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31
篇文章
<
1
2
…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BR与HMBR除污效能及相关功能微生物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莹
刘强
+3 位作者
项玮
曲吉祥
杨翠萍
范秀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1,共6页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HMBR)是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中引入悬浮生物膜载体。利用高通量测序及相关分析软件筛选出具有降碳、脱氮、除磷功能的微生物,对比HM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HMBR)是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中引入悬浮生物膜载体。利用高通量测序及相关分析软件筛选出具有降碳、脱氮、除磷功能的微生物,对比HM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合两种反应器各自最优工况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探究二者除污效能存在差异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HMBR的除污性能优于MBR,且MBR与HMBR污染物降解机制不同。HMBR拥有更优运行性能的原因在于HMBR内部拥有物种更加丰富、分布更加均匀、数量更多的微生物群落,相关功能菌在HMBR内增殖明显,尤其是悬浮填料的投加带来了功能菌的额外增量,从而提升了HMBR的污染物降碳、脱氮、除磷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群落结构
功能菌
除污
效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成沉降和过滤功能的新型组合式轨道除污装置除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关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94,共7页
针对传统除污装置除污功能的单一性,提出一种集成沉降和过滤功能的新型组合式轨道除污装置,即将沉降除污功能和过滤除污功能集成到一套装置上,利用两种除污功能各自的优点,将除污气流引入沉降除污舱内除去气流中粒径或比重较大的污物颗...
针对传统除污装置除污功能的单一性,提出一种集成沉降和过滤功能的新型组合式轨道除污装置,即将沉降除污功能和过滤除污功能集成到一套装置上,利用两种除污功能各自的优点,将除污气流引入沉降除污舱内除去气流中粒径或比重较大的污物颗粒,通过过滤除污舱除去气流中粒径或比重较小的污物颗粒。新装置能够除去多种污物颗粒并能节约空间和延长滤袋使用寿命。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忽略空气黏性力和密度变化,且不考虑气流流动的边界效应和不均匀性,对新型除污装置的除污能力进行计算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除污风量80 000m3/h时,该装置的沉降除污功能能够除去粒径分别大于0.07mm、0.21mm和0.47mm的铁粉、石子和灰尘,过滤除污功能的过滤压差750Pa,滤袋气孔直径8.3μm,有效过滤面积126m2,过滤除污效率超过99%;排放气流的含尘量20mg/m3,排放气流中未检测出粒径过大的污物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除污
过滤
除污
除污
能力
轨道
除污
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柠檬酸去除污泥中镉、铅的研究
被引量:
35
3
作者
黄翠红
孙道华
+1 位作者
李清彪
邓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考察了利用柠檬酸去除厦门某化工厂污泥中重金属镉、铅的适宜工艺条件,包括 pH、柠檬酸浓度、转速、温度、反应时间等。考察发现,在pH=3、柠檬酸摩尔浓度为0.2 mol/L、转速为200 r/min、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 d左右时,污泥中镉、...
考察了利用柠檬酸去除厦门某化工厂污泥中重金属镉、铅的适宜工艺条件,包括 pH、柠檬酸浓度、转速、温度、反应时间等。考察发现,在pH=3、柠檬酸摩尔浓度为0.2 mol/L、转速为200 r/min、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 d左右时,污泥中镉、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5%和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
泥
去除率
除污
重金属
化工厂
柠檬酸
反应时间
工艺条件
摩尔浓度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田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特性及除污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19
4
作者
石雷
王宝贞
+3 位作者
曹向东
王进
刘正应
吕炳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3,共6页
采用人工模拟小试系统,研究了沙田人工湿地9种植物的长势、生物量变化及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分析了各种植物的生长特性、环境适应性和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深圳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期可贯穿全年,但长势受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采用人工模拟小试系统,研究了沙田人工湿地9种植物的长势、生物量变化及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分析了各种植物的生长特性、环境适应性和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深圳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期可贯穿全年,但长势受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仍非常明显。植物茎叶的生物量受收割季节和周期的影响较大,根系的生物量及根区范围随植物收割呈周期性变化。在热带砾石床中,红花美人蕉(Cannaindica)、水葱(S.tabernaemotaniGmel)难以适应环境,芦苇(Ph.australisTrin)、再力花(Thaliadealbata)、荻(M.sacchariflorus)一直生长旺盛,但荻的除污能力较差;纸莎草(Cyperuspapyrus)和美人蕉长速较快,较适合于需快速启动的湿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湿地植物
生长特性
生物量
除污
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效能研究
被引量:
21
5
作者
马军
刘伟
+2 位作者
刘惠
余敏
李圭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以松花江水为本底,以微量苯酚和重金属离子铅与镉为研究对象,通过烧杯搅拌试验,初步考察了高铁酸盐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在常规给水处理混凝工艺条件下,高铁酸盐显著提高了对水中微量酚的去除效果。此外,高铁酸盐还同时对...
