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隗嚣
1
作者 张功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8-62,共5页
以豪族武装为主体、有明确的地域性、建立了国家体制、实行郡县制管理是两汉之际的隗嚣集团的特征 ,这一特征影响着集团的活动。
关键词 隗嚣 隗嚣 隗嚣 隗嚣 隗嚣 隗嚣 隗嚣集团 活动特点 特征
下载PDF
试论两汉之际关于隗嚣割据西北的散文创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征 王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两汉之际,割据西北的隗嚣集团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好文之士,他们针对其时天下形势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从这些文章中,我们感受最多的是这些文士们权衡形势,分析厉害之睿智,以及昂扬向上、气势磅礴之文风。笔锋锐利、激扬畅快之作,与战国... 两汉之际,割据西北的隗嚣集团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好文之士,他们针对其时天下形势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从这些文章中,我们感受最多的是这些文士们权衡形势,分析厉害之睿智,以及昂扬向上、气势磅礴之文风。笔锋锐利、激扬畅快之作,与战国策士文风无异,显示了乱世文学文风的一致性。此时期散文文风与西汉后期雍容典雅之文风大相迥异,又与东汉中期沉稳从容之文风相去甚远,显示了其时文风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西北隗嚣 散文 文风
下载PDF
论两汉之际的陇右隗嚣集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灿辉 符石保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王莽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在这一历史浪潮的推动之下,天水人隗嚣乘时而起,以"复汉"为旗号,先后略有凉州全境与陇右之地,对当时的皇权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然而,最后竟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词 隗嚣集团 复汉 皇权政治
下载PDF
汉代乡土意识与隗嚣集团之兴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
两汉之际活动于西北地区的隗嚣集团 ,以豪族武装为基础 ,基本活动在各自的故乡。
关键词 汉代 乡土意识 隗嚣集团 乡土情结 豪族武装
下载PDF
隗嚣个人性格与陇右集团之失败 被引量:2
5
作者 党会先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06-208,共3页
隗嚣统率的陇右集团,在两汉之际显赫一时,具有相当大的政治、军事势力。其最终归于失败,有着众多因素。从陇右集团领袖隗嚣的个人性格来分析其对陇右集团失败的影响。
关键词 隗嚣 陇右集团 个人性格
下载PDF
试论隗嚣政权中的扶风士人集团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爽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5-37,共3页
两汉之际及东汉建武初期的隗嚣政权具有鲜明的士族化性质,扶风士人集团在其政权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两者在政权正统性、政权归属等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扶风士人集团投向光武政权,成为隗嚣政权兴起和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东汉 隗嚣政权 政权归属 扶风士人集团 士族性质
下载PDF
隗嚣的文学创作及其成就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荣昌 曾晓云 丁宏武 《甘肃理论学刊》 2009年第3期156-160,共5页
两汉之交割据陇右的隗嚣,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尤其擅长应用文写作。其檄文和上书,不仅当时文士莫不讽诵,《文心雕龙》也视为"檄"、"书"之文的典范。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隗文在后世隐而不显,但流传至今的盟辞、檄文、... 两汉之交割据陇右的隗嚣,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尤其擅长应用文写作。其檄文和上书,不仅当时文士莫不讽诵,《文心雕龙》也视为"檄"、"书"之文的典范。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隗文在后世隐而不显,但流传至今的盟辞、檄文、上书等,足以使他在河陇文化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隗嚣 河陇文学 成就
下载PDF
隗嚣二题
8
作者 范鹏伟 施建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7-62,共6页
隗嚣集团通过高庙结盟及吸收三辅西来士人,逐渐兴起成为东汉初年一支重要的地方割据势力。隗嚣最终确立割地自守的志向,这在当时人所尽知。建武六年,光武帝采用两条不合理的路线伐蜀,所针对的并不是公孙述政权,而是陇右的隗嚣势力。
关键词 隗嚣 二次伐蜀
下载PDF
择友与择主的矛盾——论隗嚣和马援的关系
9
作者 何荣昌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隗嚣是王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陇右的枭雄。当时,其帐下汇集大批人才,其中的马援才兼文武,颇受隗嚣器重。后来马援东归光武,出计灭嚣。本文旨在探讨他们关系由挚友、主臣到仇敌的发展过程,以期揭示择友和择主的矛盾冲突关系。
关键词 隗嚣 马援 择主 择友
下载PDF
隗嚣的思想及其在陇右文化史上的地位
10
作者 何荣昌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6期87-88,84,共3页
