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觉模糊集对集结方法的隐私风险决策
1
作者 王万军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针对隐私风险的不确定性决策问题,在直觉模糊和集对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隐私确定-不确定建立信息权重的集对关系,给出了直觉模糊集对(IFSPA: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算子,定义了直觉模糊集对的相关概念、运算、性质、期... 针对隐私风险的不确定性决策问题,在直觉模糊和集对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隐私确定-不确定建立信息权重的集对关系,给出了直觉模糊集对(IFSPA: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算子,定义了直觉模糊集对的相关概念、运算、性质、期望值、大小排序和几种直觉模糊集对信息集结算子:直觉模糊集对加权平均(IFSPAWA: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 Weighted Average)算子、直觉模糊集对加权几何(IFSPAWG: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 Weighted Geometric)算子、直觉模糊集对有序加权(IFSPAOWA: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 Ordered Weighted Average)算子、直觉模糊集对有序加权几何(IFSPAOWG: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 Ordered Weighted Geometric)算子、直觉模糊集对混合集结(IFSPAHA: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 Hybrid Aggregation)算子、直觉模糊集对混合几何(IFSPAHG: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Pair Analysis Hybrid Geometric)算子及这些算子相关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隐私风险多属性决策的直觉模糊集对信息集结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风险 直觉模糊 集对分析 多属性决策 集结算子
下载PDF
国外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的隐私风险控制研究综述
2
作者 苏君华 杜念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7,共14页
[目的/意义]通过阐述国外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的隐私风险控制研究进展,为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的隐私风险控制教育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程序手段4个方面解... [目的/意义]通过阐述国外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的隐私风险控制研究进展,为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的隐私风险控制教育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程序手段4个方面解析国外研究进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对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的隐私风险控制主题进行了广泛探索,主要挑战是平衡数据隐私和数据效用,但现有研究整体上还不成熟,需构建隐私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的隐私控制技术与实践研究,以便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资源 开放共享 隐私风险控制 数据生命周期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并行网络通信的隐私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数学模型
3
作者 段晓辉 李婧彬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2期96-98,共3页
当前隐私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机制一般设定为单向结构,访问控制的约束效率较低,导致平均风险逐渐上升,为此提出基于并行网络通信的隐私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数学模型。根据当前的测试需求及标准,进行隐私风险访问控制问题描述及风险值计算... 当前隐私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机制一般设定为单向结构,访问控制的约束效率较低,导致平均风险逐渐上升,为此提出基于并行网络通信的隐私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数学模型。根据当前的测试需求及标准,进行隐私风险访问控制问题描述及风险值计算,协同设定多目标自适应访问控制请求机制。以此为基础,构建并行网络通信隐私风险访问控制结构,以风险追踪链处理的方法实现访问控制。最终得出的结论表明:经过选定的5个测试小组的对比,在相同的环境下,访问控制执行者和恶意者所测定出的平均风险值差异较大,访问控制执行者的平均风险值差明显低于恶意者的平均风险值差,说明在并行网络通信技术的辅助下,隐私风险的自适应控制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网络通信 隐私风险 自适应访问 访问控制 数学模型 网络接入
下载PDF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风险判定及其治理路径研究
4
作者 吴宁博 李金燕 +1 位作者 杨帆 丁红发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研究目的]开展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风险判定分析,研究隐私风险治理实施路径,推进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安全治理水平提升。[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内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相关文献,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个人信息生... [研究目的]开展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风险判定分析,研究隐私风险治理实施路径,推进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安全治理水平提升。[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内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相关文献,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个人信息生命周期6阶段理论,并结合实证调研法分析判定各阶段中存在的16个隐私风险要素。[研究结论]针对隐私风险,从合规性角度提出“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采取风险适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提升人员隐私素养和实施用户参与共治”三个层面的隐私风险治理实施路径,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风险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隐私风险判定 隐私风险治理 个人信息生命周期 实证调研法
