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5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阶段的“雄安质量”:内涵、实践与路径
1
作者 于亚男 孙久文 《金融理论探索》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当前建设雄安新区的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标志着雄安新区的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雄安质量”作为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概括,也体现出新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要求。新发展阶段“雄安质量”的... 当前建设雄安新区的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标志着雄安新区的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雄安质量”作为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概括,也体现出新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要求。新发展阶段“雄安质量”的科学内涵,包含基本内涵,层次性、阶段性与时序性特点,以及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评价维度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评价“雄安质量”的建设成效,并提出承接工作精准有序、加快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分层构建高质量支持体系的新发展阶段“雄安质量”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雄安质量 科学内涵 实践成效 实现路径
下载PDF
雄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2
作者 薄文广 黄南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当前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基础较弱、定位于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其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城市高标准开发的自我造血机能较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素支撑较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动态平衡较难等追赶和示范需同时进行等挑战。在未... 当前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基础较弱、定位于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其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城市高标准开发的自我造血机能较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素支撑较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动态平衡较难等追赶和示范需同时进行等挑战。在未来产业发展服务化、城市发展多样化、产城发展协同化、产城创新数字化的趋向下,应以创新利用雄安“金字”招牌为首要、以充分发挥市场运行逻辑为支撑、以加快形成示范效应为突破、以渐进式产业发展为路径、以有效协调周边区域利益为促进,加快雄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更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和多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产城融合 示范效应 产城创新
下载PDF
雄安新区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
3
作者 周稳海 王培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7-133,共17页
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雄安新区建设绿色之城的前提和保障。以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度模型、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 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雄安新区建设绿色之城的前提和保障。以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度模型、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研究了2018年1季度至2021年4季度雄安新区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1)从时间层面来看,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和大气环境综合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两系统耦合度处于0.193~0.862之间,其相互影响逐渐增强;协调度水平从0.227增长到0.697,进入初级协调等级;相对发展度大幅上升,但整体上仍处于绿色金融发展滞后的阶段,绿色金融对大气环境的支撑力度还有待加强。(2)从空间层面来看,雄安新区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耦合度、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总体水平均高于其周边绝大多数区县,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建设极大促进了该地区绿色金融与大气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绿色金融 大气环境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新模式 新动能 新机制:打造雄安新时代投融资创新高地
4
作者 贾康 黄剑辉 《金融理论探索》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决策,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23年10月21日,“2023雄安投融资发展论坛”召开,主题是“新模式新动能新机制:打造新时代投融资创新高地...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决策,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23年10月21日,“2023雄安投融资发展论坛”召开,主题是“新模式新动能新机制:打造新时代投融资创新高地”。相关专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运用新模式、提供新动力、形成新机制,打造新时代投融资创新高地,推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融资创新 雄安 新动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战略决策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河北雄安新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雄安七年:“未来之城”稳步走来
5
作者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7期38-43,共6页
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七年。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到2024年,7年来,雄安新区加快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加快建设,白洋淀已经成为“候鸟天堂”,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雄安新... 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七年。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到2024年,7年来,雄安新区加快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加快建设,白洋淀已经成为“候鸟天堂”,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雄安新区已实现了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到变为“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企 雄安新区 高质量发展 白洋淀 生活品质
