院内全因病死率(1.50% vs.10.00% vs.18.20%,x2=50.896,P<0.01)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6% vs.12.27%vs.20.86%,x239.934,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锡地区急性STEMI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最多;药物治疗基本规范化;再灌注治疗(PCI治疗和静脉溶栓)患者比例偏低;就诊后30 min内溶栓,90 min内球囊扩张患者比例偏低.PCI治疗院内全因病死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溶栓其次,早期保守治疗最高.院内发病患者的院前延迟时间最短,“120”急救车入院患者其次,自行入院患者最长.就诊时间延迟大于12 h后就诊,院内病死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增高,溶栓再通率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 再灌注治疗 延迟治疗时间 院内全因病死率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