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2)Zr_(2)O_(7)–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活塞热–机耦合应力分析
1
作者 林旭 陈为欢 代鹏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以某车用发动机活塞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建立La_(2)Zr_(2)O_(7)–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活塞模型,研究陶瓷面层、底部陶瓷层、基体的热–机耦合应力及其双陶瓷层结构对活塞基体的影响。根据温度场分析,陶瓷面层厚度为0.15 mm时,La_(2... 以某车用发动机活塞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建立La_(2)Zr_(2)O_(7)–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活塞模型,研究陶瓷面层、底部陶瓷层、基体的热–机耦合应力及其双陶瓷层结构对活塞基体的影响。根据温度场分析,陶瓷面层厚度为0.15 mm时,La_(2)Zr_(2)O_(7)–8YSZ涂层活塞基体、陶瓷面层、底部陶瓷层的最高温度分别是271℃、438℃、363℃。随着陶瓷面层厚度增加,活塞基体温度降低,活塞顶面温度升高。热应力分析表明无涂层活塞的最大热应力出现在环槽处,最大值是64 MPa,而涂层活塞基体的最大热应力出现在燃烧室喉口及其顶部边缘部分。受机械负荷影响,无涂层活塞和涂层活塞基体耦合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销座处,陶瓷面层和底部陶瓷层最大热–机耦合应力出现在各自底面。随着陶瓷面层厚度增加,陶瓷面层和底部陶瓷层最大耦合应力缓慢减小,活塞基体耦合应力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陶瓷层结构 温度场 热应力 耦合应力
下载PDF
四硼酸锂电解液浓度对Zr-4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影响
2
作者 黄佳俊 金凡亚 +6 位作者 胡俊达 刘昊 黄熠 但敏 万俊豪 唐国庆 张勇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8-74,共7页
为了提高Zr-4合金在核工业中的服役性能并避免引入杂质元素,以Li_(2)B_(4)O_(7)为电解液在Zr-4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了Li_(2)B_(4)O_(7)浓度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膜层厚度、硬度、粗糙度、耐磨损和耐腐蚀... 为了提高Zr-4合金在核工业中的服役性能并避免引入杂质元素,以Li_(2)B_(4)O_(7)为电解液在Zr-4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了Li_(2)B_(4)O_(7)浓度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膜层厚度、硬度、粗糙度、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ρ(Li_(2)B_(4)O_(7))=3~15 g/L时,随着Li_(2)B_(4)O_(7)浓度的增加,电解液的电导率持续增加,陶瓷层的粗糙度总体持续增加,只在电解液浓度从6 g/L变化到9 g/L时稍有下降,微弧氧化陶瓷层厚度先在ρ(Li_(2)B_(4)O_(7))=3~9 g/L范围内持续下降,后在ρ(Li_(2)B_(4)O_(7))=9~15 g/L范围内上升;陶瓷层的硬度先是在ρ(Li_(2)B_(4)O_(7))=3~6 g/L范围内下降,后在ρ(Li_(2)B_(4)O_(7))=6~15 g/L范围内上升。陶瓷层全部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_(2))构成。随着电解液中Li_(2)B_(4)O_(7)浓度的增加,陶瓷层的孔隙率下降,微孔尺寸变化不大,陶瓷层的摩擦系数在ρ(Li_(2)B_(4)O_(7))=3~12 g/L范围内持续增加,在ρ(Li_(2)B_(4)O_(7))=15 g/L时下降。综合比较,在Li_(2)B_(4)O_(7)浓度为15 g/L的电解液中可以获得厚度适中、硬度较好、表面平整连续、孔隙率和孔径尺寸均较小、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均较好的陶瓷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微弧氧化 电解液 陶瓷层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显微缺陷与相组成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130
3
作者 蒋百灵 张淑芬 +1 位作者 吴国建 雷廷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457,共4页
利用SEM ,XRD及盐雾腐蚀等试验手段 ,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中显微缺陷与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弧氧化初期 ,陶瓷层致密 ,几乎观察不到显微缺陷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陶瓷层的增厚 ,其外... 利用SEM ,XRD及盐雾腐蚀等试验手段 ,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中显微缺陷与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弧氧化初期 ,陶瓷层致密 ,几乎观察不到显微缺陷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陶瓷层的增厚 ,其外侧开始出现孔洞类缺陷 ,直至 90 %厚度范围布满相互交错的不规则孔洞 ;陶瓷层主要由MgO ,MgSiO3 ,MgAl2 O4 和非晶相组成 ,随着厚度的增加 ,陶瓷层中MgO的比例不断增加 ,而非晶相含量逐渐减少 ;短时间微弧氧化处理有利于制取以非晶相为主的致密无缺陷的耐蚀陶瓷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显微缺陷 耐蚀性 非晶相 腐蚀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WC金属陶瓷层的耐磨性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曾晓雁 吴新伟 +2 位作者 陶曾毅 朱蓓蒂 崔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885-890,共6页
本文以单晶碳化钨、铸造碳化钨和烧结碳化钨颗粒为陶瓷相,镍基自熔合金为粘结金属,研究了不同种类(万分与结构)、粒度和含量的碳化钨颗粒对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层的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钨颗粒的种类、粒度与含量对金属陶... 本文以单晶碳化钨、铸造碳化钨和烧结碳化钨颗粒为陶瓷相,镍基自熔合金为粘结金属,研究了不同种类(万分与结构)、粒度和含量的碳化钨颗粒对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层的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钨颗粒的种类、粒度与含量对金属陶瓷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能影响明显,熔覆层耐磨性能随碳化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决于碳化钨颗粒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金属陶瓷层 磨粒 磨损 耐磨性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 被引量:78
