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格网下的耕地集中连片等级划分方法
1
作者 李博 赵荣 张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耕地细碎化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为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需实现耕地集中式管理。针对均匀网格在对耕地面积进行表达时数据量冗余和格网尺度选择问题,本文提出了根据斑块平均面积和面积表达误差确定格网最适宜起始和终止尺度的方法... 耕地细碎化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为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需实现耕地集中式管理。针对均匀网格在对耕地面积进行表达时数据量冗余和格网尺度选择问题,本文提出了根据斑块平均面积和面积表达误差确定格网最适宜起始和终止尺度的方法,构建基于四叉树的非均匀格网,建立了耕地集中连片分析规则、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流程,实现非均匀格网下的耕地集中连片等级划分。以江苏省徐州市为试验区开展耕地集中连片分析。结果表明:①与均匀网格相比,非均匀格网减少了43.8%数据冗余,实现了耕地面积最小误差表达,适用性更强。②徐州耕地连片区域占耕地总面积88.6%,其中50%耕地集中连片等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③连片区域中有21.4%耕地集中连片等级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应将其作为提高区域整体连片等级优先优化的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集中连片 等级划分 非均匀格网
原文传递
广东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全过程导控体系探索
2
作者 潘莹 赵亦航 施瑛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共9页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模式向区域性保护转变,亟待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广东省展开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资源分析与发展建议。利用GIS空间分析、指针评估、实证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申报前进行广东传统村落及其基础资源摸查与预申...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模式向区域性保护转变,亟待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广东省展开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资源分析与发展建议。利用GIS空间分析、指针评估、实证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申报前进行广东传统村落及其基础资源摸查与预申报,规划时依据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导则制定保护规划,实施后定期开展实施效果监测进行反馈调节的三阶段引导,探索构建广东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全过程导控体系,并以梅县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优化现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的系统性与持续性指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导控体系 广东省 梅县区
下载PDF
集中连片保护背景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以绩溪县上庄村为例
3
作者 田晓茹 刘仁义 张笑笑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传统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丰富的营建智慧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见证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活态遗产。长期以来,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多关注于单个村落的肌理、风貌及环境等,忽视了从区域整体认知其价值和实施区域关联保... 传统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丰富的营建智慧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见证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活态遗产。长期以来,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多关注于单个村落的肌理、风貌及环境等,忽视了从区域整体认知其价值和实施区域关联保护。基于绩溪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县试点工作,立足于县域视野,从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建筑风貌和村落类型等4个方面入手,提出优化自然生态环境、耦合集中连片主题、突显建筑价值个性、整合村落空间共性的“起—承—转—合”更新策略,探索村落单元与区域共建共享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保护 空间整合 活化利用
下载PDF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构建方法——以甘肃省两当县为例
4
作者 薛乾明 黄跃昊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4,共9页
为改变传统村落单体散点式保护模式,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格局构建方法的在地性和适配性,以甘肃省两当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模型和社会调查,提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构建的一般性方法。在框架体... 为改变传统村落单体散点式保护模式,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格局构建方法的在地性和适配性,以甘肃省两当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模型和社会调查,提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构建的一般性方法。在框架体系上,从县域单元、集群单元、村落单元3个层面构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在县域单元层面实现整体划分、在集群单元层面实现分区构建、在村落单元层面实现节点构建。在思路方法上,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等基础分析方法进行初步划分,再通过最小生成树聚类算法、IDW可视化、GIS空间叠加等分析模型,结合地域环境、资源优势等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构建与当地适配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整体格局。在格局内容构建上,优先考虑从文化、生态、农耕3个方面进行构建,再结合村落距离、时间成本及周边其他资源优势进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 保护利用格局 县域规划 甘肃省
下载PDF
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评估
5