本文以松花江水为本底,以微量苯酚和重金属离子铅与镉为研究对象,通过烧杯搅拌试验,初步考察了高铁酸盐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在常规给水处理混凝工艺条件下,高铁酸盐显著提高了对水中微量酚的去除效果。此外,高铁酸盐还同时对水中微量铅和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
污
染水处理
高铁酸盐
饮用水
复合药剂
除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污水侧取水、除污和换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1
6
作者
张吉礼
马良栋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47,共7页
系统地综述了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北欧、日本和我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外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污水取水及换热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的特色,分析了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污...
系统地综述了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北欧、日本和我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外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污水取水及换热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的特色,分析了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污水换热器污水侧除污与强化换热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
水源热泵
取水
除污
污
水换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生物流化床除污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马金霞
王世和
沈倩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73-75,共3页
采用膜生物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HRT为6 h、气水比为25∶1的条件下,膜生物流化床稳定运行时对COD、NH4+-N、TN、SS的去除率分别为95%、96%、80%和98%。膜生物流化床的流化特征及其微环境特性强...
采用膜生物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HRT为6 h、气水比为25∶1的条件下,膜生物流化床稳定运行时对COD、NH4+-N、TN、SS的去除率分别为95%、96%、80%和98%。膜生物流化床的流化特征及其微环境特性强化了反应器的生物去除效果,膜的截留作用保证了其连续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流化床
除污
效果
生物膜
活性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厌氧/好氧耦合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军
周婷
+3 位作者
张宁
张杰
李艺
张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5-8,13,共5页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并考察了该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研究表明,当耦合生物反应器的进水COD负荷从0.64 kgCOD/(m3.d)上升到1.58 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即其能承受...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并考察了该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研究表明,当耦合生物反应器的进水COD负荷从0.64 kgCOD/(m3.d)上升到1.58 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即其能承受较大的COD负荷;该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脱氮性能,在常温、HRT为8 h的条件下,对总氮的去除率>55%;它的污泥平均产率为0.028 5 kgMLSS/kgCOD,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其污泥减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
除污
效能
污
泥减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臭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除污效能
被引量:
11
9
作者
石枫华
马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以受污染的松花江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定性分析了臭氧化和两种臭氧催化氧化工艺(O3/H2O2,O3/Mn)处理出水中的氧化产物,借此评价了它们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原水中检出的71种有机污染物中多为分子质量较高、化学结构比较复...
