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计功能对隐性债务风险的非线性影响
1
作者 江世银 王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7,共16页
基于中国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功能对隐性债务风险的非线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发展在审计监督影响债务风险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审计功能的发挥对隐性债务风险有先加剧后缓解的倒“... 基于中国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功能对隐性债务风险的非线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发展在审计监督影响债务风险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审计功能的发挥对隐性债务风险有先加剧后缓解的倒“U”型影响,当审计揭示功能和纠正功能分别超过0.73和0.57的阈值时,审计功能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出现拐点效应;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审计功能对隐性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被削弱,而刺激作用被强化,导致倒“U”型曲线的拐点向右移动;由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于中部地区,因此倒“U”型曲线对应的拐点值更大;由于西部地区审计功能发挥程度较低,因此并未发现对隐性债务风险的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功能 金融发展 隐性债务 非线性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度与评价
2
作者 黎精明 李启玉 田笑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2,155,共7页
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其前提是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做准确测度。文章针对现有隐性债务风险度量方式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度模式,并实证测度了2012—2020年我国省... 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其前提是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做准确测度。文章针对现有隐性债务风险度量方式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度模式,并实证测度了2012—2020年我国省级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然后以测度结果为依据,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因子分析法开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仍呈递增态势,且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隐性债务风险的省际离散程度相对最高;最后提出切实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四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 风险测度 风险评价 因子分析
下载PDF
XOD模式价值实现机制及隐性债务风险防范探讨——以水安全保障导向的开发(WOD)模式为例
3
作者 张建红 翟广永 裴晓桃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当前,单一靠财政投入已远不能满足城乡建设发展的需要,XOD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项目组合实施方式应运而生。XOD的核心机理是“增肥哺瘦”,需要通过组合投资、溢价回收、协同增效3大机制和关联关系、一体开发、自求平衡3大原则来实现。实... 当前,单一靠财政投入已远不能满足城乡建设发展的需要,XOD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项目组合实施方式应运而生。XOD的核心机理是“增肥哺瘦”,需要通过组合投资、溢价回收、协同增效3大机制和关联关系、一体开发、自求平衡3大原则来实现。实施WOD项目通常需要经过5大阶段。通过分析运行机制和操作流程,发现WOD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也会存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通过优化WOD运行条件、依法合规实施项目、构建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等措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WOD项目的隐性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OD模式 WOD模式 价值实现机制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操作流程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倪筱楠 孙夫祥 郑凯伦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24,151,共6页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使得遏制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下,研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在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使得遏制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下,研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在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界定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其次,探讨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困境,并选取我国首个无隐性债务省份—广东省,总结其化解隐性债务的经验。最后,结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化解困境及国内经验,提出助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债务风险
下载PDF
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世银 王越 《新疆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9-23,158,共16页
文章以我国2008—2020年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举借环节的增量风险以及使用环节的绩效水平为切入点,分析税收竞争对隐性债务治理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地区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尚处于合理范围内,良性的税收竞... 文章以我国2008—2020年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举借环节的增量风险以及使用环节的绩效水平为切入点,分析税收竞争对隐性债务治理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地区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尚处于合理范围内,良性的税收竞争降低了隐性债务举借环节的增量风险,提高了使用环节的绩效水平。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的推出,税收竞争改善隐性债务治理的作用被削弱。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税收竞争通过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改善对隐性债务的治理,并通过缓解预算软约束问题降低隐性债务举借环节的增量风险。审计揭示、整改功能的发挥对税收竞争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绩效有负向的调节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竞争影响隐性债务治理的效果在竞争强度、债务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异。文章的研究对税收竞争结合金融审计改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并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竞争 隐性债务 审计功能
下载PDF
风险与绩效双轮驱动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联动治理研究