下载PDF
隐私信息类型、隐私采集主体与个体隐私风险感知的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晨阳 张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8-28,共11页
智能社会隐私关注与数据挖掘之间的博弈值得关注,而目前尚未厘清隐私类型、隐私采集主体和个人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通过一项针对160名大学生的4(个人信息类型:数字足迹信息、数字生活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和自我披露信息)×2(主体类... 智能社会隐私关注与数据挖掘之间的博弈值得关注,而目前尚未厘清隐私类型、隐私采集主体和个人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通过一项针对160名大学生的4(个人信息类型:数字足迹信息、数字生活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和自我披露信息)×2(主体类型:人类和人工智能)混合实验发现,受试者最为关注个人数字生活信息隐私,对人口统计信息隐私风险的关注最弱。此外,受试者更信任向人工智能主体而非人类主体披露个人隐私信息。根据研究结果,从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宣教、督促企业履行法律和伦理义务、应用联邦学习和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以及建立隐私侵犯事后救济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关注 隐私披露 隐私风险感知 隐私信息类型 人工智能技术
下载PDF
基于隐私风险评估的脱敏算法自适应方法
6
作者 祖立军 曹雅琳 +4 位作者 门小骅 吕智慧 叶家炜 李泓一 张亮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23年第3期49-59,共11页
金融行业业务处理中含大量的敏感数据。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数据种类激增,目前绑定待脱敏金融数据以及脱敏算法的方式效率较低,依靠安全专家经验对脱敏数据进行人工检查与风险评估耗时长。脱敏算法的选择不当导致脱敏处理后的金融数... 金融行业业务处理中含大量的敏感数据。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数据种类激增,目前绑定待脱敏金融数据以及脱敏算法的方式效率较低,依靠安全专家经验对脱敏数据进行人工检查与风险评估耗时长。脱敏算法的选择不当导致脱敏处理后的金融数据存在潜在隐私泄露风险。国内外研究大多侧重脱敏方法的实现和隐私保护技术,极少从自动化角度对脱敏算法进行研究。为提高脱敏效率和隐私保护透明度,通过梳理现有隐私保护技术特点、业务场景对数据质量需求、金融机构对安全风险要求、数据属性等因素,搭建自适应选择脱敏策略推荐框架,建立通用隐私风险和数据质量双目标评估函数,基于多决策因素体系和脱敏效果评估,实现脱敏算法和参数的自适应选择。相较于传统数据脱敏方式,所提方法能有效解决人工干预带来的脱敏数据可用性差和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性不足等问题,在多类金融机构数据测试集实验下,所提方法推荐准确率达到95%以上,脱敏后的隐私风险非常接近预期隐私风险水平,差距小于10%,推荐效率相较于专家人工处理时间提升1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脱敏 隐私风险评估 人工智能 金融敏感数据
下载PDF
社交媒体智能推荐中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迎迎 陈婷婷 孙玉琦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研究目的]随着数智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推荐在社交媒体平台应用相当普遍,识别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可有效保障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促进社交媒体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基于隐私风险感知过程,融合技术威胁规避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 [研究目的]随着数智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推荐在社交媒体平台应用相当普遍,识别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可有效保障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促进社交媒体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基于隐私风险感知过程,融合技术威胁规避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从用户视角建立影响因素研究假设并设计量表,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一手数据,并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及影响因素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性检验。[研究结论]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优化智能推荐在社交媒体中的作用,并提升用户隐私风险感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智能推荐 用户隐私 隐私风险感知 结构方程模型 风险感知意识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私风险与防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佳星 王玥 祝大勇 《西部学刊》 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精细化,离不开对受教育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隐私风险及防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数据收集过度、数据未经许可用作商业用途、恶意侵权追责难等,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会影响...