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类型通信中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伟 谭小彬 季海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1,96,共5页
在基于3GPP长期演进技术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应用背景下,针对无线接入网络中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拥塞控制策略,MTC器件利用基站广播信息自适应调整各自的接入时间,避免由于大量MTC器件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而引起接入碰... 在基于3GPP长期演进技术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应用背景下,针对无线接入网络中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拥塞控制策略,MTC器件利用基站广播信息自适应调整各自的接入时间,避免由于大量MTC器件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而引起接入碰撞的问题,实现基站的负载均衡及信道资源的合理分配。基于最大熵原理证明各MTC器件接入时间的均匀分布是最优分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接入类别限制策略相比,该策略可缓解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状况,提高MTC器件的随机接入成功率,降低接入时延,从而提升网络整体性能及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类型通信 随机接入信道 拥塞控制 均匀分布 网络服务质量 最大熵原理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WLAN/WPAN中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国军 沈连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3-42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它适用于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等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文中给出了算法分配过程的描述,并对其性能作了分析.以HIPERLAN/2标准为例进行了自适应随机接入预测分配算法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它适用于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等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文中给出了算法分配过程的描述,并对其性能作了分析.以HIPERLAN/2标准为例进行了自适应随机接入预测分配算法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固定RCH数的方法及已有文献的方法相比,其随机信道的接入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减少了碰撞次数,有效地利用了无线资源,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算法 随机接入信道 WPAN WLAN 自适应预测 无线多媒体通信 无线资源 仿真结果 HIPERLAN/2标准 系统
下载PDF
WCDMA随机接入信道的数学建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群高 李文耀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4,48,共4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中无线小区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数学建模方法及性能分析。首先介绍了WCDMA的RACH及信息发送方式,然后描述了RACH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隙ALOHA接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RACH数学建模的方法和... 文章主要讨论了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中无线小区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数学建模方法及性能分析。首先介绍了WCDMA的RACH及信息发送方式,然后描述了RACH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隙ALOHA接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RACH数学建模的方法和详细过程,给出了RACH吞吐量的计算公式,最后,对RACH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码分多址 随机接入信道 时隙ALOHA 数学建模 性能分析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WCDMA随机接入信道前缀码捕获方案 被引量:2
4
作者 范伟飞 《电子工程师》 2004年第2期24-26,共3页
结合 3GPP协议的性能要求 ,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 ,提出了WCDMA随机接入信道前缀码捕获的一种实现方法。
关键词 WCDMA 随机接入信道 前缀码捕获 计算机仿真 3GPP协议 宽带码分多址 反向接入信道
下载PDF
LTE-A系统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检测的仿真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雅静 刘郁林 张治中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2-1446,共5页
根据多普勒频移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号检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划分出了中速、高速、超高速三种模式,并提出相应改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对中速模式,提出了基于频偏校正的前导检测算法;对高速模式,提出了多重滑窗峰值检测算法;对... 根据多普勒频移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号检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划分出了中速、高速、超高速三种模式,并提出相应改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对中速模式,提出了基于频偏校正的前导检测算法;对高速模式,提出了多重滑窗峰值检测算法;对超高速模式,提出了基于整数倍子载波的频偏补偿前导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场景下PRACH信号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传输,接收端虚警率性能至少改善了3.8 d B;通过扩展典型城市信道模型(ETU)信道传输,虚警率性能至少提升了1 d B。与频域相关检测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提高了前导信号成功检测概率,减少了接入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兼容的长期演进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多普勒频移 频偏校正 频偏补偿
下载PDF
基于LTE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检测研究
6
作者 黄铜娟 康桂华 +1 位作者 齐柏 周文波 《微处理机》 2013年第5期35-37,40,共4页
LTE系统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前导检测是整个随机接入过程的关键,提高前导检测的正确性是随机接入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LTE FDD系统采用不同的子帧配置来提高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检测的正确概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子帧... LTE系统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前导检测是整个随机接入过程的关键,提高前导检测的正确性是随机接入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LTE FDD系统采用不同的子帧配置来提高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检测的正确概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子帧配置能够影响正确检测概率,但要达到一定的信噪比时才能够得到给定的正确检测概率,从而满足用户所需的随机接入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导检测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随机接入 LTE系统