6
作者 洪源 张智 龙立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88,共13页
基于软计算方法集成技术,分别采用CRITIC-TOPSIS集成方法和Global超效率DEA方法,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与绩效状况进行实证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隐性债务风险和绩效的互动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评... 基于软计算方法集成技术,分别采用CRITIC-TOPSIS集成方法和Global超效率DEA方法,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与绩效状况进行实证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隐性债务风险和绩效的互动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各地区隐性债务风险在时间维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空间维度呈现出较明显的“东低西高”分布态势,而各地区的隐性债务绩效则恰好相反,在时间维度呈先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空间维度则呈现出较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与此同时,从隐性债务的风险与绩效的互动相关性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互动相关性还具有了较为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最后,从风险与绩效双轮驱动的导向出发,依据不同地区所处的隐性债务风险与绩效互动相关类型,系统地采用债务存量风险防范化解、债务使用绩效动态优化、跨区域债务风险与绩效空间联动治理等一揽子差异性组合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联动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风险 绩效 联动治理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不足
7
作者 周颖刚 范建超 郑圆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9,共12页
近年来,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中,但相比于其他支出增长速度更缓慢,政府存在更加关注经济绩效而忽视公益性支出的现象。新冠肺炎疫情充分暴露出各地政府先前对公共医疗卫生不够重视。实证研究发现,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对... 近年来,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中,但相比于其他支出增长速度更缓慢,政府存在更加关注经济绩效而忽视公益性支出的现象。新冠肺炎疫情充分暴露出各地政府先前对公共医疗卫生不够重视。实证研究发现,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对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具有显著负效应,高隐性债务规模地区更不重视医疗卫生支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更多资源被投入非公共品产业的地区,债务规模对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负效应将进一步增强。而先前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较低的地区在此次疫情中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感染人数更高。今后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避免仅关注经济绩效而忽视公益性投资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公共医疗卫生支出
下载PDF
地方隐性债务、官员激励与PPP投资
8
作者 刘穷志 赵大鹏 刘夏波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6,共16页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PPP市场,但存在隐性债务风险问题,其背后地方政府采用的PPP机制亟待研究。研究探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官员激励对地方政府采用PPP模式的影响作用,运用财政部PPP项目库、官员特征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数据集,对具有典型隐...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PPP市场,但存在隐性债务风险问题,其背后地方政府采用的PPP机制亟待研究。研究探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官员激励对地方政府采用PPP模式的影响作用,运用财政部PPP项目库、官员特征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数据集,对具有典型隐性债务特征和PPP特征的2014—2018年地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地方隐性债务、官员变更显著促进地方PPP投资,隐性债务对PPP项目的正向影响在官员变更时会减弱,反映地方采用PPP模式更多是融资导向,这是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与规避责任激励效应的综合结果;因晋升激励存在年龄“窗口期”,官员年龄与PPP投资呈现倒U型关系;但规避责任激励持续存在,大龄官员样本中隐性债务对PPP的影响系数较年轻官员样本更大。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财政能力显著促进了地方PPP,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显著抑制了地方PPP,对外开放水平与PPP无显著关系,此外政府激励政策对地方PPP带来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完善地方PPP项目管理,健全官员激励约束机制,提高PPP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官员激励 PPP 融资导向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空间溢出与政策效应
9
作者 姚登宝 李雪怡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4-122,124,共20页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跨时空配置,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供可能。数字金融的普惠性、靶向性和跨时空配置金融资源等特性使其成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工具。结合中国2011-...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跨时空配置,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供可能。数字金融的普惠性、靶向性和跨时空配置金融资源等特性使其成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工具。结合中国2011-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空间影响、调节效应和政策效应可以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在本地区数字金融发展下得到明显地缓释效应,同时邻近区域数字金融发展会进一步降低本地区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其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缓释作用还受到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以财政分权和政府事权不匹配导致的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差异能够正向调节其缓释作用;此外,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字金融政策实施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影响,发现其缓释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政策效应呈逐年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财政自给能力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来自城投债盈余信息有效性的证据
10