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精细化,离不开对受教育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隐私风险及防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数据收集过度、数据未经许可用作商业用途、恶意侵权追责难等,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主客体的信任基础、价值本质和运行状况。为更充分更高质量保障和实现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场和意义,需要从加快技术创新、发挥思政工作者“把关人”作用、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防范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在保护受教育者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时代新人的培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隐私风险 防范治理
下载PDF
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成——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9
作者 陈朝兵 吴钟灿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6,共9页
厘清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成过程,是防范化解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借鉴系统视域下一般风险的形成框架,可以构建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形成的“酝酿—演化—放大”理论分析框架。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 厘清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成过程,是防范化解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借鉴系统视域下一般风险的形成框架,可以构建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形成的“酝酿—演化—放大”理论分析框架。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成缘起于政府数据开放这一复杂系统中积累的若干隐私风险因素,进而沿着隐私风险的自生、隐私风险的传导、隐私风险的衍生等路径演化并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经过隐私风险信号的放大、隐私风险感知的放大、隐私风险社会反应的放大、隐私风险结果的放大等“多阶”隐私风险的放大,最终产生隐私风险。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隐私风险因素源头的处置工作,积极干预和阻截隐私风险演化链条,在隐私风险放大的各个阶段采取积极型应对举措,从整体上提高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数据隐私风险 风险酝酿 风险演化 风险扩大
下载PDF
青年群体截图社交中感知收益与隐私风险的博弈
10
作者 曹博林 罗炼炼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在日常的社交媒体互动中,为了方便信息传递并消除线上交流的歧义,人们时常将聊天截图作为辅助交流工具,但聊天截图分享意味着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对外披露。青年人群在交流过程中如何权衡聊天截图分享的便利性与可能存在的隐私风险,是... 在日常的社交媒体互动中,为了方便信息传递并消除线上交流的歧义,人们时常将聊天截图作为辅助交流工具,但聊天截图分享意味着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对外披露。青年人群在交流过程中如何权衡聊天截图分享的便利性与可能存在的隐私风险,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从隐私计算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397名青年的调查,探寻影响青年群体聊天截图分享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截图社交意愿与他们对分享对象的情感信任呈正相关,而感知工具收益和情感收益是其中重要的中介变量。人们对隐私风险的感知影响着青年群体情感信任与收益感知之间的关系。整体而言,青年人群将聊天截图分享视为基于情感信任的选择性社交行为,但聊天截图分享所带来的隐私风险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分享行为的收益感知。人们在分享聊天截图时会权衡收益与风险,同时,不能忽视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传播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天截图 情感信任 收益感知 隐私风险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网民隐私风险感知与隐私保护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晓涵 韩卓尔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11期42-46,共5页
【目的】用户在享受社交媒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承担着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至关重要。【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究青年网民社交媒体使用、隐私风险感知、性别差异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 【目的】用户在享受社交媒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承担着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至关重要。【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究青年网民社交媒体使用、隐私风险感知、性别差异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青年网民群体的隐私保护现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网民社交媒体使用年限并未对隐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隐私风险感知在社交媒体使用年限与青年网民隐私保护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青年群体的性别差异对隐私保护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青年网民 隐私风险感知 隐私保护
下载PDF
公共数据治理中的隐私风险应对——基于“认知-技术-治理”三重维度