作者 刘亦文 邓楠 +1 位作者 颜建军 胡宗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19-4732,共14页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其退耕成效直接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为新征程中巩固和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经验镜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文件明确的14个...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其退耕成效直接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为新征程中巩固和拓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经验镜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文件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20年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数据集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对比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退耕区和未退耕区AGPP和NDVI的年际变化差异,以此来评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1)2000—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为178554km2,占2000年耕地总面积的44.71%;(2)研究期内,退耕区与未退耕区AGPP和NDVI整体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退耕区AGPP和NDVI呈现极显著和显著上升趋势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07%和86.51%,未退耕区的占比分别为65.88%和72.61%,且退耕区AGPP和NDVI的年均值和相对变化率均高于未退耕区;(3)2000—2020年整个区域、退耕区以及未退耕区AGPP和NDVI年际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表现出线性递增态势,且退耕区AGPP和NDVI的增长始终高于整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和未退耕区。因此,研究通过探讨原集中连片特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AGPP和NDVI的影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区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效应
下载PDF
县域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模式——以浙江省兰溪市为例
6
作者 闫琳 郭志伟 +3 位作者 贾萌 夏冰妍 孙瑞 麦贤敏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1期110-119,共10页
多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保护利用理念不匹配时代需求、保护利用方式缺乏活力、村庄单打独斗统筹不足、项目落地困难等问题。为探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自2022年起由... 多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保护利用理念不匹配时代需求、保护利用方式缺乏活力、村庄单打独斗统筹不足、项目落地困难等问题。为探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自2022年起由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组织开展县域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本文以浙江省兰溪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为例,通过案例实证,提出挖掘传统村落时代价值、优化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构建连片保护利用格局、推动县域统筹实施路径四大规划方法,总结匹配时代精神、关注民生需求、促进联动发展、探索机制创新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经验,形成县域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 保护利用 兰溪市
下载PDF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内涵及实践探索——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和永定区为例
7
作者 吴邦銮 刘萍萍 李井楠 《城乡规划》 2024年第2期21-27,36,共8页
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和鲜活的乡村居民点,如何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利用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农耕文明时代终结及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针对传统村落面临的发展动力不足、老屋维修困难、风貌不协调等核心挑战,文章提... 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和鲜活的乡村居民点,如何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利用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农耕文明时代终结及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针对传统村落面临的发展动力不足、老屋维修困难、风貌不协调等核心挑战,文章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应从强化“健全保护名录、摸清家底”,走向强化“串线成片、以用促保”。通过深入剖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核心内涵和对策,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和永定区规划项目为例,探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以及传统村落“以用促保”实施路径,对城乡融合发展大格局下的县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进行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 实践探索 连城县 永定区
下载PDF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研究
8
作者 格日勒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93-95,共3页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事业发展到现在,实践逐渐证明了以单一对象为主体,以完整性保护为单一主导原则的模式已到瓶颈,保护主体逐步转向多层结构,即以传统村落为核心,与多种资源组织结合的有机网络。文章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事业发展到现在,实践逐渐证明了以单一对象为主体,以完整性保护为单一主导原则的模式已到瓶颈,保护主体逐步转向多层结构,即以传统村落为核心,与多种资源组织结合的有机网络。文章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旗——土默特右旗为研究对象,从村落单体、集群划分两个角度,构建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策略,为国内其他地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 保护利用 土默特右旗 综合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城镇集中连片区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探讨——以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为例
9
作者 李思思 张超 +2 位作者 段东亮 詹锐生 陈申立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28-30,共3页
城镇集中连片区引调水工程具有覆盖区域广、挖填土石方及弃渣量大、涉及城镇密集区及生态敏感区多等特点。以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为例,对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水土保持设计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工程布置... 城镇集中连片区引调水工程具有覆盖区域广、挖填土石方及弃渣量大、涉及城镇密集区及生态敏感区多等特点。以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为例,对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水土保持设计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工程布置、土石方资源化利用、因害设防等措施,以减少地表扰动、降低土石方防护难度、构建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水土保持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主体工程设计应尽早开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并在各阶段同步进行细化设计,从源头降低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隐患,有效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护功能,以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引调水工程 城镇集中连片 粤东地区
下载PDF
集群视角下山西省介休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规划方法探析
10