作者 王剑锋 陈玉洁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从债券市场有效性的视角,研究了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利于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首先,在利用正交分解法剥离出“政府隐性担保”信息的基础上,有效证实了“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隐性担保降低→债券市场有效性增强(1)”... 从债券市场有效性的视角,研究了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利于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首先,在利用正交分解法剥离出“政府隐性担保”信息的基础上,有效证实了“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隐性担保降低→债券市场有效性增强(1)”的作用路径。其次,上述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政府隐性担保的作用,具体是通过减轻城投公司的政策性负担和经营性亏损来实现的。研究发现,在财政透明度较低的地区,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政府隐性担保、提高城投债盈余信息有效性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成果对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为财政与金融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有效协同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城投债盈余信息有效性 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政策性负担 财政透明度
下载PDF
政策扩散视角下PPP隐性债务风险的形成及治理
11
作者 张碧波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方面,隐性债务风险防范是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底线。规范与否不是判断PPP是否存在隐性债务风险的标准,PPP隐性债务风险形成的本质是对公私双方公平分担风险原则的偏离,即公共部门承担...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方面,隐性债务风险防范是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底线。规范与否不是判断PPP是否存在隐性债务风险的标准,PPP隐性债务风险形成的本质是对公私双方公平分担风险原则的偏离,即公共部门承担了本应由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基于政策扩散视角,从垂直影响模型、内部决定模型、区域传播模型及政策功能属性等维度分析了PPP隐性债务风险形成的结构性原因。现阶段,PPP隐性债务风险形成对象主要还是国有企业,行业空间分布出现一些规律性趋势,随着项目进行,风险累积环节增多且隐性债务不易判断。地方政府在运用PPP模式时,要以效率标准为导向,注重项目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有效多元的投融资途径,减轻运用PPP模式的动机性偏差,法规政策的完善与机构功能的协同是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政策扩散 隐性债务 风险累积
下载PDF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控对策研究
12
作者 刘利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62-68,共7页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威胁我国金融财政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党和国家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着力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成为当下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尽管国家已采取各种举措积极防控地方政府隐...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威胁我国金融财政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党和国家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着力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成为当下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尽管国家已采取各种举措积极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但仍存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透明公开度不高、违规举债方式多样化、隐性债务风险转嫁升级等问题。供需矛盾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控制难度、地方政府职能的不甚合理和存在错位、外部监督作用发挥乏力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有效化解和防控应采取坚决遏止增量隐性债务、加大存量违规举债整改力度、进一步持续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加快构建以发行地方债券为主的新形势下多元融资模式、积极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科学、高效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基础数据库、加大规范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公开和信息披露力度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防控对策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研究综述
13
作者 雷娟 《财会研究》 2023年第9期10-15,共6页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2017年以来的68篇文献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在梳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概念及内涵、形成原因、规模测算、风险防范等方面现状研究...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2017年以来的68篇文献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在梳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概念及内涵、形成原因、规模测算、风险防范等方面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研究的努力方向,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的思路
14
作者 雷娟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第14期27-29,共3页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和风险随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快速增加更快速地增长。本文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分析形成债务风险的原因,最...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和风险随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快速增加更快速地增长。本文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分析形成债务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化解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化解
下载PDF
地方隐性债务需重视
15
作者 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23年第1期63-64,共2页
破解风险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儿,多大。所以,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管多复杂,都应当一层一层查清楚,摸清底数,发现违规,严肃追责。什么是地方隐性债务?大致是地方政府明里暗里提供担保却游离在政府规范预算之外的债务。那这笔债务到底... 破解风险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儿,多大。所以,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管多复杂,都应当一层一层查清楚,摸清底数,发现违规,严肃追责。什么是地方隐性债务?大致是地方政府明里暗里提供担保却游离在政府规范预算之外的债务。那这笔债务到底有多少?官方没有公布正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债务 追责 提供担保 风险 地方
下载PDF
第三方担保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基于专业担保与关联担保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君怡 于明哲 +1 位作者 陈经伟 白羽娇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87,共17页