12
作者 杨学敏 孔楚利 连雨璐 《数字治理评论》 2023年第1期105-120,186,共17页
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治理领域,并持续推动政府数字化变革。与此同时,新技术环境下公共数据治理中的隐私风险正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应对多种隐私风险亟须被关注和探讨。为此,本文在对现有文献与实践梳理的... 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治理领域,并持续推动政府数字化变革。与此同时,新技术环境下公共数据治理中的隐私风险正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应对多种隐私风险亟须被关注和探讨。为此,本文在对现有文献与实践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认知-技术-治理”三重维度的公共数据隐私风险应对框架,并重点阐释三者的内容蕴含与关系互动,以期为实现公共数据价值与个体隐私保护之间的有效平衡提供启发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私 公共数据治理 隐私风险应对框架 大数据
下载PDF
图书馆用户隐私风险的模糊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光 张薇薇 朱晓东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6年第1期58-63,共6页
设计了一种图书馆用户隐私风险的模糊评估方法,首先定性分析了图书馆用户的各类隐私风险因素及风险损失,结合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熵值法设置综合权重,其次运用模糊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因素和风险损失的隶属度向量,并根据加... 设计了一种图书馆用户隐私风险的模糊评估方法,首先定性分析了图书馆用户的各类隐私风险因素及风险损失,结合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熵值法设置综合权重,其次运用模糊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因素和风险损失的隶属度向量,并根据加权平均原则,计算隐私风险度。通过实例分析可知,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图书馆用户隐私风险评估,评估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隐私风险 模糊评估 组合权重 隶属度
下载PDF
重大疫情治理中人工智能的价值属性与隐私风险——兼谈隐私保护的刑法路径 被引量:27
14
作者 闫立 吴何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1,共10页
相关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医疗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础,在重大疫情的治理过程中,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率、缓解医务人员不足的困境,更能减少医务工作者感染疾病的风险。但由于人工智能的... 相关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医疗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础,在重大疫情的治理过程中,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率、缓解医务人员不足的困境,更能减少医务工作者感染疾病的风险。但由于人工智能的运作存在着对个人隐私侵犯的天然性,反思人工智能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刑法路径也应同步于重大疫情的治理。我国刑法中并没有以隐私权为独立客体的法律条文,现有对隐私权的保护附属于刑法对市场经济秩序、公民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社会管理秩序的保护,但这一体系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针对弊端,个人隐私保护刑法路径的建构首先应以对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的合理界定为逻辑前提,站在风险防范与利益平衡的立场,不以静态的视角界定隐私的边界,再以此展开个人隐私保护刑法路径的具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治理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隐私风险
下载PDF
偏联系数隐私风险态势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晏燕 王万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针对数据隐私保护风险评估问题,利用集对分析的五元偏联系数理论,为隐私风险待评估指标建立了集对分析评估系统。采用最小二偏赋权方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并运用五元联系数对隐私评估指标进行分阶偏处理,对各阶偏联系数进行势态计算并... 针对数据隐私保护风险评估问题,利用集对分析的五元偏联系数理论,为隐私风险待评估指标建立了集对分析评估系统。采用最小二偏赋权方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并运用五元联系数对隐私评估指标进行分阶偏处理,对各阶偏联系数进行势态计算并分析趋势走向,实现对隐私风险态势的评估。该方法能够对隐私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动态的体现,有效消除了隐私风险评估过程中不确定、模糊、随机等误差因素的干扰和不良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风险 态势评估 五元偏联系数 最小二偏赋权
下载PDF
信息技术时代教学空间的隐私风险 被引量:7
16
作者 严从根 陈丹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9,共10页
教学空间虽然不是私人空间,但也有隐私诉求。确立、尊重和维护教学空间隐私权是保护师生尊严、维护教学自由、促进师生卓越成长和保障教学组织正常运行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学空间的隐私信息很容易被采集和传播,也更容易被再利用,... 教学空间虽然不是私人空间,但也有隐私诉求。确立、尊重和维护教学空间隐私权是保护师生尊严、维护教学自由、促进师生卓越成长和保障教学组织正常运行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学空间的隐私信息很容易被采集和传播,也更容易被再利用,从而造成不可预料的隐私侵权。甚至,“告知与许可”的法律方式和匿名化的技术处理都无法有效降低教学空间隐私风险。在信息技术时代,完全消除教学空间的隐私风险,几乎不太可能,但可以尽可能降低教学空间的隐私风险。为此,我们需要重塑我们的隐私伦理观,重构科技伦理,立法确立教学空间隐私权,明确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加强师生隐私保护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时代 教学空间 隐私风险