新莽末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右,三辅士人云集其帐下,因而陇右短暂地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但因隗嚣和士人主流在王统天命观上存在严重歧异,导致士人相继东归光武。从不愿起兵到有志图王、欲效西伯,隗嚣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和转变过程。他相... 新莽末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右,三辅士人云集其帐下,因而陇右短暂地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但因隗嚣和士人主流在王统天命观上存在严重歧异,导致士人相继东归光武。从不愿起兵到有志图王、欲效西伯,隗嚣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和转变过程。他相信有德者居天下之位,是对刘汉正统天命观的一种反驳。隗嚣自身也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因此,他在陇右文化史上具有较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隗嚣 思想 陇右文化
下载PDF
登陇临渭话隗嚣
11
作者 祝中熹 《丝绸之路》 1996年第2期47-48,共2页
登陇临渭话隗嚣祝中熹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的风暴摧毁了王莽政权之后,华夏大地上出现了群雄并起,豪强纷争的混乱局面,先后打起“天子”旗号的野心家竟有10人之多。在这个所谓“天地闭革,野战群龙”的时代里,崛起于陇右的隗嚣,... 登陇临渭话隗嚣祝中熹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的风暴摧毁了王莽政权之后,华夏大地上出现了群雄并起,豪强纷争的混乱局面,先后打起“天子”旗号的野心家竟有10人之多。在这个所谓“天地闭革,野战群龙”的时代里,崛起于陇右的隗嚣,是个极引人注目的人物。隗嚣的一生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隗嚣集团 刘秀 东汉王朝 汉军 灭门之祸 《后汉书》 时代大势 咽喉要地 复兴汉室 五言律诗
下载PDF
从复汉到自立:试论两汉之际的隗嚣集团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9,共12页
两汉之际割据陇右的隗嚣集团是一个以陇右地方豪强为主导,并联合氐羌以及关中士人的政治集团。该集团具有武质性、自保性以及政权建设的独特性等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情势,其政治态度经历了从"反莽复汉"到割据自立... 两汉之际割据陇右的隗嚣集团是一个以陇右地方豪强为主导,并联合氐羌以及关中士人的政治集团。该集团具有武质性、自保性以及政权建设的独特性等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情势,其政治态度经历了从"反莽复汉"到割据自立的转变过程。然而,隗嚣集团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思潮以及刘秀对陇右的战略经营使得他们为刘秀所灭,难以实现割据自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隗嚣集团 陇右 割据 复汉
原文传递
新莽末期东汉初期西北豪强割据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裴永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新莽末、东汉初期天下大动,各地豪强并起,西北豪强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西北割据豪强地主中的隗嚣集团和窦融集团在东汉的统一过程中的表现研讨统一与分裂问题。
关键词 新莽末 东汉初期 西北 割据势力 隗嚣 窦融
下载PDF
秦窑探寻
14
作者 刘雁翔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93,共5页
秦窑是甘肃天水的一个古瓷窑,所出瓷器土香可爱,每每为收藏界艳称,但其窑址、起讫年代等问题困扰学术界多年。以宋琬秦州藏瓷为主线,结合史志资料、采访考察资料考证辨析,我们可得出这么一些结论:第一,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宋琬得自秦州... 秦窑是甘肃天水的一个古瓷窑,所出瓷器土香可爱,每每为收藏界艳称,但其窑址、起讫年代等问题困扰学术界多年。以宋琬秦州藏瓷为主线,结合史志资料、采访考察资料考证辨析,我们可得出这么一些结论:第一,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宋琬得自秦州隗嚣宫(隗嚣城)遗址的藏瓷并非汉瓷,应是唐以后物;第二,自乾隆以来,方志、日记相关记载都将土人常掘得瓷器之地都指向隗嚣宫或者说是隗嚣城—这个宋琬藏瓷出土的地方,实则隗嚣宫所在就是秦窑所在;第三,可以谨慎认为唐代的秦窑属邛窑系,入宋,邛崃窑衰而耀州窑大兴,秦窑又转而师法耀州窑系,最后,秦窑因宋金战事而衰败;第四,晚清以来,收藏秦窑瓷成为好古者和收藏家的时尚,也成为古玩店的宠物,更成为天水所出瓷器的一种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琬 古瓷 隗嚣 秦窑
原文传递
东汉对关陇地区的统一
15
作者 刘光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5-35,共11页
After uniting the Guandong region, the East Han Dynasty started to target at the separatist powers in Guanzhong and Longshu. At that time Kui Xiao and Gongsun Shu apposed the uniting of the East Han dynasty. By suppre... After uniting the Guandong region, the East Han Dynasty started to target at the separatist powers in Guanzhong and Longshu. At that time Kui Xiao and Gongsun Shu apposed the uniting of the East Han dynasty. By suppressing the Chimei (red eyebrow) rising, gaining the support of Dou Rong, and disintegrating Kui Xiao’s troops, the East Han Dynasty started the uniting campaign form the 6th to 11th of Jianwu. Then turned the target to Gongsun Shu and united the whole country the next November. Therefore the campaign against Kui Xiao is a main part of uniting w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王朝 关中 陇蜀 统一战争 窦融 隗嚣 公孙述