以受污染的松花江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定性分析了臭氧化和两种臭氧催化氧化工艺(O3/H2O2,O3/Mn)处理出水中的氧化产物,借此评价了它们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原水中检出的71种有机污染物中多为分子质量较高、化学结构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对混凝沉淀出水进行臭氧化处理后,可检出的有机物数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了111种),生成的氧化产物主要为醇、酮、有机酸和酯类等;与臭氧化相比,O3/H2O2和O3/Mn催化氧化处理出水中检出的有机化合物数量明显减少(分别为49种和63种),同时有机酸和酯类等臭氧化副产物被进一步氧化分解而生成了氧化程度更高的短链烷烃。据推测,这是由于比臭氧分子具有更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参与了氧化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
催化氧化
除污
效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除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万兴
黄海燕
万金保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56-58,共3页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的除污性能。结果表明,在HRT为9h、SRT为30d、DO为2~3.5mg/L的条件下,系统对COD、NH3-N和浊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9%和90%。生物降解...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的除污性能。结果表明,在HRT为9h、SRT为30d、DO为2~3.5mg/L的条件下,系统对COD、NH3-N和浊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9%和90%。生物降解主要承担了对COD和NH3-N的去除作用,膜截留起到了稳定出水水质及去除浊度物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除污
性能
生活
污
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除污型干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沈朝
姜益强
姚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59,共6页
提出一种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并对其在桑拿洗浴中心的运行特性进行现场测试。实时监测生产热水过程中机组的运行参数,并验证污水蒸发器的除污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热水加热时间为23min/次,供应热水量约120L/次,...
提出一种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并对其在桑拿洗浴中心的运行特性进行现场测试。实时监测生产热水过程中机组的运行参数,并验证污水蒸发器的除污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热水加热时间为23min/次,供应热水量约120L/次,温度为51℃,可充分满足用水温度需要;机组COP最高达3.67,最低为2.51,平均值为2.91;30d内污水蒸发器换热量由8300W降低到5600W,约为干净状态换热量的67.5%,除污后污水换热量提升到8100W,基本恢复初始换热量,除污型污水换热器除污和换热效率较高;除污前后,蒸发温度由3.9℃提高到6.1℃,表明该除污功能可大大改善换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
污
水源热泵
除污
洗浴废水
废热回收
COP
原文传递
BAF/O_3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
被引量:
3
12
作者
尹宇鹏
陆少鸣
吴冬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83,共4页
以珠江广州段源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BAF)/臭氧(O3)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砂滤池出水CODMn、NH4+-N和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19、0.099mg/L和0.225NTU,NO2-N的最高值为0.003mg/L;相对于沉淀池出水,砂滤池...
以珠江广州段源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BAF)/臭氧(O3)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砂滤池出水CODMn、NH4+-N和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19、0.099mg/L和0.225NTU,NO2-N的最高值为0.003mg/L;相对于沉淀池出水,砂滤池对上述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60%、66.88%、69.88%和98.53%。BAF和臭氧塔提高了源水的DO浓度,其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作用降低了砂滤池的反冲洗频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臭氧氧化可提高源水的可生化性,且水中没有残留臭氧,也为砂滤池的生物降解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臭氧
砂滤池
除污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污水自冲洗除污换热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肖红侠
张海青
孙德兴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城市原生污水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空调供热,换热面的污染导致流动阻力增大,换热系数降低,是污水源热泵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基于此,开发了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文章介绍了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的结构原理和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
城市原生污水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空调供热,换热面的污染导致流动阻力增大,换热系数降低,是污水源热泵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基于此,开发了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文章介绍了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的结构原理和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样机,构建了城市污水流动换热实验台。文章分别对不启动冲污注水头HRF换热器的工作状况和启动冲污注水头HRF换热器的除污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机械性能良好,当除污周期为10 h,冲洗流速为5 m/s,单次冲洗时间为1 min时,一个采暖周期换热器污垢阻抗降低率为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污
换热器
阻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格栅除污机技术分析及设计应用探讨
被引量:
5
14
作者
卢心虹
孙济发
《给水排水》
CSCD
1995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常用格栅的种类、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就如何设计和选用这些格栅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现有格栅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除污
机
机械格栅
设计
水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除污型污水-水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朝
姜益强
姚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针对污水源热泵污水侧除污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壳管式换热器。基于分布参数法对其建立了稳态数学模型。采用矩阵控制的方法求解模型,并对其除污前后不同的污水、循环水流量,不同的换热面积下两侧流体的温度分布进...