下载PDF
TD-SCDMA随机接入信道的分析
7
作者 李明 熊思民 张德民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给出了TD-SCDMA(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一种新的随机接入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 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随机接入信道吞吐率和时延公式,并将其数值计算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以及原方案计算 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随机接入信道 TD-SCDMA 移动通信 码分多址
下载PDF
LTE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规划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卸土 《邮电设计技术》 2014年第7期67-70,共4页
LTE接入技术与GSM、CDMA有很大不同,为确保LTE网络正常运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需进行精细规划。介绍了LTE-FDD移动通信系统接入技术,物理接入信道相关参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容量、小区逻辑根序列码复用模式与小区覆盖距离之间关系... LTE接入技术与GSM、CDMA有很大不同,为确保LTE网络正常运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需进行精细规划。介绍了LTE-FDD移动通信系统接入技术,物理接入信道相关参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容量、小区逻辑根序列码复用模式与小区覆盖距离之间关系,以及高速移动场景对接入前导循环位移的影响,总结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接入信道参数 接入前导 小区覆盖距离 循环位移
下载PDF
基于NB-IOT随机接入的评估建模与仿真
9
作者 杨磊 龙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5-1031,共7页
由于NB-IoT传输大部分发生在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容易成为系统瓶颈。针对此问题,对NB-IoT随机接入信道进行建模,推导出RACH成功概率的精确表达式,量化评估每个覆盖等级中网络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评估模型对... 由于NB-IoT传输大部分发生在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容易成为系统瓶颈。针对此问题,对NB-IoT随机接入信道进行建模,推导出RACH成功概率的精确表达式,量化评估每个覆盖等级中网络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评估模型对最大前导重传次数、退避窗口大小、子载波数量等参数进行周期性优化,能够有效提高设备接入成功率,降低接入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物联网 随机接入信道 上行信道 前导重传 覆盖等级 退避窗口 子载波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业务区分的随机接入方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雪琳 田辉 +1 位作者 杨宁 张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2,共4页
通过对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实时业务服务质量(QoS)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分-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TD-OFDMA)的简单高效的随机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网络终端利用特有的优先随机接入信道(FRRACH)对不同时延特... 通过对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实时业务服务质量(QoS)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分-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TD-OFDMA)的简单高效的随机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网络终端利用特有的优先随机接入信道(FRRACH)对不同时延特性的业务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机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分组碰撞,保障了实时业务的QoS需求.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成功接入概率、接入时延以及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性能较目前常用的随机接入方案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优先随机接入信道 随机接入信道
下载PDF
LTE网络物理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规划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嘉林 苏一海 李进盛 《广西通信技术》 2016年第4期37-40,共4页
对于LTE网络,物理上行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的作用是随机接入,是用户进行初始连接、切换、连接重建及上行同步的唯一途径。要确保用户接入的成功率,合理规划物理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对网络的接入性... 对于LTE网络,物理上行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的作用是随机接入,是用户进行初始连接、切换、连接重建及上行同步的唯一途径。要确保用户接入的成功率,合理规划物理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对网络的接入性能与容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前导码的过程涉及小区的覆盖半径、场景、前导格式及循环位移、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起始资源块位置的等方面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 资源块 前导格式 逻辑根序列
原文传递
交织多址单步随机接入
12
作者 别志松 王伶 吴伟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104,共5页
为了减小随机接入时延并降低碰撞概率,采用交织多址作为单步随机接入资源请求数据部分的多址接入方式,通过在数据段加入若干附加比特,扩大了可用随机标识的数量,并设计了一种异步接收机结构用于数据部分的多用户检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为了减小随机接入时延并降低碰撞概率,采用交织多址作为单步随机接入资源请求数据部分的多址接入方式,通过在数据段加入若干附加比特,扩大了可用随机标识的数量,并设计了一种异步接收机结构用于数据部分的多用户检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大大降低碰撞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接入信道 交织多址 异步接收机 碰撞概率
下载PDF
LTE接入信道结构及容量研究
13
作者 金益源 《邮电设计技术》 2014年第8期53-56,共4页
在设计规划和维护LTE网络时需重点关注LTE网络的接入性能指标,为了适应不同业务和用户环境,PRACH可根据不同业务负荷和小区覆盖距离进行优化调整。介绍了LTE-FDD移动通信系统接入信道中PRACH和RACH的概念、相关资源配置、时频结构、PRAC... 在设计规划和维护LTE网络时需重点关注LTE网络的接入性能指标,为了适应不同业务和用户环境,PRACH可根据不同业务负荷和小区覆盖距离进行优化调整。介绍了LTE-FDD移动通信系统接入信道中PRACH和RACH的概念、相关资源配置、时频结构、PRACH配置和接入距离之间的关系、PRACH容量相关无线参数,通过分析PRACH配置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各种配置下PRACH承载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随机接入信道 接入前导格式 物理随机接入前导配置 容量
下载PDF