下载PDF
雄安新区不同农用地类型土壤水氮时空变化
6
作者 陈瑜 韩丽茹 +2 位作者 郭文颢 涂智勇 夏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本文探究土壤水氮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控制雄安新区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建设“蓝绿雄安”具有重要意义。在雄安新区以耕地、林地和菜地3种农用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容重等土壤指标,分析不同农用地的土... 本文探究土壤水氮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控制雄安新区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建设“蓝绿雄安”具有重要意义。在雄安新区以耕地、林地和菜地3种农用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容重等土壤指标,分析不同农用地的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和铵态氮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土层垂向上,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耕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耕地、林地和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在时间上,耕地含水率波动较大,林地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小。菜地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比较平稳,10月后明显下降。林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耕地则随时间呈正弦波动。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林地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小且含量最小。3种农用地土壤含水率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和灌溉呈显著正相关(P<0.05)。耕地土壤容重与土层深度极显著相关(P<0.01)。耕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均与土层深度、降水量以及灌溉量呈显著负相关。3种农用地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均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和菜地的水氮含量分布对地下水污染影响更大,因此合理灌溉施用氮肥,改善土壤性质,有助于保护雄安新区地下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农用地类型 土壤含水率 硝态氮 铵态氮
下载PDF
浅层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试验研究:以雄安新区第四系为例
7
作者 李广才 王小江 王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对地下空间的高精度勘探提出了高要求,作为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面物探方法,反射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探究了厚覆盖区条件下的高精度有效反射地震探测技术,并利用反射纵波技术在雄安新区进行提高浅层... 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对地下空间的高精度勘探提出了高要求,作为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面物探方法,反射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探究了厚覆盖区条件下的高精度有效反射地震探测技术,并利用反射纵波技术在雄安新区进行提高浅层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方法试验。根据实际探测目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检波器、震源类型、道距大小及接收排列长度等不同采集因素试验效果,探究已有条件下适宜的震源类型和最佳采集参数。结合实际资料处理和分层解释,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高频检波器、选择可控震源激发效果最佳,针对试验目标,结合小道距、适当排列接收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厚覆盖区50~300 m深度内反射纵波地震勘探的纵向分辨率,试验获得了丰富的有效波组信息,为内部地层精细划分和解释提供了依据。该方法可为类似环境下城市地下空间的精细探测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反射波 城市地下空间 高分辨率 雄安新区
下载PDF
近十年雄安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8
作者 胡唐松 吴鑫淼 +2 位作者 王晓梦 李小兵 郄志红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为深入了解和解析雄安新区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及其生态发展趋势,利用2013-2022年间4期典型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oogle Earth影像,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和目视解译法获得雄安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综合运用GIS技术和InVEST模型分析等方法,... 为深入了解和解析雄安新区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及其生态发展趋势,利用2013-2022年间4期典型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oogle Earth影像,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和目视解译法获得雄安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综合运用GIS技术和InVEST模型分析等方法,对近10年雄安新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生态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2013-2022年期间,建设用地、开阔水体、林地持续增长,其中林地在2017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占雄安新区总面积比例由10.75%增长到31.79%,耕地由于转出较多面积缩减迅速,主要转出为林地、开阔水体和建设用地,白洋淀湿地面积增加。(2)开阔水体、水生植被、耕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增大,林地的空间连通性持续向好。雄安新区景观形状指数增加,其中,2022年景观丰富度最大,景观中优势斑块类型连通性增强,大比例斑块增加。(3)10年间,研究区碳储量增加60.59×10^(6)MgC,优良类生境区域面积和差等生境质量面积呈上升趋势,中等生境质量面积减小33.66%。需重点关注耕地、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区的交汇处、交通道路与生态源地交汇处等的生态节点的建设及其生态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土地利用 InVEST模型 雄安新区
下载PDF
雄安新区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9
