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李莎莎 吴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和院前急救效果,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总有效率(81.08%)明显高于对照组(54.05%)(P<0.05);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老年 院前急救
下载PDF
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用于急性创伤患者转运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邓伟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8-0161,共4页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给予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与研究组(50名,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干预)。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创伤患者入院转运前应用完善后的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工作,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伤情状况,进而缩短患者的抢救花费时长,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度较高,转运途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有所下降,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性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评估 院前急救分级 急性创伤患者 转运 影响效果
下载PDF
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李兴珍 党星波 +5 位作者 苏晓丽 密弘飞 鲁宗高 王华 韩冬 郑芸辉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陕西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未使用可视化信息系统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男性78例,女性34例;年龄18~7... 目的探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陕西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未使用可视化信息系统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男性78例,女性34例;年龄18~74岁,平均43.1岁;道路交通伤81例,高处坠落伤16例,刀砍伤12例,爆炸伤3例。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的1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包含院前急诊可视化、救护车版、急诊室版、医护版、实现信息共享及数据沉淀,完成质控数据上报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观察组应用该系统进行院前院内患者信息传输、病情评估衔接及院前病历书写,男性75例,女性32例;年龄18~74岁,平均44.9岁;道路交通伤79例,高处坠落伤15例,刀砍伤10例,爆炸伤3例。比较两组患者院前院内衔接相关指标、抢救效率相关指标、院前病历完成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诊断时间、院内预警准备时间、院内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5.0±1.7)min vs.(7.9±1.8)min、11(8,14)min vs.18(16,19)min、(3.3±0.9)minvs.(4.7±1.3)min,P均<0.05],而到达院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5%vs.87.5%,P<0.001);观察组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院前病历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历完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化信息交互平台的使用,可提升严重创伤院前救治效果,院前院内衔接顺畅,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院前病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 院前急救
下载PDF
城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点空间特征分析及优化
4
作者 李建松 何丽华 +3 位作者 田桦林 张文 殷年 李成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一直是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城市院前急救医疗站点空间分布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急救医疗服务的效用。本文综合利用地理国情数据、交通大数据和统计数据,提出了以出行便利度、均等度、人口覆盖度和人口协调度...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一直是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城市院前急救医疗站点空间分布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急救医疗服务的效用。本文综合利用地理国情数据、交通大数据和统计数据,提出了以出行便利度、均等度、人口覆盖度和人口协调度4个空间测度,对急救医疗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用于识别现有站点布局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站点和潜在站点,研究了全局和局部优化方法。以合肥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站点空间特征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现有站点布局存在的问题,站点布局优化的结果能够有效提高服务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医疗 空间测度 空间特征分析 站点优化
下载PDF
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王坤 冯迟 +1 位作者 李斗 严浩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北京急救中心收治的10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血凝酶分为观察组(常规院前急救并应用血凝酶治疗,n=52)与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治... 目的探讨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北京急救中心收治的10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血凝酶分为观察组(常规院前急救并应用血凝酶治疗,n=52)与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治疗,n=52)。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HCT、PAR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FIB、D-D、PAI-1、AT-Ⅲ、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9,P=0.079)。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应用血凝酶可减少出血量,对患者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无影响,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酶 多发性创伤 院前急救 转归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肌钙蛋白即时检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疑似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6
作者 陶金喆 张晨 骆睿翔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院前急救车上应用即时检验(POCT)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随机分...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院前急救车上应用即时检验(POCT)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测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OCT检测cTnⅠ,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EDLOS)、从首次医疗救治(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EDLOS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院前应用POCT检测cTnⅠ能够缩短疑似ACS患者的EDLOS、缩短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降低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院前疑似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验 院前急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肌钙蛋白Ⅰ 随机对照
下载PDF
院前急救机构120指挥调度系统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中有关身心健康问题研究
7
作者 武秀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84-286,共3页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指挥中心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凡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无论是什么体制或模式通常都设有通讯部门或调度科室以及指挥调度人员。这支人数众多的庞大队伍不分昼夜承担着120急救电话的接警受...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指挥中心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凡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无论是什么体制或模式通常都设有通讯部门或调度科室以及指挥调度人员。这支人数众多的庞大队伍不分昼夜承担着120急救电话的接警受理与出诊调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调度系统 内在环境 身心健康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李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51-0155,共5页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双盲法分组,常规组50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50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急救时间指标、NIHSS与GOS评分、并发症...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双盲法分组,常规组50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50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急救时间指标、NIHSS与GOS评分、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急救相关时间指标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急救工作满意度更,P值<0.05。干预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GO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故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能提升急救护理的效果,减少疾病。发展和恶化可能性,缩短急救时间,获得患者的良好评价,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研究