WCDMA和CDMA 2000接入信道的比较和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彬 石振华 郑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8-210,216,共4页
根据接入信道承载的数据类型,提出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信道的设计要求。通过对WCD MA和CDMA2000接入信道、增强接入信道的分析,比较了两种系统所使用接入技术的优劣。还给出了接入信道仿真程序的设计思路。基于该仿真程序,可... 根据接入信道承载的数据类型,提出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信道的设计要求。通过对WCD MA和CDMA2000接入信道、增强接入信道的分析,比较了两种系统所使用接入技术的优劣。还给出了接入信道仿真程序的设计思路。基于该仿真程序,可以得到两种接入信道的仿真结果,分析得出WCDMA的接入性能要优于CDMA2000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DMA CDMA2000 随机接入信道 公共分组信道 增强接入信道
下载PDF
LTE系统超大小区的随机接入TA检测方案
15
作者 杨生金 邓风 刘玮 《信息技术》 201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现有的LTE系统中PRACH的随机接入前导有5种格式,不同前导格式对应能够支持不同的小区半径。在常规的PRACH检测方案中,前导格式3能够支持最大的LTE小区半径为100km左右。针对卫星通信、民航飞机通信等小区半径要求大于100km的LTE系统应... 现有的LTE系统中PRACH的随机接入前导有5种格式,不同前导格式对应能够支持不同的小区半径。在常规的PRACH检测方案中,前导格式3能够支持最大的LTE小区半径为100km左右。针对卫星通信、民航飞机通信等小区半径要求大于100km的LTE系统应用场景,引入一种三窗口联合检测的PRACH检测算法方案,能够在不增加基站设备的前提下,准确估计UE获取上行同步所需的较大定时提前量TA,提高UE发起随机接入取得上行同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区半径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上行同步 定时提前量
下载PDF
WCDMA中的一种快速随机接入捕获实现算法
16
作者 秦泽民 杨波 《电信技术研究》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随机接入过程是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与网络建立稳定的连接、进行通信的首要步骤。本文分析了WCDMA中随机接入过程的特点,利用随机接入前缀和捕获指示符信道帧结构的对称特性,提出了一快速随机接入捕获实现算法,仿真验证和硬件平台实... 随机接入过程是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与网络建立稳定的连接、进行通信的首要步骤。本文分析了WCDMA中随机接入过程的特点,利用随机接入前缀和捕获指示符信道帧结构的对称特性,提出了一快速随机接入捕获实现算法,仿真验证和硬件平台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种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接入信道 捕获指示符信道 RACH PRACH AICH
下载PDF
B3G系统RACH信道前导码的设计与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别志松 张晓林 +1 位作者 张瀚峰 吴伟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2,共4页
采用具有零相关区特性的generalized chirp-like(GCL)序列作为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码,并加上循环后缀以便有效利用GCL序列良好的周期相关特性,提高前导码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窗内峰均比检测的前导码检测算法.针对该算法设计了... 采用具有零相关区特性的generalized chirp-like(GCL)序列作为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码,并加上循环后缀以便有效利用GCL序列良好的周期相关特性,提高前导码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窗内峰均比检测的前导码检测算法.针对该算法设计了固定阈值,分析了虚警和漏检概率;讨论了该算法通过简单修正作为碰撞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这种前导码和相应的检测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接入信道 前导码 零相关区序列 虚警 漏检
下载PDF
基于FPGA的5G物理层LowPHY设计
18
作者 范晓星 《计算机与网络》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在对5G O-RAN架构及物理层功能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5G物理层LowPHY功能模块。通过对5G物理层LowPHY的功能进行分析,制定了总体设计方案,将功能模块划分为上行LowPHY模... 在对5G O-RAN架构及物理层功能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5G物理层LowPHY功能模块。通过对5G物理层LowPHY的功能进行分析,制定了总体设计方案,将功能模块划分为上行LowPHY模块、下行LowPHY模块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LowPHY模块。针对LowPHY数据处理量大的特点,选用在数据处理方面具备高性能、低时延、低功耗优势的FPGA器件来实现。将设计的LowPHY功能模块与其他模块集成为O-RU单元,在5G NR系统中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满足了项目需求,实现了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物理层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LowPHY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FFT IFFT 循环前缀 正交频分复用
下载PDF
窄带物联网接入信号设计
19
作者 张晓丹 仝勋伟 +1 位作者 刘锟 鲁照华 《现代电信科技》 2017年第3期18-26,共9页
提出两种窄带物联网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设计方案,包括多子载波方案和单子载波方案。多子载波方案遵循LTE接入信号的设计原理,对接入信道带宽、子载波间隔以及序列的选取进行了重新设计;单子载波方案将终端全部功率集中在单个子载波上... 提出两种窄带物联网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设计方案,包括多子载波方案和单子载波方案。多子载波方案遵循LTE接入信号的设计原理,对接入信道带宽、子载波间隔以及序列的选取进行了重新设计;单子载波方案将终端全部功率集中在单个子载波上,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谱密度,更适合恶劣的无线信道环境下终端接入需求。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接入信号设计方案可满足窄带物联网的接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物联网 物联网 随机接入信道 单子载波 多子载波
下载PDF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上行定时算法改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祥 陈健 金彦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4-567,共4页
对基于IEEE 802.16 e-OFDMA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上行定时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采用了测距信号的时域叠加方法,增强其在频域的信噪比,提高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用户接入和时延估计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该算法相对于原... 对基于IEEE 802.16 e-OFDMA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上行定时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采用了测距信号的时域叠加方法,增强其在频域的信噪比,提高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用户接入和时延估计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该算法相对于原有算法在用户检测性能和时延估计性能方面均有改善,提高了小区边缘用户的上行随机接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随机接入信道 测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