针对污水源热泵污水侧除污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壳管式换热器。基于分布参数法对其建立了稳态数学模型。采用矩阵控制的方法求解模型,并对其除污前后不同的污水、循环水流量,不同的换热面积下两侧流体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换热器面积设计偏大时会出现局部热量反交换现象,并指出了多发区。将除污功能应用于壳管式换热器,相应地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可使壳管式污水-水换热器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
水源热泵
换热器
自动
除污
稳态数学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除污特性比较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杨小丽
王世和
+1 位作者
卢宁
马金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除污特性。结果表明,MBR系统对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比CAS分别高14.4%、51.2%和37.3%。但MBR中膜的截留使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制约了通过排放高磷污泥...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除污特性。结果表明,MBR系统对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比CAS分别高14.4%、51.2%和37.3%。但MBR中膜的截留使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制约了通过排放高磷污泥的生物法除磷,除磷效率仅为32.9%,低于CAS工艺(43.0%);将MBR与化学除磷工艺相结合,MBR系统除磷效率可达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传统活性
污
泥工艺
除污
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不同阶段除污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震
范铮
+1 位作者
孔德芳
柏义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2-36,共5页
以某味精污水处理厂厌氧池的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模拟配水,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表明,该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及除污性能。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阶段的粒径为0.1...
以某味精污水处理厂厌氧池的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模拟配水,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表明,该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及除污性能。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阶段的粒径为0.1~0.5 mm,成熟后的平均粒径为2 mm。形成阶段SBR中MLSS为5 000~6 000 mg/L,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1%和87.6%。成熟后SBR中MLSS为10 000 mg/L左右,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和97.5%。通过电镜分析可知,好氧颗粒污泥表面主要聚集了球状菌,中部主要以丝状菌和杆状菌为主,内部为无机核心。这种明显的分层现象,充分说明了好氧颗粒污泥沿半径方向由于溶解氧的梯度分布,微生物呈层状分布,这种层状分布的结构为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好氧颗粒
污
泥
除污
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PIC单片机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除污装置设计
被引量:
1
18
作者
冯小龙
钟虎
+1 位作者
孙珍珍
梁兵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104,共3页
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除污装置的设计,装置的核心处理器采用PIC单片机16F873A,通过拨码开关设定灵活的冲洗时间,可以自动的对采煤机机载视频仪外护玻璃进行高压喷水除污。具体阐述了单片机控制、电磁阀控制...
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除污装置的设计,装置的核心处理器采用PIC单片机16F873A,通过拨码开关设定灵活的冲洗时间,可以自动的对采煤机机载视频仪外护玻璃进行高压喷水除污。具体阐述了单片机控制、电磁阀控制、拨码开关等几个核心模块的硬件设计,并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单片机
采煤机
远程监控
除污
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阻法管内反冲洗除污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吉礼
马良栋
+1 位作者
曹达君
马志先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提出了游离弹簧反冲洗管内除污方法,试验研究了有、无游离弹簧反冲洗管内除污特性。结果表明,无游离弹簧时,管内反冲洗除污效果与所选用的水质有很大关系,自来水反冲洗除污效果明显;游离弹簧反冲洗除污方法具有较强的污物剥蚀能力,比无...