9
作者 舒成 柯卫泽 +8 位作者 杨海霞 张婷 舒敏 郑欢欢 李平 彭忠红 徐磊 郑立莹 王芬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究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征,为优化有限急救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孝感市内2020年所有提供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急救站为供方,孝感市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分析计算所有供方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到达需... 目的 探究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征,为优化有限急救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孝感市内2020年所有提供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急救站为供方,孝感市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分析计算所有供方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到达需方的最短到达时间。结果 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平均最短到达时间为46.32 min,覆盖人口为80%的平均最短到达时间为66.08 min,98.53%人口可在2 h内获得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各辖区中,孝南区院前急救平均最短到达时间最短为6.48 min,大悟县最长为85.38 min。结论 孝感市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较差,内部各辖区可及性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各县(市),医疗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孝南区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好。对院前急救资源空间可及性较为薄弱的区域,实施合理布局增设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机构、增强交通网络等综合策略,可改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及性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最短路径法
下载PDF
两种卒中筛查量表在脑卒中院前急救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叶巧亮 傅洪宾 +1 位作者 刘君 林舒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卒中筛查量表在脑卒中院前急救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例通过急诊卒中绿色通道接诊的疑似脑卒中患者,按照院前急救中所选取的卒中筛查量表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进行评... 目的探讨两种卒中筛查量表在脑卒中院前急救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例通过急诊卒中绿色通道接诊的疑似脑卒中患者,按照院前急救中所选取的卒中筛查量表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进行评估,研究组采用改良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量表(MLAPSS)进行评估。以入院后神经专科医师意见及影像学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结果,比较两组筛查量表诊断时间、从呼救到治疗时间,不同筛查量表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全部患者经院前急救入院后,参考医生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发现对照组中有67例脑卒中患者,有34例非脑卒中患者;研究组中有72例脑卒中患者,有29例非脑卒中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筛查量表诊断时间以及从呼救到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稍长,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PSS共筛查出脑卒中患者58例,非脑卒中患者43例。MLAPSS共筛查出脑卒中患者69例,非脑卒中患者32例。MLAPSS的准确度87.13%、灵敏度88.89%均高于CPSS的75.25%、74.63%,漏诊率11.11%低于CPSS的25.3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筛查量表的特异度、误诊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筛查脑卒中疾病,CPSS和MLAPSS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种筛查量表比较,MLAPSS对脑卒中疾病的筛查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筛查量表 脑卒中 院前急救 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 改良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量表
下载PDF
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邓贵芳 孙涛 +2 位作者 耿聆 巴衣尔策策克 陈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54-57,68,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服务质量、促进院前急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录入,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结果北京市... 目的调查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服务质量、促进院前急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录入,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结果北京市714名院前急救人员在隶属单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职称分类、职称等级、工作年限方面的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一般及不理想占比达到39.91%;7个类别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个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0%的院前急救人员建议提高薪酬待遇。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青壮年男性为主,大专、大学本科学历占比高;工作满意度不容乐观;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对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明显;应该从提高薪酬待遇、加强急救技术培训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村院前急救的基层延伸: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
12
作者 黄思语 胡玉瑶 +4 位作者 刘雨婷 黄欣扬 李悦芃 焦语凝 焦光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4-176,182,共4页
目的 在现有农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救体系下,提出新增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延伸农村院前急救链,主要以村民与村医的角度深入探究建设困境,并多维度提出完善策略,为提升农村院前急救水平提供新思路。方法 走访我国5省市... 目的 在现有农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救体系下,提出新增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延伸农村院前急救链,主要以村民与村医的角度深入探究建设困境,并多维度提出完善策略,为提升农村院前急救水平提供新思路。方法 走访我国5省市6地区,并对13名基层急救相关人员(村民、村医、村干部)开展质性访谈,深入调研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的困境和具体建议。结果 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存在困境:村民的急救素养有待提高,表现在急救意识、急救技能掌握等方面;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仍需加强,表现在急救能力、药物与设施配备等方面。结论 从人力资源、物质基础、信息宣传和法律保障4个角度入手,可为有效建设“村民-村医”自救互救环节提供助力,进一步完善农村院前急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农村 自救互救 村民 村医
下载PDF
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13
作者 杨叶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析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5月~2021年7月期间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例,经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其中予以常规急诊... 目的:探析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5月~2021年7月期间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例,经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其中予以常规急诊救治措施治疗的38例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的39例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救治时间〔(73.33±5.98)min〕短于对照组〔(78.57±6.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溶栓再通率(89.74%)和48 h内救治成功率(97.44%)高于对照组(71.05%和63.16%),48 h内死亡率(0.00%)和致残率(2.56%)低于对照组(15.79%和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溶栓用时为[(51.87±3.75)min]低于对照组[(54.22±3.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升溶栓再通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诊 脑动脉内溶栓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再通率 死亡率
下载PDF
关于院前急救工作中医防融合模式的研究
14
作者 丁玲 郑廉波 韩鹏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2021年通州急救中心站医防融合医生完成日常急救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医防融合医生如何更好地开展院前急救,为今后医防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2021年2月—10月在北京急救中心通州急救站完成... 目的 通过对2021年通州急救中心站医防融合医生完成日常急救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医防融合医生如何更好地开展院前急救,为今后医防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2021年2月—10月在北京急救中心通州急救站完成医防融合的13名医生(观察组)与同时间段通州急救中心站13名医生(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及出诊院前医疗运行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职称、学历高于对照组,入职时笔试成绩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医生执行急救任务的疾病谱分析排序差别不大,不同疾病之间所占比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护、血糖检测、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输液泵操作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偏高,同时对照组90 min任务超时占比较观察组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输液、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CPR)操作、气管插管、电除颤及简易呼吸器操作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2 min任务超时占比、救治率、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心肺复苏操作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医防融合医生虽可在短期培训后胜任院前急救工作,但仍需做好培训和质控考核,以保证医防融合工作的顺利实施,为首都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医防融合培训 急救质控考核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分析
