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堂凯 罗瑞明 周正文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为方便选择该中心急诊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19例,依据院内无缝连接模式的运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159例,行常...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为方便选择该中心急诊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19例,依据院内无缝连接模式的运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159例,行常规急救措施,160例患者为研究组,行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探究两组患者救治结果、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及患者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75.85±5.65)min、到达医院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35.65±6.55)min、转诊时间(15.35±5.25)min均短于对照组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115.65±12.35)min、到达医院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50.65±5.85)min、转诊时间(45.65±6.95)min,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73、21.575、43.915,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到达导管室时间(15.65±3.52)min、急救手术术前准备时间(3.58±1.15)min均优于对照组(25.52±4.58)、(12.52±5.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1、20.978,P<0.0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99.3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9,P<0.05)。结论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能够尽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急救、转移等,提升了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效推进赢得了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院前-院内无缝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奕敢 陈迪 +1 位作者 李建 宁玉梅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无缝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某院急诊收治的78例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救模式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120接诊院...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无缝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某院急诊收治的78例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救模式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120接诊院前-院内无缝急救,37例)和对照组(自行入院常规院内急救,41例)。统计两组急诊救治成功率;比较观察两组入院至接诊、CT检查、实验室检查、静脉溶栓四项急诊救治工作所用时间;溶栓后24 h,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以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thel指数(BI)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两组预后。结果 两组均在时间窗内完成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生存,急诊救治成功率100%。试验组患者入院至接诊、CT检查、实验室检查、静脉溶栓四项急诊救治工作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溶栓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随访BI评分高于对照组,m RS≥2分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院前-院内无缝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缩短院内救治时间,提高溶栓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院前-院内无缝急救模式 疗效
下载PDF
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式智慧急救模式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急救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晶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9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式智慧急救模式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急救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就诊的急性中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比较组和智慧急救组。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急... 目的:研究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式智慧急救模式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急救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就诊的急性中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比较组和智慧急救组。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在此基础上为智慧急救组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式智慧急救模式进行急救。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病至进入医院接受诊治的时间、急救的成功率、急救期间其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的发生率及其家属对急救的总满意率。结果:1)智慧急救组患者发病至进入医院接受诊治的时间短于比较组患者,P<0.05。2)智慧急救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高于比较组患者,急救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3)智慧急救组患者家属对急救的总满意率高于比较组患者家属,P<0.05。结论: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式智慧急救模式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急救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缩短其发病至进入医院接受诊治的时间,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式智慧急救模式 急性中风 成功率
下载PDF
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腾飞跃 李明华 +2 位作者 陆峰 张悦 于学靖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276-277,共2页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早期快速地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对挽救存活心肌,降低严重并发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简称十院)于2...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早期快速地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对挽救存活心肌,降低严重并发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简称十院)于2011年2月开始探索实施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的新模式,即120-CCU模式,期望通过信息网络化功能将120急救与院内专科急救相结合,建立事件发生地到医院急救中心的网络信息双向传输系统,提高危重症的救治率。现就采用120-CCU模式治疗AMI的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效果 无缝连接 院内急救 120-CCU模式 院前 医疗急救中心 严重并发症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匡永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4期4-5,共2页
本文通过对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两个环节不同内涵的界定。对二者之间的制度设立、设备使用、技术手段、应急措施等方面相同性及差异性分析,提出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面临的现状;提出了相同的技术是无缝衔接的基础、相互沟通是无缝衔接的... 本文通过对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两个环节不同内涵的界定。对二者之间的制度设立、设备使用、技术手段、应急措施等方面相同性及差异性分析,提出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面临的现状;提出了相同的技术是无缝衔接的基础、相互沟通是无缝衔接的桥梁及绿色生命通道是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已基本建成,其组织形式为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或专科病房。通常情况下,急救中心负责现场急救、转运将伤病员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急诊科、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抢救治疗,以确保急危重病人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实现院前和院内急救一体化,建立起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这就是院前和院内急救的衔接。如果院前院内能在救治技术上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加上院前院内医护人员良好沟通与协作,将使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院前院内 绿色生命通道 急救医疗体系(EMSS) 医护人员的沟通协作 无缝连接
原文传递
急诊救治小儿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红霞 薛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7期144-145,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抢救急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急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抢救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98例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7.96%(96/98),病死率为2.04%(2/98)。结论及时迅速地以"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严格隔... 目的分析急诊科抢救急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急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抢救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98例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7.96%(96/98),病死率为2.04%(2/98)。结论及时迅速地以"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严格隔离及院内无缝对接"模式转运救治,同时准确反复详细地评估急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并实施相关的各项检查,及时正确地给予急救措施,可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危重症手足口病 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严格隔离及院内无缝对接模式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