作者 宋香静 乔雅君 +2 位作者 张九天 常影 宋晓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腹地的国家级新区,其气候安全对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尤为...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腹地的国家级新区,其气候安全对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尤为关键,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综述了学者对雄安新区的气候变化形势预估,识别出雄安新区面临高温、暴雨洪涝等气候风险.总结得出:随着未来人口大规模增加与产业布局更新,人口暴露度增加、水资源承载力受限及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及能力不足等方面是雄安新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分析,未来雄安新区应立足于“千年大计”的战略定位,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强调以人为核心,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机制,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风险 韧性 策略 雄安新区
下载PDF
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起步区地下段结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研究
10
作者 韩博 高伊航 +7 位作者 马震 郭旭 刘宏伟 张曦 李海涛 杜亚楠 白耀楠 李状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9,共13页
抗浮设防水位直接影响到地下结构的安全与建设费用,在地下结构建设中至关重要,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结构的抗浮设防水位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以“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地下工程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 抗浮设防水位直接影响到地下结构的安全与建设费用,在地下结构建设中至关重要,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结构的抗浮设防水位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以“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地下工程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位年内年际动态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法和类比预测法确定了地下结构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建议值。结果表明,该场地区域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为5.0~20.0m,地下水水位标高一般为–10.0~1.0m。近五年场地浅层地下水水位标高一般为–5~–10 m,埋深一般为3.0~15.0 m,地下水位逐年升高,回升速率约1.0 m/a。地下结构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取值建议取使用期抗浮设防水位采用数值模拟法预测结果。该成果服务了“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项目场地抗浮设计,为雄安新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抗浮安全设计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水文地质条件 数值模拟 类比预测 抗浮设防水位
下载PDF
雄安新区基岩热储钻探施工技术探讨
11
作者 齐恭 李杨 +2 位作者 齐晓凤 高鹏举 董向宇 《钻探工程》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针对雄安新区基岩热储钻探中风化壳钻进、地层大量漏失封堵及基岩取心的钻探工程难点,通过对所处牛驼镇地热田、容城地热田和高阳地热田地热地质状况、岩性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基岩热储地热钻探有效解决方案,包括采用小径探孔施工工法、... 针对雄安新区基岩热储钻探中风化壳钻进、地层大量漏失封堵及基岩取心的钻探工程难点,通过对所处牛驼镇地热田、容城地热田和高阳地热田地热地质状况、岩性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基岩热储地热钻探有效解决方案,包括采用小径探孔施工工法、采用封隔器有效完成水泥浆堵漏、借鉴金刚石满眼取心钻具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热储 地热钻探 风化壳 漏失地层 泥浆 封隔器 取心 雄安新区
下载PDF
雄安站型钢混凝土梁水化反应施工监测分析
12
作者 高子又 张文龙 +2 位作者 王轶喆 左文建 路国运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以雄安新区高铁站站房承轨层A区结构为工程背景,对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应变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利用振弦式应变计对结构关键位置的型钢混凝土梁在施工过程中应变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施工监测。介绍监测的目的意义、所用的仪器... 以雄安新区高铁站站房承轨层A区结构为工程背景,对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应变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利用振弦式应变计对结构关键位置的型钢混凝土梁在施工过程中应变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施工监测。介绍监测的目的意义、所用的仪器设备以及监测方案;对监测得到的应变和温度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水化反应中混凝土的应变和温度呈正相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高铁站 施工监测 振弦式应变计 水化反应
下载PDF
雄安新区三维地热地质模型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李红岩 高小荣 +3 位作者 任小庆 孙彩霞 卢星辰 许勇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2期222-229,236,共9页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钻井地层数据、测井资料,分别对雄安新区构造进行网格化并建立构造模型,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厘定等时界面及地层框架,选取建模参数,建立沉积相三维模型.采用相控条件下的序贯高斯模拟算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模型.根...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钻井地层数据、测井资料,分别对雄安新区构造进行网格化并建立构造模型,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厘定等时界面及地层框架,选取建模参数,建立沉积相三维模型.采用相控条件下的序贯高斯模拟算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模型.根据实测,得出区域内盖层、储层、基岩的岩石热导率,并建立雾迷山组温度场模型.最后采用物性参数展布对比、概率模型一致性、拟合三方面对地质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地质模型的孔隙度、渗透率概率分布特征与测井解释曲线数据和初始化数据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与地质认识吻合度超过90%,所建地质模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模型 雾迷山组 地热能 雄安新区
下载PDF
雄安新区记录到一例白变白骨顶
14
作者 路振广 李佳嵘 +1 位作者 潘鹏 侯建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15,共2页
2023年3月28日在雄安新区小白洋淀淀区(38.840°N,115.966°E;海拔7 m)调查时记录到1只羽色畸变(colour aberration)的白骨顶(Fulica atra)个体,该个体与正常白骨顶混群,体型相似,头部亦具白色额甲,但颈部以下及背部大部分羽毛... 2023年3月28日在雄安新区小白洋淀淀区(38.840°N,115.966°E;海拔7 m)调查时记录到1只羽色畸变(colour aberration)的白骨顶(Fulica atra)个体,该个体与正常白骨顶混群,体型相似,头部亦具白色额甲,但颈部以下及背部大部分羽毛变白,呈黑白斑状分布,鉴定为白骨顶白变(leucism)个体(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白骨顶 ABERRATION