5
作者 郝建民 陈宏 +1 位作者 张荣军 蒋百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8-991,共4页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的厚度有关,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使其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耐蚀性
下载PDF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72
6
作者 蒋永锋 李均明 +1 位作者 蒋百灵 符长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
通过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基体成分、电参数、溶液温度、pH值及组分等参数对陶瓷层生长速率及性能的影响的分析 。
关键词 微孤氧化 影响因素 生长速率 铝合金 陶瓷层 技术参数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6
7
作者 蒋百灵 吴国建 +1 位作者 张淑芬 雷廷权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利用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 (XRD)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生长规律 ,分析了微弧氧化条件下氧化镁膜层致密性和相结构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微弧氧化初期膜层致密 ,几乎观察不到疏松层 ;随着处理时... 利用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 (XRD)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生长规律 ,分析了微弧氧化条件下氧化镁膜层致密性和相结构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微弧氧化初期膜层致密 ,几乎观察不到疏松层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膜层的增厚 ,其外侧开始出现疏松层 ,最终可达到膜层总厚度的 90 %左右。膜层相结构主要由MgO、MgSiO3、MgAl2 O4和无定形相组成。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 ,膜层中MgO、MgAl2 O4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MgSiO3 的含量基本不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层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相结构 致密 疏松
下载PDF
Na_2WO_4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过程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蒋百灵 赵仁兵 +2 位作者 梁戈 李均明 袁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5-157,共3页
在磷酸盐溶液中,研究了Na2WO4含量和电流密度对陶瓷层形成过程及耐磨性的影响;通过SEM、XPS等手段分析了陶瓷层的表面形貌和W元素含量及其组成。结果表明:氧化起弧发生前,Na2WO4能促使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氧化起弧发生后,Na2WO4参与反应,... 在磷酸盐溶液中,研究了Na2WO4含量和电流密度对陶瓷层形成过程及耐磨性的影响;通过SEM、XPS等手段分析了陶瓷层的表面形貌和W元素含量及其组成。结果表明:氧化起弧发生前,Na2WO4能促使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氧化起弧发生后,Na2WO4参与反应,进入膜层。Na2WO4含量在7g/L时,膜层具有很好的致密性和耐磨性;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膜层增加,前期磨损量相对增加,后期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WO4 陶瓷层 耐磨性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耐蚀性的研究 被引量:61
9
作者 蒋百灵 张淑芬 吴国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00-303,共4页
利用盐雾腐蚀试验和SEM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腐蚀过程及 4种电解液体系对陶瓷层耐蚀性的影响 ,分析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与铬化处理膜层耐蚀性的差异和封孔处理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在复合系电解液中处理的镁... 利用盐雾腐蚀试验和SEM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腐蚀过程及 4种电解液体系对陶瓷层耐蚀性的影响 ,分析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与铬化处理膜层耐蚀性的差异和封孔处理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在复合系电解液中处理的镁合金样品耐蚀性最好 ,所有微弧氧化处理的样品其耐蚀性均远优于铬化处理样品 ,用石蜡封孔可明显提高样品的耐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层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盐雾试验 耐蚀性
下载PDF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蒋百灵 白力静 蒋永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1-333,共3页
借助于 XRA、SEM和 ESA等手段 ,对置于不同溶液和电参数下得到的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陶瓷层的成分和性能与电解液有关 。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组织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溶液电导率对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速度和致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均明 蒋百灵 +1 位作者 井晓天 文晓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探讨了微弧氧化溶液体系电导率对陶瓷层生长速度的影响 ,并以击穿场强作为反映陶瓷层致密度的物理参量 ,测定了实验条件下电导率与击穿场强的关系。结果表明 ,陶瓷层的生长速度与溶液电导率之间有近似线性的正比增长关系 ;
关键词 微弧氧化 溶液电导率 生长速度 致密度 铝合金 陶瓷层