提出了游离弹簧反冲洗管内除污方法,试验研究了有、无游离弹簧反冲洗管内除污特性。结果表明,无游离弹簧时,管内反冲洗除污效果与所选用的水质有很大关系,自来水反冲洗除污效果明显;游离弹簧反冲洗除污方法具有较强的污物剥蚀能力,比无弹簧反冲洗具有更好的除污效果;游离弹簧结构简单,易于在换热管内安装,对换热器水侧阻力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阻法
反冲洗
游离弹簧
除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BR与HMBR除污效能及相关功能微生物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莹
刘强
项玮
曲吉祥
杨翠萍
范秀磊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1,共6页
基金
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KC22098)
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FZ20210338)
+1 种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BY2022754)
政策引导类计划(产学研合作)-产学研专题对接活动落地项目(KC22473)。
文摘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HMBR)是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中引入悬浮生物膜载体。利用高通量测序及相关分析软件筛选出具有降碳、脱氮、除磷功能的微生物,对比HM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合两种反应器各自最优工况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探究二者除污效能存在差异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HMBR的除污性能优于MBR,且MBR与HMBR污染物降解机制不同。HMBR拥有更优运行性能的原因在于HMBR内部拥有物种更加丰富、分布更加均匀、数量更多的微生物群落,相关功能菌在HMBR内增殖明显,尤其是悬浮填料的投加带来了功能菌的额外增量,从而提升了HMBR的污染物降碳、脱氮、除磷效能。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群落结构
功能菌
除污
效能
Keywords
membrane bioreactor
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fuction bacteria
decontamin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成沉降和过滤功能的新型组合式轨道除污装置除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关柱
机构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94,共7页
基金
中国铁建科研计划项目(10-65C)
铁道部利用外资采购项目(10CN01GTB7IWT1050)
文摘
针对传统除污装置除污功能的单一性,提出一种集成沉降和过滤功能的新型组合式轨道除污装置,即将沉降除污功能和过滤除污功能集成到一套装置上,利用两种除污功能各自的优点,将除污气流引入沉降除污舱内除去气流中粒径或比重较大的污物颗粒,通过过滤除污舱除去气流中粒径或比重较小的污物颗粒。新装置能够除去多种污物颗粒并能节约空间和延长滤袋使用寿命。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忽略空气黏性力和密度变化,且不考虑气流流动的边界效应和不均匀性,对新型除污装置的除污能力进行计算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除污风量80 000m3/h时,该装置的沉降除污功能能够除去粒径分别大于0.07mm、0.21mm和0.47mm的铁粉、石子和灰尘,过滤除污功能的过滤压差750Pa,滤袋气孔直径8.3μm,有效过滤面积126m2,过滤除污效率超过99%;排放气流的含尘量20mg/m3,排放气流中未检测出粒径过大的污物颗粒。
关键词
沉降
除污
过滤
除污
除污
能力
轨道
除污
装置
Keywords
sedimentation removing of waste particles
filtration removing of waste particles
capacity of waste particle removing
track waste elimination apparatus
分类号
U216.6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柠檬酸去除污泥中镉、铅的研究
被引量:
35
3
作者
黄翠红
孙道华
李清彪
邓旭
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文摘
考察了利用柠檬酸去除厦门某化工厂污泥中重金属镉、铅的适宜工艺条件,包括 pH、柠檬酸浓度、转速、温度、反应时间等。考察发现,在pH=3、柠檬酸摩尔浓度为0.2 mol/L、转速为200 r/min、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 d左右时,污泥中镉、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5%和96.5%。
关键词
污
泥
去除率
除污
重金属
化工厂
柠檬酸
反应时间
工艺条件
摩尔浓度
研究
Keywords
Sludge Heavy metal Citric acid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田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特性及除污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19
4
作者
石雷
王宝贞
曹向东
王进
刘正应
吕炳南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深圳市龙岗区环保局
深圳市龙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3,共6页
文摘
采用人工模拟小试系统,研究了沙田人工湿地9种植物的长势、生物量变化及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分析了各种植物的生长特性、环境适应性和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深圳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期可贯穿全年,但长势受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仍非常明显。植物茎叶的生物量受收割季节和周期的影响较大,根系的生物量及根区范围随植物收割呈周期性变化。在热带砾石床中,红花美人蕉(Cannaindica)、水葱(S.tabernaemotaniGmel)难以适应环境,芦苇(Ph.australisTrin)、再力花(Thaliadealbata)、荻(M.sacchariflorus)一直生长旺盛,但荻的除污能力较差;纸莎草(Cyperuspapyrus)和美人蕉长速较快,较适合于需快速启动的湿地系统。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湿地植物
生长特性
生物量
除污
能力
Keywords
subsurface-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etland plants
growth characteristic of plants
biomass
removing ability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效能研究
被引量:
21
5
作者
马军
刘伟
刘惠
余敏
李圭白
机构
哈尔滨建筑大学新区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24,共4页
基金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
黑龙江省科委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资助
文摘