下载PDF
雄安新区管廊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15
作者 安朝龙 姚通 +2 位作者 范超然 丁一凡 杨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雄安新区的管廊体量庞大、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因此,安全生产风险也日益凸显。论文研究了以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为例的施工安全,分析了管廊项目深基坑、超限模板、外脚手架和有限空间作业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给出了应对安全风... 雄安新区的管廊体量庞大、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因此,安全生产风险也日益凸显。论文研究了以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为例的施工安全,分析了管廊项目深基坑、超限模板、外脚手架和有限空间作业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给出了应对安全风险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管廊 全管理
下载PDF
探索雄安新区周边地区借势发展的研究——以杨村镇为例
16
作者 王灿 王鑫宇 +2 位作者 王思霖 徐佳鑫 范彦芳 《农机市场》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本文厚植乡村振兴,以定兴县杨村镇为例,探索雄安新区周边地区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特色并借助雄安新区区位优势以加快自身发展的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定兴县杨村镇的区位优势与发展动向,从空间分布、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等方面... 本文厚植乡村振兴,以定兴县杨村镇为例,探索雄安新区周边地区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特色并借助雄安新区区位优势以加快自身发展的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定兴县杨村镇的区位优势与发展动向,从空间分布、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等方面研究其发展特征,找到其发展优势与短板,谋划杨村镇社会文化、产业以及空间发展路径,具体引导乡镇转型和乡镇发展,以期为周边地区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雄安新区 借势发展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雄安新区2013−2021年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和生态政策评估
17
作者 朱国梁 江波 刘雨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利用2013−2021年共9期Landsat8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得到新区逐年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结果,进行LUCC分析及生态品质评价.结论:1)分类结果总体精度>86.8%,K为0.81~0.88,优于同期FROM-GLC及GLC_FCS全球分类产品;2)雄安新区... 利用2013−2021年共9期Landsat8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得到新区逐年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结果,进行LUCC分析及生态品质评价.结论:1)分类结果总体精度>86.8%,K为0.81~0.88,优于同期FROM-GLC及GLC_FCS全球分类产品;2)雄安新区设立至今耕地面积减少,不透水面和林地面积增长,蓝绿空间面积占比由12%增加至30%,雄安3县(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建设严格遵循了新区《规划纲要》中植树造林、城市发展、湿地涵养3项不同的建设任务,各县主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别为耕地向林地的转变、耕地与不透水面的相互转变以及耕地向水体和水生植被的转变;3)不透水面扩张与城市建设对生态品质的负面影响正逐步被森林覆盖率、蓝绿空间面积增加带来的正面影响所抵消.总体看,雄安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遵循新区规划要求,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面向对象分类 遥感 Landsat8 建设政策评估
下载PDF
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
18
作者 韩博 马震 +8 位作者 夏雨波 张曦 高伊航 郭旭 刘宏伟 左海泉 苗晋杰 白耀楠 李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610,共17页
雄安新区开发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促进新区高质量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雄安新区浅层、次深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进行了... 雄安新区开发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促进新区高质量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雄安新区浅层、次深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五大类10个指标,主要影响指标为含水砂层、地面沉降、液化砂土、水土腐蚀性等;按浅层、次深层和深层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适宜区、一般区和敏感区,其中适宜区和一般区总面积约占新区面积的80%,说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整体较好。该评价结果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 适宜性评价 高质量建设 地质调查工程 雄安新区
下载PDF
雄安新区黏性土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统计分析
19
作者 刘红帅 陈佩云 +1 位作者 孙强强 宋东松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9,共7页
以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的黏性土动三轴试验结果为基础,整理分析199组黏性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数据,以埋深10 m为统计区间,统计给出雄安新区黏性土不同埋深区间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随剪应变变化的平均值和变异... 以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的黏性土动三轴试验结果为基础,整理分析199组黏性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数据,以埋深10 m为统计区间,统计给出雄安新区黏性土不同埋深区间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随剪应变变化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并与已有的同类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雄安新区黏性土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符合土动力学的基本认识;雄安新区黏性土体的动剪切模量比略高于天津地区,随埋深的增加逐渐趋近于全国的上限值,而阻尼比在浅表时明显低于天津和全国的推荐平均值,随埋深的增加逐渐趋向于全国的下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黏性土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