作者 曹复彧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17-21,共5页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传统村落承载物质与精神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活态见证。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以点状传统村落单元为单一保护对象具有一定局限性。对集群理念内涵进行了梳理,由区域集群视角...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传统村落承载物质与精神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活态见证。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以点状传统村落单元为单一保护对象具有一定局限性。对集群理念内涵进行了梳理,由区域集群视角出发,从传统村落价值评价、集群构建、保护利用策略等方面构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方法,在此基础上,从资源整合集群发展、系统保护全面发展、全域旅游错位发展三方面提炼介休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策略,对于指导介休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有较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群模式 集中连片
下载PDF
广东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的思索
11
作者 张晓斌 《客家文博》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广东革命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延续年代长、序列完整、种类齐全等特点,是新时代岭南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中国革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概括广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取得的明显成效,梳理了当前仍存在的制度规划... 广东革命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延续年代长、序列完整、种类齐全等特点,是新时代岭南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中国革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概括广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取得的明显成效,梳理了当前仍存在的制度规划、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等方面问题及困难,提出了落实条例、制定标准、统筹规划、连片保护、加强活化、整体展示、科学管理、完善机制等相关策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广东 保护利用 集中连片
下载PDF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路径研究——以云南省石屏县为例
12
作者 胡清碧 周峰越 《住区》 2024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利用需持续研究。当前,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个村落,且在过程中也出现了如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空心化现象严重、同质化发展现象突出问题,亟需新的研究...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利用需持续研究。当前,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个村落,且在过程中也出现了如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空心化现象严重、同质化发展现象突出问题,亟需新的研究视角。为此,本文聚焦集中连片视角,针对传统村落密集度较高的地区,提出“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强化村落内在联系”,“资源特征识别、确定集中连片分区”,“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促进资源流动、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路径,并以石屏县传统村落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 保护利用 石屏县
下载PDF
基于复合人工湿地处理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尾水案例分享
13
作者 赵艳红 陈建飞 安蕾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146-150,共5页
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日渐增加,水产养殖也由粗放式的养殖模式逐步发展为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高密度、集... 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日渐增加,水产养殖也由粗放式的养殖模式逐步发展为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基本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然而其也对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与问题。常见的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生态法。其中生态法由于其单位水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运维方便而被广泛地应用,基于此,梳理了以复合人工湿地为主体工艺处理某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尾水的设计思路及预期实施效果,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 养殖池塘 复合人工湿地 设计思路
下载PDF
守护耕地 宁波:万亩金穗迎丰收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显成效
14
作者 丁斌浩 路雄英 《浙江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56-56,共1页
2023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小强热线》栏目,推出《守护耕地》系列报道,全力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宁波市大力推进“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工作,以“造一块好地”和“造好每一块地”的理念,让“耕田”变... 2023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小强热线》栏目,推出《守护耕地》系列报道,全力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宁波市大力推进“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工作,以“造一块好地”和“造好每一块地”的理念,让“耕田”变“良田”,“满天星”连成“百千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集中连片 自然资源 满天星 机制创新 大力推进 耕地保护体制 守护
下载PDF
因地制宜守底蕴 集中连片凝乡愁
15
作者 姚琳尹 《广西城镇建设》 2024年第8期22-23,共2页
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的瑶族传统村落岔山村,游客们沿着穿村而过的“潇贺古道”一路走,或驻足于古民居前感受独特的历史韵味,或坐在古道旁的油茶店中品尝特色美食梭子粑粑……这里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山村,得益于富川瑶族自... 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的瑶族传统村落岔山村,游客们沿着穿村而过的“潇贺古道”一路走,或驻足于古民居前感受独特的历史韵味,或坐在古道旁的油茶店中品尝特色美食梭子粑粑……这里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山村,得益于富川瑶族自治县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村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将潇贺古道和西岭山脉为主线的28个瑶族传统村落连点成线,实现整体打包、资源整合,推动“古韵富川美丽乡愁”传统村落农文旅融合发展,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的岔山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而岔山村的繁荣景象并不是广西的个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贺古道 富川瑶族自治县 传统村落保护 静态保护 集中连片 资源整合
