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声誉:形成机制、功能及其应用——一个文献综述
1
作者 郑秀娟 米运生 《海南金融》 2014年第5期28-32,共5页
良好的声誉可以减少欺诈行为,缓解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声誉理论主要分为个体声誉理论和集体声誉理论。集体声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激励机制,成为个体声誉的补充,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本... 良好的声誉可以减少欺诈行为,缓解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声誉理论主要分为个体声誉理论和集体声誉理论。集体声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激励机制,成为个体声誉的补充,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从集体声誉的内涵、形成机制、作用和应用等角度分析集体声誉理论,并展望集体声誉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集体声誉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集体声誉下最低质量标准的福利效应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艳莹 杨文璐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本文针对集体声誉行业的特点构建两阶段博弈模型,从竞争效应和质量效应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集体声誉下最低质量标准规制的福利效应。结果发现,最低质量标准通常具有的反竞争效应在集体声誉行业并不存在,适度并偏高的标准在提高质量水平... 本文针对集体声誉行业的特点构建两阶段博弈模型,从竞争效应和质量效应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集体声誉下最低质量标准规制的福利效应。结果发现,最低质量标准通常具有的反竞争效应在集体声誉行业并不存在,适度并偏高的标准在提高质量水平的同时反而会增加行业当中的企业数量和改善社会福利。最后,结合我国乳品新国标的例子,对运用最低质量标准规制解决我国集体声誉行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最低质量标准 社会福利 竞争效应
下载PDF
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旭晖 卢星彤 林晶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7,共13页
文章对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探索了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并引入社会支持理论,对责任追索策略与平台服务策略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文章采用了情景实验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惩罚型责任追... 文章对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探索了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并引入社会支持理论,对责任追索策略与平台服务策略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文章采用了情景实验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惩罚型责任追索策略,补偿型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信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均能够正向调节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影响;在线消费者角色同样具有调节作用,对于受害者,补偿型策略比惩罚型策略对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的正向影响更强,对于观察者,两种策略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文章为平台型电商市场的声誉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电商责任追索策略 平台型电商集体声誉 在线社会支持 在线消费者角色
下载PDF
集体声誉租金对保险代理人声誉贡献的影响——基于双账户门限公共物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卓 宗计川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4,共9页
对于保险代理人而言,保险公司的声誉具有外部性,并且其建设具有门槛特征。本文通过成本独立和收益关联的门限公共物品实验,研究声誉贡献门限以及其外部性特征如何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保险代理人对保险公司声誉的建设行为,得出主要影响... 对于保险代理人而言,保险公司的声誉具有外部性,并且其建设具有门槛特征。本文通过成本独立和收益关联的门限公共物品实验,研究声誉贡献门限以及其外部性特征如何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保险代理人对保险公司声誉的建设行为,得出主要影响保险代理人声誉贡献努力程度的因素:一是保险公司声誉贡献门限;二是保险公司的集体声誉租金;三是信息披露方式。并且发现,这些因素会综合影响代理人的声誉贡献努力程度和最优收入获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代理人 集体声誉租金 门限公共物品 实验室研究
下载PDF
个人声誉、集体声誉与医生道德风险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国营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医院声誉是集体声誉,医院医生具有滥用医院声誉的倾向却缺乏维护医院声誉的动力。医疗机构改革 的思路应该是,通过机制设计使医生尽可能承担声誉责任。
关键词 道德风险 个人声誉 集体声誉
下载PDF
不确定性与市场集体声誉——集中交易市场框架内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劲松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26-29,共4页
如何降低市场交易中存在的阻碍因素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经济学理论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 ,将这个问题放在集中交易市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 ,证明人们所做的各项努力在于增强消费者进行交易的信心 ... 如何降低市场交易中存在的阻碍因素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经济学理论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 ,将这个问题放在集中交易市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 ,证明人们所做的各项努力在于增强消费者进行交易的信心 ,建立市场集体声誉可以促进交易的达成 ,市场提供者可以从幕后走向前台 ,勇敢地承担起责任 ,即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促进市场交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集体声誉 集中交易市场
下载PDF
集体声誉、认证制度与有机食品行业发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莫家颖 余建宇 +1 位作者 龚强 李三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156,共14页