下载PDF
大规模用户隐私风险量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小峰 朱敏杰 刘俊旭 《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9期778-788,共11页
移动应用程序的日益繁多使得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有机会收集到大规模的用户数据,然而其数据收集和使用的不规范使移动用户面临着极其严峻的隐私风险问题.如何分析用户隐私风险状况并进行隐私保护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移动... 移动应用程序的日益繁多使得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有机会收集到大规模的用户数据,然而其数据收集和使用的不规范使移动用户面临着极其严峻的隐私风险问题.如何分析用户隐私风险状况并进行隐私保护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权限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用户隐私风险量化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39个敏感权限识别移动应用程序内个人隐私数据收集状况,并以此为数据泄露源,考虑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及数据的隐私危害程度.然后,利用3000万移动设备上的移动应用程序数据,进一步构建隐私风险量化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分析单个用户的隐私风险值分布,并进一步研究各用户群体的隐私风险趋势,从而构建中国隐私风险指数体系,以区域隐私风险指数、人群隐私风险指数、行为隐私风险指数分别反映不同属性用户群体面临隐私风险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隐私 移动应用程序 风险量化 权限分析 中国隐私风险指数
下载PDF
西班牙开放政府数据的隐私风险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美 梁乙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5-142,共8页
[研究目的]从隐私风险评估与防控的角度,调查西班牙政府开放数据的隐私保护实践,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和隐私保护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西班牙为例,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网站内容的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阐述... [研究目的]从隐私风险评估与防控的角度,调查西班牙政府开放数据的隐私保护实践,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和隐私保护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西班牙为例,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网站内容的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阐述西班牙政府开放数据中隐私风险防控的经验,对政府开放数据中个人隐私的评判标准、隐私风险应对的数据处理规范与机构、隐私影响评估和风险识别进行分析和概括。[研究结论]从优势分析和劣势分析两个方面对西班牙开放政府数据隐私风险控制的特征进行归纳,并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明确开放政府数据环境下个人隐私权;注重各个领域的数据监管;注重利用匿名化技术;积极开展隐私影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开放数据 隐私风险 隐私风险控制 西班牙
下载PDF
隐私风险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涛 曾环宇 邓胜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13,共7页
借助于社交媒体,社会化商务在促进用户交易的同时,也收集和使用了用户的大量信息,引发了用户对于隐私风险的担忧。基于隐私权衡(privacy tradeoff)视角,研究了隐私风险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隐私保障(包括隐私政策... 借助于社交媒体,社会化商务在促进用户交易的同时,也收集和使用了用户的大量信息,引发了用户对于隐私风险的担忧。基于隐私权衡(privacy tradeoff)视角,研究了隐私风险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隐私保障(包括隐私政策、隐私设置)和社会交互(包括信息交互、情感交互)显著影响隐私风险和社会回报,进而决定用户的社会化商务行为(包括社会化分享、社会化购买)。研究结果启示社会化商务平台需要采取措施缓解用户隐私风险,从而促进其分享和购买行为,确保社会化商务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风险 社会化商务 隐私政策 社会交互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隐私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红发 彭长根 +1 位作者 田有亮 向淑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0,共12页
针对以数据为中心的开放信息系统,亟需能够保护隐私的细粒度自适应访问控制,并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访问效用间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隐私保护的多参与者理性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基于香农自信息提出了动态访问数据集的隐... 针对以数据为中心的开放信息系统,亟需能够保护隐私的细粒度自适应访问控制,并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访问效用间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隐私保护的多参与者理性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基于香农自信息提出了动态访问数据集的隐私量化方法,构造了访问请求隐私风险函数和用户隐私风险函数;进一步基于演化博弈在有限理性假设下构建多参与者的访问控制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访问控制参与者的动态策略选择,提出了该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选取方法。仿真和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动态自适应地保护隐私,具有更好的隐私风险适应性,有限理性参与者的动态演化访问策略选取更加符合实际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自适应访问控制 隐私保护 演化博弈 隐私风险量化 信息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