15
作者 高莉莉 孙蔚 +1 位作者 刘荣华 方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7-0080,共4页
分析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 筛选淮安市急救中心在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55例,对其进行接诊顺序分组,前77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救治及转运,后78例纳入观察组,对院前救治及转运进行强化。进行... 分析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 筛选淮安市急救中心在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55例,对其进行接诊顺序分组,前77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救治及转运,后78例纳入观察组,对院前救治及转运进行强化。进行急救效果的分析。结果 急救效果对比,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转运成功,对照组转运成功率92.2%,现场死亡6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有效处置率94.9%,对照组77.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耗时、院内急救总时间、专科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卒中的常规院前急救及转运措施进行不断改进,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及转运成功率,可为院内急救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也有助于使患者尽早接受院内规范抢救及治疗,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转运 效果
下载PDF
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探究
16
作者 崔淑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0-0083,共4页
探究院前急救联合脑动脉内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并观察患者预后。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2月,研究终止时间为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因突发缺血性脑卒中在定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急救的60例患者,分组依据为... 探究院前急救联合脑动脉内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并观察患者预后。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2月,研究终止时间为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因突发缺血性脑卒中在定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急救的60例患者,分组依据为患者入院顺序,对照组中分入先入院的30例患者,研究组中分入后入院的30例患者,两组的急救方法分别为急诊常规治疗、院前急救联合脑动脉内溶栓。组间比较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就诊后各环节耗时以及干预前后的脑组织缺血大小和BI指数。结果 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93.33%)比对照组(73.33%)高,死亡率(0%)和并发症发生率(3.33%)比对照组低(13.33%和26.67%),就诊后各环节耗时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开始前,检测脑组织缺血大小、评估BI指数,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开始后,以上指标有了较大变化,其中研究组的脑组织缺血大小相对更小,BI指数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急诊脑动脉内溶栓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效率、溶栓效果、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动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患者 死亡率 影响
下载PDF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梁铁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0-0103,共4页
探究将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应用于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80例,均选取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01-2023.06期间收入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0例、参照组40例。实验组则采取先急救... 探究将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应用于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80例,均选取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01-2023.06期间收入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0例、参照组40例。实验组则采取先急救后转运的方式,参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治疗方式(先转运后急救),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益、生命指征变化、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总治疗效率方面,实验组(97.50%)要高于参照组(77.50%),(P<0.05)。治疗前,两组HR、SpO2、RR以及CK-MB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HR、SpO2、RR指数以及CK-MB要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服务态度、抢救及时性、急救技术及救治效果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要高,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能有效提升治疗效益,更好的改善其生命指征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宣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与急诊脑动脉内溶栓一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崔淑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5-0088,共4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院前急救与急诊脑动脉内溶栓一体化与常规急救治疗的作用。方法 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时间在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期间,实验对象为我院接收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入组病人39例,采...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院前急救与急诊脑动脉内溶栓一体化与常规急救治疗的作用。方法 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时间在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期间,实验对象为我院接收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入组病人39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急救治疗及院前急救与急诊脑动脉内溶栓一体化治疗。将抢救时间、BI评分、缺血区面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两组临床效果的对比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抢救时间、BI评分、缺血区面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救与急诊脑动脉内溶栓一体化治疗能够提高病人的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急救治疗 急性脑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脑动脉内溶栓一体化
原文传递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安红 陈衍斌 谢瑶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 目的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外固定松脱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程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固定松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GCQ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缩短固定时间,降低松动率,减少患者疼痛并提高舒适度与生活质量,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 创伤性骨折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城市院前急救系统混合建模及仿真研究
20
作者 陆文杰 何润娴 +2 位作者 杨鹏 武佳丽 刘旭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对院前急救中的关键连续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模拟医疗资源的运用调度流程,并反映大规模伤亡事件下伤病员流及院前急救的复杂适应性机制。方法运用Anylogic软件构建基于多智能体仿真(ABMS)、系统动力学(SD)和离散事件仿真(DES)的混合... 目的对院前急救中的关键连续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模拟医疗资源的运用调度流程,并反映大规模伤亡事件下伤病员流及院前急救的复杂适应性机制。方法运用Anylogic软件构建基于多智能体仿真(ABMS)、系统动力学(SD)和离散事件仿真(DES)的混合建模仿真系统。结果建立了基于SD的伤病员流结构模型、基于ABMS的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模型、基于DES-SD的院前急救排队模型。通过仿真发现,相关耗时数据与日常接送伤员历史数据两者的平均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混合建模方法的城市院前急救系统,可以用于应急医学救援方案策略的优化,能够促进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决策科学性与精确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建模 ABMS SD ANYLOGIC 院前急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