有机食品行业在我国发展空间巨大,但部分企业的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有机食品行业的集体声誉。本文对有机食品行业集体声誉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认证制度的有效性对集体声誉的建立和维持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出现行业信... 有机食品行业在我国发展空间巨大,但部分企业的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有机食品行业的集体声誉。本文对有机食品行业集体声誉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认证制度的有效性对集体声誉的建立和维持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出现行业信任危机,仅靠认证机制往往无法重建集体声誉。此时,政府需采取一段时间公开持续的市场干预才能提升消费者信心,最终恢复市场集体声誉。研究进一步发现,认证系统中的追溯性越强,市场上有机食品相对于一般食品的性价比越高,所需要的市场干预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危机 集体声誉 食品认证 政府规制
下载PDF
集体声誉、产权性质与债务融资——基于中国高校系上市公司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章刚勇 王立彦 文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我国A股市场较为独特的高校系上市公司为研究集体声誉如何作用于个体行为提供了一项准自然实验,从债务融资规模和期限结构等视角研究了集体声誉、产权性质与企业外部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集体声誉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具有较... 我国A股市场较为独特的高校系上市公司为研究集体声誉如何作用于个体行为提供了一项准自然实验,从债务融资规模和期限结构等视角研究了集体声誉、产权性质与企业外部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集体声誉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具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当个体行为能较好地被市场观测时,集体声誉作用较弱,个体声誉作用较强,表现为与其他非高校系上市公司相比,高校系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较短。此外,随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借贷市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样本期间,银行信贷政策并未偏袒于经行业和资本规模匹配的国有上市公司。因此,高度重视高校声誉对高校系上市公司的影响,完善高校系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至关重要,深入推进金融和产权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债务融资 高校系上市公司
下载PDF
商会关系、声誉机制与代理成本
9
作者 修宗峰 王洁 +1 位作者 龙姣玲 彭晓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6,共12页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家(董事长或总经理)商会关系资本与企业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家个人声誉机制对上述关系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商会关系能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且企...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家(董事长或总经理)商会关系资本与企业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家个人声誉机制对上述关系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商会关系能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且企业家商会任职层级越高、任职种类越多,抑制作用越显著;当企业家拥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政治身份以及兼任其他上市公司董事的社会身份等个人声誉时,商会关系对企业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较弱;渠道检验发现,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是企业家商会关系作用于企业代理成本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家行业协会关系、国家及省级商会关系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家商会关系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关系社会资本的微观经济后果及作用机制,为深入理解商会关系文化对微观企业决策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关系 集体声誉 个人声誉 代理成本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下载PDF
集体声誉、可置信承诺与契约执行——以网上拍卖中的卖家商盟为例 被引量:47
10
作者 吴德胜 李维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154,共13页
网上拍卖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囚徒困境问题,而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也不是很完善,在法律不完善的环境下,卖方和拍卖网站建立了商盟等制度来增进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商盟以其集体声誉作为抵押向买家承诺商盟成员不会欺骗卖家;如果商盟成员... 网上拍卖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囚徒困境问题,而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也不是很完善,在法律不完善的环境下,卖方和拍卖网站建立了商盟等制度来增进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商盟以其集体声誉作为抵押向买家承诺商盟成员不会欺骗卖家;如果商盟成员有欺骗行为,商盟会对成员进行处罚。商盟的存在增强了买家可以实施的惩罚力度,加强了声誉机制的作用。本文从而说明了在公共秩序缺失的情况下,私人部门自发地设计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供可置信承诺,从而保证了契约执行;私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替代公共秩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可置信承诺 网上拍卖 商盟
原文传递
团队生产、集体声誉和分享规则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金波 聂辉华 沈吉 《经济学(季刊)》 2010年第2期941-960,共20页
集体行动问题是契约与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主题,而"搭便车"或团队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这一问题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为解决团队内部的道德风险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个团队为了向市场显示对自己有利的产出信号,会提供... 集体行动问题是契约与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主题,而"搭便车"或团队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这一问题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为解决团队内部的道德风险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个团队为了向市场显示对自己有利的产出信号,会提供高于静态博弈的联合努力水平,从而形成一种集体声誉。这种集体声誉可以用于补贴团队内部由于"搭便车"造成的效率损失,从而缓解"预算平衡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之间的矛盾。本文的分析表明,当集体声誉租金足够大时,通过适当的内部分享规则或者产权安排,不同类型的团队组合均可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合作,从而缓解"搭便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便车 团队生产 集体声誉
