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行业超大墙体建筑隔声量的测量研究
1
作者 张辉 董强国 《现代电影技术》 2023年第12期11-16,共6页
本文借鉴现有规范,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影响隔声量测量和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然后研究建筑构件隔声量的实验室测量方法,获取与现场测量相同墙体结构测量数据。将实验室测量、小空间现场测量和超大墙体... 本文借鉴现有规范,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进行调研分析,确定影响隔声量测量和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然后研究建筑构件隔声量的实验室测量方法,获取与现场测量相同墙体结构测量数据。将实验室测量、小空间现场测量和超大墙体空间现场测量三种墙体类型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提出一套与实验室和小空间现场测量结果相一致的超大墙体的测量和评价方法,以此为大型影厅和摄影棚的设计和测量评估提供一定借鉴,同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科学评估隔声量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声量 实验室测量 计权隔声量 隔声材料 超大墙体
下载PDF
建筑构件隔声量智能实验室测量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建文 张志凯 +4 位作者 吴德林 李娜 吴键 桑帅军 裘剑敏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针对传统建筑构件隔声量实验室测量方法,研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隔声量智能实验室测量系统。通过引入无线测量方案,减少测量设备的使用,开发智能移动终端测量控制软件,满足建筑构件隔声量自动精准测量的要求,使得隔声测量更加智能和便... 针对传统建筑构件隔声量实验室测量方法,研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隔声量智能实验室测量系统。通过引入无线测量方案,减少测量设备的使用,开发智能移动终端测量控制软件,满足建筑构件隔声量自动精准测量的要求,使得隔声测量更加智能和便利。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测量设备和测量系统满足JJF 1789—2020《隔声测量室校准规范》和GB/T 19889.3—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的要求,可以实现建筑构件隔声量的精准快速测量,提高测量效率约1倍,通过不确定度分析得出隔声量的最佳不确定度为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隔声量 建筑构件 实验室测量 物联网技术 智能移动终端
下载PDF
整车隔声量测试研究
3
作者 张忠东 吴洪亭 +2 位作者 黄显利 刘鑫明 王珂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整车声学包隔声量的常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PBNR评价指标的优越性,并验证体积声源设备的操作及参数设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为后续整车声学包隔声性能的正向开发、测试及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隔声量 整车NVH 声学包 体积声源
下载PDF
楼板撞击声计权隔声量的确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险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29,共3页
由实验测得的楼板撞击声级再通过受声室的吸声修正获得各个频程的规范化撞击声压级,而衡量楼板隔声的单一值指标是计权隔声量,其值通常采用标准曲线与规范化撞击声压级频率特性曲线相比较而获得,这种比较法较繁琐。为此,该文利用Matlab... 由实验测得的楼板撞击声级再通过受声室的吸声修正获得各个频程的规范化撞击声压级,而衡量楼板隔声的单一值指标是计权隔声量,其值通常采用标准曲线与规范化撞击声压级频率特性曲线相比较而获得,这种比较法较繁琐。为此,该文利用Matlab编程计算,直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计权隔声量,相对于比较法而言,后者更为准确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声量 楼板 计权隔声量 规范化撞击声压级
下载PDF
驻波管法四传声器测量隔声量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海军 蒋伟康 李良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5-1268,1273,共5页
通过对驻波管四传声器测量隔声量的研究,发现波数与传声器间距之积(ks)对于隔声量计算误差具有一定的影响.进而从误差传递的角度出发,对方程组的条件数进行全面分析,找到了测量误差在求解过程中放大较小时,波数与传声器间距之积应满足(0... 通过对驻波管四传声器测量隔声量的研究,发现波数与传声器间距之积(ks)对于隔声量计算误差具有一定的影响.进而从误差传递的角度出发,对方程组的条件数进行全面分析,找到了测量误差在求解过程中放大较小时,波数与传声器间距之积应满足(0.3+n)π≤ks≤(0.7+n)π,n=0,1,2,…的条件.同时,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误差对计算误差进行估计的方法,并从概率的角度对测量误差σ分别为0.1、0.3、0.5、0.7、0.9 dB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应的隔声量计算误差的期望为0.5、1.5、2.6、3.7、4.9 dB,从而为传声器的选择和间距布置提供一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波管 隔声量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汽车前围板隔声量测定及改进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洋 褚志刚 +1 位作者 袁苗达 段妍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基于混响室-消声室声强测量方法,测量某汽车前围板的隔声量.结果表明:空调进气口内外循环转换阀与阀口贴合不紧密是隔声薄弱主要原因.在与空调进气口内外循环转换阀阀口相贴合的阀体部位粘贴密封材料,用EVA+低熔点毛毡+双组分声学材... 基于混响室-消声室声强测量方法,测量某汽车前围板的隔声量.结果表明:空调进气口内外循环转换阀与阀口贴合不紧密是隔声薄弱主要原因.在与空调进气口内外循环转换阀阀口相贴合的阀体部位粘贴密封材料,用EVA+低熔点毛毡+双组分声学材料代替原有的EVA+低熔点毛毡材料后,相应的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该汽车前围板的隔声量在500~6300 Hz频段平均提高了约7 dB.对改善其隔声性能进而改善车内声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隔声量 声强 改进