下载PDF
基于SNA的藏族山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公共空间结构优化探析——以丹巴县中路片区为例
16
作者 刘倩 刘弘涛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空间结构是传统村落格局和空间要素分布的整体表现,合理有序的公共空间结构层次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以甘孜州丹巴县中路片区为例,以片区内公共空间为解译对象,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关指标,从“整体—节点”两个层级... 空间结构是传统村落格局和空间要素分布的整体表现,合理有序的公共空间结构层次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以甘孜州丹巴县中路片区为例,以片区内公共空间为解译对象,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关指标,从“整体—节点”两个层级,定量分析村民行为需求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公共空间整体结构的派系组团模式、功能层次类型、各空间节点的层次特征及相关原因分析。最后以空间结构满足行为需求为导向,从填补网络空白、完善派系功能以及节点分类优化的角度提出差异化的公共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村落集中连片 公共空间 社会网络 空间结构
下载PDF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保护体系构建方法——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嘉颖 王念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130,共8页
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的政策背景下,针对传统村落群体的现实困境,以黄南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为例,借助Arc G节点村落综合评价、村落层级传导等3个方面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保护体系构建的方法,以期构建具有集... 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的政策背景下,针对传统村落群体的现实困境,以黄南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为例,借助Arc G节点村落综合评价、村落层级传导等3个方面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保护体系构建的方法,以期构建具有集群效应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保护体系,实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的多元协同发展,并为其他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群单元划分 评价体系 保护体系构建 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下载PDF
大滇西旅游环线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乐 董银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09-I0009,共1页
大滇西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同时也是传统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开展特色农业扶贫旅游,积极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举... 大滇西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同时也是传统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开展特色农业扶贫旅游,积极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关于云南省开展大滇西环线交旅融合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为推动滇西地区的交通旅游融合,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政策的要求下,以大滇西地区旅游环线为核心的旅游交通线路将进一步拓展,地区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得以改善,有助于探索适合贫因地区的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打造出交旅融合的新型服务平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战略 交通基础设施 集中连片特困区 关键举措 交通线路 长效机制 当地经济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晓萍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80-86,共7页
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一批,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其中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路径,是贫困人口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燕... 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一批,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其中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路径,是贫困人口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燕山——太行山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1个已脱贫县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大、见效慢,受贫困户自身因素影响大,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山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对巩固山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山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下载PDF
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联分析
20
作者 孔雪松 蒋献佳 程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36,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多维减贫指标体系,测度2000—2020年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动态变化,系统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方法:指标评价法、综合扩张指数和脱钩模型。研... 研究目的: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多维减贫指标体系,测度2000—2020年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动态变化,系统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方法:指标评价法、综合扩张指数和脱钩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成效显著,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县域单元多维减贫指数均值分别为0.134和0.186,经济减贫指数明显高于社会和生态减贫指数;(2)集中连片特困区建设用地扩张先缓后快,局部区域扩张迅速,但整体以相对稳定型扩张为主,2010—2020年扩张明显加快,缓变型和快变型呈现组团化分布;(3)研究期间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指数与建设用地扩张指数以较理想型的弱脱钩为主,强脱钩县域单元数量由2000—2010年的131个减少为2010—2020年的10个,与之对应的弱脱钩县域单元数量则由369个增加到486个,有效体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方式的转变。研究结论:特困区减贫动态变化与建设用地扩张存在密切关联,县域土地城镇化有助于增强特困区内生发展动力,后扶贫时期特困区需推进建设用地由增量扩张向存量调整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减贫 建设用地 脱钩模型 时空演化 集中连片特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