下载PDF
睿智与迂阔睿智与迂阔:千古名臣马援悲凉结局之叹
16
作者 聂世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3,共4页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著名军事家和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名垂青史,不仅在于其卓越的功勋和马革裹尸的忠诚情怀,更在于其广泛流传于世的洞悉世情人心的睿智。但少为人知的是,马援虽以马革裹尸的忠心...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著名军事家和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名垂青史,不仅在于其卓越的功勋和马革裹尸的忠诚情怀,更在于其广泛流传于世的洞悉世情人心的睿智。但少为人知的是,马援虽以马革裹尸的忠心报答光武帝刘秀的知遇之恩,死后却遭刘秀的猜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武帝 著名军事家 隗嚣 刘秀 名臣 开国功臣 窦固 立言不朽 郭皇后 五官中郎将
下载PDF
由河西走廊到高平第一城——兼论窦融率河西大军穿越丝绸之路东段北道
17
作者 薛正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5-68,共4页
汉武帝时期设立河西四郡,将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丝绸之路畅通。同时,安定郡的设置将河西走廊连接起来,并成为河西走廊在内地的重要支撑地。在西汉末、东汉初各种势力的角逐中,光武帝刘秀亲征隗嚣进驻高平第一城(固原城)。窦融率河西... 汉武帝时期设立河西四郡,将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丝绸之路畅通。同时,安定郡的设置将河西走廊连接起来,并成为河西走廊在内地的重要支撑地。在西汉末、东汉初各种势力的角逐中,光武帝刘秀亲征隗嚣进驻高平第一城(固原城)。窦融率河西大军东进,沿丝绸之路东段北道进入高平城与刘秀会合,在刘秀统一西北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也见证了汉代丝绸之路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四郡 安定郡 隗嚣 窦融 刘秀 丝绸之路
下载PDF
三水、乌氏、他楼城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北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1-57,共7页
汉三水县考 《汉书·地理志》及《后汉书·郡国志》载,两汉在今宁夏境内都设有安定郡,郡内都有三水县。关于三水县址,《后汉书·卢芳传》记:“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唐李贤注:“续汉志曰:三水县有左右谷,故... 汉三水县考 《汉书·地理志》及《后汉书·郡国志》载,两汉在今宁夏境内都设有安定郡,郡内都有三水县。关于三水县址,《后汉书·卢芳传》记:“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唐李贤注:“续汉志曰:三水县有左右谷,故城在今泾州安定县南”。李贤认为汉三水县故城在唐泾州安定县(今甘肃省泾河沿岸之泾川县)南乃是错的,这待下文再论,其引续汉志说三水县有“左右谷”虽是一条地理记录,却并未能指出三水县的地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县 他楼城 右谷 左谷 郡国志 瓦亭 泾州 汉志 隗嚣 《水经注》
下载PDF
古上邽考辨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维宗 《兰州学刊》 1986年第2期91-94,共4页
古上邽和邽山究竟在何处,历史上虽有不同的记载和看法,但多数人的考证结论基本是一致的,即今之天水市秦城区就是古上邽县的治所,天水北乡之凤凰山就是古之邽山。最近徐日辉同志在《上邽何处寻》(以下简称《寻》文)一文中提出了新的看法... 古上邽和邽山究竟在何处,历史上虽有不同的记载和看法,但多数人的考证结论基本是一致的,即今之天水市秦城区就是古上邽县的治所,天水北乡之凤凰山就是古之邽山。最近徐日辉同志在《上邽何处寻》(以下简称《寻》文)一文中提出了新的看法。(见《兰州学刊》85年第2期)作者认为:①、古上邽本在清水,“大约在东汉时从渭水之北的清水迁徙至渭水之南的天水。”②、邽山即今清水县城以北之邽山。③、隗嚣所据之上邽和西城皆在今天的清水县城北附近。同时认为,前人的论断都是沿袭了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错误考辨而以讹传讹了。《寻》文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近代方志和近来清水县城附近的发掘。我认为该文所提出的论点和所引用的论据是不够确切和严密的,缺乏说服力的。这里我提出一些浮浅的看法,供同道们参考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邽 邽山 秦城区 《水经注》 成纪县 陇西郡 天水郡 隗嚣 瓦亭川 水市
下载PDF
历代固原城演变探述——兼谈古高平及其城址的位置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1-63,共3页
固原,在古代西北的军事防务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要想进犯中原地区,只有通过这里,才能较顺利的进入关内;而关内的统治者要想进击居于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部落,也需经过此地。为此,对于内地的历代统治政权来... 固原,在古代西北的军事防务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要想进犯中原地区,只有通过这里,才能较顺利的进入关内;而关内的统治者要想进击居于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部落,也需经过此地。为此,对于内地的历代统治政权来说,固原是必须扼守之要地。而在这里,巍立于交通要道的固原城,也就显得异常重要。“兰郡迤东形势莫如陇,陇之险莫若六盘,六盘当陇道之卫,婉蜒而曲折有坚城也”,这就是固原城。有关固原城历史之诸问题,特别是该城始建年代,现存说法不一,本文力图就此根据文献资料结合实物资料及笔者实地勘查情况。略加阐述,借以抛砖引玉,就教于从事该项工作研究的诸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 实地勘查 始建年代 北方游牧民族 实物资料 工作研究 彭阳 川水 群山起伏 隗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