第三方担保作为债务融资广泛运用的增信工具,是建立市场化债务风险处置机制、稳妥有序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与以往仅关注担保整体效应不同,利用2014—2020年城投债发行与交易数据,首次区分“地方融资平台”和“融... 第三方担保作为债务融资广泛运用的增信工具,是建立市场化债务风险处置机制、稳妥有序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与以往仅关注担保整体效应不同,利用2014—2020年城投债发行与交易数据,首次区分“地方融资平台”和“融资担保公司”两类担保人。地方融资平台实为“关联担保”,不仅无法缓释风险,还会加大平台关联与风险累积,产生“担保正溢价”现象;融资担保公司作为专业经营信用风险的持牌金融机构,通过担保信号提供“贷前”增量信息、增加第二还款来源降低“贷后”违约损失两个渠道,带动风险溢价下降0.089%~0.46%。专业担保还能“雪中送炭”,对行政等级低、债务负担重等更需增信支持的弱资质平台,以及突发极端市场环境表现出更强缓释效果。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隐性担保与显性第三方担保关系,更好地发挥专业担保在保障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中的积极作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隐性债务 城投债 风险缓释 融资担保公司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问题及化解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锋 陈东冬 《辽宁经济》 2023年第2期90-95,共6页
当前,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隐性债务隐蔽性强、规模较大且增长速度较快,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隐性债务风险传导呈现出个体传导、区域传导、跨部门传导、跨层级传导和跨区域传导等特点,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有效地... 当前,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隐性债务隐蔽性强、规模较大且增长速度较快,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隐性债务风险传导呈现出个体传导、区域传导、跨部门传导、跨层级传导和跨区域传导等特点,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有效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因此,建立健全涵盖“风险预防→风险发现→风险协同管理→风险处置”全流程的多方联动协同的隐性债务风险传导阻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债务 债务风险 化解路径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管理与化解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雅琴 蒋静超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2,共9页
近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和风险不断上升,中央多次强调要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及其风险。根据对现有文献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主要包括规模风险、偿债风险及管理风险。然而,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地方公共事业发展... 近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和风险不断上升,中央多次强调要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及其风险。根据对现有文献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主要包括规模风险、偿债风险及管理风险。然而,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地方公共事业发展需要与地方财力之间的缺口客观存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金融体系联系密切的背景下,单纯阻断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不仅影响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还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所以应坚持中央打开正门的基本思路,以地方政府市政收益债券制度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市政收益债券制度应明确市政收益债务制度的债务债权双方权责、信息透明,应明确市政收益债券准入门槛以及偿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隐性债务风险 隐性债务化解 风险防控
下载PDF
基于风险网络视角的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若涵 胡春阳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断扩张,其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及风险外溢效应加剧了诱发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基于风险网络视角,采用LASSO-VAR模型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溢出网络,分别从全国、经济区域与省际层面探讨隐性债务风险溢出网络... 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断扩张,其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及风险外溢效应加剧了诱发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基于风险网络视角,采用LASSO-VAR模型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溢出网络,分别从全国、经济区域与省际层面探讨隐性债务风险溢出网络截面特征与动态变化。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总体溢出效应显著存在,网络结构具有“无标度特性”,风险溢出水平较高省份,其风险溢入水平也较高,反之则较低;第二,中部、西部、东部、东北部地区风险溢出水平依次降低,风险溢入水平则呈现为中西部、东北部、东部地区依次减弱;第三,重大事件期间隐性债务风险总体溢出水平会出现提升。因此,需重点关注隐性债务风险的外溢效应与区域关联特征,进一步完善隐性债务风险的管理体系与外溢监管机制,并结合各地区隐性债务风险特点与重大突发事件特征,施行差异化管控机制、落实分域防控与跨域合作,以有效阻隔外部风险的冲击,高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债务风险 城投债 溢出效应 风险网络
下载PDF
金融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程 张志欣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70,共11页
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会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即降低城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提高其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款比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隐性分权程度增加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扩... 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会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即降低城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提高其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款比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隐性分权程度增加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扩张,隐性债务规模扩张导致城商行表外业务规模随之扩张,进而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商行高杠杆经营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分权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城商行 表外业务 风险承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