本文以松花江水为本底,以微量苯酚和重金属离子铅与镉为研究对象,通过烧杯搅拌试验,初步考察了高铁酸盐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在常规给水处理混凝工艺条件下,高铁酸盐显著提高了对水中微量酚的去除效果。此外,高铁酸盐还同时对水中微量铅和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能。
关键词
微
污
染水处理
高铁酸盐
饮用水
复合药剂
除污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污水侧取水、除污和换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1
6
作者
张吉礼
马良栋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47,共7页
文摘
系统地综述了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北欧、日本和我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外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污水取水及换热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的特色,分析了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污水换热器污水侧除污与强化换热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污
水源热泵
取水
除污
污
水换热
Keywords
sewag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intaking water, defouling, heat transfer of sewage water
分类号
TU831.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生物流化床除污效果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马金霞
王世和
沈倩宇
机构
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73-75,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JS200308)
文摘
采用膜生物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HRT为6 h、气水比为25∶1的条件下,膜生物流化床稳定运行时对COD、NH4+-N、TN、SS的去除率分别为95%、96%、80%和98%。膜生物流化床的流化特征及其微环境特性强化了反应器的生物去除效果,膜的截留作用保证了其连续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
膜生物流化床
除污
效果
生物膜
活性炭
Keywords
membrane -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y
biofilm
activated carb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厌氧/好氧耦合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军
周婷
张宁
张杰
李艺
张韵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5-8,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008)
北京市教委项目(KM20051000500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052005)
文摘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并考察了该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研究表明,当耦合生物反应器的进水COD负荷从0.64 kgCOD/(m3.d)上升到1.58 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即其能承受较大的COD负荷;该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脱氮性能,在常温、HRT为8 h的条件下,对总氮的去除率>55%;它的污泥平均产率为0.028 5 kgMLSS/kgCOD,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其污泥减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
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
除污
效能
污
泥减量
Keywords
anaerobic/aerobic coupling bioreactor
reduction pollutants removal performance
sludg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臭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除污效能
被引量:
11
9
作者
石枫华
马军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25106)
文摘
以受污染的松花江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定性分析了臭氧化和两种臭氧催化氧化工艺(O3/H2O2,O3/Mn)处理出水中的氧化产物,借此评价了它们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原水中检出的71种有机污染物中多为分子质量较高、化学结构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对混凝沉淀出水进行臭氧化处理后,可检出的有机物数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了111种),生成的氧化产物主要为醇、酮、有机酸和酯类等;与臭氧化相比,O3/H2O2和O3/Mn催化氧化处理出水中检出的有机化合物数量明显减少(分别为49种和63种),同时有机酸和酯类等臭氧化副产物被进一步氧化分解而生成了氧化程度更高的短链烷烃。据推测,这是由于比臭氧分子具有更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参与了氧化反应的结果。
关键词
臭氧化
催化氧化
除污
效能
Keywords
ozonation
catalytic oxidation
organics removal efficiency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除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万兴
黄海燕
万金保
机构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建筑工程系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56-58,共3页
基金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科技计划项目(200607)
文摘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的除污性能。结果表明,在HRT为9h、SRT为30d、DO为2~3.5mg/L的条件下,系统对COD、NH3-N和浊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9%和90%。生物降解主要承担了对COD和NH3-N的去除作用,膜截留起到了稳定出水水质及去除浊度物质的作用。
关键词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除污
性能
生活
污
水
Keywords
hybrid submerged membrane bioroactor
contaminant removal performance
domestic wastewater
分类号
X70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除污型干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沈朝
姜益强