原文传递
外生集体声誉约束下中国认证产业的最优数量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艳莹 鲍宗客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15,56,共13页
中国认证产业存在的最大特殊性在于行业存在制度性的外生集体声誉约束。此文尝试从认证产业的最优数量结构来探讨认证有效性问题,通过一个改进的双重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模型,系统性地在外生集体声誉约束的框架下考察中国认证产业维持&qu... 中国认证产业存在的最大特殊性在于行业存在制度性的外生集体声誉约束。此文尝试从认证产业的最优数量结构来探讨认证有效性问题,通过一个改进的双重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模型,系统性地在外生集体声誉约束的框架下考察中国认证产业维持"质量卡特尔"的最优认证机构数量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首先,当认证机构注重未来的长远收益时,认证机构以其集体声誉作为一种可置信承诺,认证行业外生集体声誉的制度设计优于认证机构自设认证标准的个体声誉的制度设计;其次,在外生集体声誉约束下,分享集体声誉的最优认证机构数量是有限制的,最优认证机构数量与认证机构对未来的重视程度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与虚假认证的收益存在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行业的信号传递效率和虚假认证的惩罚力度将是有效配合集体声誉约束事前机制的有效事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认证产业 重复博弈 不完全信息
原文传递
集体声誉危机与企业认证行为——基于“柠檬市场”治理机制的视角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艳莹 平靓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4-192,共19页
中国制造业部门时有发生的行业集体声誉危机不仅抑制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造成了企业行为扭曲。本文从“柠檬市场”不同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行业集体声誉危机对被牵连企业认证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 中国制造业部门时有发生的行业集体声誉危机不仅抑制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造成了企业行为扭曲。本文从“柠檬市场”不同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行业集体声誉危机对被牵连企业认证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乳制品行业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集体声誉危机通过破坏市场声誉机制提高了企业的认证激励,原本没有必要申请认证的高质企业比低质企业更愿意在危机后加大认证申请。此外,集体声誉危机还引发了企业非理性的过度认证,在穷尽强相关认证后,企业的认证激励并未减弱反而转向申请其他弱相关认证。额外增加的认证成本抵消了认证对销售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过度认证陷阱”,不利于企业质量提升和危机行业的转型升级。上述结论从企业认证行为扭曲这一视角拓展了有关集体声誉危机负面效应的认识,对政府避免危机发生以及完善认证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柠檬市场 过度认证陷阱
原文传递
质量联盟能维护集体声誉吗? 被引量:1
14
作者 廉永辉 张琳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7,共12页
优质企业为维护集体声誉自发组建质量联盟,并通过会员筛选机制甄别申请加盟者类型,防止低质厂商搭乘集体声誉的"便车"。本文通过建立质量联盟与申请加盟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当前造假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影响联盟... 优质企业为维护集体声誉自发组建质量联盟,并通过会员筛选机制甄别申请加盟者类型,防止低质厂商搭乘集体声誉的"便车"。本文通过建立质量联盟与申请加盟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当前造假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影响联盟有效性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越重视、产品质量信息披露越及时、传播越迅速、产品的信任品属性越弱,质量联盟越可能维护好集体声誉。此外本文还发现,政府制定的质量规制制度和联盟的会员筛选机制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完善的质量规制制度有助于为企业节约信誉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联盟 集体声誉 产品质量
原文传递
集体声誉、市场结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垄断规制
15
作者 陈艳莹 桑池军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 CSSCI 2015年第3期46-58,共13页
本文针对区域农产品行业具有的集体声誉特点,通过考察质量和产量之间的权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探讨了区域农产品行业的最优市场结构,进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垄断合意性和规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消费者只能识别行业平均质量的情... 本文针对区域农产品行业具有的集体声誉特点,通过考察质量和产量之间的权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探讨了区域农产品行业的最优市场结构,进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垄断合意性和规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消费者只能识别行业平均质量的情况下,垄断有可能是最优的市场结构,因此具有垄断势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是合意的;并且在产量规制、价格规制和补贴三种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制政策中,产量规制的效果最好。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扩张和联合,扩大对其的反垄断豁免范围,并适当强化对垄断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量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市场结构 农民专业合作社
原文传递
媒体曝光、集体声誉与农产品质量认证 被引量:4
16
作者 莫家颖 余建宇 孙泽生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6-144,共9页