下载PDF
统计能量分析预测飞机壁板隔声量及舱室内声场分布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彦琴 盛美萍 孙进才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219-222,共4页
飞机舱室内噪声的预测对改进飞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实际飞机设计和噪声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建立了飞机壁板隔声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研究了外部声场激励和振动激励通过飞机壁板的隔声量,预测了飞机舱室内的声场分布。在此基... 飞机舱室内噪声的预测对改进飞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实际飞机设计和噪声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建立了飞机壁板隔声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研究了外部声场激励和振动激励通过飞机壁板的隔声量,预测了飞机舱室内的声场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及可视化技术,开发出相应的专用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用户可根据需要选定结构参数,材料性能,更改外部激励,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运用该软件对舱内噪声进行预测,可以缩短飞机设计周期,减小对已有结构进行噪声控制的困难,提高经济效益。文中通过对某型飞机的舱室内噪声进行预测,验证了统计能量法预测飞机壁板隔声量的可靠性和该软件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分析 噪声预测 隔声量 声场分布 飞机设计 噪声控制 声场激励 可视化技术 功率流分析
下载PDF
基于FE-SEA混合法的汽车镁合金前围板隔声量数值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毛杰 郝志勇 +1 位作者 卢兆刚 陈馨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84-2188,2200,共6页
为研究中频域的结构噪声,采用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混合法对汽车板件的隔声性能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具备适用于低频域的有限元或边界元法和适用于高频域的统计能量分析的优点.结合混合法理论,建立克莱斯勒Viper跑车镁合金压铸前围... 为研究中频域的结构噪声,采用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混合法对汽车板件的隔声性能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具备适用于低频域的有限元或边界元法和适用于高频域的统计能量分析的优点.结合混合法理论,建立克莱斯勒Viper跑车镁合金压铸前围板的混合模型,验证该方法应用于汽车车身薄壁件中低频隔声量计算的可行性.对混合模型的入射侧施加混响声场(DAF)作为声激励,在透射侧施加半自由声场(SIF)作为功率接收器,由数值计算结果得到前围板中低频率范围内的隔声量曲线,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结果基本吻合,从而很好地证明了有限元-统计能量混合法用于解决本模型的中频声学问题的可行性.介绍了区域声学包装法,即在隔声量曲线低谷频率范围(100~500Hz)内,将简易声学包装施加到结构表面振动速度较大处,可以有效地优化前围板的总体隔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前围板 FE-SEA混合法 中频 隔声量 声学包装
下载PDF
阻抗管中的隔声量测试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袁健 贺才春 林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0,116,共4页
介绍了在阻抗管中对材料的垂直入射隔声量的测试原理,详细介绍了使用四传感器法测试隔声量的测试方法。分别在两种不同的边界条件下进行不安装样品和安装样品两种状态的测量来对阻抗管非理想吸声末端进行补偿,准确的测得了材料的隔声量。
关键词 声学 隔声量 四传声器法 阻抗管
下载PDF
混合元模型优化方法在汽车顶棚隔声量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军 顾成波 +2 位作者 吴飞 顾纪超 时枭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现有的Kriging、响应面和径向基函数等元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混合元模型的优化方法。以某车型的顶棚为例,采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流体/结构耦合的汽车顶棚声传输的仿真模型,经Nastran和Virtual.Lab Acoustics... 在现有的Kriging、响应面和径向基函数等元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混合元模型的优化方法。以某车型的顶棚为例,采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流体/结构耦合的汽车顶棚声传输的仿真模型,经Nastran和Virtual.Lab Acoustics软件求解,得到了20~300Hz频段的隔声量曲线,再利用混合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元模型的优化方法快速、高效、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顶棚 隔声量 混合元模型 优化
下载PDF