下载PDF
微弧氧化工艺对锆合金表面陶瓷层厚度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双 郭锋 +2 位作者 刘亮 杨晓利 刘红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66-1470,共5页
在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制备了Zr-4合金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了正负向电压、频率及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陶瓷层的厚度和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对陶瓷层厚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正向电压520V,负向电压160V... 在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制备了Zr-4合金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了正负向电压、频率及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陶瓷层的厚度和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对陶瓷层厚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正向电压520V,负向电压160V,频率250Hz,氧化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可得到厚度50μm左右的表面状况较好的陶瓷层。较高的正向电压和较长的氧化时间有利于提高膜层的厚度,而高的正负向电压、低频率和长时间的氧化,容易形成带有较大孔洞的火山状突起和穹状表面,膜层出现裂纹并且崩离的趋势增大,因此锆合金的微弧氧化需要有适当的工艺参数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微弧氧化 工艺参数 陶瓷层厚度 表面形貌
下载PDF
LY12铝合金表面氧化铝陶瓷层的生长过程 被引量:26
13
作者 蒋百灵 白力静 蒋永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186-189,共4页
借助于SEM和XRD观察了铝合金表面氧化铝陶瓷层的生长特性 ,测定了铝合金表面陶瓷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氧化铝陶瓷层生长明显分为 3个阶段 ,起始阶段陶瓷的生长呈典型的柱状特征 ,后期以重熔增厚的方式为主 ,铝合金陶瓷层与基体间以微... 借助于SEM和XRD观察了铝合金表面氧化铝陶瓷层的生长特性 ,测定了铝合金表面陶瓷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氧化铝陶瓷层生长明显分为 3个阶段 ,起始阶段陶瓷的生长呈典型的柱状特征 ,后期以重熔增厚的方式为主 ,铝合金陶瓷层与基体间以微冶金过渡形式结合 ,陶瓷层表层中非定型相的比例高达 70 % ,其余为α Al2 O3 和γ Al2 O3 ;微弧氧化处理液的组成及电参数的选择对陶瓷层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陶瓷层 生长特性 微冶金结合
下载PDF
(NaPO_3)_6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电化学腐蚀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骆海贺 蔡启舟 +3 位作者 魏伯康 余博 何剑 李定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1-486,共6页
在Na2SiO3-KOH电解液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NaPO3)6,利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原位生长的陶瓷层.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添加(NaPO3)6前后,制备的陶瓷层在3.5%(w)NaCl溶液中的室温电化学行为.... 在Na2SiO3-KOH电解液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NaPO3)6,利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原位生长的陶瓷层.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添加(NaPO3)6前后,制备的陶瓷层在3.5%(w)NaCl溶液中的室温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添加(NaPO3)6后,陶瓷层的自腐蚀电位显著上升,自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减小.这主要是由于(NaPO3)6增加了反应过程中基体镁合金表面的"氧空位"和溶液中PO34-的含量,促使元素Mg在金属/膜层(M/F)界面上快速形成相应氧化物,从而增加了陶瓷层的厚度和致密性.根据电化学反应体系和陶瓷层的特殊结构,建立了合理的等效电路,并结合EIS数据,分析了添加(NaPO3)6提高陶瓷层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NaPO3)6 耐腐蚀机理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电压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荣明 郭锋 李鹏飞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研究了正向和负向电压对6063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的影响,并结合微弧氧化过程中正向电流密度的变化,对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提高正负向电压均有利于提高陶瓷层的厚度与均匀性。当正负向电压从420V/120V提高到480V/200V时,... 研究了正向和负向电压对6063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的影响,并结合微弧氧化过程中正向电流密度的变化,对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提高正负向电压均有利于提高陶瓷层的厚度与均匀性。当正负向电压从420V/120V提高到480V/200V时,陶瓷层厚增加了一倍;负向电压对陶瓷层形成的影响更加显著,当保持正向电压440V不变,负向电压从120V提高到200V时,层厚增加了约60%,均匀性明显提高。正负向电压提高时,通过试样的正向电量随之增大,而且与陶瓷层厚度之间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正向和负向电压分别通过加快物质的迁移和强化膜层的击穿从而促进陶瓷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铝合金 陶瓷层 电压参数
下载PDF
纳米SiO_2复合处理对7A5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索相波 马世宁 +1 位作者 邱骥 吕庆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9,共4页