姚杨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59,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2BAJ06B02)
文摘
提出一种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并对其在桑拿洗浴中心的运行特性进行现场测试。实时监测生产热水过程中机组的运行参数,并验证污水蒸发器的除污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热水加热时间为23min/次,供应热水量约120L/次,温度为51℃,可充分满足用水温度需要;机组COP最高达3.67,最低为2.51,平均值为2.91;30d内污水蒸发器换热量由8300W降低到5600W,约为干净状态换热量的67.5%,除污后污水换热量提升到8100W,基本恢复初始换热量,除污型污水换热器除污和换热效率较高;除污前后,蒸发温度由3.9℃提高到6.1℃,表明该除污功能可大大改善换热系数。
关键词
干式
污
水源热泵
除污
洗浴废水
废热回收
COP
Keywords
dry-type wastewater source heat pump
de-fouling
bath wastewater
exhausted heat recovery
COP
分类号
TU831.6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BAF/O_3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
被引量:
3
12
作者
尹宇鹏
陆少鸣
吴冬毅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83,共4页
文摘
以珠江广州段源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BAF)/臭氧(O3)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砂滤池出水CODMn、NH4+-N和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19、0.099mg/L和0.225NTU,NO2-N的最高值为0.003mg/L;相对于沉淀池出水,砂滤池对上述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60%、66.88%、69.88%和98.53%。BAF和臭氧塔提高了源水的DO浓度,其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作用降低了砂滤池的反冲洗频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臭氧氧化可提高源水的可生化性,且水中没有残留臭氧,也为砂滤池的生物降解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臭氧
砂滤池
除污
效果
Keywords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ozone
sand filter
contaminant removal effect
分类号
TU991.24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污水自冲洗除污换热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肖红侠
张海青
孙德兴
机构
沈阳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基金
沈阳工程学院博士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48)
文摘
城市原生污水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空调供热,换热面的污染导致流动阻力增大,换热系数降低,是污水源热泵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基于此,开发了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文章介绍了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的结构原理和在线自清洗除污换热器样机,构建了城市污水流动换热实验台。文章分别对不启动冲污注水头HRF换热器的工作状况和启动冲污注水头HRF换热器的除污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机械性能良好,当除污周期为10 h,冲洗流速为5 m/s,单次冲洗时间为1 min时,一个采暖周期换热器污垢阻抗降低率为70%以上。
关键词
除污
换热器
阻抗
Keywords
removing fouling
heat-exchanger
fouling resistance
分类号
TU831.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格栅除污机技术分析及设计应用探讨
被引量:
5
14
作者
卢心虹
孙济发
机构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1995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摘
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常用格栅的种类、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就如何设计和选用这些格栅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现有格栅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除污
机
机械格栅
设计
水泵
分类号
TU823.5 [建筑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除污型污水-水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朝
姜益强
姚杨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J01A06)
文摘
针对污水源热泵污水侧除污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壳管式换热器。基于分布参数法对其建立了稳态数学模型。采用矩阵控制的方法求解模型,并对其除污前后不同的污水、循环水流量,不同的换热面积下两侧流体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换热器面积设计偏大时会出现局部热量反交换现象,并指出了多发区。将除污功能应用于壳管式换热器,相应地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可使壳管式污水-水换热器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关键词
污
水源热泵
换热器
自动
除污
稳态数学模型
Keywords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heat exchangers
auto-de-fouling
steady-state model
分类号
TU833.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除污特性比较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杨小丽
王世和
卢宁
马金霞
机构
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建设厅项目(JS200308)资助
文摘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除污特性。结果表明,MBR系统对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比CAS分别高14.4%、51.2%和37.3%。但MBR中膜的截留使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制约了通过排放高磷污泥的生物法除磷,除磷效率仅为32.9%,低于CAS工艺(43.0%);将MBR与化学除磷工艺相结合,MBR系统除磷效率可达93.3%。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传统活性
污
泥工艺
除污
特性
Keywords