高速列车铝型材外地板结构振动与隔声量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媛媛 沈火明 +1 位作者 肖新标 李翔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高速列车铝型材外地板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和VA ONE软件,完成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到有限元子系统之间的转换,对地板在全自由边界条件下进行了振动分析及隔声量的计算。研究了板材尺寸对固有特性和截止频率的影响及结构阻... 以高速列车铝型材外地板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和VA ONE软件,完成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到有限元子系统之间的转换,对地板在全自由边界条件下进行了振动分析及隔声量的计算。研究了板材尺寸对固有特性和截止频率的影响及结构阻尼系数对隔声量的作用。结果表明:中空带筋薄板存在截止频率,低于该频率可将其等效为均质薄板,高于该频率时筋板将整个板材分成若干小区域,局部模态变形不可忽略;板尺寸的变化仅影响其低阶模态;结构阻尼对噪声的传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隔声性能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铝型材外地板结构 统计能量分析 自由振动 隔声量
下载PDF
动力吸振器用于提高飞机壁板隔声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朝晖 孙进才 +1 位作者 王冲 戴扬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5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运用统计能量分析(SEA)理论给出了飞机壁板附加动力吸振器后隔声量的计算方法,在对附加动力吸振器后飞机壁板的振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动力吸振器的影响考虑在壁板结构的内损耗因于中,从而得到飞机壁板在动力吸振器安装前... 本文运用统计能量分析(SEA)理论给出了飞机壁板附加动力吸振器后隔声量的计算方法,在对附加动力吸振器后飞机壁板的振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动力吸振器的影响考虑在壁板结构的内损耗因于中,从而得到飞机壁板在动力吸振器安装前后隔声量的变化。在隔声实验室中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吸振器 隔声量 统计能量分析 飞机 壁板
下载PDF
驻波管中隔声量的四传感器测量法 被引量:49
13
作者 曲波 朱蓓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2年第6期44-46,共3页
本文研究了驻波管中隔声量测试的一种新方法———四传感器测试法。它可以有效地消除透声部分末端反射波,尤其能提高低频段隔声量的测试精度。本文推导了四传感器法的隔声量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四传感器法... 本文研究了驻波管中隔声量测试的一种新方法———四传感器测试法。它可以有效地消除透声部分末端反射波,尤其能提高低频段隔声量的测试精度。本文推导了四传感器法的隔声量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四传感器法可更加精确地测定小样品垂直入射时的隔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传感器测量法 驻波管 隔声量 吸声末端
下载PDF
车门隔声量的多学科设计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云凯 王士辉 +2 位作者 冯海星 钟大伟 邱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1,共5页
汽车NVH性能越来越受到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重视,车内噪声水平是其重要的一项评价指标。对车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车门隔声量,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整车NVH性能。文中分别运用质量定律和有限元方法计算简单板件的隔声量,有限元方法计算... 汽车NVH性能越来越受到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重视,车内噪声水平是其重要的一项评价指标。对车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车门隔声量,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整车NVH性能。文中分别运用质量定律和有限元方法计算简单板件的隔声量,有限元方法计算车门的隔声量并与车门隔声试验结果对比,证明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和方便性。考虑车门在模态、刚度、总质量的约束下,以车门隔声量最大为目标,对车门结构进行多学科优化设计。选取车门主要板件厚度作为优化变量,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采取样本点,多项式响应面法建立近似模型,运用连续二次规划优化算法求解优化问题最优解。优化后的车门与原车门相比,车门隔声量提高了1.2 d B,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 隔声量 多学科设计优化
原文传递
声管中隔声量测试的脉冲声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亮 侯宏 +1 位作者 董利英 任伟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0-843,共4页
文章提出了利用单传声器在声管中进行隔声量测试的脉冲声方法。现有的阻抗管隔声测量方法均采用多传声器法。利用自行开发的声管吸声/隔声测试系统,通过对系统传递特性的测量,采用逆滤波器原理,消除了声管端口的反射并能够对扬声器频响... 文章提出了利用单传声器在声管中进行隔声量测试的脉冲声方法。现有的阻抗管隔声测量方法均采用多传声器法。利用自行开发的声管吸声/隔声测试系统,通过对系统传递特性的测量,采用逆滤波器原理,消除了声管端口的反射并能够对扬声器频响在高低频进行补偿,最终在声管中获得单一的Butterworth宽频脉冲。将其作为入射波对某型号发动机声学材料的隔声量进行了测试,并和声望SW466阻抗管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在500~4 500 Hz的频率范围内,二者吻合较好。该系统只需要单传声器进行2次测量,测量装置简单,而且测量的重复性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隔声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管 Butterworth脉冲 隔声量
下载PDF
驻波管中的隔声量测试方法 被引量:28
16