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农产品市场,媒体曝光是质量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但个别低质量农产品的媒体曝光会给同产地生产者带来“传染效应”,导致地区性集体声誉危机。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是高质量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号、克服“传染效应”... 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农产品市场,媒体曝光是质量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但个别低质量农产品的媒体曝光会给同产地生产者带来“传染效应”,导致地区性集体声誉危机。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是高质量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号、克服“传染效应”、建立个体声誉的重要途径。在集体声誉模型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媒体曝光对农产品生产者参与质量认证、传递质量信号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媒体曝光对农产品生产者的认证行为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且异地曝光(非原产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本文发现食品产业链的弱追溯性降低了生产者参与认证的动机,低质量加工型食品的媒体曝光对其原材料的质量认证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媒体曝光不仅威慑违规者,也能促进高质量生产者通过质量认证披露质量信息,发送质量信号。因此,进一步将媒体曝光、可追溯系统建设与食品农产品质量认证结合起来,是提高我国食品农产品质量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曝光 农产品认证 食品安全 集体声誉 质量信号传递
原文传递
政治资本、集体声誉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金秋 蔡荣 黄承捷 《宏观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8,136,共13页
信息不对称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在理论上能够传递企业经营信号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本文利用江苏省150家民营大米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企业资产增速模型以测算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并使用Probit模型分... 信息不对称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在理论上能够传递企业经营信号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本文利用江苏省150家民营大米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企业资产增速模型以测算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并使用Probit模型分析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证实了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显著,并且集体声誉在企业缺乏政治资本时的作用更明显。该结论表明,在中国金融市场制度仍不完善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联系获取更多资源来缓解融资约束;同时,企业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以获得集体品牌的使用资格也有助于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资本 集体声誉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原文传递
特色农产品经营中的声誉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蕾 罗明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5-29,共5页
特色农产品是受特定自然条件赋予区别于其他农产品属性的农产品,因特色获得的声誉类似于质量声誉是集体声誉,由特色农产品的共同质量来决定。在我国目前的农地制度、生产经营条件限制下,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存在明显的寻租行为。借助重复... 特色农产品是受特定自然条件赋予区别于其他农产品属性的农产品,因特色获得的声誉类似于质量声誉是集体声誉,由特色农产品的共同质量来决定。在我国目前的农地制度、生产经营条件限制下,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存在明显的寻租行为。借助重复博弈分析表明突出的行为是中间商利用特色农产品的特色声誉进行搭配销售,最大化自己的投资利益却不断降低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声誉。根本的原因是农户的分散销售,特色声誉没有明确的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扮演特色农产品声誉的所有者,构建质量保证体系,通过经营"特色"、维护"特色"来维持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集体声誉 重复博弈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下载PDF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磊 王冀宁 +2 位作者 童毛弟 蒋海玲 王帅斌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3-166,170,共5页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可以抑制食品企业的不法行为、减少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可能性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进而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共治局面。文章首先总结了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的研究现状,之后基于集体声誉和参与式监管理论,...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可以抑制食品企业的不法行为、减少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可能性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进而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共治局面。文章首先总结了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的研究现状,之后基于集体声誉和参与式监管理论,分别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和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做出评述,并从中探寻出未来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 信息透明度 集体声誉 参与式监管 社会共治
下载PDF
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的质量效应和数量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磊 苏涛永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考察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进入数量、服务质量和福利的影响。在最低质量标准理论的基本框架下,建立一个包含进入决策和质量决策的两阶段博弈,引入集体声誉刻画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搭便车行为和市场对良好... 本文考察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进入数量、服务质量和福利的影响。在最低质量标准理论的基本框架下,建立一个包含进入决策和质量决策的两阶段博弈,引入集体声誉刻画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搭便车行为和市场对良好声誉的溢价,比较自由进入和进入规制条件下的机构进入数量和服务质量,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由于搭便车行为,机构自由进入,数量增加会导致平均质量下降,达不到社会最优;适度的进入规制将提高平均质量和行业声誉,增加机构数量,提升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声誉 最低质量标准 进入规制 企业年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