membrane bioreactor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pollutant remov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不同阶段除污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震
范铮
孔德芳
柏义生
机构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郑州大学环境政策规划评价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环境技术咨询工程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2-36,共5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10-002-002)
文摘
以某味精污水处理厂厌氧池的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模拟配水,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表明,该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及除污性能。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阶段的粒径为0.1~0.5 mm,成熟后的平均粒径为2 mm。形成阶段SBR中MLSS为5 000~6 000 mg/L,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1%和87.6%。成熟后SBR中MLSS为10 000 mg/L左右,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和97.5%。通过电镜分析可知,好氧颗粒污泥表面主要聚集了球状菌,中部主要以丝状菌和杆状菌为主,内部为无机核心。这种明显的分层现象,充分说明了好氧颗粒污泥沿半径方向由于溶解氧的梯度分布,微生物呈层状分布,这种层状分布的结构为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好氧颗粒
污
泥
除污
性能
Keywords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decontamina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PIC单片机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除污装置设计
被引量:
1
18
作者
冯小龙
钟虎
孙珍珍
梁兵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104,共3页
基金
国家836计划重点项目(2008AA062202)
文摘
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除污装置的设计,装置的核心处理器采用PIC单片机16F873A,通过拨码开关设定灵活的冲洗时间,可以自动的对采煤机机载视频仪外护玻璃进行高压喷水除污。具体阐述了单片机控制、电磁阀控制、拨码开关等几个核心模块的硬件设计,并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图。
关键词
PIC单片机
采煤机
远程监控
除污
装置
Keywords
PIC microcontroller
coal shearer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econtamination device
分类号
TD676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阻法管内反冲洗除污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吉礼
马良栋
曹达君
马志先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文摘
提出了游离弹簧反冲洗管内除污方法,试验研究了有、无游离弹簧反冲洗管内除污特性。结果表明,无游离弹簧时,管内反冲洗除污效果与所选用的水质有很大关系,自来水反冲洗除污效果明显;游离弹簧反冲洗除污方法具有较强的污物剥蚀能力,比无弹簧反冲洗具有更好的除污效果;游离弹簧结构简单,易于在换热管内安装,对换热器水侧阻力影响小。
关键词
热阻法
反冲洗
游离弹簧
除污
Keywords
thermal resistance method, backwash, free-spring, defouling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BR与HMBR除污效能及相关功能微生物对比研究
李莹
刘强
项玮
曲吉祥
杨翠萍
范秀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集成沉降和过滤功能的新型组合式轨道除污装置除污能力研究
郭关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柠檬酸去除污泥中镉、铅的研究
黄翠红
孙道华
李清彪
邓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沙田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特性及除污能力的研究
石雷
王宝贞
曹向东
王进
刘正应
吕炳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效能研究
马军
刘伟
刘惠
余敏
李圭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污水侧取水、除污和换热技术研究进展
张吉礼
马良栋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膜生物流化床除污效果研究
马金霞
王世和
沈倩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厌氧/好氧耦合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
李军
周婷
张宁
张杰
李艺
张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臭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除污效能
石枫华
马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除污性能研究
万兴
黄海燕
万金保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自除污型干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沈朝
姜益强
姚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原文传递
12
BAF/O_3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
尹宇鹏
陆少鸣
吴冬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城市污水自冲洗除污换热器试验研究
肖红侠
张海青
孙德兴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机械格栅除污机技术分析及设计应用探讨
卢心虹
孙济发
《给水排水》
CSCD
199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自动除污型污水-水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沈朝
姜益强
姚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除污特性比较
杨小丽
王世和
卢宁
马金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不同阶段除污性能的研究
王震
范铮
孔德芳
柏义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18
基于PIC单片机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除污装置设计
冯小龙
钟虎
孙珍珍
梁兵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热阻法管内反冲洗除污特性试验研究
张吉礼
马良栋
曹达君
马志先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