作者 朱蓓丽 罗晓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0年第6期41-43,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在驻波管中采用吸声末端的小试样垂直入射隔声量测试方法 ,提出了驻波分离法 ,与直接比较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根据实验探讨了吸声末端的吸声性能对隔声量测试的影响。实验结果指明 ,吸声末端的吸声系数大于 0 .99时可... 本文探讨了在驻波管中采用吸声末端的小试样垂直入射隔声量测试方法 ,提出了驻波分离法 ,与直接比较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根据实验探讨了吸声末端的吸声性能对隔声量测试的影响。实验结果指明 ,吸声末端的吸声系数大于 0 .99时可使隔声量测试误差小于± 1dB。驻波分离法可提高测试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波分离法 吸声末端 驻波管 隔声量测试
下载PDF
基于统计能量法的铝板隔声量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波 向阳 郭宁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1-727,共7页
为研究单双层铝板的隔声性能,基于VA-ONE平台建立了单双层铝板隔声计算模型,利用统计能量法对其进行高频段的隔声量仿真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在125Hz^4000Hz频域内,统计能量法的隔声量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进一步研究了板... 为研究单双层铝板的隔声性能,基于VA-ONE平台建立了单双层铝板隔声计算模型,利用统计能量法对其进行高频段的隔声量仿真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在125Hz^4000Hz频域内,统计能量法的隔声量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进一步研究了板厚、材质、空气夹层厚度、吸声材料对单双层铝板隔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厚度单层均质铝板隔声量基本符合均质板的隔声规律;在630Hz^4000Hz频域内,空气夹层厚度每增加50mm,隔声量提高约1dB;等厚度玻璃钢及铝蜂窝板比铝板具有更好的隔声性能;在对能量输入贡献较大的结构中铺设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可以获得更好的隔声效果;玻璃纤维能够增强聚氨酯的吸声性能。实际工程中,需合理配置板厚、空气夹层厚度、隔板材料、吸声材料的关系,方可获得较好的隔声性能和经济性,研究结果对船舶舱室降噪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板 隔声量 统计能量法 空气夹层 吸声材料
原文传递
基于统计能量法的单双层玻璃窗隔声量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子龙 温华兵 桑晶晶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根据统计能量法(SEA)的基本原理,给出相关参数、运动方程以及功率平衡方程的表达式。进而在等厚度的单、双层玻璃窗隔声模型中,采用SEA对其隔声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25 Hz^4 000 Hz频率范围内,单、双层玻璃窗模型的预报隔声量与... 根据统计能量法(SEA)的基本原理,给出相关参数、运动方程以及功率平衡方程的表达式。进而在等厚度的单、双层玻璃窗隔声模型中,采用SEA对其隔声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25 Hz^4 000 Hz频率范围内,单、双层玻璃窗模型的预报隔声量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分别在3 dB和7 dB以内(临界频率除外),边框有吸声处理的双层玻璃窗较单层玻璃窗的平均隔声量高13 dB左右;在500 Hz^4 000 Hz范围内,空气层的厚度每增加50 mm,双层玻璃的隔声量相应提高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SEA 单双层玻璃窗 隔声量 内损耗因子 空气夹层
下载PDF
驻波管中测量声学材料的隔声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陶猛 王广玮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5期210-212,216,共4页
在驻波管中用双传声器法测量声学材料的隔声性能。通过测量不同背衬条件(即待测样品的后表面阻抗)下对应的前表面阻抗,可以求解与传递矩阵四个元素相关的中间变量,即可计算声学材料的隔声量。在驻波管中进行了单层多孔均匀材料、双层和... 在驻波管中用双传声器法测量声学材料的隔声性能。通过测量不同背衬条件(即待测样品的后表面阻抗)下对应的前表面阻抗,可以求解与传递矩阵四个元素相关的中间变量,即可计算声学材料的隔声量。在驻波管中进行了单层多孔均匀材料、双层和三层复合非均匀材料的隔声性能测量,通过与四传声器法直接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采用双传声器法间接测量声学材料的隔声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驻波管 双传声器法 声学材料 隔声量
下载PDF
薄膜阻尼结构隔声量估算和结构参数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吉轩 陈花玲 +1 位作者 扬春荣 黄协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7年第4期36-39,共4页
研究空气薄膜阻尼结构的隔声问题,采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估算薄膜阻尼结构的隔声量,在高频范围内理论预估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为其隔声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薄膜阻尼结构的有关参数变化对隔声量的影响关系,得出了一些对工... 研究空气薄膜阻尼结构的隔声问题,采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估算薄膜阻尼结构的隔声量,在高频范围内理论预估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为其隔声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薄膜阻尼结构的有关参数变化对隔声量的影响关系,得出了一些对工程应用有指导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薄膜 阻尼结构 隔声量 隔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