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SiO2),经微弧氧化,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n-SiO2复合陶瓷层,研究n-SiO2复合处理对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SiO2复合处理后,陶瓷层孔隙尺寸减小,孔隙率降低,致密性提高,因而陶瓷层... 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SiO2),经微弧氧化,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n-SiO2复合陶瓷层,研究n-SiO2复合处理对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SiO2复合处理后,陶瓷层孔隙尺寸减小,孔隙率降低,致密性提高,因而陶瓷层显微硬度和抗盐雾腐蚀性能显著提高。n-SiO2在放电通道处沉积是陶瓷层致密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陶瓷层 纳米二氧化硅 孔隙率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电压对陶瓷层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宏 郝建民 王利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8,共2页
 研究了微弧氧化处理中起始电压U始、终止电压U终对陶瓷层的影响,发现电压是决定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厚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关键。结果表明:当起始电压U始相等时,终止电压U终(或△U)愈高,陶瓷层厚度愈厚;当终止电压U终相等时,起始电压U始愈...  研究了微弧氧化处理中起始电压U始、终止电压U终对陶瓷层的影响,发现电压是决定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厚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关键。结果表明:当起始电压U始相等时,终止电压U终(或△U)愈高,陶瓷层厚度愈厚;当终止电压U终相等时,起始电压U始愈高,陶瓷层厚度也愈厚。试样的表面粗糙度随微弧氧化处理终止电压U终的升高而增加,与U始变化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粗糙度 电压
下载PDF
粘结层和陶瓷层厚度对纳米结构热障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箐 李嘉 +2 位作者 詹华 汪瑞军 王伟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0,41,共5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在K403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不同层厚比的NiCrA-lY/纳米7YSZ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厚度变化对热障涂层表面粗糙度、结合强度、热震性能和热循环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粘结层厚度一定时,随着陶瓷...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在K403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不同层厚比的NiCrA-lY/纳米7YSZ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厚度变化对热障涂层表面粗糙度、结合强度、热震性能和热循环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粘结层厚度一定时,随着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增加,涂层结合强度下降;当粘结层厚度为50μm时,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随陶瓷层厚度增加而降低,粘结层厚度提高至100μm时,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随陶瓷层厚度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热障涂层在1100℃的热循环寿命测试结果也基本对应这一规律;当粘结层厚50μm且陶瓷层/粘结层的层厚比在(1~2)∶1的范围内,或者粘结层厚100μm且陶瓷层/粘结层的层厚比在(2~2.5)∶1范围内时,热障涂层具有较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 陶瓷层厚度 厚比 热循环寿命
下载PDF
电压参数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锋 刘荣明 李鹏飞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40,共3页
通过XRD分析,研究了正向、负向电压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层主要由-αA l2O3相、-γA l2O3相和mullite(莫来石)相组成,-αA l2O3相在陶瓷层内侧的质量分数高于外层,而mullite相的分布则相反。单独提高正向... 通过XRD分析,研究了正向、负向电压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层主要由-αA l2O3相、-γA l2O3相和mullite(莫来石)相组成,-αA l2O3相在陶瓷层内侧的质量分数高于外层,而mullite相的分布则相反。单独提高正向电压时,-αA l2O3相的质量分数先增后减;而单独提高负向电压时,-αA l2O3相的质量分数明显提高。-γA l2O3质量分数的变化与-αA l2O3相反。电压变化时,内侧的mullite相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但外侧的质量分数随电压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电压 相组成
下载PDF
Na_2WO_4对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宏晔 王永康 +2 位作者 曹立 李炳生 韩高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2-745,共4页
在稳定的H3BO3KOH体系电解液中,研究了0~6g/L添加剂Na2WO4对LY12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以及陶瓷层性能的影响.利用槽压时间函数表征微弧氧化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陶瓷层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只有添加... 在稳定的H3BO3KOH体系电解液中,研究了0~6g/L添加剂Na2WO4对LY12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以及陶瓷层性能的影响.利用槽压时间函数表征微弧氧化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陶瓷层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只有添加了Na2WO4,微弧氧化反应才能进行;Na2WO4参与了铝表面微弧氧化反应,反应后陶瓷层的最终相组成为αAl2O3和γAl2O3,并有少量钨沉积;随着Na2WO4质量浓度的提高,陶瓷层的厚度和陶瓷层中αAlO的质量分数均下降,使陶瓷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Na2WO4 陶瓷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